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04阅读
  • 0回复

[华北综论]关外辽西走廊的形成和关内(絫县陆现)昌黎县平原区露出水面是否在同一时期,海平面为什么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2-09
在我国历史上,华北和东北之间往来频繁,但是无论是作战行军,还是民间旅行,在明代以前,一般都不通过“辽西走廊”,而是取道建昌、朝阳、北镇这条线。这条路离海岸较远,是丘陵地带,历史上称“辽西故道”。据史书记载,这条路很窄,而且两旁有很多大山乱石。每到夏秋两季,道路常被雨水冲毁淹没,车马不能通,并且沿途人烟稀省,又没有州县。当年隋文帝率10 万人马东征高句丽时,就是从这条“辽西故道”上穿过去的。中途由于遇到大雨,又加上后勤供给中断,只好退兵。到宋代,人们进出华北和东北,仍然走的是“辽西故道”。
辽西走廊的形成
到了明代,“辽西故道”经常遭到元蒙残余势力的袭扰而不能畅通,所以明政府只好在沿海岸这条狭长平原地带修筑边墙,设置卫所和驿站,建立傍海城镇。卫所和驿站都属于军事设置,各府设所,几个府要害之地设卫。卫的驻军约五六千人,所的驻军在千八百人左右。
在设置卫所的同时,还设许多驿站,由于卫所、驿站连成一线,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商旅的住宿饮食、军队的补给供应方便及时,这条临海通路逐步变成名副其实的“辽西走廊”了。



关于渤海湾海侵,另有两个直证。一是,近年天津市文化局对于秦皇岛、昌黎县、乐亭县、唐海县以西天津、黄骅、宁海渤海湾西段文化遗址的探查;一是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在以东辽宁沿海大孤山段文化遗址的探查。所查结果是:非东周、西汉遗址,便是隋唐时期遗址;而其间唯独缺失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即1 ——5世纪五百年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址。此足以说明整个渤海湾沿岸特别是西起黄河入海口,东至碣石山南沿海段,自东汉末年大地震、大海侵,果如王横之所言: “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以至于255年之后的汉献帝建安12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桓,经无终(今河北蓟县),犹然是“滨海(碣石山南)污下,泞滞不通……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三国志·田畴传》)曹操才乘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后采纳了田畴之计,“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资治通鉴,建安十二年》)完成了东征之功。也可见,彼时海侵之水,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碣石山南昔日絫县地界之上,尚在“洪波涌起”。

絫县陆现

待到昔日的絫县“沧海变桑田”,已是五个世纪之后孔颖达在《唐十道志》“河北道名山曰‘碣石’”之后注云“碣石在平州(今卢龙)东(南),离海三十里”的隋唐时候了。

昔日的絫县,带着几百年河淤海涌的一身泥沙,重见天日了!这块土地,先后划入过海阳、肥如、卢龙、石城、广宁诸县。直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29年(公元1189年),才改广宁而为昌黎县,从而回复了汉初所置“昌黎宿”的原名。此“昌黎”,先是古昌黎(宿),现为今昌黎(县),而既非西汉之时“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被应劭注为“今昌黎”的交黎(见《汉书·地理志·辽西郡》),又非三国魏所置的昌黎郡和昌黎县(见《晋书·地理志》)。它是自西汉 “昌黎宿”到于今“昌黎县”而有着两个多年历史的古今昌黎。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