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重庆直辖前的一些情况。
1994年,秋。
这天,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向国务委员李贵鲜汇报工作完毕,正要告辞,李贵鲜起身笑吟吟地说:不忙,才让同志,我向你借调1人到我处帮助工作,如何?
多吉才让部长一怔,立刻答道:行啊,您需要什么样的同志尽管说。
李贵鲜语调平和:第一,忠诚可靠;第二,熟悉行政区划业务,精明强干。
不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审核处副处长孙秀东径直向国务委员李贵鲜报到。
李贵鲜告诉孙秀东等几位秘书,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交给我们一项光荣任务,论证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可能性。从今天起,正式开展工作,收集资料,拟定草案,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提供依据。末了,他特别叮嘱:我们只做不说,必须严守国家机密。
据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初衷,是基于三种因素。一、四川省人口过多,1.1亿多人,面积过大,57万平方公里,管辖23个地级政区、221个县级政区,是我国管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单位最多的省。二、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三、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要充分发挥它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最初,孙秀东曾搞了个设计方案,以三峡库区为中心括及周边设立一个一级政区。几个人一商量,觉得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多,中间管理层次没有解决,未走出原“三峡省”的思路,不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只好放弃。一天,李贵鲜问孙秀东,直辖市管辖民族自治县合法吗?小孙在行政区划文件汇编上找到了全国人大的法律规定——合法。一个难题迎刃而解。这期间,李贵鲜还数次到四川、重庆以检查民政、人事工作为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就这样,论证断断续续长达一年多,设计了几套方案,单独设立重庆直辖市,将万县、涪陵、黔江、广安、达川等包含其中,等等。最后,经反复权衡,分析利弊得失,终于拟定出与今日重庆市格局基本一致的方案。
1996年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先后专题研究设立重庆直辖市的问题。会上,国务委员李贵鲜作了方案说明。会议原则同意。
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正当孙秀东等随国务委员李贵鲜再赴四川检查工作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香港的报纸上刊出:大陆准备设立重庆直辖市。不仅如此,设市示意图也明白无误地刊登出来。
不久,泄密事件水落石出,原来是某地方报纸的负责人违反纪律走漏了消息。该负责人因此受到处分。
此时,党中央、国务院感到设市条件基本成熟,可以按照法律程序交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具体运作,最后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之后,国务院决定,将四川省所辖的涪陵、万县、黔江2市1地交由重庆市代管。
民政部拿出方案
1996年6月,民政部重庆直辖市议案研究小组成立,组长由区划地名司副司长张明亮担任,成员有浦善新、张忻以及返回部里工作的孙秀东。
经过前期论证,修改完善,11月22日,民政部代国务院起草的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及其说明正式上报国务院。
12月20日,经总理办公会议讨论,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及其说明由国务院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1997年2月19日,全国八届人大24次常委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天津厅召开。国务院提交的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顺利通过,并决定提交即将召开的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
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
从此,新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中央直辖市正式诞生。
之后,民政部按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对重庆直辖市的区划遗留问题依法进行了调整。
谁提出设立重庆直辖市?
按照法律程序,设立一级行政区须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出,李鹏总理应是第一人。
据笔者所知,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曾多次提出,要研究一下四川太大,人口过多,不便发展,不便管理和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着眼于三峡工程建设,更着眼于中西部的开发,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高度,对设立重庆直辖市有明确的构想,科学的运筹。
据说,在1995年底,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肖秧专门给中央领导写过一封信,郑重提出四川一分为二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建议。
摘自《中国社会导刊》2002年第5期孙俊亭文
我们再来看一下最新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从中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来。一是直辖的条件,二是中央对地域发展的态度。得出以下几点。
1、 有可能对中央形成挑战的省份(人口、经济大省)。
2、 有一定的大区域的辐射实力。
3、 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如文中的三峡工程)。
4、 符合行政精简的原则。再加上
5、 重庆模式是成功还是失败。
6、 以城带乡,重点的方向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
7、 国家备战。这一点是我加上的,这毕竟也是战略规划。
当然并不一定说是每个条件都符合。现在就几个直辖呼声最高的城市围绕这几点来分析。
深圳
符合1、2、3、4、,难怪深圳的直辖传言声最高。但深圳的不利条件也有几个A: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会有分裂,出现香港、广东、澳门、深圳四个一级行政机构。互相交往的行政成本会更高。B:香港的民主走向也很重要,现在香港的政治前景不明,民主党要求普选特首。深圳作为香港的近邻,很容易被香港的民主走向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广东的政局,而这是中央决不可能不考虑的问题。但这也是双刃剑,深圳也可能成为中央在广东的一个楔子,来控制局面。C:台湾问题,台湾和平统一这条路走得越来越艰难。最后有可能武力摊牌,广东有可能成为战场决不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深圳直辖的可能性很大,也很小,很难判断。有的话将会是上海模式。
哈尔滨
哈尔滨的可能性倒是也有。符合1、2、3、。为什么说符合1呢,因为有个朝鲜问题。朝鲜问题的核心就是朝鲜族的向心力在东北的影响问题。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再加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还有一个是朝鲜战争有没有可能?去年部队接管武警换防的事情已被外交部承认。如果发生战争,大量的难民涌入等等。前途不明朗。如果直辖,行政区划的划分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问题。因而很有可能是重庆模式。
武汉,西部大开发,人口稀少,已有直辖重庆市,因此设立直辖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东北,刚才已经讲了哈尔滨。中部的话来谈谈武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怎么促进?没有说,怎么做?也看不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