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02阅读
  • 18回复

[福建]割图不割地的“宁洋县”小陶:明代的加格达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9-23
一半是标题党。
大意是这样的,明代福建的小陶一带,土地仍归永安县,但行政则归宁洋县。

明代福建省设立了一个县叫“宁洋县”,这个县在1956年被漳平、大田、龙岩、永安等县再次瓜分了。这里只说小陶镇。这个镇在1938年(民27年)正式划入宁洋县。但查资料,却有“割地不割图”一说。意思就是虽然宁洋县设立时割了永安县的二十八都二图,二十九都、三十都各一图共4个图,但是只把4个图的行政管辖权转了过来,而土地则仍旧属于永安县。

也就是明代的小陶,大概类似加格达奇,看土地仍属于内蒙古,但管辖权则是黑龙江的。

小陶在1949年后一度还成为宁洋县政府所在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9-23
我都看晕了,纠正一下,标题对的。正文中的割地不割图错了,是割图不割地。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9-24
本人孤陋寡闻,对都、图知之甚少,请教“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始自何人?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9-24
建议keating 详细介绍一下宁洋县设立情况。另外,感觉这个放在历史政区版,可能更好。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9-24
绕来绕去的,晕完克。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9-24
回 仙峰俊俏 的帖子
仙峰俊俏:本人孤陋寡闻,对都、图知之甚少,请教“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始自何人? (2012-09-24 06:46) 

清代以前“皇权不下县”,县下的区划更像区域的划分,而且各个地方自行其是。
同为清代,黄州府各县下的区划设置就各不相同:
黄冈县下分六,汛下分八厢坊、四、八,再下分,里分。其中厢坊相当于现在的街道。
浠水县下分五,乡分四十三
广济县下分七
英山县下分三,里下分三十
黄安县下分三,里下分五十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9-24
回 仙峰俊俏 的帖子
仙峰俊俏:本人孤陋寡闻,对都、图知之甚少,请教“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始自何人? (2012-09-24 06:46)

图是指地图,不是区划单位,割图不割地是指地图上划给了宁洋,但实际管辖权并没有交予宁洋,跟今天的加格达奇、唐古拉山等情形类似
“都”是县辖下的乡镇级区划,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带有“都”这个后缀,比如石门的二都乡,就是这么来的
乡、都、坊、镇这都是乡镇级区划,是并存的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9-24
回 亮晶晶 的帖子
亮晶晶:图是指地图,不是区划单位,割图不割地是指地图上划给了宁洋,但实际管辖权并没有交予宁洋,跟今天的加格达奇、唐古拉山等情形类似
“都”是县辖下的乡镇级区划,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带有“都”这个后缀,比如石门的二都乡,就是这么来的
乡、都、坊、镇这都是乡镇级区划,是并存的 (2012-09-24 09:41) 

不对。貌似是县下设都,都下设图。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9-24
明清时期,县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一般分为这种形式:
1)城里(相当于现在的市区)为隅,府治所在县为4隅,其他或为1隅,或为2隅。
2)近城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城郊结合部)为厢。
3)其他地方为乡,乡下设都,都下为里。都的编制一般都为数字编排,如一都,十一都。
4)图不是行政区域划分。一般是按若干户籍数编为一图,便于户籍管理、征税及服徭役。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9-24
越看越糊涂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9-24
回 亮晶晶 的帖子
亮晶晶:图是指地图,不是区划单位,割图不割地是指地图上划给了宁洋,但实际管辖权并没有交予宁洋,跟今天的加格达奇、唐古拉山等情形类似
“都”是县辖下的乡镇级区划,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带有“都”这个后缀,比如石门的二都乡,就是这么来的
乡、都、坊、镇这都是乡镇级区划,是并存的 (2012-09-24 09:41) 

好象说反了。应该是实际管辖权割给了宁洋县,但是土地还是算永安县的。
宁洋县比照黑龙江,永安县是内蒙古,割的4个图是加格达奇。

管人管事不管地。虽然农业时代事情没有今天那么复杂。

顺回3楼,情况就是这样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9-24
看不明
求解释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9-24
回 仙峰俊俏 的帖子
仙峰俊俏:建议keating详细介绍一下宁洋县设立情况。 (2012-09-24 06:50)

宁洋县建置沿革
超巨星   整理撰稿
        明正统年间,邓茂七等于龙岩县集贤里今漳平市双洋镇、赤水镇一带)聚众起义,被镇压后,正统十一年(1446年)在此东西洋巡检司,因境内东西洋(又名前后洋,即今漳平市双洋镇双洋溪;洋:溪)而得名,治集贤里今漳平市双洋镇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此地爆发了以苏阿普为首的农民暴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被镇压。隆庆元年(1567年,一说隆庆五年或六年,1571年或1572),以龙岩县东西洋巡检司及永安县(二十八都——今永安市西洋镇、二十九都——今永安市洪田镇、三十都——今永安市小陶镇)、大田县部分地置宁洋县取“宁靖东西洋地”之意,以东西洋皆安静为名”(《大清一统志·龙岩直隶州》),东西洋今漳平市双洋镇,俗称旧宁洋)。属漳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隶龙岩直隶州。民国时,县治东西洋改名双洋因双洋溪——旧名东西洋——而得名;一说因东洋村、西洋村合称双洋)。据1934年绘制的《宁洋县全图》,全县划分为第一、二、三、四区。193810月,将永安县小陶镇划归宁洋县。
    1950年,宁洋县时任领导认为从县城双洋前往上级永安专区驻地永安县交通不便,遂申请迁驻交通方便的小陶今永安市小陶镇19516月,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宁洋县驻地由双洋迁至小陶。年底,县政府迁至小陶。迁治后,老县城双洋仍是传统集贸中心(按:县政府驻地与民间县城的分离,是导致此后宁洋县被撤并的最主要原因)。
        1952年,全县划分为第一、二、三区。
        1954年,将永安县马洪、磉竹、大陶、桐林、石峰等地划归宁洋县。
        1955年,析出第一区(双洋)罗赤片(赤水、田兜、香寮等乡)及第三区(罗山)安坑乡的安坑、石寮2村,设立第四区(赤水)
        19563月,国务院批准:宁洋县划归龙岩专区。5月,完成交接。6月,龙岩专署申请撤销宁洋县。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宁洋县,将该县的第一区(虎山乡除外)和第四区划归漳平县,第一区的虎山乡和第二区划归永安县,第三区划归龙岩县。7月底,中共龙岩地委、龙岩专署下发《关于执行撤销宁洋县建制的决定的工作方案》。原宁洋县第一区(俗称双洋区)虎山乡除外)和第四区(俗称赤水区)(即城厢、员当、徐溪、溪口、城口、中村、温坑、坑源、赤水、田兜、安坑、香寮12个乡)划归漳平县今漳平市),第二区(俗称大陶区)全部及第一区(俗称双洋区)的虎山乡(即小陶、湖口、坚村、古竹、磉溪、麟厚、吴地、大陶洋、松山、洪沙、石峰、留山、虎山13乡)划归永安县今永安市),第三区(俗称小溪区)(即珍坑、陈地、邹山、小溪、营兜、大科、罗畲7个乡)划归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9月,宁洋县正式撤销。


    按:雍正十年(1732年)刊本《永安县志》卷2·疆域下曰:“隆庆六年(1572年——笔者注),析(永安县)二十八都二图、二十九都一图、三十都一图设宁洋,唯割图不割地,疆域紊矣。”(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24号,57页)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2002)》:史为乐,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年-1983年)》(第二卷):民政部编,测绘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49-1997)》:民政部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龙岩地区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三明市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龙岩市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永安市志》: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1版
《漳平县志》: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第1版
宁洋县志》(康熙元年刊本):漳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6月第1版
民国龙岩县志.道光漳平县志.同治宁洋县志.康熙武平县志(其中“同治宁洋县志”为光绪元年刊本):上海书店出版社等2000年版,“中国地方志集成. 福建府县志辑”第34卷
宁洋县建制兴废考(原载《闽西日报》2011年3月19日):http://www.mxrb.cn/szb/html/2011-03/19/content_10965.htm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6-01-17 15:19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9-24
回 mahogany115 的帖子
mahogany115:看不明
求解释 (2012-09-24 13:42) 

在12楼基础上。

宁洋县设县时,永安县划进来的那部分(4个图),只是把管辖权划给了宁洋县,但是地产还是算永安县的。大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明代以来,宁洋县对那4个图,可以管可以用,但是没有土地所有权。

永安县划给宁洋县的地方,包括4个图,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乡,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小陶镇一带。

再问我,我已经快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因为本来就是比较让人头疼的。

通常割图就没有不割地的。所以实际情况也是,永安县和宁洋县在那一带的管辖情况极其复杂,可能是相互插花。解放后初期,把小陶镇全部划入宁洋县,这个插花才算解决。但是马上(1956年)宁洋县就被撤消,小陶镇又重新划给永安县。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9-28
终于有人讨论这个宁洋县了。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tli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10-07
所谓都图非常复杂,不妨看看冯贤亮的第一本书。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10-20
回 tli 的帖子
tli:
所谓都图非常复杂,不妨看看冯贤亮的第一本书。

《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2002年版)?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11-01
回 keating 的帖子
keating:好象说反了。应该是实际管辖权割给了宁洋县,但是土地还是算永安县的。
宁洋县比照黑龙江,永安县是内蒙古,割的4个图是加格达奇。
管人管事不管地。虽然农业时代事情没有今天那么复杂。
....... (2012-09-24 12:54) 

主权和治权的古代版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11-02
论坛真是藏龙卧虎,有的学了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