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听玫儿的反驳:
1:材质不一样?小行星是岩石的,彗星是一团脏冰球?
回答:没有任何定义宣称,行星是必须岩石构成。要知道,小行星按照材质构成分类,可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岩石行星、冰态行星等,这些在太阳系内都存在。所以我们不能从材质定义。
2:小行星有足够大的体积,能维持自己的球状外形?
回答:并没有定义小行星和彗星的体积或者质量的上下限。许多小行星足够小,所以他们的形状千奇百怪。
3:彗星有慧尾?小行星没有——我们看看NASA、ESA、以及《科学》杂志的解释:
彗星与小行星的区别只在于存在着包围彗核的大气层,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扩散著。这些大气层有一部分被称为彗发(在中央包围着彗核的大气层),其它的则是彗尾(受到来自太阳的太阳风等离子体和光压作用,从彗发被剥离的气体、尘埃、和带电粒子,通常呈线性延展的部分)。然而,
熄火彗星因为已经接近太阳许多次,几乎已经失去了所有可挥发的气体和尘埃,所以就显得小的小行星没什么区别。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学家的报告首次明确的指出在矮行星谷神星,也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有水汽存在。这项检测是通过赫歇尔空间天文台使用远红外技术完成的。此一发现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会有这种典型的"喷流萌芽和羽流"。根据其中一位科学家的说法:
"彗星和小行星之间的区隔是越来越模糊了。" 4:小行星被认为与彗星有着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轨道内侧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阳系的外侧。
小行星中,有一种分类,叫类塞德娜天体(sednoid),比如代表:塞德娜(90377 Sedna)远日点937个天文单位,而海王星距离太阳才30个天文单位。同样,有一种彗星,叫主带彗星(Active asteroid),是在主要的小行星带内(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天体。不同于多数彗星的轨道多半在接近木星或距离太阳更遥远的距离上,主带彗星的轨道接近圆形,因此很难从轨道上的特征与许多标准的小行星区分出来。
一些科学家认为:主带彗星是在内太阳系接近现在的位置上形成的,只是单纯的冰小行星,并且有许多小行星是含冰的。 5:虽然都是椭圆形轨道,但彗星的轨道很扁,离心率接近1;行星的轨道更圆一些?彗星的近日点,能切入太阳系内部的某些行星轨道,最远则很远很远?彗星的轨道不稳定,也许会被移出太阳系?
小行星中,有一种分类,叫半人马小行星(Centaur),就符合这个定义。半人马小行星并没有稳定的轨道且最后会被巨大行星移出太阳系。该分类有一颗著名的小行星叫 65489 Ceto,近日点 17.85,远日点 187.74,这轨道比许多彗星更扁。截至2008年,三颗半人马小行星被发现有彗星状的彗发活动:2060 Chiron(凯龙)、60558 Echeclus 和 166P/NEAT,
因此这三颗,归属于小行星也归属于彗星。其它的半人马小行星,像 52872 Okyrhoe 被怀疑有类似彗星的活动。任何一颗受到摄动而接近太阳至足够的距离内时的小行星,都可已被预期会成为彗星。
红色:归属于小行星也归属于彗星的凯龙轨道;
蓝色:木星的轨道;
10点钟方向白点: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