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秦为南阳郡的属县之一。现存史料中对当时随县唯一的描述是见之于《后汉书.侯霸传》的“县界旷远,滨带江湖,而亡命者多为寇盗”。侯霸字君房,西汉河南密(今河南密县)人。在新莽末年任随县宰(王莽改县令官名为县宰)。由此可知,当时的随县的面积是相当广大的,同时人口又十分稀少,大片土地处于尚未开发的自然状态。
东汉末,随县作为荆州南阳郡的属县,为荆州牧刘表所控制。赤壁之战(208年)后,随县地为曹操获取。三国魏政权建立(220年),魏文帝曹丕曾分荆州南阳郡置义阳郡,随县分隶于义阳郡,不久又废义阳郡。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复分南阳郡东部12县置义阳郡,治新野(今河南新野),随县为其中之一。晋武帝追封宗室司马整为随县王,后司马整之子司马迈继承爵位;太康九年(288年),又将随、平林二县从义阳郡分出,置随郡,进封司马迈为随郡王,随郡正式设立(见《晋书》卷37《司马整传》)。随郡所辖随县地当今随州市。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一度改称随阳郡,随县亦改称随阳县。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一说大统元年即535年)置随州。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以自己曾受封于随为国号,又忌恶“随”字带“走”旁,便命去“走”为“隋”,改随州改为“隋州”。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为国号,这是仅有的一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随州为汉东郡,随县为八县之一。唐武德元年(618年)仍为随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十三年(1380年)复为随州。1913年改随州为随县。1979年析随县城关镇及城郊至随州市,为县级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1994年属省直管市。2000年6月25日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行政区域为曾都区行政区域,区辖面积为6989平方公里。
200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在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新设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随县政府驻厉山镇(为炎帝神农故里)。辖厉山、唐镇、吴山、高城、万店、殷店、草店、小林、淮河、万和、尚市、新城等12个乡镇,人口79万。 有意思的是,随州古城状如编钟。随州护城河共分东、西护城河,其外廓形成与倒置的编钟约略相似。自南而北,以烈山大道为中轴线,北至市政府内城桓旧址一线,南至草店子街。主体包括龙门街以西、沿河大道以东古城墙、护墙壕内的大片市区,极似编钟的主体部分。南窄北宽,最窄部约450米,最宽处约820米,南北长900米左右为编钟的钲舞部,面积约5平方千米。其甬柄部从造纸厂至整个草店子街,长630米,宽140米,面积约0.8平方千米。但钲舞部左角东关小学有一0.76平方千米的缺口。
据有关资料记载,随州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无存。今城址建筑为元明所建。古城外城为土城,内城为砖城。土城为元朝建造的,周长5里45丈,高2.3至2.5丈,自东起转南,再转西有进后门、龙会门、聚奎门、阳和门、汉东门、顺德门、玉波门、霖雨门,汉东门上筑有汉东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守御镇抚李富等始建砖城。周围625丈,计3里175步,高2.5丈。设南、北、西门,均建有门楼,在南门城楼右侧设有钟楼。建造敌台23座,女墙950座。成化年间又修造控内外城的护城濠,长700.5丈,深1丈。弘治年间又筑护城堤,郭外土城,增西北三门,再次浚修护城濠。嘉靖中佥事郑汝舟开辟小南门,定名为文明门,称城楼为青云。崇祯十五年知州盛世才、练总张国威奉命再次修筑随州城,城设五门,各有城楼。清朝时在乾隆二十年知州金(山曾)又辟东门,后来曾多次修建城墙与城楼,并题南门为迎薰,小南门为文明,北门称拱辰,东门为近圣,西门为阜城。南北二门外建月城。东、西、北门和小南门各建二层城楼,南门则建三层城楼,并多次修浚内外城濠,以拱卫城市。随州城的整体形态的规划颇为雄伟,是古代城市建筑中所罕见的。
[ 此帖被曲径通幽在2009-05-13 16: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