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通车10周年采访记(一)
本报记者 白景学 刘选元/文 杜文祥/图
雅通古斯,这个寄生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几近原始、几近隔绝的穷困村落,如今一
跃成为南疆和田地区的首富。2003年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2004年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
,今年人均收入有望超过1万元。40%的住户有摩托车或拖拉机,几排崭新的砖房正接踵
而起,村民开始告别居住了不知多少世纪的四面透风的柳条窝棚。这谜一样的神奇变化
,竟与一条路——随着塔里木油田的发展而诞生的沙漠公路息息相关。现工作在雅通古
斯村的安迪尔乡乡长艾尼瓦尔·买买提明说:“石油人修建的这条沙漠公路,是我们的
希望路、致富路、幸福路!”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没有哪一条路会产生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承载起如此厚重
的希望与寄托。
回想10年来这条公路的作用,记者更多的是知道它承载着石油铁军直指大漠深处,
取得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辉煌成果。那么,这条瀚海变通途的路,为南疆的生态和谐、社
会和谐,还带来了什么呢?
从8月25日起,我们一行从轮南出发,开始了沿沙漠公路的追踪采访。此前,一则“
白毛男”的故事,引发了我们采访与沙漠公路比邻且神秘的雅通古斯村的强烈愿望。
从轮南到肖塘,这一百来公里似乎与新疆一般的公路没什么区别,随着公路向沙漠
延伸,过肖塘以后,两侧的绿化带在茫茫沙海的衬托下,格外壮观。梭梭、红柳、沙拐
枣,一株株、一行行、一排排……越往沙漠深处,绿色越浓郁,仿佛行进在绿色的长廊
里。
在沙漠公路473公里的地方,左侧有一处十分陈旧的铁制牌坊。穿过牌坊沿一条平直
的柏油路东行18公里,越过一座沙丘,眼前出现了一块盆地绿洲,稀疏的胡杨树掩映着
散落的民居。这就是雅通古斯村。只有几十户人家、两三百口人,曾被称为“大漠腹地
的原始部落”。这里现今是民丰县的安迪尔乡,其实这个乡就管这一个村。
乡长艾尼瓦尔·买买提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在雅通古斯村,我们走近了“白毛男”真实的传奇故事。
“文革”中,有一个广西柳州人,为了躲避批斗,一路西逃,来到了雅通古斯村。粗
通木工活的他与维吾尔族女子多来提罕·买买提结了婚,生育两男一女。他们清苦地度
过了20年时光。
1992年,中英联合沙漠探险队来到雅通古斯村。已是满头白发的他见到外界来人,
急切地问:“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吗?”转年,他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广西老家。
多来提罕·买买提和小女儿吐逊古丽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靠着县民委的救济,她和女儿
吐逊古丽过着艰难的生活。
1995年,贯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建成通车。蜇伏了千百年的雅通古斯村距沙漠
公路近在咫尺,只有18公里。就是这18公里,雅通古斯人骑马要走两个半小时。2000年
,塔里木油田捐资100万元,动用建筑力量,修建了雅通古斯村连接沙漠公路的18公里路
。从此,开辟了雅通古斯人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纪元。
由于有雅通古斯河昆仑雪水的滋养,加上绿洲土质松软,日照时间长,这里出产的
甜瓜脆香甘甜,口感纯正,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公路修通以后,雅通古斯的出产
,一夜之间,不仅可以南下民丰、和田、喀什,北上供应塔中油田、库尔勒、阿克苏,
而且直出天山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十分便捷。如今,雅通古斯的“安迪河”牌甜瓜
已是声名远播,还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记者采访时正遇陕西一瓜商找乡长购瓜
。乡长告诉我们:“今年村里的瓜已全部被瓜商订购。”
艾尼瓦尔·买买提明乡长介绍说,由于有了沙漠公路,从2002年起,雅通古斯开始
大力发展种瓜业,同时带动种棉和畜牧业。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5000元,是和田
地区人均收入的5倍。2004年人均收入7198元,今年人均收入有望超过1万元。另外,村
里还建起了太阳能发电站、自来水厂、学校,有48台拖拉机、1台客运面包车。前年,村
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从今年起,乡里还统一规划,每家补助1万元,陆续给全村农牧民
修建新砖房。
艾尼瓦尔·买买提明乡长带我们走进了“白毛男”留下的妻子——多来提罕·买买
提的家。
虽然,饱经风霜的多来提罕·买买提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而憔悴,但新修的四居室
住房和与女儿、女婿、外孙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又让她脸上挂满了笑容。多来提罕·
买买提说,去年,她种了10多亩甜瓜,收入26000元。今年,她又种了30亩,收入将超过
5万元。
不到一天的短暂采访,从村民淳朴笑容、热情接待、语言不通却竭力配合采访的态
度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雅通古斯人对塔里木石油人那种发自肺腑的浓浓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