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十
二月二十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县撤销县建制,设立
贵港市。从此,
贵县结束了六百多年县建制的历史,步入了全国431个市的行列,揭开了
贵港市的
新纪元。
为什么命名“
贵港市”?
一、自唐朝始,我县名为“贵州”,是贵州郡址所在地。“贵”字入名的出处是县城北十里有座“宜贵山”(即
平天山),此山是广西最大的
浔郁平原中雄伟巍峨的山。到明朝
洪武二年,“贵州”降为县,取名“
贵县”,经历清、民国,至今一直沿用,“贵”字沿用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多年。故此,“贵”字保留入名,有利于保持地名延续性。
二、
贵县之贵,以水为贵。按“五行”说,
金木水火土,以水为贵。西江
航道横贯全境。远在秦汉、三国、隋唐时代,桂中、桂西北及至中原的东出货物,大部分运集贵县(旧时称布山),水运东下
梧州和
珠江三角洲。随着贵县
水上运输的日益发达,
商埠日益兴隆,清末光绪年间曾设贵县海关。到民国时期,由于宾盘公路的开发,广西中部、北部的东出物资更竞相云集贵县港口码头;广东
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的西进货物也沿着西江
航道自溯贵县港口转陆运进入桂中、桂西北及至滇黔川。解放前就有贵县至香港的往返船舶,
贵港与香港交往密切。解放后,
黎湛铁路建成,是贵县成为广西水陆
交通枢纽,贵县港为华南沿海发达
经济区和大西南
经济区经济往来的最便捷
通衢。一九八六年,赵 紫 阳
总书记视察广西,多次对陪同视察的自治区领导同志谈到贵县,并指出,贵县水陆交通和经济条件都很好,完全有条件很快变成一个工业比较集中、比较发达,包括
乡镇企业全面发展
多种经营的
港口城市。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从烟台到
珠江口十四个
开放城市,伸向内陆纵深的最后一块
跳板是贵县港。
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
董黎明在我县考察后说,从
城市性质分析,今后贵城是广西最大的内河
港口城市,肩负广西和西南部分地区物资中转任务。
一九八四年,中央已批准贵县为
对外贸易口岸。贵县港的年
吞吐量已连年超过三百万吨。农民港口码头正在蓬勃兴起。贵县
猫儿山新港是国家
“七五”计划西江
整治工程的一期重点工程,建成后,全港吞吐能力达一千万吨,届时,将成为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因此,纵观历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贵县之贵集中体现于港口,以港入名,对我县投资环境的反映具有真实性,对桂
东南地区和广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珠江有情,历史有缘,“下有香港,上有
贵港”,顺口成章,顺理自然。
四、以“
贵港市”命名,县人、国人和台
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心理反应自然,感情易于过渡,即便利于衔接贵县的历史,又真实反映贵县的现状,利于拓展贵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