切换到宽版
  • 15972阅读
  • 381回复

[综合]毛大庆:人口忧思(上)——40年红利期将尽,中国老了19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21-02-04
【不愿生育原因二:女性怀孕≈失业】



以劳动法规定的产假最低128天来看,除国企及公务员等单位外,解决90%普通人就业的民营企业几乎都会在女性产假期间另行招聘人员替代工作。
普遍的作法是要么女性怀孕即协商离职(不合法但客观存在),确实不能协商一致的等女性产假结束后大概率会面临调岗调职的境遇。
对中小民营企业口诛笔伐是没有意义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挣扎在死亡线之上,经不起一个岗位空缺四个月之久。
生育一胎尚且如此,生育二胎的女性通常超过30岁,30岁以后再找工作有多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晓其中痛苦。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21-02-04
【不愿生育原因三:性别失衡与择偶歧视叠加】
引用任泽平先生原文2015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规模已超20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4000万。国际性别平衡警戒线是110:100,在此比例以内男性可以通过迎娶年龄小一些的女性来解决婚姻问题。但一旦超过115:100,代际婚姻是解决不了光棍问题的。


与此同时,中国人传统的婚恋观念是女性向上求偶,男性向下婚配。进一步加聚了普通中国人的婚姻难度。
好女易剩,差男易单


越是优质女性越容易剩下,越是条件普通的男性越容易落单。
婚恋市场的失效,也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毕竟中国的道德与法律还不支持非婚生育。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21-02-04
【不愿生育的根本原因:上升无望】
“内卷化”是当下非常热的一个词,内卷化的本质就是市场增量消耗殆尽,进入残酷的存量市场博杀阶段。
内卷化社会中,普通人几乎难以找到跨越阶层的路径和机会。而大资本却可以凭借资本优势横冲直撞、肆意压榨。
为什么我一直坚决反对“996”、“用命换钱”?因为这些企业不光是在压榨员工,更是在透支中华民族的未来。
用命换钱的普通人,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大概率重复自己命运甚至可能还混得不如自己时,少生或不生成了普通人最理性的选择。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21-02-04
【结语】
专家的数据高屋建瓴,若能够从普通人的角度向决策层提供更多更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为普通民众发声,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单纯的生育政策调整几无可能扭转生育率萎缩的趋势。
必须结合社会政策、经济刺激、福利改革等一揽子机制来综合激励。
中国因人口红利而兴盛,万不能因人口减少而衰落,有识之士当献计献策,为民解忧。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21-02-09
梁建章:中国社会的三大内卷化
梁建章2021-02-09 09:45:31
梁建章

“内卷化”,在近期成为了网络热词。我们对于所谓“内卷化”的理解是,明明外面存在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却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只能限制在一种内耗和低效的状态。而这种限制往往来自于主动地自我设限,形成作茧自缚的效果:

其一,教育内卷化

教育内卷化表现在,现在的中国教育被一刀切的统考统招制度卡住了,明明考试大纲之外还有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但是因为高考的魔棒,导致中学里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到备战高考上。学生和家长被迫加入“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中学生多花将近两年时间复习准备中考和高考,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也因为高考的折磨,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打折扣,反而错过了最应当提升自我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有能力的富裕家庭,已经放弃现行的高考和大学教育,用脚做出了选择。不仅有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国上大学,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将这个进程提前到把小孩送出国上中学。

教育内卷化的一个后果,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无效投入越来越多,从而推高了抚养孩子的成本,压抑了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缓解教育内卷化的一个改革方案是缩短学制,在中学阶段取消中考,将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合并,并且缩短为中学四年;将大学教育分成基础的本科3年和研究生3年。鼓励学生就近读本科,重点大学则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取消现有的高考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毕业考试,以此作为录取研究生和找工作的依据。这个改革方案的好处是,把考试推迟到了大学毕业,给中小学教育松了绑,节省了至少两年的复习高考的时间。还可以把普及小学和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变成了普及10年的全部中小学教育。

其二,住房内卷化

明明大城市在郊区和外围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但是受限于用地指标,导致大城市住宅用地明显不足,人为地推高了房价。目前,中国大城市的房价过高,远远超过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前两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CCTV2《大讲堂》电视节目中,在回答现场观众的提问“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时表示,年轻人“如果要结婚了,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六个钱包’能一起凑出首付,建议还是买房好”。“凑齐六个钱包”才够买房的首付款,可见房价之高昂。

那么,大城市的房价为何如此之高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大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不足。比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要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锁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并且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要求,无疑将进一步人为加大上海建设用地的短缺。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政策,会使城市的土地供应不足,从而推高了房价。而高房价是抑制大城市生育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上海并不真正缺地。根据《上海市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的数据,2016年,上海市耕地面积达到19万公顷,相当于1900平方公里。作为一座城市,上海没有必要保有耕地来满足某种人为设定的农业自给率。将这些土地用于提升生活环境,建设更多的住宅、商场、学校、医院、公园和各种公共设施,让愿意来上海奋斗的年轻人能够安居乐业,由此所带来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将这些土地用于农业所创造的价值。由于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通常要小于中小城市,更小于农村,让愿意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能够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养儿育女,而不是回家乡去购买或者建造一年住不了几天的房屋,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其实会节省大量土地。

其三,人口政策内卷化

内卷化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人口政策内卷化,明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在自然资源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占有量大多处于世界中间位置。从人口密度来说,中国为每平方公里145人,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80位左右。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人口密度都高于中国,而这些国家仍然鼓励生育。

但中国的人口政策却自我设限,近几十年来,中国实行限制生育的政策,尤其极端的是从1980年至2015年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生育本来是人类繁衍和延续中最自然的一个环节,但却被计划生育政策套上各种繁琐的要求和规定,让人们处处受到掣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恶化了干群关系。长期限制生育的政策,加剧了新出生人口的塌陷、未来年轻人口严重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和限制,即便现在已经放开二胎,也难以改变人们已经将一胎家庭视为常态的生育观念,近几年生二胎的家庭远远低于预期。随着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攀升,中国的生育率还会一路走低,未来将成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虽然国家统计局今年推迟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但根据一些地区已公布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来看,与2019年同期相比,这些地区出生人口的下降幅度在11.9%至32.6%之间。详细数据见表1:

梁建章:中国社会的三大内卷化
表1:2020年各地已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

2月8日,公安部网站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其中提到:“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而《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末,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如果按照与2019年的户籍登记数量和公布出生人口数量的相同比例推算,那么预计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为1250万左右,比2019年减少15%左右。

低生育率直接带来了严重的老龄化,劳动力数量相对于需要抚养的老人数量迅速减少,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和税收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从1999-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未来几十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过1/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大国,这将严重拖累国家财政和经济活力。无论哪种养老方式,本质上都是工作年龄人口养活老年人口。等到你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如果创造财富的年轻人比领取养老金的人少得多,势必形成巨大的社会危机,包括到手的养老金其实也会大幅度贬值。

从创新和创业的角度来说,由于有才华的创业者一般都在30多岁时最具创造力,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大量30岁左右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么就会对其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整个社会的活力势必就会下降。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年轻人的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努力工作和创业创新的动力也会下降。甚至很多年轻人连谈恋爱和结婚的意愿都会下降。这绝非危言耸听,日本的老龄化已经在年轻人中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草食男”、“低欲望社会”正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如果扣除二孩堆积,中国近年来的生育率只有1.1左右,比日本的1.4还要低得多,可见等到二十年后,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和低生育率问题会比日本还严重。

长期低生育率和人口规模萎缩,会加剧经济和社会的内卷化,导致经济萧条和综合国力衰退,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在缺乏拓展空间的背景下丧失流动性,结果就是人们只能在旧有的体系中反复折腾和内耗。由于人口规模持续萎缩,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也会不断缩减。以城市规模为例,大城市要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变成小城市,人口会不断向少数特大城市集中,人们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少,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内卷化。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最严重的三个内卷化问题是教育内卷化、房价内卷化和人口内卷化,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进一步降低年轻人的活力,让我们的年轻人活得非常累,当然也会降低年轻人结婚生育的意愿。要破局,必须全面改革人口政策、教育政策和土地政策。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全面放开生育,并出台相关措施切实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让普通家庭结得起婚,买得起房,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21-02-10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2020年婴儿潮来了吗?各地公布出生人口数据
....... (2021-02-04 19:50) 

广州一年生二十万人,有人还觉得少。亚洲四小龙又能生多少呢?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21-02-11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
广州一年生二十万人,有人还觉得少。亚洲四小龙又能生多少呢?

你还认为我们中国的出生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21-02-11


出生人口骤降的原因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


原创星话大白2021-02-10 22:06:35
在前天,公安部的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本来这份报告是对全国新生儿的取名情况做一个统计。
不过因为这份报告里,同时还附带了2020年的户籍登记新生儿数据,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根据这份报告里的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
因为有关心人口问题的人可能会知道,去年的出生人口是1465万人,从1465万人下降到1003.5万人,似乎下降得有点夸张。
不过,这里大家可能有一个误会,我得澄清一下。
关于去年出生人口是1465万人的这个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
而公安部去年也有过一个《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这个报告里给出的数据是, 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
所以,去年有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是1179万人,而出生人口是1465万人。
虽然我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出生人口和实际户籍登记的人口会有将近300万人的巨大缺口。
不过数据是这样显示的,本来公安部公布的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跟统计局统计的出生人口,本身就存在这样的落差。
所以,进行这样数据比对的时候,得统一口径。
不能用去年统计局统计的1465万人,跟公安部今年公布的1003万人进行对比,就得出今年出生人口一下子少了400万,这个降幅就有点太吓人了。
单从公安部的数据来计算的话,去年有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是1179万人,今年是1003.5万人,同比下降14.9%。
这个下降比例虽然也很大,但至少没有从1465万人下降到1003.5万人,那么的夸张。
如果按照下降14.9%的比例计算,估计今年统计局给出的出生人口数据大概在1250万人左右。
一般按照往年的惯例,统计局给出的出生人口数据会在4月份公布,大家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是不是这样。
不过其实即使按照这样计算,今年的出生人口同比下降14.9%,也一样是很大的降幅。
我在去年也有写过一篇分析人口结构问题的文章,当时有不少朋友听惯了段子,认为去年疫情的居家隔离,会导致去年的生育率大增。
不过当时我就有跟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段子就只是段子,千万别把段子当真。
影响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还是高房价、高教育、高医疗等诸多城市居住成本所导致人们生育率下降。
换句话说,实际上我们已经走上了日本的老路,实质性地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
所以,去年的生育率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大幅度增加,反而延续持续下滑的态势。
其实这个趋势确实还是蛮危险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本来2010年~2015年,我们的出生率还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况。
但是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后,虽然出生率有过短暂上升,但几乎只维持了一年,从2017年开始,我们的出生率就开始迅速下滑。
并且在2018年就跌破了近10年的均值1600万人的大关。


去年的1465万人,已经是很低了。
而今年继续下滑15%,进一步下探到了1250万人,这个下滑趋势还是比较严重的。
并且,如果按照公安部的有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人口来看的话,这个1003万人的新生儿数量,显得是更加严峻。
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之所以我们当前的出生人口会出现这样断崖式下降,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当前生育的主力军,主要就是计划生育的那一代人,独生子女比较多。


从上图看到,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的每年出生人口情况,可以有3波比较明显的婴儿潮。
其中在第二波婴儿潮之后,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所以出生人口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这个主要就是80后群体。
而我们可以看到,85年~90年,实际上也有过一波婴儿潮,是第三波婴儿潮。
第三波婴儿潮的出现是65年附近的第二波婴儿潮,也就是我们出生人口最多的那个年份,他们到了生育年龄。
65年出生的人,在85年刚好是20岁。
所以即使有计划生育,当时也出现了一波婴儿潮,但也因为有计划生育,第3波婴儿潮显得比较短暂,而且也没有第2波婴儿潮来得多。
在第三波婴儿潮之后,从90年开始,每年出生人口都是在持续下降,一直到现在。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推论一下,9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是31岁了。
当前生育的主力军群体正是90年后,而我们从这个出生人口曲线可以很简单知道,90年之后的每年出生人口都在下降,换句话当前每年适龄生育的人口数量也会对应下降,这就会直接导致生育率必然断崖式下跌。


而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
未来我国出生人口将持续下降,很难再出现大幅度增长。
因为当前每年适龄生育人群的数量在逐年递减,再叠加高房价的巨大压力,就会使得我们人口出生的压力,会比起日本还更要严峻。
这是因为,我们不但有高房价,而且计划生育对90后群体数量的骤减效果,也在90后到了生育年龄后被集中释放出来。
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极少遇到过的极其特殊情况。
没有人知道,这种出生人口骤然间大幅度下降,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这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当前每年出生人口出现这样骤降现象,根本原因有两个:
1、1985年的第三波婴儿潮正远离生育年龄,导致每年适龄生育人群数量骤减。
2、高房价、高教育、高医疗等三高成本问题,成为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降低人们的生育率。
这两个原因里,大多数人对第二个原因比较清楚,毕竟是大家亲身所能体验到的,不过第一个原因,比较少人知道。
第一个原因是当前出生人口骤降比较立竿见影的主要原因,而第二个原因才是一个长期原因。
这个可以体现在2010年~2015年,虽然当时也面临高房价高教育的压力,但出生人口变化不大。
为何一直到2017年才开始这样骤然下降,并且还是在全面二孩的情况下出现这样骤降现象。
从上面分析我们就知道原因,因为90年开始的出生人口还是出现骤降。


从上图可以看到,1986年的我国生育率是达到上一个峰值,然后从1989年开始就出现大幅度下降。
而在2019年的时候,1989年出生的人就已经达到30岁了,开始逐步远离适龄生育年龄。
这是这两年每年出生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的主因。
并且,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推论。
由于每年出生人口,是在2000年跌到一个谷底。
而2000年出生的人群,要到2030年才开始远离适龄生育年龄。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每年出生人口要一直持续下滑到2030年,才能在2030年的时候止住下跌趋势。
如果以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20年出生1250万人,这样一个数据来计算的话。
未来十年的每年出生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滑到900万人左右才会止跌。
并且,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去逆向推演的话,其实也可以很容易得出最适合全面放开二孩的年份,就是2010年。
因为从下图可知,我们的第三波婴儿潮是从1980年开始,在1986年达到峰值。


而1980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已经是30岁了。
也就是说,2010年不但是全面放开二孩的最好时间,也是最后的时间。
而等到2016年的时候,1980年出生的人,已经36岁了,已经过了适合生育年龄。
这就导致第3波婴儿潮里大量有二孩生育意愿的人,会因为年龄大了,而不得不放弃生二孩的打算。
这是为什么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后,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因为叠加了适龄生育人群数量骤减效应,导致每年出生人口仍然骤降。
不过反过来大家大家也可以这么思考,假如2016年没有全面放开二孩,那么现在的每年出生人口会更少。
所以实际上,2016年是全面放开二孩的最后时间节点,已经到了不得不放的地步了。
不过客观来说,即使2010年就全面放开二孩,虽然可以稍微延缓我们当前的人口危机问题,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低生育率陷阱”。
在高房价、高教育、高医疗这三高问题压在年轻人身上的情况下,越是城市化,就会越导致年轻群体生育意愿下降。
所以我们上面总结了,正是“适龄生育人群数量骤降”叠加“高房价”问题,才导致当前每年出生人口会出现如此严重骤降的问题出现。
如果上面这两个问题只有其中一个,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二者叠加就显得情况尤为严峻。
而过去的问题,已经过去了,是没办法改变的。
所以“适龄生育人群骤降”的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改变的现状,我们不可能凭空多出一些适龄生育的人群。
因此,当前面对人口危机的问题,我们只能集中精力去解决“高房价”所带来的高昂养育成本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低生育率陷阱。
我也是去年才刚有了小孩,在有了小孩之后,我才发现养育孩子的花销确实是很大,对此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知。
所以也难怪,现在人们生育意愿会这么低。
客观来说,低生育率陷阱,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的通病,越是发达的国家越容易有这个问题。
本身,这是随着城市化集中的进程加快,所必然带来的结果。
越是城市化集中,就越容易催生高房价,也必然带来高昂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自然会增加小孩的养育成本,从而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
从目前情况看,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或者说,发达国家本来也没打算解决这个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精英阶层一直比较流行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应该少一些。
特别是未来如果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将比现在大幅度减少,大量的就业岗位将被智能化所取代。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发达国家会对解决低生育陷阱并不是那么热衷,甚至有点放任不管的意思,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看,越来越多人从事服务业是必然的趋势。
我以前也跟大家分析过,可能20年后,90%的就业人口都是服务业,都是在互相服务来服务去,在这种互相服务之中去创造价值,而实体经济恐怕只需要10%的人口就能够养活其他所有人。
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经济越发的“虚拟化”,娱乐业、文化业会更加发达,金融业也会更加发达。
这其实也已经是当前的一个趋势。
所以,其实低生育率也不是那么可怕。
只是我们当前应该避免出生人口骤降的速度过快,毕竟可以预见的将来,起码得十年后才有可能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此之前,低生育率陷阱所带来的人口危机,还是会对我们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另外虽然越发达的国家,就越容易走低生育率陷阱。
但当前全球发展是不均衡的,仍然存在越穷的地方生育率越高的问题。
并且,一些宗教还有其他因素让一些族群特别热衷于生育。
这使得,在此消彼长之下,会容易这种“人口替代”的问题。
比如说,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的“少数族裔”正在成为“多数族裔”的过程。
也就是,并不是所有族群都集体低生育率,而是有的少生,有的多生,这就会带来矛盾和冲突。
不患寡患不均,在这个问题也是适用的。
其实这也是美国当前内部问题如此严重撕裂的根本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21-02-11
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关键是近年来普遍的离婚现象随处可见。80后愿意生,是因为他们那代爸妈离婚相对比较少,家庭的幸福指数都比较高,父母愿意帮80后子女带孩子。90后不愿意生,那是因为他们能代的父母离婚率比较高,父母分开,90后生孩子,父母绑带的相对少一点,因为离婚多了,再婚也多,腾不出来帮你带,00后目前正享受着恋爱,回头估计更不想生了,因为这一代的父母离婚率更高。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21-02-11
即便人口减少也要循序渐进地减少,而不是突然断崖式地下滑!
这才是国家着急的原因!!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21-02-12
独生子女是最不人道的近视政策,祸国殃民!
计划生育一开始就应该规定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21-02-13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即便人口减少也要循序渐进地减少,而不是突然断崖式地下滑!
这才是国家着急的原因!! (2021-02-11 17:42) 

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是近三十年前,最近三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21-02-13
看看肉食者怎样谋划中国的人口问题吧!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21-02-13
房价那么高……即使计划生育完全取消也不可能要孩子。
而且更何况百万漕工衣食所寄,取消这项政策阻力也很大。
并且人口减少了,内卷也会缓解啊……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21-02-13
中国垃圾太多,再减少一半也没事儿。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21-02-14
凤凰网发送
媒体:2020年出生人口降幅或超一成 未来几年恐跌破1000万
2021年02月14日 11:35:21
来源:第一财经
731人参与22评论
近期以来,出生人口数据广受关注,持续引发热议。

出生人口跌幅下滑或超一成

公安部近日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

数据发布后,有人对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数据,认为出生人口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不过,这种说法显然没注意到口径问题。毕竟,公安部公布的数据,不是全部当年出生人口,因为部分人还没有上户口,具体数量未知。

准确的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还要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新生儿数据具体何时公布?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口普查是十年一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也是在11月份进行的,于第二年4月份公布。202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也将在4月份向全社会公布。”

而根据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同口径下,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下降幅度约为14.9%。

目前不少地方已发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降幅多在1~2成之间。比如,2020年银川出生人口下滑了11.89%,粤东潮州2020年活产儿数量同比下降了14.57%,粤西阳江2020年出生人口降幅为14.46%。浙江温州同比减少19.01%,县级市慈溪下滑约12.27%。

当然也有城市下降幅度大一些。如浙江的山区市丽水,全年出生22799人,比上年减少7041人,下降了23.6%。

不过,总体来说,15%左右的下降幅度谈不上是断崖式下滑。这是因为,一方面,2020年初暴发了疫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第一财经分析,疫情期间,大家都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疫情到底啥时候结束,什么时候可以正常到医院检查等,所以疫情对生育存在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经过5年的时间,二孩效应已经逐渐弱化,因此出生人口继续走低也属正常。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回升到178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量最高的年份。但此后的2017年和2018年又出现了连续下降,分别为1723万和1523万。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2020年出生人口继续下滑,也是二孩效应逐渐弱化的体现。

生育率跌破警戒线:未来几年出生人口可能跌破千万

尽管出生人口没有出现断崖式下滑,但我国早已拉响了低生育率的警报。在此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辅导读本中,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写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文。文章指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从近四十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及近年来的结婚对数数据变化来看,未来的出生人口数量很可能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总体上,当前生育的主力是23岁到35岁的群体,即1985~1997年出生的人群。从数据来,1985年到1997年,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其中最高峰的1987年甚至达到了2508万,1988年到1990年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300万。1994年之后,年出生人口开始低于2100万。

1998年之后年出生人口开始低于2000万。其中,1999年仅为1826.5万。进入新世纪后,出生人口进一步走低。其中,2001年跌破了1700万,到2004年,只有1588万。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随着1998年至2003年出生的人群逐渐进入到婚育阶段,出生人口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下滑。

表:近四十年来历年出生人口(单位:万人)



实际上,结婚人数也是一个重要参照。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46.9万对,不过在经历这一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六年连续减少。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首次跌破1000万对,比2013年减少了400万对,下降了三成。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经济越发达、城市越大,结婚的年龄就相应推迟。比如北上广结婚的年龄都会比中小城市高。同时,城市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生活道路选择也更加多元化,大城市选择不结婚的人很多。

2012年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的李小姐说,大学宿舍6个女生,大多是1989、1990年的,至今还有一半的人没结婚。

总体上,结婚人数的持续减少,必然也会带动出生人口数量的下滑。按照当前的速度,几年后,我国年出生人口将很可能降至1000万人以内。

图:近十年结婚对数



让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

从历年出生人口来看,由于1962年后,我国进入到长达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因此最晚在两年后我国即迎来退休高峰期。退休高峰伴随着低出生育率,将进一步放大老龄化的压力。

《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针对生育压力大、生育意愿走低、出生率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包括杭州、河南等不少地方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措施。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鼓励生育要落到实处,对准痛点,真正解决人们“生不起、养不起”等问题。提高生育意愿必须要有一系列公共服务制度安排,要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要急年轻人之所急,想年轻人之所想,创造一个让年轻适龄人愿意结婚,愿意生孩子的环境。

以教育为例,丁长发说,现在生育和养育成本非常高,比如好一点的幼儿园学费远超大学,大城市里一个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投入很大。因此,未来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快补足教育等方面的短板。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21-02-14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21-02-14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21-02-14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图片]
 (2021-02-14 19:52) 

出生人口减少是因为结婚人数减少,您何必与一个必然的规律过不去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21-02-14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图片] (2021-02-14 19:52) 

零零和一零后的父母一般是八零后九零后。基本上是一个家庭出生一点五个孩子,基本符合政策生育率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21-02-15
后来的领导人开放全面二孩太晚!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21-02-16
2020年新生人口1000万刚过一点,可能因疫情因素,后面还会有人再报户口,但不管怎样,人口明显大幅下滑是个既成事实了。
人口大幅下滑,是年轻人选择不婚、晚婚、不育、少育的结果。但是我们没办法指责年轻人,年轻人只是做了无奈的选择而已,是与现实无奈的妥协而已。
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死亡率上升,老龄化社会就是如此。现在还不是老龄化高峰,以后情况只会更严重。
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导致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劳动力不足这么简单。有些问题,单个看,解决起来不难。劳动力不足了,可以靠机器人、人工智能之类的;养老金不足了,可以延迟退休,大不了70岁继续打工么;消费不足了,可以开拓海外市场么。等等。
但是这些问题堆在一起,要解决就不容易了,就成了一个系统问题了。先说房地产了,大不了多余的房子以后炸掉,一些地方荒废掉,人口向中大城市集中,炒房现象还是避免不了,鬼城之类的当然也会大大增加。不过这只是经济损失,关系不大。再看实体企业的用工问题,低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的,因为这个原因,生存肯定很困难,就会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转移不算事,关键要看我们的高端产业能不能立起来,立不起来,那实体经济就会大倒退。
人口少了,那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地方,人口就会不足。象远东地区,所有人口加起来也比不上我国一个中大型城市,那么广阔的地区,没人,根本就发展不起来。我们现在也是,东北的人口就一直在流出,类似的老少边穷地区,越穷人口越是流出,难不成将来我们放弃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么?
有人觉得,将来人口少了,大家的收入不就上升了么?认真想想,人家资本可以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之类的代表一般劳动力,这部分收益是归资本所有的,人家凭什么来和你分?所以,指望水涨船高,还是天真了一些。
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人口快速下滑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不过,从投资的角度讲,人口下滑,会让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得到更快的发展机会,社会老龄化加上大量财务集中在老年人手里,使得医疗、养老等产业得到黄金发展机会。这些都具有极高的确定性,从个人的角度讲,适者生存,投资者只需要考虑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就足够了。至于人口大幅下降的麻烦,让该考虑的人去想办法吧。

2021-02-15 12:19:37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21-02-16


张奕辉国际透视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关注

#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刻不容缓#
公安部本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出生人口大降31.5%至约1003万人。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养老金亏空赤字不断加大,延迟退休都不能有效缓解这一紧迫的状况。

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就公开呼吁中国要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并长久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正确认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建议,尽快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全面开放并鼓励生育,以提升总和生育率至世代更替水平。

中国生育政策已被人为延误太久,一些所谓的专家和教授拿些国家拨的巨额人口项目资金,反而做着损害国家和民族的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翟ZW之流。一个信口雌黄的满族学者,放开二胎在他的眼里都是要绝对禁止的。事实胜于雄辩,目前人口形势紧迫,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的生育窗口期,越晚调整越事倍功半。计划生育政策到了大调整的时刻了。


2021-02-16 09:30:16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21-02-16
首先声明一下我的立场:
首先,雌性而非雄性才是一个物种繁衍的限制性因素。
第二,一个国女不生就不生吧,女本位社会早点灭亡,挺好。郭楠觉醒的太少,目前对抗女权毫无希望,这种不能善待男性的女本位文明,早点结束,很好。
第三,那些国女,生育率都这样了,有史以来最低的生育率,有史以来调门最高的生孩子警告是不是很搞笑?女权是文明的癌症,女权社会生育率必然雪崩,没有任何例外。典型例子就是欧洲。国内一直人尬吹北欧,说北欧通过打压男性,提高妇女地位,大额生育补贴,提高了生育率,北欧几个国家曾经一度到过2以上。但是北欧是怎么到2的呢?方法无非就是女权们念经一样重复的那些内容:单身生育+巨额生育补贴+引进移民+男女同长产假,国家付出了巨大财政负担,导致新生儿种族比例可怕到不敢公布只能自欺欺人,有这么大的代价之后,生育率确实短暂的反弹过,不过现在欧洲怎么样了呢?看看这些新闻——挪威生育率低成问题​。生育高龄化!英国30岁以下女性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越来越多人40岁以后才要孩子。
最后说说,其实生育率低这件事,如果GJ 真觉得是个问题,很好解决。但是,女本位社会不会去真的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当代精英阶层对于女权,从来就像欧洲中世纪最虔诚的基督徒一样狂热。他们不会想真正提高生育率,也假装看不见中东非洲一些高生育率国家是怎么做的,男女关系怎样,国内哪些地区生育率高,男女关系如何。而只会像豺狼见到血一样,拿生育率低当借口,进一步财政上欺压男性,让男性的生存更加艰难。他们只会把生育率低归结为“男权压迫”,然后在法律上给国女更多的特权,就像欧洲曾经做过的一样。未来的蝈蝻,只会更加艰难。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21-02-16
生育率低点,少卷点是好事。要知道1955-2010年五十多年内,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难题,甚至因此还衍生出了不少大危机。
现在韭菜觉醒了,不想生小韭菜了;而且更何况建筑业、制造业已经踏入了“人口陷阱”里,由于人力充足、劳动力成本低下(看看土木、机械和环化材生的平均薪资)而根本没有足够动力对产品更新换代,从而使得技术相对落后,同时也使消费不足。而从现在入手倒逼,没准是个好的选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