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19阅读
  • 33回复

[山东]山东各地级市名称出现、历代建制及市域形成--泰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2-12-16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论坛也没什么固定的规矩,凭版主个人的尺度吧。对某些加精尺度比较松的版主来说,楼主这一系列可能就是17个精华。可能我尺度严一些,基本没给几个帖子加过精呢。我也认为楼主这系列帖子应该是精华,但17个我觉得多,又不可能单独给哪个市的帖子加精不给别的帖子加,因此才出了个 .. (2012-12-16 01:13) 

已发表索引贴。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2-12-16
回 mouclo 的帖子
mouclo:已发表索引贴。 (2012-12-16 18:49) 

已加精、加亮、置顶。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2-12-17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已加精、加亮、置顶。 (2012-12-16 19:03) 

多谢,希望能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3-01-04
国家级高新区: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3-01-04
回 mouclo 的帖子
mouclo:[图片] (2012-12-03 15:11) 

看泰安的城镇体系规划,还老想着叫莱芜做自己的卫星城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3-01-05
回 海歌18727 的帖子
海歌18727:看泰安的城镇体系规划,还老想着叫莱芜做自己的卫星城 (2013-01-04 22:55) 

这两者还是有一定的联系,很多莱芜人来泰安消费,置房的。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3-01-22
转载:关于帝王封禅与泰安城的兴起

距今一千零三十三年前,即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泰山之阳迎来了一件空前盛事:开国皇帝赵匡胤下诏,将位于岱东南30里的乾封县治所(今泰安市岱岳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址),迁徙至岱下的岱岳镇(今泰安城址),以就岳庙(今泰安城岱庙)。以岳山、岳庙、岳镇、岳城四位一体为显著特征的泰安城市文明,由此兴起。其后第36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乾封县改曰奉符县;第158年(公元1130年),金初,奉符县改曰泰安军,泰安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古泰安城为何在北宋初期的岱下兴起?笔者认为,这与古代封禅场所最终定位于泰山及其下社首、蒿里二小山,有着最为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也是有别于其它古城成因的独特之处。
       登封之处的认定
      “封禅”,是中国历史上自远古至唐宋,承袭相当久远的一项由帝王亲自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是人与天、地直接沟通的原始方法。整个礼仪分为“封”与“禅”两大程序。何谓“封”?何谓“禅”?唐代张守节释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祭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但是,从最早最权威的封禅专著《史记·封禅书》看,传说中古代帝王的封禅场所,并非只定位于泰山。如:舜“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而史有确切记载的帝王封禅,如秦始皇、汉武帝,则只登封泰山。西汉以后的封禅帝王,除女皇武则天外,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则全都登封泰山,而不再封禅其它四岳及名山。这一演变,原因极其复杂,但也有一定之规,即源远流长的名山、神山崇拜使然。?
       名山、神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产物之一。五岳则是从千千万万名山、神山中遴选而出的。《史记·封禅书》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在五岳中,东岳泰山与其它四岳相比,有其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占据着“名山之祖”、“五岳独尊”的崇高地位。其关键在于:
?
    1、泰山——原始崇拜最向往之处
    泰山地处华夏大地的东方。?
        在传统观念上,东方“主生”,为丑寅交代、阴阳交泰之时,“日出扶桑,万物以昌”;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为一年之始;在“五行”中,东方属“木”,木为五行之首,是惟一的生命载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无穷尽;在风、暑、湿、燥、寒“五气”中,东方为“风”;在生、长、化、收、藏“五化”中,东方为“生”;在“五色”中,东方为“青色”;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东方为“仁”;在“五帝”中,东方为“青帝”,青帝“灵威仰”;在“五星”中,东方为“岁星”;在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五福”中,东方为“寿”;在“五学”中,东方为“东学”,“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汉书·贾谊传》);在“八卦”中,东方为“震”,“帝出乎震,人生于寅”(《天贶殿联》);在“九天”中,东方为“苍天”,“苍天在上”。?
        因此,东岳泰山被古代原始崇拜视为育万物、主生死、占吉凶、吐灵异之神山,历千万载而不衰,也就不足为奇。
?
       2、泰山——古代文化的滥觞和繁华之地
      考古证明,岱东沂源县猿人头骨和肢骨化石,是距今四五十万年前人类的遗踪。岱东南新泰市刘杜镇乌珠台牙齿化石,是距今五万年前“智人”少女的牙齿。泰山周围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迹,呈现出距今约七千五百年至四五千年脉络分明的史前文化延续。文献证实,古代东夷族人就活动在泰山周围,其领袖之一蚩尤,曾一度使炎帝败北,足见当时势力之强大。泰安城南的岱岳区满庄镇,在商朝就被称之为“相土之东都”,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西周分封诸侯,周公的长子被分封在泰山以南,建立了鲁国,功绩卓著、德高望重的姜太公被分封在泰山以北,建立了齐国。春秋中叶以后,齐、鲁先后吞并了周围几十个小国,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强国,被誉为东方“齐鲁之邦”。泰山周围区域古老而又发达的文明史,无疑为泰山成名奠定了社会基础。
?
       3、泰山——自然景观的杰出样板

      古人称颂泰山曰:“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泰山山体,基广大,体宏伟,顶壮观,绵延长达200多公里,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一峰独秀,大有“拔地通天、雄风盖世”之势。尤其与邻近的恒山、嵩山相比,仅其地质构造就令二岳相形见绌。泰山山体由古老的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岩石多呈块状结构,经长期风化剥蚀,外观方圆兼备,古朴浑厚,坚硬丰实,磊磊如壁。尤其是中天门以上,受构造影响,垂直节理比较发育,形成许多陡壁悬崖,异常峭拔,构成南天门“十八盘”的“壁立万仞”、“登峰造极”、“惟天在上”的登天态势。而“山多高水多高”的奇特水文现象,又使泰山上下生态植被别具一格,汉柏、唐槐等寿星树木至今生机盎然。恒山岩层为古老的寒武纪奥陶系石灰岩。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大面积基岩裸露,风化破碎严重,峰峦呈尖形,沟谷切割较深。同时,由于地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岩溶发育并不像南方那样显著,仍以物理、机械风化为主,植被条件较差,尤其阳坡乔木很少,山谷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基本上无水景。嵩山主体由石英砂组成,局部为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等地层,远不及泰山坚固。相形之下,“泰山岩岩”使人产生安稳感、厚重感,具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力。无怪乎效仿舜帝五年一巡狩,遍游天下名山大川的汉武帝惊叹,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以至于有人进谏汉武帝步黄帝后尘,去封“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禅“凡山”(与“东泰山”邻近)时,这位见过大世面的帝王发现“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足见泰山形象的影响力之大。
?
      4、泰山——五岳演变中的稳固者
      “五岳”的命名很古老,先秦即有。但名称和方位并非始终如一,而是随着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及帝王赐贬等而有所变化。关于“五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不过当时只有东、南、西、北四岳之分。《周礼》始言五岳,但没有说明五岳为何山。《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说法,一是“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二是“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邵晋涵尔雅正义》指出:“泰、衡、华、恒、嵩高,汉初相承之五岳也;泰、华、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为“五岳”。从截至明代的史料记载看,在“五岳”中名称、地位始终未变的只有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①“北岳”有两座。一座位于今山西浑源城南6公里,又称恒岳,亦名常山,即今北岳恒山,为明朝晚期所确立。另一座则是位于河北曲阳的常山。据《恒山志》载:“考帝舜绍尧之后……北封恒山为北岳,在今大同府浑源州……三代而下,历秦、汉、隋、唐,俱于原封之山致祭。至五代失河北之地,宋有天下未能统一,北为契丹所有,后以白沟为界,所以祭北岳恒山于真定府曲阳县。”至今,河北曲阳仍存有规模宏大的北岳庙。?
    ②“南岳”有两座。一座位于湖南衡阳之北,衡山镇以西,即今南岳。另一座则是位于安徽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为古南岳。天柱山又名霍山、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等,主峰海拔1500多米。公元前106年,即汉武帝第三次登封泰山的元封五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封天柱山为南岳(《史记·封禅书》)。于是天柱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而扬名于当世。但700年后,隋文帝下诏,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天柱山被贬遭冷落。?
   ③中岳多次易名。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境内,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山叫太室山,为嵩山主峰,西山叫少室山,为次峰,但高于主峰,两山并列齐耸中州大地。远古时嵩山并不像泰山那样有定名,尧舜时称“方山”,夏时称“崇山”,春秋时称“大室”、“岳山”等,汉武帝诏封五岳时称“嵩高”,直至汉宣帝时才正式定名为“嵩山”。在我国古代,帝王大都“巡幸五岳,封禅泰山”。《尚书质疑》指出:“帝王巡狩必不能一岁而至四岳,惟泰山为天子亲至。”只有武则天称帝前后,登封嵩山。她于公元696年封太室,禅少室,成为古代帝王封禅的特例,大概与女皇喜好这“一山二峰”之势有某些关联,并且也借机过了一把“易名瘾”。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和《资治通鉴》卷201载,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将中岳嵩山改为“神岳嵩山”,封其神为“天中王”;公元696年又将“神岳天中王”改为“神岳天中皇帝”,并奉嵩山为“五岳之尊”;封禅告成后,将嵩阳县和阳城县合并改为“登封县”,年号“天册万岁二年”改为“万岁登封元年”,旋又改为“万岁通天元年”。封禅帝王深知名份的重要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而泰山之名“稳如泰山”,排除了易名遭贬的后顾之忧,帝王封禅泰山之举,自然可以“名垂千秋”了!
?
       5、泰山——教告天下必至之处
?
      《史记·封禅书》曰:“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汉代班固《白虎通》释曰:“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交代之处。必于其上何?因高告高,顺其类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甫之山基,广厚也;刻石记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岱史·望典记》则进一步指出:“国之大事惟祀,祀之大事惟天地与五岳。而岱惟岳首,帝王狩望必先焉。”另外,从经济和社会意义上讲,自春秋战国至秦汉唐宋,齐鲁之邦一直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的重要地区,东方不稳,国家难宁,历代帝王无一不高度关注这一地区的形势发展。因此,在齐鲁大地五岳独尊的泰山,兴师动众地举行封禅大典,便成了国家兴盛、政权稳固、帝王尊贵、百姓安乐的标志与象征,其社会影响非同小可。如果受命帝王不去封禅,则可能有“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史记·封禅书》)诸因由。
?
       由上而论,古代帝王将登封之处定位于泰山,也就不言而喻,顺理成章。

       降禅之处的认定

       按照礼仪,登封之后,便要降禅。根据传统做法,降禅大典要在“泰山下的小山上”举行。由于泰山主峰周围以及邻近泰山的山头众多,仅有名在册的大小山头就多达180座。选择哪座小山作为降禅场所,就远没有像确定泰山极顶作为登封场所那么单一。因此,从史料记载看,降禅场所的定位就颇费一番周折。?
    1、由无序到有序
    《史记·封禅书》开篇即讲,自古受命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必“臻泰山”、“至梁父”。“梁父”,乃齐地“八神”之一“地主”神的祭祀地。《白虎通》载:“梁甫,泰山旁山名。梁,信也;甫,辅也,辅天地之道而行之也。”清代《泰山志》曰:“梁父山在泰山东南九十里。”旧《泰安县志》载:“大汶口东南三十里为梁父山,平衍突出,其上旧有地主祠。”而齐国著名贤相管仲所记远古封泰山的十二帝王,则无一到梁父禅地的。如,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汤九位帝王禅“云云”,黄帝禅“亭亭”,禹禅“会稽”,周成王禅“社首”(指社首山,在今泰山火车站附近蒿里山的东侧,因二山连体,史料中多将社首、蒿里混同,或指此即彼,如明代宋焘《泰山纪事》:“高里山,一名社首山。”)。从秦汉到唐宋6位帝王的12次封禅中,降禅梁父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各一次。司马迁指出:封禅“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祥不可得而记闻云。”唐玄宗在封禅泰山所刻《纪泰山铭》中也说:“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奕奕,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可见,古者降禅并无定所,大体依帝王意志行事。汉武帝十次登山,七次封禅,所禅之地达5处,其中“禅石闾”的选择,便是明显例证。汉武帝喜好神仙,迷信方士,乞求长生。泰山下西南方的石闾山,形似里巷的门,“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故上亲禅焉。”(《史记·封禅书》)至唐宋,这种无序局面才基本改变,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全都降禅于社首,并在降禅坛内埋藏有极其珍贵的玉册。其中,唐玄宗、宋真宗禅社首玉册已被发现,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
    2、由远行而就近

    北宋及以前各大王朝,均建都于黄河中上游,秦都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唐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宋开封。凡举行封禅大典,便要东巡狩至泰山。如秦始皇巡行路线是:出咸阳,过邹峄山,自泰山之阳登封泰山,由泰山之阴下,降禅梁父。汉武帝第一次封禅的巡行路线是:出长安,至河南,礼登中岳太室,东上泰山,见“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东巡海上,回到奉高县,先到梁父山祭地神,再封泰山下东方,然后单独和侍中、乘车都尉霍子侯又登封泰山,从山阴取道下,再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从秦皇、汉武的巡行路线看,当时交通多有不便,须绕山避河,秦始皇封禅泰山前,在全国修筑驰道,其中一条就是要通达泰山(《汉书·贾山传》)。泰山西有济水(今黄河),南有大汶河和徂徕山只有岱东南无阻隔,恰是峄山、梁父、奉高、泰山山阴故道所在之地。因此,秦汉封禅,要么先封泰山后禅梁父,要么先禅梁父后封泰山。虽然“梁父山在泰山东南九十里”,封与禅要来回奔波,但因属途中顺便行事,也就不显得很麻烦了。到了唐宋,交通条件有了改善,封禅帝王的东巡路线也有了大的变化。如,唐高宗封禅泰山,在西都长安议事,诸王在东都洛阳集中随驾东行,经河南濮阳、山东寿张,车驾至齐州,发灵岩寺,至泰山下,都督刺史聚集岳下迎驾,然后登封泰山,降禅社首。这次的降禅之地,是与泰山近在咫尺的社首山,而不是九十里外的梁父山或其它小山。原因至少有四:一是封禅队伍异常庞大,《册府元龟》卷三十六载:“从驾文武兵士及仪仗法物,相继数百里。列营置幕,弥亘郊原。突厥、于阗、波斯、天竺、乌苌、昆仑、倭国及新罗、百济、高丽等诸藩长,各率其属扈从,穹庐毡帐,及羊、牛、驼、马填咽道路……”因此,封与禅不便于远距离“拉锯式”安排。二是此前周成王、汉武帝已降禅过社首,有先例。三是对梁父有新解,社首即梁父。如旧《泰安县志》言:“梁父山有专山,亦岱下小山之总名。孔子邱陵歌所谓梁父回连是也。”顾炎武《社首山考》指出:“今高里山之左有小山,其高可四五丈,志云即社首山,在岳旁诸山中最卑小,不知古人何取于此意也?封于高,欲近其天;禅于下,欲近其地,且山卑而附岳址,便于将事。初陟高山之后,不欲更劳民力耶!”四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岱下接待能力大为增强。既如此,就近行事何乐而不为?之后,唐玄宗、宋真宗封禅也效仿唐高宗,不再远行降禅它处。
?
    3、由临时到长久

    先秦时期战乱频仍,封禅活动时有时无,封禅场所既不固定也不正规。据《史记·孝武纪》载,第一个嫌古代封禅场所简陋的是汉武帝:“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也是召集、宣见诸侯的议事之所,地势险窄而不宽阔,当然不好,有失这位雄才大略帝王的身份。于是“上欲治明堂奉高旁……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同时,又下诏:“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也就是说,不仅要建会堂也要建行宫,目的是为封禅活动打长谱。考古证实,汉武帝时已在泰山下建成了:①奉高明堂,“在(治)西南四里”(《汉书·地理志》),自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建成,前后使用100多年;②奉高宫,封禅斋宿之处,位于今岱庙东南方;③东封行宫泰山宫,位于今泰城东北5公里的谢过城村东,1981年当地居民在这里捡到的瓦当上有“未央自乐”4个字,由此推知,这个行宫依照长安未央宫建造;④博县泰山庙(今岱庙前身)等。西汉时期,全国设置工
官八处,专职管理官营手工业,其一便设在泰山郡奉高县。
?
    唐代两位帝王大规模登封泰山、降禅社首,封禅设施进一步扩增。唐高宗及武后封禅前,敕使道士东岳先生郭行真到泰山岱岳观(时为东岳中庙,今泰山王母池西泰前小学址),建醮造像,并立“双束碑”记事,此即著名的“唐鸳鸯碑”(今存岱庙)。封禅时,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三座,埋藏玉册牒文,名曰“降禅坛”,并下诏刻立“登封碑”、“降禅碑”、“朝觐碑”。武则天称帝后,命将岱岳庙由汉址移建于今址。唐玄宗封泰山禅社首后,命“拓修泰山庙”。唐代宗时,又遣魏成信到泰山修斋投告,并为高宗、玄宗封禅诗碑建碑楼6座。后晋时期,朝廷在泰山之阳今泰安城址,设置岱岳镇使及岱岳镇都虞候等官,以掌镇事,服务于封禅。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建灵派侯庙(今泰城灵芝街南),为帝王驻跸之地.
?
    北宋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将乾封县迁至岱岳镇,以就岳庙后,接着诏告五岳等庙,以“本县令、尉兼庙令、丞,掌管祀事”,使祭祀活动场所升格为“县管”。雍熙二年,有乡民在社首山坛得唐玄宗禅地玉册、苍璧,献于朝廷,宋太宗诏令将泰山石检坛禅整修如旧。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封禅前后接连诏令:泰山前代封禅基址有毁坏坍塌者尽快修复;将雍熙年间社首山所出唐玉册、苍璧,埋藏于旧所;将岱顶玉女石像改为玉像,磨石为龛,奉置旧所(后世在此增筑庙宇,即今碧霞祠前身);令大臣王旦撰《封祀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杨亿撰《天贶殿碑》,各立石山下;令兖州遣兵100人进驻奉符县城,以防盗毁。至北宋末,山上山下,城里城外,东岳庙等宫观祠庙林立,社首坛等台坛亭坊遍布,封
禅祭祀建筑物及遗址可谓数不胜数。这种长久性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无疑为泰安城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泰安城的兴起

         泰安城的兴起,肇于西汉,成于北宋。汉武帝钦定“五岳”后,为便于封禅、祭祀、朝山诸活动的进行,各岳所在县皆依山修庙建镇,泰山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当时由博县所建的岱岳庙、岱岳镇便是泰安城的雏型。这种因岳而成的集镇,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山岳、接待帝王及致祭遣官。在五个岳镇中,岱岳镇之所以鹤立鸡群,由集镇升格为县城及州、府治处,关键一条就是规模宏大的唐、宋封禅定位于泰山上下,而要求岱岳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所致。经过自先秦至北宋长达1700多年的演变,古泰安城才独自担当起了这一重任。伴随着古泰安城一城的兴起,附近10多座古城的功能被取代而逐步衰落和废弃。?
    古梁父    梁父城有中、东、西三处。“中”梁父即为古梁父,位于徂徕山东南,距今泰安城48公里,治今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柴汶河流经城南。战国时设梁父邑。“秦既作畤,汉亦起宫”于梁父山,祠“地主”神。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均降禅于此。东汉时改为“梁甫”。三国魏晋时恢复梁父。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即指此地。北魏时,顺柴汶河东移至今新泰市宫里镇镇里村,即为“东”梁父城,魏末又移回原址。隋初又顺河西迁至徂徕山西南距大汶口10公里处,即为“西”梁父城。古梁父城遂废。
?
    岱山    治今新泰市宫里镇镇里村,即北魏时“东”梁父县,距今泰安城46公里。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改为岱山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奉高县,三年后又恢复岱山县。隋大业初年并入博城。该城废。
?“西”梁父   在今泰安城南34公里处,治今岱岳区房村镇良父村址。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西”梁父并入博城。该城废。
?
    柴   古梁父城南,距今泰安城43公里,治今新泰市楼德镇柴城村,得名于燃柴以祭天的祀典。汉武帝时设县。东汉光武帝封禅泰山前(公元30年)撤。该城废。?
    嬴   治今莱芜市西北羊里镇,距今泰安城44公里,为瀛汶河流经地。秦时设县,属济北郡。因与博县共界,汉武帝封禅泰山时,下诏割嬴、博二县地置奉高,以祀泰山。唐太宗时(公元627年)并入博城。该城废。?
    奉高    在今泰安城东18.5公里处,治今岱岳区范镇故县村,石汶、嬴汶合流处岔河村以北。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新置此县,以奉祀泰山,故曰“奉高”。为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宋真宗封禅驻跸之地。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奉高县废。?
    钜平  初治今岱岳区大汶口镇,在今泰安城南28公里处,西汉时设立。北魏时移至今宁阳县磁窑镇东太平村,初治城遂废。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钜平并入博县,新治城亦废。?
    岱   治今泰安城区东南。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新置,5年后(公元627年)并入博城。
该城废。?
    博邑、博阳、博、博平、汶阳、博城、乾封   为不同朝代城名,均治今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位于泰安城东南13公里处,是泰山之阳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春秋时,齐国在此设博邑,鲁国在此之南设龙邑、阳关邑(今岱岳区房村镇南阳关一带)。战国时,仍为齐博邑,附近有鲁阳关邑、梁父邑。秦统一中国后,改博邑为博阳县,先为齐郡后为济北郡郡治。西汉初改博阳为博县,在此初置泰山郡。汉武帝公元前110年登封泰山时,割博县地置新建之奉高县,以祀泰山,奉高改为泰山郡治。北魏时,博县改为博平,泰山郡治由奉高迁此。北齐时,博平复改为博,由泰山郡治改为东平郡治。隋初(公元596年)改博为汶阳县,不久又改名为博城县。唐高宗封禅泰山时(公元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不久又复博城旧名。唐中宗遣使至泰山行祭(公元705年)复改博城为乾封。北宋初(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迁乾封县治所至岱岳镇(今泰城),这座历时1700余年的古城,随着“居民从之而县废焉”(金·党怀英《重修天封寺记碑》),至今仍残存城墙等遗迹。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3-01-22
泰山大事记:


    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筑长城。后经齐灵公
、齐威王不断增修,至齐宣王时又向东伸展,直达黄海海滨,绵延500余公里。
    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军战于泰山长勺(今莱芜市东北杓山
下),齐军大败。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东巡,登封泰山,刻石颂功德,禅
于梁父山。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春,二世皇帝东巡,至泰山,礼祠之。在始皇帝刻
石旁镌诏书,颂始皇帝功德。



黄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文帝以“阼燎”(登坛燃火祭天)祭泰山等五岳。

景元四年(263年),刘徽注《九章算术》时,测泰山高度相当于今海拔182
0米。


太康二年(281年)六月,泰山一带发生水灾,漂流300余家,60余人丧生。

光熙元年(306年),王弥起兵青、徐,反抗晋朝统治,一度攻入泰山。“所
在陷没,多杀守令,有众数万,朝廷不能制”。

东晋大兴二年(319年)春,泰山太守徐龛叛降石勒(其政权史称后赵),自称
兖州刺史,发兵占领济水、泰山。八月,晋廷以羊鉴为征虏将军,督军讨伐。
徐龛在晋、赵政权间叛降无常,永昌元年(322年)被石虎俘杀。

后赵建武八年(342年),泰山上有巨石自燃,历8日始熄。

后赵建武十三年(347年),永贵侯张余献给泰山庙金马一匹,“高二尺余,
形制甚精”,供于庙中西神器库。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高僧佛图澄弟子朗公与其徒隐居泰山,在昆瑞谷(
今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境)创建佛寺,后人称朗公寺。传说朗公又卜居泰山西北
麓灵岩山,“始建精舍十余区”,为灵岩寺创构之始。

南燕建平四年(403年)四月,王始在泰山起义,“聚众数万,自称太平皇帝
,署置公卿”,后被南燕桂林王慕容镇所破。王始被俘不屈,在燕都广固(今青
州市)慷慨就义。
南北朝

宋时(420~479年),?宾国(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王子求那跋摩僧,
在泰山人头山创建衔草寺。朗公曾孙弟子志湛继之。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魏太武帝采纳司徒崔浩建议下诏灭佛,泰
山诸佛寺被毁。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魏太武帝率军大举南下攻打南朝,途
经泰山,祭以太牢。

北魏皇兴二年(468年)二月,献文帝以青、徐二州平定,遣中书令兼太常高
允奉玉币祀泰山。

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七月,孝文帝巡行泰山。

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张和颜率领农民军凭依泰山,联合司马元郎起义军
反抗北魏统治。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魏孝文帝至瑕丘(今兖州东北),遣使以太牢
祭泰山,孝文帝作《祭岱岳文》。

北魏景明年间(500~503年),北魏僧意法师在泰山北麓建谷山寺。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八月初五,兖州官员奏称:“泰山崩,颓石,涌泉十
七处。”

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法定禅师在岱阴方山北麓创建神宝寺,后迁
至方山南麓,被誉为灵岩寺“开山第一祖”。

北魏时期,佛教僧众在徂徕山东南麓创建光华禅寺。

东魏天平二年(535年),魏将羊深在泰山一带结垒筑寨,反对权臣高欢。是
年正月,在博县商王村(今泰安郊区北望村)与高欢大战,羊深战败遇害。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齐文宣帝代魏称帝,遣使致祭五岳。

北齐河清二年(563年),佛教僧众在徂徕山西南麓兴建四禅寺。

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泰山封禅坛中出土玉璧。

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梁父县令王子椿好佛学,在徂徕山南麓摹刻佛经2
处。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自称“通征屡感”,诏令以泰山朗公寺扩建为神
通寺。

开皇十五年(595年)正月,文帝在泰山设坛,柴燎祭天,亲祀青帝,未登山
而还。

大业七年(611年),在岱阴建四门塔(今历城区柳埠镇境)。此为中国现存最
古老的单层石塔之一。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在长白山(今邹平县北)聚众10万余,转战齐鲁,与
齐郡(今济南市)丞张须陀在泰山下激战。王薄轻敌失利,义军伤亡甚重。


贞观年间(627~649年),时人在灵岩山巅凿石窟,名证明功德龛。

显庆二年(657年),南平公主在泰山北麓昆瑞山神通寺西侧山崖上,为其父
太宗造像(此处有大小造像200余座,俗称千佛崖)。

显庆六年(661年)二月,高宗及皇后武则天遣道士郭行真至泰山建醮造像,
立碑纪事。此碑俗称鸳鸯碑。

乾封元年(666年)正月,高宗登封泰山,禅社首山,皇后武则天亚献。后下
诏大赦天下,改是年为乾封元年,改博县为乾封县。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登封泰山,禅社首山,下诏大赦天下,封
泰山神为天齐王。

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玄宗撰书《纪泰山铭》,摩刻于岱顶峭壁(今名
大观峰)之上。

开元十五年(727年)五月,玄宗采纳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建议,“敕五岳各
置真君祠”,泰山祀延禧真人。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后,杜甫游泰山,赋《望岳》诗。

是时,李白流寓山东,与名士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沔隐居徂
徕山南竹溪,诗酒唱和,时称“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年)四五月间,李白游泰山,赋《泰山吟》诗6首。

是年,著名书法家李邕撰书《灵岩寺颂并序》,立石灵岩寺中。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与唐军作战失利,率千余人退保泰山,后在泰
山狼虎谷(今莱芜市西北)中自刎。历时10年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至此失败。

五代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唐明宗封泰山三郎(传为泰山神之子)为威雄大将军
。至宋真宗时,加封炳灵公。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八月,晋高祖命祭告五岳,令州府官员对各岳庙“量
事修崇”,所有近庙山林,禁止樵牧。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五月,周太祖亲征慕容彦超至兖州,遣翰林学士窦仪
祭东岳庙。



建隆年间(960~963年),太祖下诏,祭泰山于兖州。

开宝五年(972年),太祖下诏,迁乾封县治所于岱岳镇(今泰安城区),以“
就岳庙(今岱庙)”。

淳化五年(994年),始建灵岩寺辟支塔,嘉?二年(1057年)竣工,历时63年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真宗封泰山,禅社首山。大赦天下,改乾封
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后又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在岱顶建昭真祠(今碧霞祠)奉祀。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五月,真宗诏兖州长吏以“天书”降泰山日(六月六
日)建道场设醮。大中祥符四年,定六月六日为天贶节。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月,真宗诏修泰山庙。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五月,真宗加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十一月,封
东岳夫人为淑明后,并下诏增修岳庙。

景?二年(1035年),孙复应石介之邀,到泰山讲学。先在东岳庙(今岱庙)
东南柏林地建信道堂为学馆,后北徙岱麓(今五贤祠遗址),改称泰山书院。

宝元、康定年间(1038~1041年),石介为父母居丧时,在徂徕山上筑室(
后称徂徕书院)讲学,从学者甚众。

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封泰山白龙神为渊济公,立祠于西溪白龙池畔。

元符三年(1100年),宋廷下诏重修东岳庙,建嘉宁、储佑、蕃祉三殿。

宣和六年(1124年),在岱庙立《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叙述徽宗自登基至
宣和四年(1122年)21年间,陆续重修岳庙事。

是年,灵岩寺塑五百罗汉像。传今寺内千佛殿所存彩塑40尊即是五百罗汉
像的一部分。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占泰山一带。八月,泰山石匠姜博
士与道士孙上座起兵反抗,结寨于三尖山(即凌汉峰),并一度攻克奉符县城。
今凌汉峰上有义军所镌摩崖刻石。



天会六年(1128年),金兵占据兖、郓二州,士人吴给、孔亿率军民结寨徂
徕山,抵抗金兵。

正隆六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以泰山为依托,聚众25万反金,先后攻取
莱芜县(今莱芜市)、东平府(今东平县)、泰安军(今泰安市)。辛弃疾参加耿京
义军,曾杀叛徒义端于灵岩寺,率部附南宋。

大定五年(1165年),金世宗下令重建泰山凌汉峰下佛寺,赐额“普照寺”


大定十八年(1178年)春,东岳庙(今岱庙)失火,“虽门墙俨整而堂室荡然
”。次年重修,历时3年完工。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杨伯仁撰《大金重修东
岳庙碑》,立于庙中。

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封徂徕山神为护国感应侯,立祠于徂徕山太平
顶及独秀峰下。

崇庆元年(1212年)五月,泰山人刘二祖起兵抗金,转战泰山及淄、沂二州


崇庆二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下,所部中军一度攻入山东,取
济南、泰安,至泰山。

贞?四年(1216年)正月,红袄军大败金兵,攻入泰城,史称“贞?之兵”
。岳庙被毁,仅存延禧殿与诚明堂。



定宗元年(1246年),泰安军节度使、开国侯时珍(今新泰市天宝寨人)在徂
徕山南建二圣堂。

至元元年(1264年),道士张志纯在泰山创建南天门阁楼,杜仁杰撰《天门
铭》记其事。此刻石今存南天门下石棚内。

至元三年(1266年),修葺岳庙,并创建仁安殿,供奉泰山神。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玄门掌教祁志诚与泰山道士张志纯重修蒿里山神
祠,翰林集贤学士徐世隆撰碑文。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世祖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遣官致祭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九月,因游人常在王母池梳洗河内作秽,污染溪水
,泰安州、县官吏下令禁止:“诸人无得于池上作秽,如违,决杖八十,当职
准此。”并刻石于王母池东崖。

元贞元年(1295年),高僧法海卓锡泰山,重建竹林寺。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元廷重修岳庙,创建新堂。杜翱撰《东岳别殿重修
堂庑碑》,立于岱庙(今佚)。

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攻克泰城。元廷派遣淮南府元帅杨世瑛等进
行镇压。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下诏取消泰山神各种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
六月立碑岱庙,诏告天下。

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太祖遣曹国公李文忠、道士吴永舆、邓子方为特
使,至泰山致祭,并立祭祀碑于岱庙。

洪武十五年(1382年),泰安设道纪司和僧纲司,分别掌管本府道教、佛教


宣德三年(1428年),高丽(今朝鲜)僧满空禅师卓锡泰山,重建竹林寺,后
又住持普照寺。

宣德四年(1429年),明廷派遣太监采泰山天麻,“虐民妨农”。泰安州税
课局大使郝智上奏谏止。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二三月间,泰山多次发生强烈地震,“震声如雷,
泰山动摇”。四月,礼部上奏:“泰山为五岳之宗,一二月间摇动者四,灾尤
异常。”明廷遣使告祭。

弘治十二年(1499年),明廷发内帑银8000余两,命山东镇巡等官修葺岱庙
。弘治十六年(1503年)竣工。

弘治十五年(1502年)九月十七日,济南、兖州等府同日地震(泰山此时属济
南府),“有声如雷”。半月间连震3次,动摇泰山,远及千里。

正德六年(1511年),杨虎、赵燧起义军转战山东,历经泰山一带。杨虎过
泰安时题诗“纵横六合谁敢捕”。

正德十一年(1516年),官府下令在泰山征收香税,设总巡官一员,“专一
督理香税”。

嘉靖九年(1530年),明廷在泰山极顶建玉皇观。

嘉靖十一年(1532年),按察佥事卢问之在泰山上书院故址建仰德堂,祀孙
复、石介,后增祀胡瑗,称三贤祠。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东学政黄叔
琳、泰安知州徐肇显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安知县徐宗干在三贤祠中
增祀宋焘、赵国麟,改称五贤祠。

嘉靖十二年(1533年),北京许某在岱顶榛莽中发现秦篆残刻,存29个字,
遂将其移置碧霞宫东庑。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月,泰山山洪暴发,漂流、溺死数百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宗室德王(封藩于济南)重建泰山斗母宫。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岱庙毁于大火,仅存寝宫及炳灵、延禧二殿。嘉
靖三十三年(1553年)重修,耗银万两。

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与其徒在凌汉峰下建道观隐居,后
德王府常侍捐资扩建。三阳死后,其弟子云山重修,名三阳观。万历元年(153
7年)内廷派太监修葺扩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泰山一带发生饥荒,社会大乱。翌年春,再次大
饥,“饿殍枕藉”。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汪子卿编《泰山志》刊行。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济南同知翟涛自山下至山顶建岱宗、天阶等石坊
8座。

隆庆六年(1572年),河道总督万恭以治河成功,恭祀泰山。见太清宫(玉帝
观)建在极顶石上,便命将其北移,露出极顶石,予以保护。并撰书《表泰山之
巅碑》,立石极顶。

是年,明宗室、胙城王府辅国将军朱睦 ,在泰山后石坞建元君庙


万历三年(1575年),李汝桂在泰山东麓崖下村创办育英书院,讲学授业,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停办。

万历七年(1579年),泰安知州袁 编《泰山搜玉集》刊行。

万历八年(1580年),巡抚何起鸣严禁到岱顶舍身崖舍身,并在崖侧筑墙,
更名爱身崖。

万历十二年(1584年),济南府推官郝大猷在岱顶创建孔子庙。

是年,山东左参政兴工修葺东岳庙。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月十八日,岱顶碧霞宫进香者人满为患,发生骚乱
,自相践踏,亡61人。

万历十五年(1587年),山东转运盐使司同知查志隆等人所编《岱史》刊行


万历十七年(1589年),参政吕坤因见每逢节日、山会,十八盘一带香客、
游人拥塞不堪,往往发生危险,便在开山以北另辟新道,跨涧建渡天桥,并顺
大龙峪源头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令登顶者上从东,下从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神宗下旨颁发给岱庙《道藏》一部,令道人朝夕
诵读。

万历三十年(1602年)六月,泰山大水毁盘道及五大夫松。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雨水泛溢,山洪暴发,毁独立大夫松。有巨石
自山顶坠下,滚落在云步桥西北,后人题“飞来石”。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东布政司参议张五典以其所设计的测量泰山高
度及里程的方法,委派盛州巡检张嘉彩进行试测,测得从岱宗坊至玉皇顶里程
为5120步(约合8192米),高度为368。35丈(合1178。72米)。张五典撰《泰山道里
记》记其事。

是年,拓建元君下庙,神宗赐额“灵应宫”。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岱顶碧霞宫并铸造“金阙”(铜亭)。后移山
下,今存岱庙。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周尧德、张计绪等聚义泰山,周尧德自称“平师
王”,抗拒官府,截杀官兵。后被山东巡抚李长庚镇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在红门宫北盘道处建万仙楼,又名望仙楼,祀王
母,配以群仙。

天启二年(1622年),巨野徐鸿儒发动白莲教起义,刘三才在泰山响应,泰
安知州侯应瑜派兵镇压。

崇祯十年(1637年),张延登获多福石于大汶口附近汶水中。这是泰山一带
首次发现燕子石(三叶虫化石)。

崇祯十四年(1641年),山东“旱荒大饥”,“千里白骨纵横”,泰山一带
“大乱”。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部(大顺军)入泰城,“民伏道远迎”。
五月三日,士绅赵弘文、高桂等捕杀大顺官员于遥参亭前。不久,大顺将领郭
升率军再次攻入泰城。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泰安知府朱孝纯修《泰山图志》刊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高宗奉皇太后东巡。十四日至泰安府,诣岱
庙。十五日登岱顶,祀碧霞祠。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高宗南巡,过泰安府。二十六日驻白鹤泉行
宫,次日谒岱庙。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高宗南巡至泰安,谒遥参亭,祀岱庙。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东巡至泰安府,谒岱庙,驻白鹤泉行宫
,次日登岱祀碧霞祠。

是年,泰安知府宋思仁编《泰山述记》刊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凤彝在新甫山下张孙庄发现西晋泰始八年(272
年)所立《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新中国建立后此碑移岱庙。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山东学使阮元测泰山高度比“(泰安)试院高四百
七十七丈九寸又三十一分寸之一”。

嘉庆元年(1796年),泰安知府金 主持在泰山盘道旁植柏千株,山
东布政使康基田主持增植万株。次年康基田又令金主持募捐植树万株。3年内共
植柏2。3万株,在红门宫前立《泰山种柏树记碑》。

嘉庆十二年(1807年),唐仲冕编《岱览》刊行。

嘉庆十三年(1808年),泰安知府金 修《泰山志》刊行。此书“经
始于乾隆已卯(1795年),告成于嘉庆戊午(1798年)”,系泰山重要典籍之一。

嘉庆二十年(1815年),前任泰安知县蒋因培及文人柴兰皋,在岱顶玉女池
中找到泰山秦篆刻石两块,残存10字,遂嵌于岱顶东岳庙西壁,并建宝斯亭保
护。泰山秦篆自乾隆五年在火灾中佚失至此复现,历时75年。

道光十二年(1832年),岱顶东岳庙坍塌,宝斯亭倾圮。泰安知县徐宗干在
瓦砾中寻到秦篆刻石,委派道士刘传业移往山下,嵌于岱庙道院墙壁间。

咸丰七年(1857年),山东巡抚崇恩等重修岱顶东岳庙。崇恩撰《重修泰山
顶东岳庙碑》,立石庙中。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鲁泮藻在泰山西麓“凿岩辟拓,觅源察
脉,架木引水。平坎坷,清丛莽,遍植樱桃”,创建樱桃园,成为泰山游览胜
地。

咸丰十年(1860年)至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多次转战泰山一带,驻蒿里
山,攻泰城。泰安人刘季勇在捻军影响下,凭依徂徕山聚众起义。

光绪三年(1877年)九月,碧霞祠被雷电击坏。山东巡抚文格重修。

光绪六年(1880年),泰安知县曹钟彝在王母池边开渠引水,同时在
遥参亭前开凿双龙池蓄水,“商民便之”。

光绪八年(1882年),山东巡抚任道 令泰安知府曹浚澄、知县徐寿
基修葺泰山盘路。

光绪十七年(1891年)一月,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到泰山考察文物古迹
,编著《泰山宗教》,于1911年在巴黎出版。

光绪十八年(1892年),存于岱庙的泰山秦篆刻石失盗。泰安知县毛 
闻报后,令“大索十日,石不得出境”,盗者被迫弃石于北门石桥下,查获
后仍存岱庙道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二月十一日,大风吹折岱庙凤凰柏,并毁石碑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泰安知县毛 在泰山天书观设立泰安第一
所高级小学。

是年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B·维理士和E·比克维尔对
泰山进行两次地质路线考察后,发表《泰山杂岩》研究报告。

光绪三十年(1904年)秋,山洪冲毁泰山盘道。翌年,官员萧纪庭、李叔坚
及泰安诸绅发起重修,泰安知府玉构为之作记,刻石于回马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泰安县立师范讲习所在泰山龙泉观设立。

宣统三年(1911年),蔡保衡等人重修扇子崖,增修盘道,种植树木。
中华民国

1914年
8月,孔令贻、张勋等捐资重修斗母宫。

1916年
9月,康有为登泰山,题名于岱顶。1922年6月再登泰山。

1918年
是年,王价藩所辑《岱粹钞存》刊行。

1920年
4月,毛泽东由北京前往上海,途经泰安,登泰山。

1921年
是年,泰山山民韩富甲兄弟在周明堂遗址(今泰山区大津口乡明家滩村)铲
土修堰时出土古玉器盘、碗、鼎等11件,被济南茹古斋购去,后流散国外。
是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摄制无声风景影片《泰山风景》。

1922年
8月,梁启超游灵岩。

1923年
是年,北京大学教授孙云铸开始研究泰山地质。翌年,受北京地质调查所
委派,在泰山一带进行地质调查,著《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一书。

1926年
3月,中国共产党(下简称“中共”)在蒿里山成立泰安支部,马守愚任书记

冬,中共在蒿里山成立泰安铁路工会。
是年,山东督办张宗昌重修岱顶碧霞祠,偷工减料,贪污工款,工成后即
渗漏不堪。

1928年
4月,北伐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到达泰安,拆毁蒿里山文峰塔。
5月3日,日本侵略军(下简称“日军”)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5月7日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由党家庄退至泰安。翌日,率随员登泰山。
是年,在岱庙内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1929年
年初,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岱庙辟为中山市场和中山公园,撤神像,毁碑
碣,拆除炳灵宫,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泰安县政府在泰山东西眼光殿、蒿里山开始
营造中山纪念林。
5月3日,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周年,在遥参亭前立《济南五三惨案纪
念碑》。
6月,为纪念孙中山安葬南京,山东各界人士在泰山柏洞前修建《总理奉安
纪念碑》。
7月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至泰安。翌日,登
泰山,在云步桥摄影留念。
9月,在经石峪发掘出淹没经字73个。

1930年
8月,新军阀中原大战泰安战役爆发,蒋介石、阎锡山军队争夺泰安。阎军
以一旅守泰城,一旅守泰山,沿盘道设防。岱庙大殿壁画数处受炮击,泰山庙
宇、古迹、石刻毁坏严重。

1931年
春,国民革命军十五路军总指挥马鸿逵部在蒿里山建烈士祠,山中庙宇、
碑碣均毁。建祠时在山巅掘地得唐玄宗、宋真宗禅地玉册,马存家中。1950年
,马携其赴美就医。马亡后,其夫人于1977年携玉册到台湾,今存台湾故宫博
物院。
10月,赵正印发出《为十九年战役毁坏孔子林庙、泰山古迹致阎锡山书》
,痛斥阎锡山对泰山古迹的破坏。
是年,中原大战结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以工代赈修复泰山古迹、盘道,
赵正印撰记文,摩刻于云步桥南石壁。

1932年
3月,冯玉祥寓居泰山普照寺。
8月1日,南京中央气象研究所在泰山建成测候所。冬,中央气象研究所所
长竺可桢登泰山,拟定以测候所为基础建高山气象台。1935年4月1日,高山气
象台在日观峰破土动工,翌年6月竣工。同时,测得泰山高度为海拔1541。5米。
10月9日,冯玉祥离泰山赴张家口筹建抗日武装。
是年,赵正印校勘《新刻泰山小史》、《泰山石堂老人文集》刊行。

1933年
8月,冯玉祥建立的察哈尔抗日武装遭蒋军及日伪军围困,被迫“忍痛收束
军事”,于14日离张家口,再次隐居泰山。冯在泰山期间,从烟台、大连、肥
城引入苹果及水蜜桃树种,创办武训小学14处,集资修建“大众桥”。

1934年
是年,明星电影公司在泰山拍摄有声风景影片《泰山》、新闻片《泰山新
闻》。
是年,徐芝房任泰安乡师校长,于该校辟泰山文献征集室,先后刊印《泰
山道里记》、《孙明复小集》、《石徂徕先生集》等文献。

1936年
3月11日,冯玉祥应蒋介石邀请,离泰山赴南京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
是年,冯玉祥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后,提议政府拨款在
泰山建《滦州起义纪念碑》和纪念堂。同年9月工程竣工,冯玉祥赴泰山主持落
成典礼。
是年,王次通编《泰山丛书》第一辑刊行,收录《泰山图说》、《泰山纪
胜》、《岱宗大观》等泰山文献3种。

1937年
8月,冯玉祥调任第六战区司令官,途经泰山,应武训小学师生要求,率部
分师生赴抗日前线。
12月24~25日,日军飞机轰炸泰城、泰山,死伤多人。31日,日军侵占泰
城。
是年,国民党陆军第二十师师长孙桐萱捐资修筑泰安火车站至中天门的西
溪登山盘道。
是年,中国旅行社在五松亭前建石桥,杨承训题“云步桥”。

1938年
1月1日,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在徂徕山大寺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誓师
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
员,赵杰任副支队长,林浩负责政治部,马馥塘负责经理部。
同日,中共山东省委派张北华、远静沧等在泰山西南夏张领导抗日武装起
义,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1939年
1月1日,中共泰山区特别委员会成立。9月,改为泰山地委。
是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在中共山东分局领导下建立泰山军分区,开
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
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组建武工队,命名“泰历大队”,在岱阴山
区开展抗日游击战。
6月11日,伪山东公署在泰安设泰安道。
10月,中共泰山地委创办《泰山时报》。

1941年
2月,山东纵队一旅攻克徂徕山周围日伪军据点21个,毙敌760多人。

1942年
8月下旬,泰山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与鲁中军区敌工部长鲁宝琪率独立营在
泰山南天门巧擒伪山东省电报局局长日本人简本等日伪军12人。
冬,岱庙藏明嘉靖黄瓷釉瓶等文物失盗,后经查寻追回,逮捕盗首杨安一
。1945年山东省伪省长唐仰杜撰写《泰安岱庙明嘉靖瓷瓶被盗还庋记》,立石
于岱庙,今毁。
是年,在泰山西溪谷口建黑龙潭水库,容量36万立方米。

1943年
8月,泰山、沂蒙、滨海等参议会联名向蒋介石通电,要求制止内战。

1944年
4月3日,泰山军分区公布战绩,春季作战325次,毙俘日伪军1643人,控制
了泰山山区大部分公路。
年底,中共泰山区人民武装力量摧垮日伪军对泰山、徂徕山区的“蚕食”
和封锁。

1945年
10月,中共泰山地委召开会议,部署接受日军投降工作。

1946年
1月,国民党泰兖警备司令宁春霖,在岱庙设司令部,以燃料不足为借口,
大肆砍伐岱庙、玉皇阁、王母池等处古树名木。
3月5日,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罗炳辉登泰山。
6月7日,新四军第一纵队攻打泰城。13日,全歼宁春霖部8000余人,首次
解放泰城。
7月1日,在岱阳中溪万仙楼北建《革命烈士纪念碑》。
是年,李先念、陈毅等南下途经泰安,在泰山专署专员刘端、岱庙住持道
士尚士廉陪同下游览王母池、斗母宫,令县政府对王母池七真神像装护玻璃隔
扇。
是年,国民党特务在岱顶冒充八路军烧毁神憩宫木雕元君神像。

1947年
2月,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率国民党军攻占泰安等地。
4月22~2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泰蒙战役,泰城第二次解放。后又被国民党
第五军占领。
7月8日,华东野战军一部全歼泰城国民党七十三军一个营,泰城第三次解
放。后再次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1948年
2月,泰山专署发出《关于森林树株保护的通知》。
5月30日,山东兵团击溃国民党八十四师等部,泰城第四次解放。
8月,泰山专署成立泰山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
9月,鲁中南一行署建立泰历林场,在泰山植树造林。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3-01-28
今泰安市域内另一个州府驻地:

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
南朝宋改为东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郓州。
大业二年(606年)改郓州为东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郓州为总管府,统、濮、兖、戴、曹5州,共30县。
武德七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
贞观元年(627年)撤府。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郓州。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郓州为东平府, 府治须城(在今东平县州城镇),辖区在今东平,平阴,汶上,梁山,肥城,阳谷,东阿等地。
金天会八年(1130年),金策立刘豫为帝,年号阜昌,是年为阜昌元年,国号大齐,始建都大名(今河北省),后迁东平府须城,称东京。
金代,东平为山东西路治所。
元改东平府为东平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东平路为东平府,须城为东平府治,寿张沿属。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寿张县分并须城,阳谷。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东平府为东平直隶州,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东平直隶州改为散州。
1913年,东平州改为东平县。
1982年,因州城镇地势低洼,频临东平湖,且运河早已淤塞,东平县驻地迁往后屯村。


[ 此帖被mouclo在2013-01-28 15:07重新编辑 ]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