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12阅读
  • 1回复

[山西]山西太原:从“行政区划”看“晋商之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05
一些对太原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在看过研究晋商的专家们的论文后,会发现,在研究晋商的论文中,见的最多的是“晋中商人”“晋中盆地商人”,关于太原的说法却很难找到,这让人感到困惑。

  晋商大户属于太原府

  晋中市,春秋属晋,战国属赵,从秦、汉到明清均属太原郡、太原府管辖,1949年称榆次专区,1958年改称晋中专区,1970年改为晋中地区,其间,晋中不是一级政权建置,而是省派出机构,在1999年晋中地区改为晋中市。而学者们研究的晋商,主要是指明清以来到民国这500年间,在历史上属于太原府、汾州府的商人,这些商人是明清两代晋商商帮中的中坚力量。我认为,民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在研究晋商时,从来不涉及太原,或者很少提到太原,主要是因为行政区划造成的。

  从元代开始实施行省制度以来,在明清两代,山西行中书省最高机构及其署址均设在太原府。后来调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属的汾州划出,新建汾州府,但是晋中地区的大部分依然属于太原府。资料显示,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雍正之后,当时的太原府所辖一州十县,即岢岚州(今忻州市岢岚县)、岚县(今吕梁市岚县)、兴县(今吕梁市兴县)、阳曲县、太原县(今太原市小店区、晋源区)、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徐沟县(今太原市清徐县)、交城县(今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今吕梁市文水县)、太谷县(今晋中市太谷县)、祁县(今晋中市祁县)。可以看出,祁县、太谷、文水、榆次和徐沟等晋商大户聚集之地都由太原府所辖。

  现在太原市所辖仅有其中三县即阳曲县、太原县、徐沟县、交城县一部分(今太原市古交市)、静乐县一部分(今太原市娄烦县)。现太原政区面积不及清太原府的三分之一。祁县、太谷、榆次、交城、文水5个县不在今天太原市政区内,沿革数百年的晋商文化受政区之掣肘,影响了太原晋商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文明和文化的产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脉络,研究一地之历史文化,不应受到历史上改朝换代、辖区盈缩、多经变幻的掣肘,而被割裂、被斩断,而应当使用历史地名。就像我们在研究阎锡山时,首先要弄清他是山西五台人,而不应因其故里河边划属定襄,而说他是定襄人;研究元好问时,应该知道他是元代太原秀容人,而不能因为政区重划,而说元好问是忻州忻县人。研究历史上的晋商也是如此,说他们是“晋中商人”或者是“晋中盆地商人”就不妥当,因为当时并没有“晋中”建置。

  晋商之都是历史事实

  太原是晋商之都是历史事实。从行政建置角度讲,明清两代500多年间,太原府是省府两级政权的治所,是山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山西交通的枢纽。从城市建设规模来看,历史上的太原城在北方是少有的大城市。太原府在朱棢尚未就藩时,他的岳父永平侯谢成奉敕扩建太原城。史载,“谢成展东南北三面,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门八,东曰宜春、迎晖,南曰迎泽、承恩,西曰阜成、振武、北曰镇远、拱极,外各建月城。”明代太原城是长江之北仅次于国都北京的大城,以秦王就藩之地西安城而论,其城“周二十一里,高三丈五尺,门四,月城四”,其规模远不及太原。太原的地方志书和民间有传谚说:“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多年来讹传为太原东西两山植被繁茂,绿色如屏,故有“锦绣太原城”之说,其实所谓锦绣太原城在《阳曲县志》中早有明论:“八门四隅建大楼十二,周垣小楼九十,……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

  历史上的太原城也是商业之都。宋以后,太原地方习俗大变,重仕之习被重商之风所取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太原的商业迅速发展,繁盛一时。在当时,同业的商铺往往聚集在一条街道上,时间一长,这条街道便以其行业命名了。如帽儿巷、大小剪子巷、大小铁匠巷、靴巷等是古代太原手工作坊的所在地;南北牛肉巷、豆芽巷、棉花巷、柴市巷、鸡鹅巷(通顺巷)等是过去太原肉、菜、柴与日用品的集市。此外还有,铁菊巷、猪头巷、猪耳朵巷、盘碗巷、会锦店、锣锅巷、韶九(烧酒)巷、纸巷子、马市街、东羊市、西羊市、骡市巷、炒米巷、石子巷(并入柳巷)、茄皮巷、东米市、西米市……太原市的商市街巷名占到当时200多条街巷的三分之一强。

  还有一些知名的商业街道。鼓楼街,在清后期,钱庄票号云集,大清银行的山西总行、阎锡山时的山西省银行等都建在此,全省主币、辅币以及各种流通货币,都需流通于此。这条街是地地道道的山西金融中心。钟楼街,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其经销的商品,从吃到穿,从玩到用,从小到大,从低档价廉到高档贵重,从出生婴儿的用品,到耄耋之年的寿礼寿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桥头街,太原风味名吃有十,这里独占其三:“清和元”的头脑,“六味斋”的酱肘花,“认一力”的羊肉饺。太原无疑是当时的商业中心,也是晋商之都,而晋商以太原辐辏天下,当是毋庸置疑之事。

  行政区划需要扩大

  研究晋商、提出太原是晋商之都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是尊重历史,是为现实服务,更好发展现代经济。在对晋商之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使人困惑的太原的行政区上,因为这一模式正制约着太原的经济发展。

  在现行的行政区模式下,太原的发展方向不是根据城市的功能及所辐射的区域范围确定,而主要按不尽合理的行政区划来确定;也不是按照区域经济联合体的要求加强行政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而是主要按照市带县的行政体制,实施经济管理,因而不利于实现太原的率先发展,甚至会成为太原快速发展的体制障碍。太原市的行政区划小,导致土地资源和人口资源两大基础资源的不足。现在太原市总面积698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总人口330多万,约是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太原目前的行政管辖区域,不及清太原府的三分之一,是历史上最小的太原,和省内其它地级市相比,只比阳泉稍稍大一点,与晋城接近,比朔州还小,作为省会城市,这样的土地资源与人口资源明显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足。

  作为晋商之都的太原,要想续写晋商500年的辉煌历史,更好地发展经济,解决行政区划应当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重新进行行政区划,扩大行政区划是一个办法。突破太原现有的行政区划的限制,把区域面积或范围大体上调整和恢复到历史上多数时期“太原府”的区域框架,既可增加省城区域发展空间和综合经济实力,又有利于解决太原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原太原市政协副主席 王继祖 执笔/贾尚志(来源:太原晚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06
新加坡的面积大不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