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层级关系过于复杂,彼此的划分界限不甚明了。
我估计是因为县市州这一级跟市区乡镇之间的关系太复杂的原因。我用两边夹逼的办法来解释。最最基层的社区:在农村设为村,在城镇设为街道,村和街道之间的区别因为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分别,村民主要依赖农业生产,而街道则不是;村的人口较少,一般在一千到三千左右,而街道人口较多,一般在一万以上。
最最基层的地方政府则是县市州政府,县市的区别跟村街的区别类似,主要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州的情况则是城乡并存的复杂状况。于此,市为一种聚落型行政区划,主要是由街道组成,一般属于州县,但是如果市的人口比较多,市政公共建设较好,政治经济影响力较大则可以设置地方政府,由省管辖,较大的市可以划分为区。州县都是属于地域型行政区划,主要由乡镇组成,州县的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市镇化程度,换句话说县域经济支柱仍然是以农业及其他初级产品为主,而州则着力于非农产业的建设,大力推进市镇化进程。所以虽然州县都统辖有市乡镇,但是县以乡镇为主,而州以市镇为主;此外州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州往往会有比较大的中心城市,在市镇本身开放性的前提下,中心城市并不鼓励脱离周边地区单独升格,如果市区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话,则可以划分为区。
很明显这样的结果是很复杂的,但是这是我国人口多,面积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所决定的。如果一刀切的话,好看但不好实用,我相信政治家们都是实用主义的。
——什么州之类的 其实就是跟县是一样的
表面上州和县是类似的,但实际上由于设置的根据并不一样,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方情况决定了州和县在施政上的重心是不一样的,当然州和县的行政建置也要有所不同喽。
——州下面还设县,反对,其他可以
我猜你希望州县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立的,但正如我提到的州实际上往往是由地级市改过来的,存在着对周边地区影响较大的中心城市,然而实际上有些县虽然以农业为主要,虽然人口较少,经济较不发达,如果单立出来的话,则地区中心城市因为事实上的行政区壁垒而无法带动其发展,这样的县也无法逐渐融入这样的大都会区喽。当然州辖县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情况,而且州中心城市的带动力量要足够大,小牛拉大车肯定是不行的。
——基本跟现行没什么大的差别啊不过把地换成了州 ps 置州于省下,不好
如果推行州制的话,刚开始还真的基本跟现行没什么大的差别,因为不过把地市换成了州而已。可是试想由于州以下的行政机构都是州政府派出的,这就存在着一种极有可能的趋势,因为中心城市带动力量有限,州的外围地区的离心独立倾向越来越大,而州为了减少包袱也会支持这样的倾向,如此一来州的辖区逐渐缩小到中心城市-近郊区-远郊区(卫星城镇),而在远郊区以外的县市则升格为省辖,或者并县设立新州。从一开始承接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到最终基本完成地方行政区划改革,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县市州以下均为派出机关”的制度安排下,依赖地方政府自行调节,自然完成,这个过程会很久,也可能是三天两天的事,决定进程的关键就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整合程度。
行政区划变革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为了解决那一时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的,就是地市的出现也概莫能外,但是过去的改革都是静态地看问题,很多都是从权宜之计变成长久之计的,结果随着时间的转移,问题也就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了,即使这样,地方自我改革的动力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出现而产生,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以因应在较长时间以后的将来可能出现的需要改革的问题,另外改革的动力缺失还有个原因就是矛盾虽然产生了,但是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却因为没有制度安排的推动而产生改革惰性。
由此无论你我是何主张,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政区划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