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25阅读
  • 7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学者建议正确对比中美两国“都市圈”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11-23
— 本帖被 keating 从 区划改革 移动到本区(2015-07-21) —
推动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但如果对国外类似情况没有搞清楚,就有可能导致过分夸大三大都市圈的地位和作用,这显然不利于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更不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日本和英国都是小国,与我国基本上没有可比性(后详)。美国幅员与我国相当,人口众多,都是大国,参考作用最大。

一、 美国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和占全国比重及非都市圈的发展

美国以纽约、芝加哥(或称五大湖)和洛杉矶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是全国人口和经济重心。其确切人口和经济规模,可以美国普查局每年公布的全国所有都市区人口数计算。

所谓都市区,是指大城市及毗连地区。根据美国普查局公布的数字,大纽约都市区(包括纽约市、西部的北新泽西州和北宾州、北部的纽约州和康涅狄格州一部分及东部的长岛)2002年总人口为2131.11万,占当年全国总人口28,836.9万的7.39%;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655.43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01,371.90亿美元的8.54%。大芝加哥都市区(包括芝加哥及周边伊利诺、印地安那和密歇根三州相连地区)总人口926.6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21%;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3227.13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18%。大洛杉矶都市区(南加州)总人口1673.87万,占全国总人口5.80%;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6535.57亿美元,占全国6.45%。三者合计,美国领先三大都市区占了全国人口约六分之一,占全国经济总量六分之一强。

根据国内专家和媒体普遍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定义而确定的世界六大都市圈的界定范围来看,美国纽约都市圈应包括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整个东北地带都市走廊,芝加哥都市圈应包括整个大湖区及周边地带都市区,洛杉矶都市圈应包括洛杉矶及毗邻的南加州都市区。我们姑且把美国普查局公布的全国所有都市区数字中,凡属于这一地带的全部总计进去,算出整个都市圈的人口总量。由于相应的经济总量没有现成统计,我们可以把相关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乘以涉及该都市圈在所涉州总人口中的比例,大致可以算出该都市圈的经济总量。由于美国地区间特别是相邻地区间人均产值相差很小,这一计算方法应该是基本准确的。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美国三大都市圈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只有36.13%,竟然比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约38%)还要低一。

以上计算与实际可能有微小误差,但不会明显。

据此我们可以纠正以下两大说法:

说法一:“美国三大都市圈GDP合计占全国67%”(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美国东北和中东12个州合计占全国GDP24.6%,显然大大超过大纽约都市圈的范围。从其南端首都华盛顿到北端的霍尔顿(缅因州)路程为1328公里,差不多等于北京到上海,而且途中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

地理上的大湖区占全国GDP15.2%,它也不等于芝加哥大都市圈。它由伊利诺、印地安那、密歇根、俄亥俄和威斯康星五个州全部组成,面积63.1万平方公里,大体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之和。从北端的麦金沃夫到南端的路易斯维尔路程1008公里,其间大部分地区同样人烟稀少,这显然也不是大都市圈。

远西地区占全国GDP18%,它更不等于大洛杉矶都市圈。其不仅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等显然与洛杉矶毫无关系、相距数千公里的州,而且从北端的天使港到南端的圣迭哥路程2397公里,差不多等于北京到广州,其间更多地区几乎人迹罕至。

即便荒唐地把这四大地区18个州硬塞到“三大都市圈”里,其GDP合计也只占全国58%。因此,67%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说法二:我国领头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比重偏低。纽约GDP占全国24%,而上海只占5.6%。

恰如前所说,24%是美国东北、中东两个大区12个州的经济总量。而上海的数据是指上海行政辖区。相应地,纽约也应该仅指行政辖区,即纽约市,其人口800万,GDP约3600亿美元,占全国GDP总值的3.6%,低于上海。即便大纽约都市圈(4200多万人口)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也只有16.69%而不是24%。

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非三大都市圈的一批大都市的人口增长速度。

过去10年来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非三大都市圈,其人口增长率为三大都市圈组的近三倍。1992年到2002年,属于三大都市圈的主要十大都市区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华盛顿、费城、波士顿、底特律、克利夫兰、辛辛那提和密尔窝基合计人口从7305.60万增加到7957.02万,增幅8.92%,绝对增加数651.42万。非三大都市圈的主要十大都市区( 合计人口不足前者一半)旧金山、达拉斯、休斯顿、迈阿密、西雅图、凤凰城、丹佛、波特兰、沙加缅度和亚特兰大合计则从3205.02万增加到3947.54万,增幅23.17%,几乎是前者的三倍,绝对增加数742.52万,竟然超过了前者。其中凤凰城、亚特兰大、达拉斯、丹佛增长率都在25%以上。它们分别成为迅速发展的高科技重心或制造业重心,著名的硅谷、微软、波音等,都是在非三大都市圈诞生和成长为世界巨人的。

二、 全国各区域相对均衡发展

2001年,美国全国八个大区人均GDP最高的是新英格兰州(即东北大区),达到42045美元;最低是东南大区,30961.79美元。差距为1.36:1。

美国最发达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最不发达地区则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到12%。以全国平均数为100来算,四个大区达到90以上,只有三个大区超过100。

美国最富的地方是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中段和太平洋沿岸。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东南沿海从弗吉尼亚到亚拉巴马是全国最穷的地方,甚至不如最内陆的落基山区。传统的制造业中心不在沿海,而在大湖区,它至今仍比东南沿海和山区富,但不如东部和西部沿海。

如按州比较人均个人收入,最富的是首都华盛顿,人均43371美元(2002年,下同)。最穷的是密西西比,22370美元。差距是1.94:1。舍去华盛顿是城市因而不可比这个因素,最富的州是康涅狄格,42829美元(注意:康州居然与华盛顿城市相差无几)。全国平均水平是30832美元。以此为100,最高康州138.91,最低密州72.55,最富与最贫差距是1.91:1。

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更小一点。内陆蒙大拿24906美元,与康州的差距是1.72:1。

我国暂以人均GDP比较:2003年全国是9030元。最富省(不计直辖市)浙江19730元。以全国平均水平为100,浙江是218.49。最穷是贵州,3600元,指数39.87。最富与最穷省差距5.48:1。

根据联邦普查局统计,美全国各都市区2002年人均个人收入总平均数是32459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5.28%。非都市区是23362美元,为75.77%。前者仅高出后者38.9%。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民2622元。前者高出后者223.1%。当然非都市区不完全是农村,还包括小城镇,但仍可参考。

美国三大都市圈在地理位置上从东北沿海到北部中部,再到西南沿海,涉及全国八大区的四个:东北、中东(纽约都市圈),大湖(芝加哥都市圈),远西(洛杉矶都市圈)。其他四个大区虽然没有大都市圈,但除平原区外,东南、西南、落基都有自己的巨大都市区:

东南:迈阿密都市区2002年人口差不多达到400万,比10年前增加差不多20%。亚特兰大人口10年内惊人地增长了36%,2002年达到427万。

西南:达拉斯、休斯顿2002年人口都在500万左右,并是重要制造业、高科技和金融中心。凤凰城更是从亚利桑那的沙漠中崛起,迅速成为人口300多万的科技、工业和商业中心,10年内人口增长了45%。

落基:丹佛人口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27%,达到260多万,成为全国地势最高的高科技重镇。

此外,远西大区远不止大洛一个都市圈,旧金山湾区(硅谷所在地)、西雅图、波特兰都是发展极快的地区都市中心,人口在230万到700万之间。最令人惊叹的是从沙漠中神话般“爆发”的拉斯维加斯,人口年增3%左右,都市区已有近200万人,成为美国西部最重要的商展中心、高科技研发基地之一和世界娱乐之都(不是赌博之都)。

观察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美国作为大国,大都市圈在全国人口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适度。三大都市圈人口之和为9000多万,增长余地不是很大。在总人口中比重约占三分之一。三大都市圈GDP占全国比重为三分之一强,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有限。

第二,重视大都市圈的同时,发展许多大都市区,并在全国不同大区相对均衡分布。

第三,各大都市之间和与非都市区之间相对均衡发展,发展水平相差不大。

第四,全国八大区总体发展水平相近。(国际商报 何伟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11-23
中国三大都市圈和其他地区应实现均衡发展

2004年11月22日 17:53

美国三大都市圈GDP占全国比重竟然低于我国三大都市圈,其发展速度也不及非三大都市圈,且全国各地区发展水平接近。

盲目追求人口和经济向三大都市圈积聚的战略值得商榷,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应是基本目标。

第一,三大都市圈发展规模应适度。

加快三大都市圈的成长并没有问题,而且是建设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但规模应适度。三大都市圈总人口(不包括人为“摊大饼”部分)在现有基础上最多不能超过增长50%,即达到2.1亿人。按2020年我国总人口15亿的预期,约占15%。人均GDP不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占全国GDP总量比重不宜超过45%。

第二,三大都市圈的相邻省份,重点是建立现代化交通、信息和物流体系,建立自己强大的教育科技力量,在科学的基础上同三大都市圈形成经济上的融合,不一定强调非“辐射”式分工,那样容易造成技术上的梯度和垂直分工,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第三,将全国划分为8-10个经济大区,每个大区推动发展一到几个大都市区(不是都市圈)。

东北应壮大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大都市,在其周围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都市区,像美国的旧金山湾区、休斯顿、奥斯汀。华中应壮大武汉及郑州、长沙、南昌等,形成有相当实力的都市区,像亚特兰大、西雅图等。西南的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区应超过凤凰城、达拉斯的地位。西安完全可以超过丹佛的地位。内地都市区应以教育和高科技为龙头,逐渐增强独立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深化改革,促进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流向内地,加速内地经济发展,在内地加速城市化进程。争取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将我国省份间人均GDP差距逐渐缩小到3:1以内,逐步做到全国各地区能够在相近水平上均衡发展。(国际商报 何伟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11-23
不错的文章,不知道这里的数据是否准确。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我们所谓的专家喜欢用错误的数据支持错误的结论,不知道是投谁所好。

我的感觉,所谓不均衡发展的思维完全是既得利益者发出的用来进一步加强话语权和话语垄断权的声音。而所谓的学者如果不从共同利益出发,扭曲事实,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11-26
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也被中国用于城市发展了
所谓的三大都市区要发展,要达到美国水平(用错误数据引导);就要吸引投资,改善环境,就要更加快发展;
而落后地区,越落后越没人投资越没人关注(大家都关注三大都市区了,这样容易出政绩,注,是政绩不是成绩)。
看看美国,人家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11-28
慢慢等吧,现在看来还比较遥远
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多勇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12-02
深化改革开放,多给中西部一些优惠政策,放开手脚让他们去干吧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4-12-06
发展本来就是不同步的,只有完全允许人口自由流动,通过市场调节人口分布,从而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
比如河南,四川这些中部人口大省如果不减少在全国人口的比例,根本无法改变。同样沿海各省发达的经济对人口的需求在现在的人口政策下被遏制,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12-10
还记得以前贴过的日本各县和美国各州的人口、经济实力分布的表格吗。就是美国各州和日本各县的人均GDP都相当平均,至少比我们平均的多,所以,日本和美国各地人口的比重,基本就是经济实力的比重了。所以沙漠王子所转何先生的文章中,统计结果绝对误差是很少的,也是如实反映美国情况的。

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最富的是东京都,最穷的是冲绳县。两者人均GDP的差距是2.74:1,冲绳的穷可能有政治原因,撇开不谈。除此以外,第二富的是爱知县,第三富是大阪府。反过来看更有意思,第二穷是琦玉县,第三穷是长崎县。琦玉县很大部分地区可是东京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哪。

虽然不懂经济学,不过我感觉这似乎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逻辑。因为没有比较美国人均只有1000美圆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而中国现在就是1000美圆的时候,而不是30000美圆。今天浙江和贵州可以有4倍以上的差距,可是当贵州的值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浙江省是不是还可以保持4倍的领先,我就有点怀疑了。

以下是引用QQme在2004-11-23 19:29:04的发言:
不错的文章,不知道这里的数据是否准确。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我们所谓的专家喜欢用错误的数据支持错误的结论,不知道是投谁所好。
我的感觉,所谓不均衡发展的思维完全是既得利益者发出的用来进一步加强话语权和话语垄断权的声音。而所谓的学者如果不从共同利益出发,扭曲事实,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