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35阅读
  • 40回复

[省制]直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6-16

明代无论是直隶或是南直隶都是由六部直辖府州

但清代出现了"直隶省" "直隶布政使" "直隶总督"

究竟也是有自己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是由中央六部直管?
[ 此帖被w123qq123在2015-06-16 01:0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6-16
清朝根本沒有完整的中央政府機構,皇帝透過軍機處直接和督撫聯絡處理軍國政事,兵部負責送信。六部只是用來處理例行事務,內閣做橡皮圖章。所以直隸沒有督撫司道是不行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6-16
清朝和明朝很多机构名字一样,好像都是继承的,实际上权力结构都变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6-16
瞧楼主这问题问得,一个基本的历史地理常识。
清代的直隶跟其他行省一样:一样的机构设置,总督和布政使一样属于地方官而非京官,所以有直隶省之正式称谓。
而前代,无论是明朝的南北二直隶,还是秦代的内史辖区,或者西汉的三辅、东汉的司隶校尉部,都是中央直辖区,不是一级政区机构,虽然在统计上把他们看着一级区划单位。记得本坛有位网友签名为内史郡栎阳县,这是错误的,因为内史不是郡。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6-16
既然如此 为何以“直隶”命名?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6-16
回 w123qq123 的帖子
w123qq123:既然如此 为何以“直隶”命名? (2015-06-16 17:24) 

为什么不可以叫“直隶”省?
话说唐代的州刺史职责早已经由“刺察”改“牧守”好几百年了,依然叫刺史。
南京早已经不是首都或陪都了,依然叫南“京”,甚至,西安丧失京师地位上千年后的民国时期,依然可以叫西“京”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6-16
地方层面
1667年保定巡抚更名为直隶巡抚
1724年设直隶巡抚升格为直隶总督兼巡抚事,直隶分守道升格为直隶布政使司,直隶分巡道升格为直隶按察使司。至此督抚藩臬齐备。
1793年专设顺天学政,管直隶学务。

中央层面
户部:1644年将直隶省事务全部划归福建清吏司
刑部:1741年设直隶清吏司
都察院:1755年将直隶省事务从河南道划归京畿道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6-16
兵部尚書都御史總督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兵部侍郎副都御史巡撫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這叫地方官不是京官?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6-16
回 雅昭 的帖子
雅昭:兵部尚書都御史總督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兵部侍郎副都御史巡撫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這叫地方官不是京官? (2015-06-16 20:32) 

听名字当时京官,而实际处理上一般作为地方官对待。

中共中央华东局也是某种程度上党的地方组织啊。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6-17
回 nb_fx 的帖子
nb_fx:听名字当时京官,而实际处理上一般作为地方官对待。
中共中央华东局也是某种程度上党的地方组织啊。 (2015-06-16 21:32) 

不是統治地方的機構就叫地方官,京官還是地方官區別沒這麼簡單。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06-17
回 雅昭 的帖子
雅昭:不是統治地方的機構就叫地方官,京官還是地方官區別沒這麼簡單。 (2015-06-17 12:55) 

问题是明清两代的督抚,加不加衔、加了什么衔就对他的官职性质产生影响了?

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和兵部侍郎右副都御使的确是京官的名号,不过其意义只相当于现今省委书记兼任省军区第一政委而已。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06-17
回 雅昭 的帖子
雅昭:兵部尚書都御史總督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兵部侍郎副都御史巡撫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
這叫地方官不是京官? (2015-06-16 20:32) 

那请教一下雅昭君,何为地方官,何为京官?
雅昭郡在本坛,也算是历史知识方面的大牛,总不会把中国古代官制中的加衔与实职混为一谈吧?
还有,尽管总督加兵部和都察院正职衔,巡抚加兵部和都察院副职衔,但他们有资格有机会参与兵部和都察院的日常政务吗?当然,督抚衙门实际上是兵部和都察院在地方上的分理机构,即督抚的主要职责是主兵和察吏,但他们都只处理相关的地方事务,并且长期固定驻扎在地方,清代直隶总督就长期驻保定,在后期兼北洋大臣时保定和天津互驻,这不叫地方官又叫神马呢?
按照正史职官志的分类,历代官职分为朝官、外官、武职三大类,这是应该正式的说法。以我个人的理解,朝官属于京官,但京官不等于朝官,因为历代奉朝请的京府京县首官也应该属于京官,但他们却在职官志中和一般的府州县官一样归类于外官范畴。
秦代内史、西汉三辅、东汉河南尹和司隶校尉,不但驻京,而且实际职责范围比一般的郡国守相和部刺史更宽泛,参与中央朝廷的日常事务,品秩也高于郡守或刺史。岂是后来的直隶总督所能比。
我前面只是说明一点,直隶总督连京官都不是,更遑论参与中央政府事务的朝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06-17
元行省帶宰相名號,平時也不參與管區以外事務,難道也是地方官?
公司的外派辦事處不管轄區以外業務,難道也是子公司?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6-17
真正的地方官在科舉完全取代薦舉,京官外派知郡縣事以後其實就不存在了,明清所謂地方官不過是類比古代的比喻罷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6-17
我看的是一個官職或組織的來源及其主要任務是偏向為中央收權還是偏向為地方福利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6-17
回 雅昭 的帖子
雅昭:元行省帶宰相名號,平時也不參與管區以外事務,難道也是地方官?
公司的外派辦事處不管轄區以外業務,難道也是子公司? (2015-06-17 18:48) 

可参看《元史-职官志》的记载:中央权力机构中书省与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行中书省职官的记载可是区分开来的,后者包括丞相以下都是在中央机构以后的外官系列。那可是皇汉复兴后的一代大儒宋濂主编的哟。
其实关于地方官与京官的区分本来就只体现在驻地的不同上。
而朝官和外官的区分则体现在机构属性上,这在历史上任何朝代基本也区分得一清二楚。唯一混淆的大概就是党国体制的天朝:地方一把手如果身兼政治局委员,那么就有资格而且必须参加党国核心决策机构政治局会议,而如果有中央委员头衔,每年一次的中央全会不可或缺。请问,清代督抚有这个待遇吗?除非皇帝特招。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6-17
其实真正对应的是:
京官——外官
中央官——地方官
京官和中央官有较小差别,外官和地方官也有较小差别。

如清朝顺天府尹、大兴知县、宛平知县,是京官,也是地方官。
在清朝官场术语中有“外放”,即出京当任外官。
在清朝,总督、巡抚、藩司、臬司都是地方大员,属地方官级别最高者。

另外,京职和地方职是可以互兼的。
例如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就兼内阁协办大学士,升体仁阁大学士,再升武英殿大学士。再调直隶总督。
武职也可以转文职,如岳钟琪,以四川提督改甘肃提督,又兼甘肃巡抚,再升川陕总督,后革职。最后起复又任四川提督。
清末很有趣的是,湘军中很多在前线和太平军作战的将领,朝廷给的却很有趣,一般是生员出身的,给文职;否则给武职。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6-1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其实真正对应的是:
京官——外官
中央官——地方官
京官和中央官有较小差别,外官和地方官也有较小差别。
....... (2015-06-17 21:12) 

按照正史的分类,文官分朝官和外官,主职任于朝廷中央机构的都是朝官。
地方官或京官之只是是非正式的说法,它们跟朝官与外官的范畴不完全对应,误差范围就在于历代都有的京府京县。
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稿》,在职官志中,两京府京县都排在外官之首(前代史志也差不多),品秩更高的地方大员,也只能排其后。
就我个人理解,如清代排外官之首的顺天府尹以及大兴宛平二知县是京官,不是地方官,而其名义上司直隶总督则是地方官。
京官=朝官+京府京县首官;地方官=外官-京府京县首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6-17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按照正史的分类,文官分朝官和外官,主职任于朝廷中央机构的都是朝官。
地方官或京官之只是是非正式的说法,它们跟朝官与外官的范畴不完全对应,误差范围就在于历代都有的京府京县。
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稿》,在职官志中,两京府京县都排在外官之首(前代史志也差不多), .. (2015-06-17 22:04)

清代顺天府尹是小九卿之一。是上朝的,只是与其他三品京官一样站在最外面。
顺天府尹往往是京堂升迁的,不属于外放(有时也由侍郎、正三品京堂兼任)

在现在的史志研究中,多以京官、外官对应,中央官、地方官对应。当然也仍有京官和地方官对应的,但这个时候一般不涉及京府京县。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06-1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清代顺天府尹是小九卿之一。是上朝的,只是与其他三品京官一样站在最外面。
顺天府尹往往是京堂升迁的,不属于外放(有时也由侍郎、正三品京堂兼任)
在现在的史志研究中,多以京官、外官对应,中央官、地方官对应。当然也仍有京官和地方官对应的,但这个时候一般不涉及京府京县 .. (2015-06-17 22:40) 

是的,不但清顺天府,历代京府京县都有奉朝请的资格。
但明清两代正史都白底黑字把京府京县列在《外官》之首,其次才是总督巡抚(明史则是布政使)。
也就是说,京府京县属于外官而非朝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6-18
明清兩代「正史」沒有宰相呢,宰相真的消失了嗎?呵呵

還是那句話,少讀教科書,多看實務文件和專題論文。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6-18
请教雅昭:宋朝县令可能在节度府中做僚属,知县才主县事。那么难道县令为地方官,知县为京官。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6-18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请教雅昭:宋朝县令可能在节度府中做僚属,知县才主县事。那么难道县令为地方官,知县为京官。 (2015-06-18 06:33) 

我最近的新觀點是真正意義上的地方官在明清已經死絕了。直到九品芝麻官的主要職能也是為朝廷貢獻稅收整備治安,從制度上已經不存在代表地方利益的正式官職了。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6-18
中央集權達到最極致是在滿清,就是一個知縣也得在皇帝的親自教誨下赴任就職。

雖然清朝知縣在當代多被通稱為「縣令」,然而其實早已本質不同了。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5-06-18
宋元一般將京職與朝官並為「京朝官」歸類管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