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48阅读
  • 0回复

[香港]香港“明日大屿”工程最快2020打桩 首阶段先填交椅洲1000公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3-19
“明日大屿”首阶段计划,会先于交椅洲附近填海1000公顷,最快可于2020年开始打桩。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强调,填海是经千锤百炼的造地选项,会在明年第一、二季向立法会申请研究拨款,而且整个计划不是一年内完成,耗资的5000亿至6000亿元,会摊分在15至20年内支付,香港绝对负担得起。

黄伟纶昨出席电台节目时称,当局预计“明日大屿”最快2020年开始打桩,首阶段在交椅洲附近填海1000公顷,未包括基建费用,涉款约1300亿至1500亿元,与收地成本相若,下一阶段在喜灵洲附近,再填海造地700公顷。

他指出,相比收回新界棕地和农地,填海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考虑,首阶段选址交椅洲,位置优越。“2011年开始,再远、再早一点也有提及过(交椅洲附近填海),该处交通方便,只距离中环10公里,给大家一个概念,从太古城往中环约8公里;新界方面,例如打鼓岭,距离市区是好几十公里。”另一好处是将新界西和市区打通。

分15至20年可负担

社会有人质疑计划“逆天而行”、无应变能力和顾及经济,黄伟纶反驳称,不少大型基建工程,如新发展区开始后都不会暂停,“明日大屿”不是一年内完成,总耗资的5000亿至6000亿元分15至20年,“香港绝对负担得起”。

黄伟纶相信,有足够时间在方案提交立法会前,考虑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报告。对于土地大辩论结束后,有17人投诉被冒认表达意见,发展局会严肃跟进,剔除这些个案,相关的人可能要负上刑事责任。

黄锦星:先保育后发展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出席另一电台节目时称,会以“先保育后发展”为大方向,研究人工岛的兴建,可否减少或缓冲对环境的影响。对于距离填海项目2020年打桩,只余下两年时间,是否足够做环境评估,他称,环评一般需要四季收集数据,香港的环评机制过程客观、有科学基础,亦有社会参与。

陈健波:填海是房屋问题的解药

反对派危言耸听称“明日大屿”计划“掏空库房”,保险界立法会议员陈健波特地算了一条“收支数”,指出政府财政不成问题,并形容填海是房屋问题的“真正解药”。信和集团副主席黄永光亦支持“明日大屿”计划,相信政府有足够财政储备和能力处理好技术上问题,能平衡环保各方面。

陈健波称,反对填海的人仅着眼于开支部分,未考虑收入。他“计一计条数”:填海1700公顷,预计三成可用于建屋,公私营七三比,私楼楼面面积有9000多万平方呎。假设每呎卖地价在8000至10000元之间,卖地收入就有7000至9000亿元,还未算商业用地产生的经济效益。

他续称,发展棕地、农地难度大,不及填海发展容易,“如果咁容易,就唔使搞咗十几年都冇进展”;若本届政府敢做亦肯做,却因某些人吵闹而放弃,“十多年后我们一定会后悔”。

黄永光:可稳定土地供应

另外,黄永光称,本港过去一世纪的发展,一直有赖填海造地,多个重要地区和地标,如中区、湾仔北、西九龙、沙田,以至机场均由填海造地而来。他又说,香港人口稠密,填海造地有效提供稳定的土地供应,长远有助改善居住质素,推动经济及发展,对社会是好事。

邝美云:重燃年轻人信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称,香港土地供应不足,楼价租金高企,公屋轮候时间长,年轻人对置业感到失去信心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大规模填海,可提供大量土地,计划亦可为商业、生产、创新科技、医疗、安老、教育等提供用地,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全面推动作用。

商会政党发声明撑计划可取

多个政党和商会昨日发表声明支持“明日大屿”计划,指填海能有效解决土地短缺和住屋困难,为不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但政府必须进一步向市民解释计划,以释除疑虑。

香港总商会表示,施政报告公布的大型填海项目,显示政府有信心采取果敢行动。“明日大屿”除可提供不同用途的土地,还可创造就业,香港必须确保本港有足够人力,以成就这项宏大工程。

经民联则呼吁各界以建设性的态度,客观讨论和研究“明日大屿”计划;又期望特区政府议而即决、决而即行,多就计划向市民作好解释工作,争取早日促成有关计划启动和落实,并以多元化的方案解决土地和房屋问题,造福港人。

工联会表示,“明日大屿”的方向可取,政府应进一步深入向市民讲解当中理念、整体构思和明确的愿景,亦应说明“明日大屿”如何令市民具体获益、如何让市民改善居住环境、减轻住屋负担,以及如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土地。

新界居民吁理性对待填海造地



图:新界居民代表请愿,支持政府拓展土地政策

一批新界居民昨到政总递交请愿信,支持特首提出的“明日大屿”计划,认为填海造地1700公顷,足以应付香港未来30年的土地需求,为香港提供更长远的土地储备。他们又赞成政府开拓任何可供发展的土地,同时强烈要求政府对新界居民包括渔民与农民,及早做好妥善安置政策各补偿机制。

约十名新界居民手持写有“香港向前行”、“支持拓展土地政策,改善居住就业环境”的横额请愿。居民代表董惠明称,香港至2046年仍缺1200多公顷土地,经济发展、青年就业、长者安老、社区设施改善等均需大量土地,香港要继续发展,港人要住得起、住得有尊严,特区政府就要积极解决“地从何来”的问题。

他称政府开拓和发展新界,新界居民受影响最大,但为了香港的下一代,他们支持政府开拓任何可发展的土地资源,但要做好安置和补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