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首都——普特拉贾亚
普特拉贾亚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是继吉隆坡和纳闽之后第三个被列为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的城市。
普特拉贾亚是马来西亚联邦新的行政首都。选址建设新首都以前的原始地貌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有许多大面积种植多年的棕榈园和橡胶园,目前周边尚未开始建设的地区还能看到成片保留下来的树龄在30 年以上的棕榈和橡胶树。普特拉贾亚的城市规划开始于20世纪90 年代初期,1996年开始实施建设,普特拉贾亚的城市建设共耗资约35亿美元。经过近8年的规划建设,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经是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兴城市。
马来西亚的迁都工作已进行了三年,按照计划,到2005年该国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将迁都到普特拉贾亚。普特拉贾亚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近50 平方公里,计划于2020年全面建成。届时普特拉贾亚的市民将增至33.5万人。
普特拉贾亚的城市规划
普特拉贾亚位于吉隆坡与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整个城市面积广阔,山林起伏,其中绿地占70%,环境清幽宜人。其间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联系,对外交通条件便捷。城市性能明确为国家行政首都、“多媒体超级走廊”和旅游城市。普特拉贾亚采用了跳出目前特大城市吉隆坡、发展规模适度、建设组合型城市群的发展模式,避免了“摊大饼”式城市扩展的弊病。
普特拉贾亚的城市规划有明确的功能区分,十分重视将城市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普特拉贾亚市的中轴线是一条长度约3公里的中央大道,道路两侧布置行政办公、商业文化设施等公共建筑,利用道路南北两端高起的台地建造了2组重要的公共建筑群为对景,北端台地上坐落着普特拉贾亚最重要的规模宏大而庄严的总理府和中央市政广场,南端是国家体育馆。在中央办公区的边缘是蜿蜒数公里的人工湖,人工湖已成为普特拉贾亚最主要的景观之一。从普特拉贾亚目前已经形成的城市框架和巨大的人工湖湿地公园以及贯穿全城的景观水道(总面积达160公顷)的布局和形态看,将来城市对外交通将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包括轻轨),城市内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则主要依靠水上交通工具——船来解决交通需求。科学合理地降低道路密度,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兼顾了城市景观、生态、环保多方面的统一。
普特拉贾亚的环境特色
普特拉贾亚得天独厚的丘陵地势和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为创造世界一流的城市环境、自然环境、景观环境和投资环境奠定了基础,大自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背景。
普特拉贾亚规划开凿大面积的人工湖和贯通全城的景观水道。人工湖和景观水道结合地貌特征,保持着河流水系的自然状态。临水而居,体现了人与水和谐共生,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在新城建设之初,通过城市设计构成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完善了整个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与此同时,利用水体及水生植物沉淀过滤山上流下的雨水,开辟水上交通航线,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体现了回归自然,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溶解城市,溶解公园,将成片保留下来的棕榈树和橡胶林作为城市绿化系统的有机组成,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普特拉贾亚的建筑景观构图巧于地势的利用和借景,对丘陵地区高低的利用是一大特点,将一些宏伟高大的建筑建造在高地上,从而使得这些体量并不十分夸大的建筑显得更加高大雄伟,起着控制天际线的作用。而那些临水的高级别墅区,为获得更好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建筑没有坐落在同一个高程上,而是建造在几个不同高程的台地上,让所有的别墅都可以看到水,享受开阔的视野。这些建筑仿佛都是从茂密的棕榈和橡胶林中长出来的,各种建筑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屋顶飘逸在莽原绿涛之上。
普特拉贾亚的建筑风格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普特拉贾亚的建筑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地区化和地区建筑的现代化相融合,他们的选择介于中亚、波斯的相对纯净的形式和本地形式两者之间。在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了文化的复兴,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着对延续地域文脉的追求。
普特拉贾亚是一个密布花园和带有传统穹顶房屋的美丽城市,带有浓郁的伊斯兰和马来风格的现代建筑比比皆是。普特拉贾亚的建筑以低层和多层居多,建筑物的高低错落主要是因地制宜,结合自然地貌特征,巧用地形高差,将现代建筑的城市人文景观融入都市丛林的生态背景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图底关系。
普特拉贾亚建筑的伊斯兰文化个性和马来地域特点非常突出,其特征从建筑整体外观上看,主要表现在极其富于变化的顶部和细部特征。将拱券和穹顶的传统外观嫁接于现代建筑的高层之上,让看似粗漫但韵味十足的穹顶的构造物和流畅的装饰一起出现在屋顶的轮廓中。普特拉贾亚建筑的伊斯兰风格通过对建筑的细部渲染显现其个性特征,很多建筑的地面层都有连拱廊,深入地、典型地环绕在入口和中庭的周围,在热带雨林的炎热气候下,具有良好的遮阳和通风功能。马来西亚建筑的入口和窗洞的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拱券,因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传统式设计复杂的拱券更趋向于简洁,但依然保留着多样化的形式,带给人以石头史诗、梦幻洞穴般印象。普特拉贾亚建筑大量使用特制的带有粗糙肌理文样的砖,建筑用砖的肌理形状继承了马六甲历史遗迹中典型的特征,而重要的建筑多采用石材干挂。建筑色彩以土黄和砖红色为基色,点缀以孔雀绿的穹顶、红瓦的坡屋面。当地著名的水上清真寺在明快的杏粉色的基调上点缀了淡淡的玫瑰红,使这组滨水而建可容纳万人同时祈祷的宗教建筑在满目葱茏的深绿色山林中更显现出令人窒息的美。
除此之外,普特拉贾亚造型宏伟的桥,也成为重要的景观元素,这些桥梁的建造提供了展示世界桥文化的平台,选用的造型不同而又极富渲染力的上承式斜拉桥,已成为该市标志性景观。
在普特拉贾亚你可以深切感受到,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同时,珍视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学习、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和优秀作品,认识和理解这些作品的内在矛盾,有助于人们寻找到更具积极意义的地区主义规划建筑思想,自觉寻求与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艺术性的内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