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20阅读
  • 7回复

[自然地理]山、水、林、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04-29


即山脉、山峰,有不同的形态,汉字中有很多字形容山,大部分带有山字旁,如峰、峦、岭、岗、崮、坪、顶(子)、岔、垴、砣,但都是指起伏不平的地形。是地球表明面五种主要地形之一,是地形的骨架。
按照海拔与相对高差,可以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除平原外,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都是起伏不平的。在五种地貌类型中,除了山地、丘陵以外,高原面和盆地底部也有很多起伏不平的山丘,这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火山运动等,形成褶皱、断裂、火山锥等,使地面起伏不平;另一方面,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虽然总体上是使地面削高填洼,趋于平坦化,但是侵蚀营力特别是水力、冰川作用,也犹如大自然的雕刻刀,不断塑造地表,切割出深邃的峡谷、高耸的山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以及地表崎岖的高原占我国总面积的70%以上,特别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并分布有诸多雪山的青藏高原,面积超过250km2,占我国总面积的1/4
山脉与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发展关系密切。人类出现以来,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曾长期穴居岩洞,山地特别是石灰岩山地,是人类幼年时期的摇篮世界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主要在温带和亚热带山麓倾斜平原上。麓冲积扇和倾斜平原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地势开阔、平坦,略微起伏,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便于农业生产,是人类农业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而河流中下游平原一般排水较差,多湖沼湿地,洪涝灾害的威胁较大,而且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容易发生盐碱化山麓平原一般由冲积洪积扇构成。同时山脉迎风坡一般降水充沛,有较多的水资源可供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就地利用。的发展较早,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人口密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
山麓倾斜平原的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条件也较好,工业革命以来,山麓平原由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同时水资源和交通条件较好,往往是最先工业化的地区,而历史长期形成的密集的人口和较为丰富的农产品,又会进一步促进工业化与城市的进程,从而推动出现城市群和工业中心


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朴实无华且随处可见,但是对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至关重要,生命的起源与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存在多种形态,包括气态水(水汽)、液态水、固态水(冰雪),其中最重要是液态水。液态水存在与地表水体与地下含水层中,是能为动植物生存和工农业生产直接利用的水。水的存在形态的时空差异不仅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同时,在论述“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中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高度评价水和水利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两个第一次。
水无处不在,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70%以上的地球表面均为水体覆盖,地表水体在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和廊道的重要作用。地表水体不仅是众多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水鸟、水生哺乳动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栖息地,也是景观生态体系中重要的廊道;不仅是水流的通道,也是水中携带的颗粒物和可溶性物质的通道、水生生物洄游的通道和栖息地、航运的通道,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血脉的作用。
因此,水生态和水环境是脆弱的是多变的,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的面积和水量、地下水位都是不断变化的,水陆生境的变化对栖息地和通道功能及其生态系统服务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流域上游的影响,通过水流的传导作用,甚至可能影响到下游很远地方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利用。
水分条件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也塑造了动、植物对湿生和旱生生境的适应性。水分条件不同,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不同:常年多雨的地区多常绿森林,季节性多雨的地区多落叶林和稀树草原,干旱少于地区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甚至寸草不生,地下水和土壤水的空间差异,也是生物种群和群落 分布微地貌特征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形对水分的再分布,一个景观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水分条件的地方板块,表现为不同的水生群落、湿生群落、旱生群落。森林主要集中在河流沿岸等地下水位浅的地方。
淡水是数量有限的可再生资源。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永续利用,并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往往适水而局,人口和城市也沿着江河分布,在生态系统中也有重要作用。
水陆热力差异,形成气压梯度和空气水平流动,是全球水循环的主要推动力。水汽输送可以将遥远海洋中的水汽带到高山,山脉迎风坡可以促进空气中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具有增加降水的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增加,因此,水与山关系密切,山高则雨多,是河流上游重要的水源区。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山脉的成云致雨作用更为突出,是绿洲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山脉/绿洲二元水资源结构,并通过河流和地下水联系起来。背风坡则相反,存在降水稀少的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干旱河谷。在重力作用下,地表与地下水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工程师,不仅造就了三山五岳、三峡湖口、岩溶山水、丹霞地貌等壮丽风光,而且对土壤、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增加了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在矿产资源、水能形成和利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流水对表物质的分选是矿产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流水剥蚀地表物质使地层深处的矿产资源逐渐接近地表,甚至形成露天矿床;集中河流落差发电。
而且水一种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蒸发热的物质,全球水循环也是赤道地区热量不断向中高纬度输送的过程,对气候的形成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风的作用下,海水会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洋流,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

即森林、林业。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要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是地球上最大最发达的生态系统,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者,在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及保持和调节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水循环与大气循环中发挥着稳定器与调节器的作用。也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与庇护所,在物种多样性保护中意义。根据木本植物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林可分为乔木林和灌木林、针叶林和阔叶林、常绿林和落叶林,以及各种混交林。森林在垂直层次上一般由乔木层,和乔木层以下的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和地衣苔藓等组成。其中,灌木林(灌丛)主要分布于较为干旱、生境条件较差的地方,或者是天然林破坏后演替的先锋物种。
按照生境条件与优势种、建群种的不同,从赤道向中高纬度森林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硬叶林(地中海式)气候、温带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根据利用目的的不同,森林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与特用林五种。根据森林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其中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包括各种利用森林防风固沙、涵养农田、保护农田、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各种有益性能而栽培的人工林。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森林。经济林不仅是鲜美可口的水果的重要来源,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三大木本油料(橄榄油、椰油、棕榈油)都来源于森林,经济林还生产橡胶、等工业原料,和一些不可能或缺的调料和药材。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山、水、林、土关系密切。山地在温度、热量、水分、光照等生态环境要素具有垂直地带性与微地形差异,因此森林植被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垂直地带谱,某些高大山脉甚至可能有从赤道到极地冻原的典型植被群落,阴坡和阳坡、山顶和沟谷的植被类型也可能不同。
山高则水多,有水而有林,林与水关系密切。一定的土壤水分条件是森林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原因,而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山地水土流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曾经精辟的论证了森林对于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森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在平原上”。这是因为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地表枯落物吸水和改良土壤,特别是根系在土壤中的穿插作用和死亡后留下的大孔隙,可以促进降水入渗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因此有林地区地表径流减少,产流和洪峰时间推迟,径流历时延长,洪峰流量降低;同时在年径流过程中,由于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相对增加,河道基流及枯水流量相应增加。即最大和最小流量会减少,中等流量持续的时间会增加。
林与水的关系,不同区域和时期不尽相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蒸发潜力远大于实际蒸发量,因此水土保持增加的土壤水和地下水首先消耗于当地的地面蒸发和植被耗水,径流量总量会减少,但减少的主要是地面径流(或汛期洪水),河道基流(非汛期径流)和地下水资源减少不多甚至有所增加。在湿润地区,实际蒸发量等于蒸发潜力。因此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总量的影响不大,但是季节影响显著。水土保持可以把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汛期洪水会减少,非汛期径流和河川基流以及地下水资源会显著增加。
林木既可以促进成土母质风化形成土壤,又具有很好的保持土壤作用,林冠层和地表枯落物,不仅能截留降雨,减少地面径流,还能起到减缓降雨和地面径流直接冲刷的作用。地表枯落物和根系死亡后,腐烂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抗蚀性、抗冲性和透水性,而且根系还有固结土壤的作用。因此习近平同志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即农田、耕地,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植被和景观系统。土地是农业的根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以后,耕地和水利设施对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要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英美地名和人名中也有非常多的菲尔德(Field)和斯普林(Spring)。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农田面积不断扩展,甚至发展到不适宜垦殖的山坡地,破坏森林、草原植被,围垦河湖湿地,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造成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和严重水患。“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也是因为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荆江河段河床淤积,洪水位高出江汉平原20余米。
农田灌溉是全世界用水量最大的部门,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用水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保持在3500-4000亿m3/a的水平,目前仍然占全国用水量的60%以上。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远比工业和生活用水复杂。灌溉水在从水源经过渠系进入农田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土壤孔隙吸附,最终通过植物和裸土蒸发进入大气,另一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上升,一部分消耗于潜水蒸发,另一部分形成侧向渗流,甚至重新出露补给地表水,从而形成了取水-输水-灌溉-入渗-蒸发-排水的人工侧枝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既消耗水,又可以补给和涵养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土壤孔隙可以储存水,以地下潜水面为界,农田土壤孔隙可以被分为“土壤水库”和“地下水库”。当然“土壤水库”中的水主要是为土壤颗粒和孔隙吸附的水,地下水库是地下含水层中可以流动的水。
降水和超定额灌溉可以补给“土壤和地下水库”。平整的农田可以拦蓄降雨和地表径流,增加对土壤和地下水的补给,对干旱地区水文循环影响尤其显著,即原位或小范围内的“降雨-入渗-蒸发”垂直运动取代了水平方向的径流流动,从而出现了“贫水化”现象。农田灌溉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更为复杂,人类最初的灌溉形式是淹灌,即将河流洪水引入田间淹没农田,目前引洪淤(漫)灌在很多地区仍有应用,这些都是将地表洪水引入到农田中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利用“土壤和地下水库”的蓄水能力,满足农作物生长期的水分需求。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三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以渠补井,以井保渠,井渠双灌,也是现代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农田能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和储存水分,将雨水和地表洪水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从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纽带使山水林田成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系统中,山地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为农田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山前的农田进一步将降雨和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从而削减了降雨产生的山洪,实现了化害为利、细水长流,这也是我国山地梯田农业和西北绿洲千百年来可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我国西北旱区,山地-绿洲二元结构突出,山地径流流出山口后,大部分被引入绿洲农田,河流很快断流、消失,但在山前冲击扇边缘,绿洲地下水又会以泉水的形式出露,形成新的河流源头,这种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循环利用的形式,保证绿洲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减轻了水旱灾害。近年来,由于山前绿洲节水农业发展,绿洲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反而使得下游河流水源枯竭,绿洲沙化,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农业灌溉不仅对水平衡产生显著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农田生态环境与地表水、地下水质。在我国半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区由于大规模引水灌溉,出现山区径流生成与平原径流消散的水资源二元结构和人工侧枝循环,大多数平原河流长时间断流、干涸,平枯水年径流很少入海甚至基本不能入海的“人工内流河”化;长期严重超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但灌溉农田形成的湿润的下垫面条件有利于增加径流系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产水(径流)作用,湿润的农田土壤也有助于预防风蚀。过量灌溉和较多的降水入渗造成地下潜水水位升高,地表湿地面积增加,带来更多的潜水蒸发和水面蒸发,发生农田渍害。干旱地区还会因地表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因此,井渠结合,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可以充分利用农田土壤和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条件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汛前期开采浅层地下水,一方面可扩大抗旱水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地下水位,腾出地下水库库容,更多的拦蓄汛期降水,同时避免地下水位过高的负效益,为了防止长期降水不足或连续开采地下水带来的水位下降和灌区生态环境问题,在多雨季节或多雨年份。地表来水较多时可大定额引水灌溉,补充地下水库,充分发挥地下水库调节涵养水源的作用,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不断增加,并随水土流失和降水或灌溉水淋溶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引起了人们的日渐重视,但是通过污水灌溉,农田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生产生活污废水的污染物,特别是可降解的非生物毒性物质。虽然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有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积累的风险,但富含氮磷等影响元素的有机污废水,进入农田后,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被土壤孔隙和胶体吸附并被作物吸收利用,实际上起到给农田施肥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05-01
按照最新提法“山水林田湖草“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06-02
回 河山在我心 的帖子
河山在我心:按照最新提法“山水林田湖草“ (2020-05-01 16:53) 


湖泊是陆地上洼地汇集地表及地下径流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水体。
(1)湖泊的类型与成因
按照湖水最终是否排入海洋可以分为内流湖与外流湖。内流湖一般没有排水出口,湖水因不断蒸发,含盐量增加成为咸水湖。湖泊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按成因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但主要有凹陷湖与堰塞湖两类,凹陷湖也叫做下陷湖,是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原始凹地有各种成因,主要包括内力作用(各种构造凹地湖、火山口湖)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如溶蚀洼地湖、冰蚀洼地湖、风蚀凹地湖、塌陷湖、陨石撞击坑湖等。堰塞湖(imprisoned lake)是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除了火山喷发熔岩流形成的堰塞湖(火成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堰塞湖主要有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主要有山崩、地震、滑坡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冰碛物、河流泥沙沉积(冩湖)和生物沉积物以及流动沙丘等造成的。水库也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堰塞湖,中国先民修坝蓄水的历史悠久。陂塘就是古人对水库的称呼,如淮河流域的苕陂,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灌溉蓄水的工程(今安徽安丰塘水库)。
除了“湖”以外,汉语中还有很多字和词语,形容陆地表面一定面积的水体,如池(滇池、昆明池、曲江池)、海(海子,如洱海、草海、向海、北海、中南海、什刹海)、泡(泡子,如查干泡)、淀(白洋淀)、洼(文安洼)、泊(梁山泊)、泽(彭蠡泽、震泽)、港(北大港)都可以作为湖泊的别称。湖泊一般有较大的面积和容积,如世界上最大湖泊里海(古地中海的残余、37万km2)、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湖(8.4万km2,北美五大湖总计24.5万km2)比一些比较小的海如渤海、亚速海、马尔马拉海还要大。
渊、潭、坑、塘等也用来形容面是地球表面小面积的水体,这些小面积的水体在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和园林设计当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限指标,世界上有案可稽最小的湖,大概是辽宁省本溪市一个石灰岩溶洞中的本溪湖,是面积只有15m2的一潭清水,虽小,却名扬四海,自古就有“辽东胜境”之称,因形如犀角,故名“杯犀湖”,后谐音为“本溪湖””,这也是本溪地名的来源。
(2)湖泊的主要功能
湖泊是陆地上最重要的湿地,不仅是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在生态环境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湖泊是天然形成的水库可以吐纳洪水,在干旱季节为下游补水,是流域水资源利用中重要的稳定器和调节器。湖泊是重要的陆地湿地,是众多鱼类、两栖类、龟类、水生无脊椎动物、水鸟和水生哺乳动物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和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给人以鱼盐、舟楫之利;也是流域中泥沙、可溶性盐类和其他污染物重要的“汇”,可以减轻洪水、泥沙对下游的危害。湖泊在干涸过程中形成的盐湖也是人类盐和多种化学矿物的来源。同时,湖泊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是流域生态健康的重要表征,解决湖泊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从流域角度入手。
湖泊往往因泥沙淤积而消亡,在消亡过程中成为沼泽,最后形成湖积平原。沼泽是地球表面季节性积水的湿地,主要成因有湖泊淤积老化、地下存在不透水层(如永冻层)和地下水位上升。
从赤道到两极,从海岸线到高山,沼泽广泛分布,沼泽虽然不为人重视,但是地球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滞纳洪水、净化水质、生物栖息地、固定碳、减轻温室效应等生态服务功能。由于外源沉积物和繁茂的水生生物,沼泽可以形成含碳量很高、疏松多孔的泥潭土层,不仅具有很强的持水、吸附过滤污染物的能力,也具有很高的天然肥力。沼泽自然或人工疏干后的形成的湖积平原,往往是肥沃的黑土地和富饶的鱼米之乡
(3)湖泊是地质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的产物
湖泊的形成与消亡是相对活跃的地质现象,都有形成(凹陷或堰塞低地形成湖盆)、发展(积水成湖,随着陆地水的不断扩大,湖面不断增加,直到充满整个湖盆),消亡三个阶段,时间尺度在ka至Ma。
湖泊与水流关系密切,不仅是地表的积水洼地,河流的尾闾、河水的调节器,形成-发展-消亡的全过程也与水流的地质作用有关。除了构造凹地、火山湖和陨石坑外,外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凹地(如溶蚀洼地、冰蚀洼地、冻融或重力塌陷,风蚀凹地除外)和松散堆积物堰塞体(泥沙淤积、滑坡崩塌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冰碛物,生物与风力沉积除外)往往有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水的作用参与其中。
湖泊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干涸与淤积,干涸的原因包括因河流改道或人为原因上游来水减少,或湖泊出口处的挡水坝被切穿,湖盆内积水排除。外流湖消亡后一般形成湖积平原,内流湖消亡的过程逐渐变为盐湖、干盐湖。
因此,河湖关系一直是水利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湖泊与河流的相互关系,可分为河口湖(又称为终点湖、尾闾湖。指处于内流河河口、尾闾、终点的湖泊)。河源湖(河流源头的湖泊,很多火山口湖如白头山天池,都是河源湖)与连河湖。连河湖(river-connected lake)指位于河段中间,连接河流不同段落、或支流与干流间的湖泊。连河湖与河流之间关系更为复杂,不仅储存、调节河水,沉积泥沙与污染物;让台湾河流冲淤也直接影响湖泊的形成和发展。
河流是湖水的来源,由于河流来水量变化,湖泊的水深、面积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河水携带的泥沙和污染物,也造成湖泊淤积,影响湖泊水质。河流天然或人工截弯取直以后,原来的河曲脱离新河道,形成新河道两侧的牛轭湖。河流泥沙造成的淤积不仅仅使湖泊淤积、面积缩小,甚至完全干涸,也可能阻碍排水,使河流上游水面面积扩大,形成新的湖泊。
湖泊按照时空位置变化又可以分为常年湖和季节湖、固定湖和游移湖。季节性干涸的湖称为季节湖。湖泊、沼泽,甚至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河流改道和淤积也造成了湖泊面积和位置的变化,因此,在地质历史上很少有湖泊是固定不变的。人类活动对河湖的影响,又使这种变化更为迅速和频繁,我国东部平原上的大多数湖泊都处于这种剧烈的变化中。
大江大河流出山脉以后,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湖泊,一般位于冲积扇的边缘洼地,由于河流改道,湖泊会有800年江北,800年江南的跷跷板式移动。同时,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后,不断在河流上游山区垦殖,造成了水土流失与湖泊泥沙淤积,同时在湖区围垦造地,加速了湖泊的消亡,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表现尤为突出,湖广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曾经是水乡泽国。但原有湖泊消亡以后,洪水也会寻找新的容纳场所,从而开始了湖泊搬家。如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密切,在秦汉之前,今天洞庭湖附近的水面面积还很小,在两湖盆地底部、江汉之间存在面积巨大的沼泽湿地云梦泽吐纳洪水。秦汉以来,由于长江、汉江泥沙在云梦泽形成三角洲淤积,加之人类围垦,长江北岸荆江大堤逐渐连成一线,长江洪水无法北泛,倒灌进入湘江下游,使洞庭湖水面扩大,唐宋之际,洞庭湖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因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并逐渐进入全盛时期,维持到1860年荆江南岸藕池溃口前,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km2,容积在400亿m3以上,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清咸丰、同治年间,荆江洪水南泛,冲开了松滋口、太平(虎渡)口、藕池口、调弦口等,形成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这是洞庭湖由兴变衰的转折点。四口分流,长江洪水携带泥沙带入洞庭湖,洪水从城陵矶汇入长江,而年均有9800万m3泥沙淤积在湖中,加之,人们在浅水沼泽上筑堤垸围垦,洞庭湖区水面面积以年均约18 km2的速度锐减。1949年,湖面已缩小到4350 km2,容积约为293亿m3;到1998年大洪水前,完整的洞庭湖已经名存实亡,被堤垸分割为东洞庭湖、横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等若干子湖,汛期总水面面积缩小到不足2700 km2;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让位给鄱阳湖(汛期水面面积约3500 km2)。今天洞庭湖湖底和荆江水位已经远远高于江北江汉平原地面,如果人类活动约束,洞庭湖这一地上“悬湖”,难以长久存在。
不仅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形成的根本原因都是长江河床淤积,水位抬升。末次大冰期以后,东海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长江中下游河谷,形成峡湾,长江峡湾一直处于回淤的过程中,出现了长江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当然鄱阳湖等湖泊受到泥沙淤积影响没有洞庭湖显著。鄱阳湖的前身是长江中下、游之间的一个连河湖——彭蠡泽,大体位于今天江西省九江市东北方向,在九江以西,江北有大别山,江南有九宫山-幕府山,是长江下游古海湾的顶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携带的泥沙在这里形成三角洲淤积。长江也在三角洲上分叉漫流。九江之“九”也是形容漫流条数之多。九江以东又有赣江由南向北注入长江,赣江最末端也处山峡之中。九江西北的三角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沙嘴不断向东延伸,逐渐将长江主河道与彭蠡泽分离出来,使彭蠡泽由一个过水湖泊,逐渐江湖分离,向北收缩到三角洲的左翼,即今天皖西的大官湖、泊湖、黄湖、龙感湖等湖。而三角洲轴部,则成为今天长江北岸与皖西湖群之间长近200km的地峡地带,从而彭蠡泽被分割成了南北两部分,并阻碍了赣江水流的下泄,使南昌盆地北部水面面积扩大、水位上升,在隋唐之际,烟波浩渺的彭蠡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在三角洲右翼赣江下游的鄱阳湖。
江(河)湖关系是动态的矛盾平衡体。近几百年来,特别是1949-1989年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重,荆江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是维持鄱阳湖、洞庭湖水位、水面的基础,但也是两湖和江汉平原、武汉等地水患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近几百年洞庭湖水面的维持很多程度上就是人力战胜了自然规律;三峡清水下泄冲刷河床,只是为了恢复历史常态。同时,三峡工程蓄水拦沙以后,通过四口进入洞庭湖区的泥沙也大大减少,缓解了洞庭湖淤积的过程。因此,三峡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长江中游的江湖关系,特别是也有助于江湖平原的防洪和排涝(渍)。当然,三峡蓄水后又出现了新的江(河)湖矛盾,特别是来沙量显著小于预期,荆江河段不仅没有“上冲下淤”,冲刷的势发展到城陵矶-九江江段,甚至九江以下,长江中游非汛期连续出现极低水位,使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基本消失,成为一河汊型湿地。
今天淮河下游运河两岸的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等湖泊,也是由于北宋以后在长达八个世纪的时间里,黄河夺淮入海,淮河下游逐渐淤积成为地上河,淮河及支流——沂水、泗水等排水不畅,积水成湖,逐渐成为淮河流域治理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黄河下游也曾经有众多的湖泊,汉唐之前主要分布于黄河大冲积扇边缘洼地,如巨野泽(大野泽,即宋代时的梁山泊)、大陆泽等,由于河水断流和泥沙淤积,几百年前这些湖泊已经消失不见,并在河流的更下游出现了新的一些湖泊洼淀,如鲁西的南四湖、东平湖,河北平原滹沱河冲积扇周围的宁晋洼、衡水湖、(千顷洼)、白洋淀、东淀、文安洼、兰沟洼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06-02
回 河山在我心 的帖子
河山在我心:按照最新提法“山水林田湖草“ (2020-05-01 16:53) 

不明白有水,为什么还要与湖并列,经常听到山川河流,这明显也有问题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06-02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不明白有水,为什么还要与湖并列,经常听到山川河流,这明显也有问题 (2020-06-02 13:17) 

湖泊是陆地上洼地汇集地表及地下径流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水体,同时也泛指湿地,是和林田草并列的一种植被、土地利用和景观类型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06-02
“山水林田湖草”?华北明珠白洋淀表示“淀”是不是该考虑下?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06-02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湖泊是陆地上洼地汇集地表及地下径流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水体,同时也泛指湿地,是和林田草并列的一种植被、土地利用和景观类型 (2020-06-02 15:44) 

你再强行解释,也掩不了土共造名词的趣味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06-02
回 ht7729312 的帖子
ht7729312:“山水林田湖草”?华北明珠白洋淀表示“淀”是不是该考虑下? (2020-06-02 16:21) 

除了“湖”以外,汉语中还有很多字和词语,形容陆地表面一定面积的水体,如池(滇池、昆明池、曲江池)、海(海子,如洱海、草海、向海、北海、中南海、什刹海)、泡(泡子,如查干泡)、淀(白洋淀)、洼(文安洼)、泊(梁山泊)、泽(彭蠡泽、震泽)、港(北大港)都可以作为湖泊的别称。湖泊一般有较大的面积和容积,如世界上最大湖泊里海(古地中海的残余、37万km2)、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湖(8.4万km2,北美五大湖总计24.5万km2)比一些比较小的海如渤海、亚速海、马尔马拉海还要大。
渊、潭、坑、塘等也用来形容面是地球表面小面积的水体,这些小面积的水体在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和园林设计当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限指标,世界上有案可稽最小的湖,大概是辽宁省本溪市一个石灰岩溶洞中的本溪湖,是面积只有15m2的一潭清水,虽小,却名扬四海,自古就有“辽东胜境”之称,因形如犀角,故名“杯犀湖”,后谐音为“本溪湖”,这也是本溪地名的来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