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规模的城市,很自然的会是一个同心圆,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在中心,四周的居民都能够很方便的使用这些公共设施。
而一旦城市规模扩大,随着半径的增加,在同心圆最外层的居民将感到越来越不便。在封建专制社会,权力机构——皇族,拥有权力来保证上层人物的最高利益,促使城市中的公共设施继续向市中心集中,保持同心圆的延续。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的力量远远高于个别的特权阶层,这样的势力对比,使得城市的建设更加面向公众。为了保证处于城市任何位置的人都能够方便的共享公共资源,医院、邮局、学校等公共设施开始分布到城市的各个地点,从而使得城市由一个同心圆演变为众多同心圆交错而成的蜂窝。
由同心圆演变成为蜂窝的过程是漫长的,且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尤其是由一个中心发展成为没有中心,那些原本处于中心地带的人们所造成的阻碍是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处于中心地带的那些势力,在城市转变过程的早期阶段往往能够在决策层占据多数。这种优势会持续一段时间,使得城市的资源继续向中心地带集中,以维护并增强他们的利益。直到矛盾进一步激化,问题进一步增加,随着交通、竞争等压力的增加,一方面中心地带所能带来的地理优势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边缘地带的公众势力逐渐增强(随着城市的扩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决策层不得不修改之前的规划蓝图。代价是惨痛的,原本集中于中心地带的许多公共设施需要废除,为新的规划项目腾出空间。边缘地带的某些设施也需要废除,为新的公共设施提供空间。
某些地区,如果该地区本来就有许多互不相连的中心,这些地区发展成为蜂窝状的过程就会更加顺利、迅速。
城市的发展必将对更多的公众有利,削减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利益差异。越是大型的城市越将如此。因为越是大型的城市,公众的势力越是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