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53阅读
  • 20回复

[直辖市]重庆直辖十年系列文章--从三峡省到重庆市(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19
1980年7月11日,76岁的邓小平从重庆乘东方红32号顺江而下实地考察长江三峡。

“途中,邓小平听取了汇报后,感慨地说‘三峡工程效益确实很大,要进一步好好讨论’。当时也有部分人‘坚决不同意修建三峡大坝’,一连三次辩论,双方都据理力争,各不让步。”在听了各方意见之后,小平风趣地形容道:“四川‘反对派’,湖北‘坚决派’。”89岁的李伯宁老人回忆当年事依然记忆犹新,他曾任水利部副部长,是当年三峡省筹备组的组长。

通过这次考察之行,邓小平最后的结论是“轻率否定三峡不好”。

筹备三峡省

当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三峡问题,决定由科委、建委组织水利、电力等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

随着三峡工程考察、论证的加速,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来领导组织三峡库区庞大而复杂的移民问题?移民安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政治安定等问题。三峡库区最终移民人数高达120万,在世界水利移民历史上还是首次。

“自建国以来,我国为抵御水灾所修建的水库就已达8万多座,总容积达4000亿立方米左右,累计移民超过了1000万人。对移民的安置工作,一直以来是遵循 ‘三三制’实施的,即安置好的、生活稳定的、甚至有所改善的1/3;安置生活水平一般的1/3;最后剩下1/3的安置在生活上依旧存在着不少困难。以此老的办法去安置三峡移民肯定是不行的,以前就有事后发生移民返迁的事情,影响社会安定。”李伯宁回忆道。

1984年2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中南海召开专题研究三峡工程会议。会议决定三峡工程上马,定在1986年正式开工。会议同时作出一个重大决定, “为了便于做好移民工作,可将三峡工程涉及移民的有关地、市、县,统一划为一个三峡行政特区,直接管理”。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开始筹备 “三峡行政特区”和 “三峡开发公司”。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担任组长。

3月15日,李鹏等向国务院递交了 《关于开展三峡工程建设的筹备工作的报告》。李鹏等在这份 《报告》中建议: “可考虑建立三峡特区的建制,成立特区人民政府,直属国务院领导,享受省、市 (区)一级政府的待遇。”而关于特区的管辖范围,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由宜昌市到涪陵市的沿长江两岸水库淹没区的县市都划进来,统一由特区政府管理。另外一个是,把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划进来,使特区经济上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

在这段时间,也曾有人提出成立移民局来负责安置工作,这样任务单一、责任明确。但因其移民横跨四川、湖北两省,移民局权威性不够,难以协调两省关系,只好作罢。

此时,三峡库区独立建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1984年夏,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决定成立三峡特区。 “特区直属国务院领导,川鄂两省凡有移民的地区,都划归三峡特区政府管辖”。之后,中国三峡总公司成立,是国务院直属局级单位。

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顾明就三峡的管理机构名称问题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三峡特区”与 “深圳特区”、 “珠海特区”、 “海南特区”等沿海经济特区的性质不一样,把 “三峡”冠以 “特区”的名称,容易造成混淆。

于是赵紫阳建议, “我看是不是就叫三峡行政区?”但是,这个名称又没通过,又有人研究了 《宪法》,说上面没有设省一级的行政区建制的规定。几经商讨,最终确定了 “三峡省”这个名称。

从 “三峡行政特区”、 “三峡特区”到 “三峡行政区”、 “三峡省”,一年左右,上上下下,四次更改,似乎预示着 “三峡省”出生便是命运坎坷。

1985年2月8日, “三峡省筹备组”正式成立,规定用一年时间进行筹备,正式批准要到来年 (1986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其实,在三峡省筹备组成立之前,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已在悄然进行。1984年5月8日,三峡前期施工正式拉开。与此同时,三峡省的筹备也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中央正在寻找得力的 “掌帅人”,经过几次人选的酝酿,中央最终选定了自1949年参加组建水利部起,已从事水利工作35年的李伯宁为最终人选。中央当时的主要考虑是:筹建三峡省,主要是为了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库区移民。李伯宁恰恰在这方面有优势。

而当时已经67岁的李伯宁面临的是怎样的局面呢?“三峡特区所辖的30个县市中,绝大多数是中央和省里挂了号的贫困县,1984年农民人均收入除宜昌市为420元外,涪陵、万县等地区一律在348元以下,低于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而在三峡特区的区划上,当时湖北省还有意留住当阳、宜都、五峰等4个比较好的县市。如此而来,三峡特区剩下的24个县市,就几乎全部成了贫困县,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湖北省对当阳等4县市的挽留持续了很久,后经李鹏出面,才说服了湖北省委,并答应给湖北省一条路通往恩施地区,区划问题才算平息。李伯宁离别京城,离别亲人,奔赴千余公里之外的湖北宜昌市安营扎寨,当上了“三峡省筹备组”的党组书记和组长。

1985年4月15日,“三峡省筹备组”在湖北宜昌市正式挂牌亮相,据当时亲历者回忆,筹备组的成立仪式还是比较低调的,没有大张旗鼓。“葛洲坝工程的兴建,使这座小城急速向中等城市飞跃;而由中等城市继续向上攀登,没有三峡工程的助推将十分困难。宜昌市民闻讯欣喜若狂。”宜昌市市民许建安回忆说。

三峡省夭折

筹备组共由8名人员组成,均来自四川、湖北的省、市一级官员。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的三峡省筹备组,还抓紧准备设立省委、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筹备组,并陆续任命正副组长。

1985年7月6日,三峡省筹备组向国务院报送 《关于三峡省省级机关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报告》。这个时候,三峡省筹备组便已调入150名工作人员。到1986年2月,从中央机关和四川、湖北等地抽调的干部人数加上勤务人员已近500人。

“三峡省”的成立,似乎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这段时间,国家邮电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分支机构也先后驻扎进来,百余名干部同时任命。

筹建中的三峡省位于长江上中干流流域即大巴山和武陵山之间,地处四川省东部 (现为重庆市),南与湘、黔毗邻,北与陕西接壤,地形基本属云贵高原和大巴山的延伸部分。但和全国别的省份不同,三峡省所覆盖的地域多为贫困县市。

从1985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2000万到3000万元,进行开发性移民试点,财政部、国家计委也每年投入1000万用于库区扶贫。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省筹备组的经历,就是与困难、坎坷不断斗争的经历。”湖北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员感慨。

在三峡省即将临产的时候,重庆市建议改 “150方案”为 “180方案”的议案,直接送到中央。重庆建议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80米,以便万吨级船队可以由武汉直达重庆,使川江真正成为连接华南和华中、华东的黄金水道。这一建议,与原有 “150方案”差距30米,投资提高55亿,移民人数也增加近百万。

紧接着,1985年3月,在政协第六届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再次提出反对意见,要求三峡工程暂缓建设。随后,10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政协委员奔赴四川、湖北进行考察,后向中央呈送了一份题为 《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的报告。其中提到,三峡工程投入,远不止200亿元而是600亿元,对防洪问题也提出了质疑。一时间各种质疑、反对声不断扩散,对三峡工程重新论证的呼声四起,此时国外一些媒体也开始高调质疑。

正在海内外热议三峡工程的时候,时任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的王任重在李伯宁陪同下再次来到宜昌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依然是能早上就早上。

但此时在人大也出现了质疑和反对的态度。这在建国之后的所有水利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之前也从没有哪个工程提交人大进行讨论的。要不要通过人大?

如何决策,上与不上?中央决定再对三峡库区进行一次考察,这次考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进行的。

5月29日,中央考察团在万县会合后乘船驶向宜昌。李伯宁回忆那段历史时直言: “5月29日行驶在长江上的那趟游船,决定了三峡省最终的命运。”当时,一位中央领导告诉他,准备对三峡工程重新论证,三峡省也要推迟组建。李伯宁当即就表达了不同意的看法,但这并没能挽救“三峡省”未来的命运。

回忆当年宜昌汇报会,89岁高龄的李伯宁依然清晰记得他当年在会上着重讲的三峡省不能退的四个原因:一是中央发了 “红头文件”;二是三峡省筹备组干部都已抽调到位;三是移民工作迟早要解决,迟一年就多移两三万人;四是两省的30个县市迫切需要发展,库区贫困交加,解决现状只有三峡工程。

尽管这次会议被一再强调为“交换意见”,但在场的很多人已经明白了三峡省的最终归宿。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198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 《关于将三峡省筹备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 (三经办)的通知》,三峡省筹备组撤销,大部分人员“从哪里来仍回哪里去”。李伯宁被委任为“三经办”主任,负责指导和协助川鄂两省进行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和三峡库区移民试点工作。

没有万州的移民

就没有重庆的直辖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此时距离1984年决定筹备三峡工程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

1994年秋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小组,由时任国务委员的李贵鲜负责,论证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可能性,为避免类似 “三峡省”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次在四川、重庆的调研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此时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再次考虑三峡库区设立省级行政区划已经有更多的考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基于三种考虑。一是四川省人口过多,1.1亿人口,面积过大,57万平方公里,管辖23个地级行政区、221个县级行政区,是我国管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单位最多的省,本身不便于有效管理。二是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和三峡库区移民的统一安置。三是因为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要充分发挥它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利用它的区位优势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重庆库区的移民占整个三峡库区移民的80%。这也就有了后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对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张德邻说的那句话,“没有万州的移民就没有重庆的直辖。”

1997年6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正式成立为直辖市。这时,距离三峡省筹备组撤销,已过去了11年。

“如果说1985年三峡省筹备组的上马,更多的是基于三峡地区贫瘠、移民安置难的问题来考虑的话,1997年的重庆直辖,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思想。”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郭康新认为。

到了三峡工程再次上马开工建设的时候,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中央正在酝酿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库区周边要发展就需要一个有辐射能力的大城市带动,而重庆成为直辖市就应运而生。

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19
红颜薄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22
这篇文章写的不行,把宜昌地区、小宜昌市(地级)混为一团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22
湖北省希望留住的当阳,当年为湖北省第一个财政收入过亿县市
远安为军工企业066(几万员工)驻地
宜都、枝江都是军工企业密布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8-24
这是何建明的报告文学里面的一段。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8-24
不难看出库区的移民和扶贫工作完全是属于省级区域政府工作,与城市政府的工作毫不相干的!把三峡库区那么多的贫困县,都划给一个中央直辖市管辖,这是市管县的治国方针,从地级市管县到省级市管县一次质的飞跃。重庆模式开创了国家级混淆城市政府工作和区域政府工作具有不同内容的先河。这样的城市政府工作绝对不可能是高效的!如果没有国家大量资金和物资的投入,三峡库区的移民和扶贫单靠重庆市政府也是绝对完成不了的!为什么会发生三峡省胎死腹中、重庆市怪胎出世,历史自有评说!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8-25
引用第6楼東七區于2007-08-25 09:15发表的  :
抛开“市”字不讲
一个直辖市政府换三个地级市政府和一个行政公署,还是划算的


三个地级市政府和一个行政公署换成一个省级市政府和十九个地级区政府,老百姓还是吃大亏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8-25
关键是名不正,言不顺。我就不相信没有名正言顺,又机构精简的方法。

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竟然欠缺那么点智慧吗
日联冬夏,雪梦罗浮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8-25
三峡省夭折,重庆直辖市大概也会短命。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8-25
当年三峡省万州和宜昌为当省会也闹腾过

其实设三峡省比重庆市好,就是湖北省不同意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8-25
引用第5楼hufengwu于2007-08-24 23:40发表的  :
不难看出库区的移民和扶贫工作完全是属于省级区域政府工作,与城市政府的工作毫不相干的!把三峡库区那么多的贫困县,都划给一个中央直辖市管辖,这是市管县的治国方针,从地级市管县到省级市管县一次质的飞跃。重庆模式开创了国家级混淆城市政府工作和区域政府工作具有不同内容的先河。这样的城市政府工作绝对不可能是高效的!如果没有国家大量资金和物资的投入,三峡库区的移民和扶贫单靠重庆市政府也是绝对完成不了的!为什么会发生三峡省胎死腹中、重庆市怪胎出世,历史自有评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庆直辖市对三峡工程的贡献历史自有公论!!!!!!!!!!!!!
不用你在这发蹶词!!!!!!!!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8-25
引用第7楼hufengwu于2007-08-25 09:39发表的  :
三个地级市政府和一个行政公署换成一个省级市政府和十九个地级区政府,老百姓还是吃大亏了!



老百姓希望政府衙门层次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明显是层级越少越能直接通达民意,也符合行政区划扁平化的趋势!!!!!!!!!!!!!!!!!!

区级政府是地厅级,当官的工资能够涨多少???????????
总的算起来,行政经费反而大大减少!!!!!!!!!!!!!!!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8-26
为什么1986年5月8日下达了撤销了三峡省筹备组?我仍旧不明白?重新考查,反对意见是什么?为什么要下马?都没有说清楚。I就是领导一句话?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1-09
重庆的命运真好,福大命大。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1-14
这里有人居然说重庆成为直辖市
这是市管县的治国方针,从地级市管县到省级市管县一次质的飞跃。这种说法完全错误的
1。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重庆是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除北京,上海,天津之后按顺序第4个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当时重庆为副省级城市,而非一般的地级市。
2。北京,上海,天津当时也管理有自己的县,即省级市管县。

另外所说的重庆模式现在确实变成了重庆模式,重庆经验,重庆近10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重庆直辖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在省一级行政区划中连续两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列全国第一!说明当时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完全正确的。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1-14
其实完全可以把重庆市看成是重庆省,下设各区看成独立的直筒子地级市,各县看成直管县。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1-21
重庆采用直辖市的体制,中等省的规模,所以是一个不像京、津、沪的"另类"直辖市。
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证实:就是只好“猫”。
重庆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1-25
没人觉得三峡不应该修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1-26
最大受益者就是湖北和宜昌了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1-26
当时即使没有三峡工程,作为第一个计划单列市,重庆也有可能成为直辖市的,只是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范围,应该是地级重庆市的范围略作调整直辖。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1-26
回 独角兽 的帖子
独角兽:最大受益者就是湖北和宜昌了 (2016-01-26 12:16) 

湖北方面却说是重庆

个人觉得四川省还是太大了,重庆直辖市仅带走40余县,并没有为四川省减负太多,四川还有180多个县级。设立三峡省,再带走60个县级单位更好,四川、三峡各管辖100多个县级单位。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