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91阅读
  • 26回复

[湖南]湘北小城——南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1-07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7-01-23) —
    南县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介于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之间,东西跨62.78公里,南北跨52.73公里,版土面积1075平方公里。
  南县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  

    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
  境内土地肥沃,5条自然江河流贯其中,域内河渠纵横,湖塘密布,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洞庭明珠”之誉。 南县建制较迟,于清光绪21年(1895年,至今108年)设县建制,是个年轻的县。南县是一块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据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后因地壳构造运动,这里沦陷为泽国。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长江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清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民国二年(1913年)十月,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销南洲厅,改称南洲县,次年六月八日又根据内务部复电转令,将南洲县更名为南县。
   南县尽管年轻,但历史却悠久。全县范围内共调查发现文化遗址4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古墓葬群13处、古建筑2处、古石刻文物点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5处,其中有61处被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99年对南洲镇大郎城村涂家台遗址科学考古,发掘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实属罕见,由此可将县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
县城南洲镇东距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100公里,南离省会长沙200公里,北到长江黄金水道30公里。
            



[ 此帖被卓越非凡在2011-01-07 02:5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1-07
今天发不了了。。。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1-07
鱼米之乡。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1-07
良田啊  商品粮基地县吧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1-09
这几天工作,没时间上。继续补图!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 方舆 - 南部 - 湘北小城——南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1-09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1-12
平原地形,鱼米之乡,发展还是不错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2-01
呵呵,驴粪蛋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2-01
:湘北小城——南县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2-01
弱弱地问一句是不是和南郡有联系呀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2-02
引用第9楼1241018272于2011-02-01 20:15发表的  :
弱弱地问一句是不是和南郡有联系呀

南县是在清末才有的厅县一级建制,就是洞庭湖北岸淤出的一片土地,最早还叫南洲县,南洲似是和南郡没关系,后来才改南县,不过南洲县改成南县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否和南郡有关。
[ 此帖被地图在2011-02-05 02:1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2-05
多谢大家顶帖,时间问题一直没能继续上图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2-05
回 10楼(地图) 的帖子
改成南县据说是当时是为了简化清时代州名称的影响,当时所有带州的名称基本省略!如万州-万县,道州-道县等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2-07
      
[ 此帖被卓越非凡在2011-02-07 03:2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2-15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2-27
南郡就是南县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3-01
照片拍出来的都美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4-02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4-02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4-02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5-10
不错,漂亮、整洁的湘北小城。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5-11
回 15楼(desk) 的帖子
最早涉及到安南、作唐县地理方位的是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澧水)又东过作唐县北……澧水又东,澹水出焉。澧水南迳故郡城东,东转迳作唐县南。澧水又东迳安南县南……澹水注之。水上承澧水于作唐县,东迳其北……澧水又东,与赤沙湖水会,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澧水又东南注于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    《水经注·卷三十七·澧水》

注文中澧水所串接的地名自西北至东南依次是:作唐县北、故郡城东、作唐县南、安南县南、澹口、赤沙湖、沅水、长沙下隽县西北。其中,作唐县城指南北朝时期所置城邑,遗址在今安乡县安障乡划城岗一带,正当今安乡县中心区域;故郡城当指南平郡治,也就是作唐县治;其余赤沙湖、沅水汇澧水口、长沙下隽县几个地名,现今都可以找到确切位置,只有一个安南县是未知数。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推断出它的位置不在今华容境而在今安乡境。我们对照其他史籍,如明弘治《岳州府志》、清康熙《岳州府志》,都没有澧水入华容的记载;清光绪《湖南省志·舆图》刊载了较为精细的华容、安乡县图,可见澧水经安乡入赤沙湖的图示,不见其经今华容县境的形迹。这也足以证明今华容不是由古安南改名而来。而按照《水经注》的描述,安南县当在赤沙湖西及南、今安乡县东南。

十分令人兴奋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今南县北河口乡一带发现了一个古代城址,城址面积约五平方公里。城址所在地古称南平村,其范围,据《南县志备忘录》载:

安乡东南之南平村,即今南县之集成垸、东西垸、吴家偏垸、泰安垸、保和垸、双和垸、同兴垸、长乐垸、三星垸、和安垸、双福垸、清界垸。    《南县民政志·第三篇》引

对照今南县政区建置,其地包括今北河口乡全部、麻河口乡北部、荷花嘴乡西部。这一带地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置南洲直隶厅时由安乡划入南县。又据应国斌先生2007年校点清乾隆《安乡县志》时注解说:“南平村又称南平里,明、清时期还辖有今安乡县安宏乡大部、安犹乡南部及安康乡水域。”无独有偶,在南平城址南面南湖地域,还发现了大溪文化晚期文化遗址。说明这一带确曾繁衍过连绵不断的古代文化。

南平村城址属于何代、何城?据清乾隆《安乡县志》记载:“南平村,在县东南十五里。旧志云:晋平吴,置南平郡于此,因名”。又明弘治《岳州府志》、清康熙《岳州府志》皆载有南平水驿或南平驿地名、机构。笔者认为,确定南平城址为两晋、南北朝时的南平郡治,证据沿嫌不足。沈约《宋书》载,晋南平郡先治作唐,后治江安。东汉作唐县治在今安乡县安全乡北端槐树村,东晋南北朝时期作唐县治在今安障乡划城岗。南平郡治只能在这两处地方中的一处;在今南平村城址置南平郡治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里曾经是安南县治和梁末所置南安湘郡治却是有可能的。安南县与作唐县同属南平郡,因此其县治所在地南平村自然也在南平郡范围。南平水驿乃南平郡最南端的交通孔道,称其为南平水驿或南平驿也是合理的。有了南平驿这个名称,村以驿名,出现南平村、南平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南平村城址是安南县城,则与《水经注》中澧水经作唐县南后再经安南县南刚好吻合。假如这里是作唐县治(即南平郡治),而如《溯源》著者所说,安南县城乃是今华容县檀子湾,那么澧水流经南平村后再到华容檀子湾,简直就是“南水北调”了。而且,如果南平村城址是作唐县治,则安障乡的作唐旧治又无法解释。又《隋书·地理志》有“梁置南安湘郡”于安南县的记载,其郡治当即此南平村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8-06
感觉水挺多!!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08-16
现在的南县是不是秦汉有名的南郡不断缩小、降级形成的?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12-05
南郡在现在的荆州,这个南州是由于洞庭湖的淤积,从湖面慢慢堆出来的一个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