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082阅读
  • 97回复

[地名由来]地名来历:名山系列(索引已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3-06-27
=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长沙西郊,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南北朝时的《南岳记》就提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由此得名。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护,连峦叠峰数十公里,山中石骨巷秀,树木葱郁,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所以,自古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要到这里游赏,从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与文化故事。到宋代,随着潭州讲学之风的盛行,岳麓山更是胜友如云,张、朱熹等人经常留连山间,感慨“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使岳麓山文化色彩更加浓厚。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3-06-27
=鸡公山

  位于河南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名之鸡公山。主峰海拔814米。山不算高,但山势奇伟,泉清林翠,风景秀丽。

鸡公山最有名的应该是河南的这个。
whz,你的鸡公山是哪儿的?浙江江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3-06-27
=冠豸山

  旧称东田山,又名莲花山,位于福建省连城县东1.5公里处,以其主峰形似古代法官头戴的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的意思。平地拔起,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方圆四十里,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3-06-27
=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东北54公里处,距仁化县城9 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四樵山、鼎湖山)。丹霞山海拔 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凡红色,是砂岩地形的代表,地质学称为“丹霞地形”。

补:丹霞山原名长老寨。南明虔州(今赣州)巡抚李永茂,兵败退居长老寨。因此处山岩由红砂岩构成,“色握如丹、灿若明霞”,颇似家乡河南邓州的丹霞山,故名。
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凝碧的锦江索绕山麓。远看三峰耸立,如出天表,婉蜒变化,似船似龙。由龙尾登山,宝珠峰峙其左,海螺峰居其中,长老峰倚其前。以海螺峰最为雄峻,凌霄摩天,百峰俱伏。清初澹归和尚建立的别传寺,原居三峰之下。淆归和尚墓在海螺峰,建有六角形骨塔。山上有锦石岩、海山门、一线天、紫王台、天然峰、天柱山、铁缆丹梯等峰石奇观和一些用2米见方大字镌刻的题咏。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3-06-27
=龙潭山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北山、长蛇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
  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叫人留连忘返的"龙潭印月"。
  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
  龙潭山山顶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3-06-27
=褒禅山

褒禅山,旧称华山。因唐贞观年间(627——649)慧褒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
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风之。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错落,钟乳石倒垂其间。有袭女泉、白龟泉,泉水清洌,终年不竭。山上多井,有民谚云:黄山三百六十顶,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禅院(即华阳寺),为明人郑和所建,气势宏伟,后屡有修建。院内古柏参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毁坏。四周山势突兀,景色秀丽,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文章中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今碑记尚存,众多洞天,泉水之胜,仍吸引游人。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3-06-27
=万石岩

万石岩是厦门的一个游览胜地。万石岩,顾名思义,就是山上有许多石头。这座不高的山,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侵蚀,山上怪石很多,形状千姿百态。万石岩上或藏或露于绿树丛中的石,数量很多,大小不一,一般不过四五米高,因此除少数称为峰以外,多称为石或岩。这些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最有趣的可算“象鼻峰”和“石笑”了。“象鼻峰”是一块很像象鼻的岩石,向上伸出,而且略微弯曲,不但像象鼻,而且有动感 。“石笑”,是一块岩石,裂开一大口,从侧面看去,像是在开口大笑,旁有题“石笑”二字。在一座山上有如许奇岩怪石,这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3-06-27
=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3-06-27
=盘山

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山旧名无终、徐无、四正、盘龙。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
盘山是燕山山脉南缘的一段,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雄伟多姿,景色幽古,久负盛 名,曾入中国15大名山之列。远在初唐时,太宗东征凯旋途中到此游赏,就曾赞口不绝。到明清两代,这里建起寺庙72座、宝塔13座,行宫、楼台比比皆是,景况空前。清乾隆第一次巡游盘山时赞叹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命人在山东部兴建行宫“静寄山庄”,此后又27次到此巡游。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3-06-27
=香山

香山,亦称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山东麓,距城20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因山中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3-06-27
=九宫山

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史载,南朝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避战乱建九座行宫于此,故名。南宋道士张道清至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之盛,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牛迹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3-06-27
=清凉山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以建有清凉寺得名,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
  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观不再。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3-06-27
=医巫闾山

  位于北宁市西部,山势东北西南走向,纵长45公里,横宽14公里,面积为630平方公里。医巫闾山(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东胡语,意为大山),古称微闾山、无虑山、医无虑山、医无闾山等,皆为医巫闾山的音译。又叫六山(因山"掩抱六重"而得名)和广宁大山,简称闾山。闾山有名峰52座,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闾山以其气势不凡的雄峰奇石称誉海内,名冠东北。相传舜时封全国12座名山,闾山为幽州名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3-06-27
=贺兰山

  贺兰山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青白如骏马,北方称骏马为贺兰,故名。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3-06-30
=真佛山
  位于四川达县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峡山脉中段的福善乡境内,海拔910米,全山面积约3000余亩,是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农民蒋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医种药,人称“蒋善人”、“蒋活佛”,自建“德化寺”。后绥定府知府孙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灵,赞他“乃真佛也”,下令扩建寺庙,并亲书“真佛山”镌刻于寺门,由此而名。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3-06-30
=云台山(河南)

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古称“覆釜山”,又因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3-06-30
=鸣沙山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陽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紋狀,黃涛翻滾,明暗相間,层次分明;游人登山下滑,沙子发出嗡嗡隆隆的响声,犹如鼓鸣,又似雷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敦煌十景之一:"沙岭晴鸣"。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3-06-30
=骊山

  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3-06-30
=太白山(陕西)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区5.4万公顷,距西安120公里。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3-06-30
=药王山(陕西)

  药王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1.5千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药王山由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座峦峰联聚而成,峰顶平坦如台,亦称五台山,海拔约1000米。五台拱持,古柏参天,庙宇鳞比,碑石林立,巍峨壮观。为我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隐栖和佛、道教活动之地,也得名于此。以古柏林、孙思邈遗迹和古代石刻艺术为景观特点。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3-06-30
=缙云山(重庆)

  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嘉陵江温塘峡畔,距重庆市中心约60公里。景区山高林密,环境清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烟缭绕,气象万千,素有“小峨眉”之称,秀绝一方,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
  缙云山古名巴山,山间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3-07-09
=大、小兴安岭

现今沿用的“兴安岭”一名,大致从清代起出现在史料中。清初方式济在其《龙沙纪略》中曾有记述:“兴安岭一曰新安岭,或曰葱岭之支络也。盘旋境内数千里,襟带三江之左右,为众流发源。”1689年,在大清国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汉译本中,使用了“大兴安岭”这一地理名称。可见,“兴安岭”一名,早在清代之前已被居住在这里的部落民广泛使用。根据乌云达赉最新考证,“兴安”系沃沮——通古斯语,它是由最早在唐代前后,之后在辽代,最迟为清代,分几个批次从乌苏里江迁来的鄂温克诸部(光吉拉、弘吉拉、羽厥、乌古、乌素古、索伦等诸部)命名和沿用的。在呼伦贝尔境内以“兴安”命名的历史地名不只一处,在博克图附近有“兴安岭”,在乌尔旗汗一带有“兴安里”,在额尔古纳河中段南岸有“兴安屯”,这些名称的使用与历史上鄂温克部落居住地有关。而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外兴安岭的命名,显然与鄂温克部族的迁徙路线和驻留地相关连。“兴安”是沃沮—通古斯语hinga(兴格)的变读(hingan)译音,hinga特指人体脊椎末端的弯曲处,其形状似马鞍,通常指代翻越分水岭的“蜂腰部”。“兴安岭”沃沮—通古斯语读为“hinga-ren”,其后缀“ren”为动态助语,含有“可行走、可翻越”之意。而“兴安岭”、“兴安里”,恰巧位于两条翻阅兴安岭山脊的古驿道旁。由此证明,兴安(岭)的原意为“可翻越的山脊凹陷处”。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3-07-09
浙江天台山 :因“顶对三辰,或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见《十道志》)。其主要山峰有赤城山、桐柏山、紫凝山、寒石山及华顶峰、玉霄峰、双女峰等11山27峰。山峰蜿蜒起伏,景色奇丽.
赤城山 :在城西北2公里,又名烧山,因石色赤赌如火,望之如城堡雉蝶而得名。高338.8米,在四山青碧中独树一帜,为天台山的标志之一。山体由砂岩和砂砾岩交互成层构成,为典型的丹霞地貌。
华顶峰 (天台山主峰):在县东北30公里,顶峰高1110米,登绝顶东望沧海,弥漫无际,号望海尖,下瞰众山,如龙虎盘踞、旗鼓布列之状。群峰犹如莲华,此峰为华心之顶,故名。相传南朝陈高僧智(岂页)与唐高道司马承帧,俱曾在此宴坐修真。旁有古迹葛玄丹井、王羲之墨池、李白读书堂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