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96阅读
  • 27回复

[地名由来]文史专家挖掘珠海地名由来 原名“渔民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12-03
2012-12-02      来源:珠江晚报    
    
  1953年“珠海县”正式成立,但在这之前曾被命名为“渔民县”,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被我市文史专家何志毅挖掘出来,成为一段有趣的文史“典故”。
  建国后珠海最早的
  行政机构始于1951年
  何志毅潜心研究珠海历史多年,他查找资料、多方走访,了解到珠海曾经命名为“渔民”,梳理出珠海地名的由来。他说,珠海建县之前,珠海(不含斗门)区域被称为“中山第五、六、七区”。1949年12月,珠江地委选派6名干部到唐家组成一个渔民工作组(简称“渔工组”),渔工组设在唐家旧乡政府清晖堂,后又调来一批青年骨干在各渔港设立渔民办事处。
  1951年1月,为了巩固珠江口海防与统一管理发展渔业的需要,设立了珠海专区管理处,相当于县(团)级建制,管理处设在唐家。1952年7月,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中山县渔民区人民政府,区政府设在唐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珠海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
  渔民县县址设在唐家
  1952年8月,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和中南局负责人陶铸在视察唐家时,提出建一个边防县、渔民县的建议。当时珠海地区渔业人口近3万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0%,初步提出“面向海洋”的建县方针,此项建议经粤中区委批准,由华南分局呈报中央。
  但在县城选址问题上,人们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应该设在虎门,理由是虎门为珠江口的军事要塞;有人则认为应该设在唐家,认为虎门距陆地较远,交通不便,而唐家在近代颇有名气,民国时则建过县治,有一定基础,可把此地建成渔船湾泊、修船、渔货加工的集散地。经过两个月的讨论,1952年12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零八号文件批复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广东省成立“渔民县”,渔民县县址设在唐家。
  1953年4月7日
 珠海县正式成立
  据何志毅介绍,当时许多同志对“渔民县”这个地名不太满意,认为较俗,没有地方特色,希望取一个既好听又符合地理环境的县名。当地干部深入民间,集思广益,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听到一个传说:唐家湾渔民常出海捕鱼,南海龙宫珠女常常显灵拯救出海渔民,有人就提议将珠女的“珠”与南海龙宫的“海”加在一起成为“珠海”,他们又从地方志中寻找依据,唐家三峰小学校歌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字样,从地理环境讲,前环就是珠江出海口,用“珠海”命名,符合叶剑英提出的“面向海洋”方针。经区政府讨论研究,将“珠海”这个县名报政务院批复。
  1953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中南行政委员会,同意将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且提高一级按丙级县编制。同年5月1日,在唐家广场,首任县委书记曾文宣布珠海县正式成立,并挂上牌匾,这是珠海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建立县级政权,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记者吴晓云)
好姑娘,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
她们是摧毁者,也是建造者。
当你从感情的余烬里爬出来的刹那,就已经涅槃重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12-03
这还需要砖家考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12-03
回 我是谁 的帖子
我是谁:这还需要砖家考证。。。。 (2012-12-03 10:16) 

妓者不知道,所以以为除了砖家大家都不知道。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12-03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妓者不知道,所以以为除了砖家大家都不知道。 (2012-12-03 11:15) 

不过大众的地理区划水平确实并不高,我们这类人终归只是小众
这篇文章主要是这个记者把这个专家捧得太高,难度并不大的区划沿革史料被这个记者说的似乎是极其生僻的典故似的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12-03
渔民县这个名字很好啊,很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应该同时在察热设立牧民县,黑龙江猎民县,福建疍民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高潮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12-06
公社时代几乎每个城关镇都有“蔬菜大队”。改开搞30多年后,这些“蔬菜大队”绝大多数消失了,成了各种楼盘、厂房。其他大队一般改成了村居,至少还保留了地名,而这些“蔬菜大队”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12-07
求文史专家头衔。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9-18
明清:香山县恭常都大部分(磨刀门以东)、黄梁都(磨刀门以西,含今珠海市斗门区大部分、金湾区)——光绪:香山县上恭镇、下恭镇大部分、黄梁镇——宣统:香山县第六、七(七区大部分,下同)、八区——1925年:中山县第六、七、八区——1930年:中山县中山港区大部分、南乡区一半、南海区、黄梁区——1931年:中山县第五区一半、第六区大部分、第七区、第八区——1946年:撤区并乡,众多大乡——1951年:如文所述——1953年:如文所述——1958年:整体并入中山县,为珠海大公社——1961年:复分出珠海县——1979:……

1930年至1934年中山县治由第一区石岐迁往第六区唐家,1934年复迁回石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9-18
应该让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家出来说一下是不是真的。
【明】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文化经济地缘接近的发达地区可以合并改区地级市直管,相离较远县市应该脱离地级市省直管,还县域经济自主权促全国经济共繁荣!

.好吧,就只有“夜憔悴”这一个小马甲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9-19
當時說的「为了巩固珠江口海防与统一管理发展渔业的需要」,是不是指在萬山群島的國軍殘餘勢力?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9-21
没想到那时候珠江东岸的虎门也属于渔民县啊,好意外
谢绝@倾城风雨 回复本人帖子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9-24
其实珠海这个地名还不错。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9-24
斗门与珠海

宝安与深圳

老县与渔村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9-30
应该把珠海和中山合并

设立地级香山市,下设中山区,珠海区,斗门区


中山区的神湾,三乡,坦洲三个镇划给珠海区, 珠海区的横琴, 湾仔划给澳门。。。

万山群岛东部划给香港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10-01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支持这方案。。。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10-01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应该把珠海和中山合并
设立地级香山市,下设中山区,珠海区,斗门区
....... (2013-09-30 11:26) 

不管中珠是否能合并,横琴岛归澳门的话还是可以的
谢绝@倾城风雨 回复本人帖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5-18
“珠海”名称的来历
    1949年10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南部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1952年12月31日,国家出于备战需要建立“渔民县”(临时名字,因这一带的人主要是以打渔为业),宝安、东莞、中山3县所属海岛为渔民县的行政区域,县址设在唐家,由粤中行政区领导。因为该县的区域在珠江出海的八大门(虎门、横门、蕉门、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崖门、虎跳门)所在区域,也就是“珠江出海的地方”,简称“珠海”。1953年4月7日将“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将中山县属的中山港乡、东莞县属的万顷沙及珠江口外附近的三灶、大横琴、小横琴、南水、北水、高栏、荷包、淇澳、龙穴、内伶仃、外伶仃、三门列岛、万山群岛、担杆列岛、佳蓬列岛等全部100多个海岛划归珠海县,县政府设于唐家,隶属粤中行政区管辖。
    1955年珠海划为边防区,设立上涌、下栅边防检查站和发边防居民证。
    1959年3月22日,珠海县撤并入中山县。
    1961年4月17日恢复珠海县建制,县政府驻香洲。
    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撤县改为珠海市,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市人民政府)设在香洲。同年11月升格为省辖市。
    1980年8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批准在珠海设置经济特区,面积为6.81平方公里。1983年6月29日,国务院批准调整珠海经济特区范围面积为15.16千方公里。
    1989年4月5日,珠海经济特区面积调整为121平方公里(香洲区的内陆地区、横琴岛和淇澳岛)。
    今天的珠海市包括了以前的珠海县和斗门县,以前的珠海县划分成了今天的香洲区、金湾区和横琴新区,以前的斗门县撤县改为今天的斗门区。今天珠海市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今中山市),小部分地区原属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宝安县(今深圳市)、东莞县(今东莞市)。
       今天的澳门、珠海和中山三地的绝大部分区域是当年的香山县的区域。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5-18
东莞原来也曾“跨海”过啊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05-18
回 当时明月在 的帖子
当时明月在:东莞原来也曾“跨海”过啊 (2014-05-18 18:14) 

是啊,原来东莞是大县,管辖的地方不只今天这么点。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4-05-18
回 当时明月在 的帖子
当时明月在:东莞原来也曾“跨海”过啊 (2014-05-18 18:14) 

严格的说应该是跨江。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4-05-19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97805

据何志毅介绍,当时许多同志对“渔民县”这个地名不太满意,认为较俗,没有地方特色,希望取一个既好听又符合地理环境的县名。当地干部深入民间,集思广益,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听到一个传说:唐家湾渔民常出海捕鱼,南海龙宫珠女常常显灵拯救出海渔民,有人就提议将珠女的“珠”与南海龙宫的“海”加在一起成为“珠海”,他们又从地方志中寻找依据,唐家三峰小学校歌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字样,从地理环境讲,前环就是珠江出海口,用“珠海”命名,符合叶剑英提出的“面向海洋”方针。经区政府讨论研究,将“珠海”这个县名报政务院批复。
yuloujournal为本人马甲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5-19
回 yuloucn 的帖子
yuloucn: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97805
据何志毅介绍,当时许多同志对“渔民县”这个地名不太满意,认为较俗,没有地方特色,希望取一个既好听又符合地理环境的县名。当地干部深入民间,集思广益,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听到一个传说:唐家湾渔民常出海捕鱼,南海龙宫珠女常常显 .. (2014-05-19 00:56) 

已合并讨论。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5-19
回 大唐总理 的帖子
大唐总理:    1949年10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南部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1952年12月31日,国家出于备战需要建立“渔民县”(临时名字,因这一带的人主要是以打渔为业),宝安、东莞、中山3县所属海岛为渔民县的行政区域,县址设在唐家,由粤中 .. (2014-05-18 17:15) 

非常伤心,我的帖子被合并了。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05-19
回 大唐总理 的帖子
大唐总理:非常伤心,我的帖子被合并了。 (2014-05-19 09:20) 

相同或相近的帖子合并很正常,没什么好伤心的。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2-02-03
对珠海县的置县过程, 学界以往不乏探讨。综观复原置县过程的各种说法, 虽总体脉络较为清晰, 但就“珠海县是否由渔民县更名而来”这一问题, 并未形成清晰透彻的统一认识。那么, 置县过程中的“渔民县”该如何理解, 其名实关系又是如何?

(1) 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
先从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来看, 1952年底粤中行政区应有“渔民县”这一建制名称无疑。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1952) 写明:粤中行政区辖渔民县, 注为“由宝安、东莞、中山三县所属海岛合并设置”6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1954) 写明:粤中行政区辖珠海县, 注为“原渔民县改称”66。《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 (第二卷) 广东省1952、1953年行政区划中即写作“设立渔民县, 以宝安、东莞、中山3个县所属海岛为其行政区域, 由粤中行政区领导”;“渔民县更名为珠海县 (政务院1953年4月20日批准) ”67。

但以上三种材料均未言明是何时、何机构批准设立的“渔民县”。行政区划调整中, 粤中行政区建立的这个“渔民县”还要放到当时的全国大环境及广东珠江口设县地域具体考量。

(2) 当时新闻稿中的广东“渔民县”
从上文可知, 1952年11月开始, 华中、中南地区开始发动渔民进行民主改革, 渔民行政区划的设立和调整成为当时工作的重点之一。“渔民县”作为当时中共中央要求地方建立的行政区类型之一, 尤其是沿海、沿湖地带陆续按要求建立了一批渔民县, 足以说明“渔民县”在地方行政区划落实中的普遍和迅速。

正因为“渔民县”是中央要求的政区类型之一, 所以在新闻报道中, “渔民县”并非一个政区的专有名词, 而是作为一类政区的通名存在。如, 1953年4月26日, 《新华社新闻稿》转新华社广州25日电, “广东省建立雷东、珠海两个渔民县”。1953年5月8日, 《福建日报》头版报道《广东建立两个渔民县》, “最近建立了雷东和珠海两个渔民县”。1953年9月2日, 《新华社新闻稿》转新华社广州1日电, “广东沿海一带建立渔民区政权……从四月份起到最近为止, 已陆续建立珠海、雷东、南澳三个渔民县”68。

因此, “渔民县”一词, 在当时的语境下, 从中央到地方, 均指渔民行政区类型的一种, 而绝非专有名词。并没有一个以“渔民”为专名的县, 这与时代背景不符。

(3) 已有的研究成果
较早对珠海建县过程进行复原的是沈锦锋, 在其1990年发表的《珠海建县概述》一文中指出, 1952年7月, 珠江专区海岛管理处将珠江口中山、东莞、宝安县原划设海岛管理处的各岛屿移交中山县管辖。12月, 以此为基础设立中山县渔民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2年12月31日 (52) 政政齐字第一〇八号》, 批准广东省成立雷东、渔民两县。而后, 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4月7日 (53) 政政孙字第 (59) 号》文件中, 同意将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 且提高一级按丙等县编制。《广东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30日 (53) 粤民府朱字第62号, 关于本省划设雷东、珠海两县及赤溪并入台山县、梅茂并入吴川县的通报》记载了珠海县于1953年4月20日在唐家成立的过程。并言, 1953年5月1日, 首任县委书记曾文向群众宣布珠海县成立。5月25日,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确定珠海县的区、乡名称、数量及范围。共计4区44乡69。 (珠海县4区行政区域界线如图10所示)

该文所述的建县过程成为后来研究的共识, 如吴国强的《广东各市的设置和命名 (一) 》70, 黄晓东主编的《珠海简史》71, 何志毅的《珠海县治及县名的由来》72。文中所言档案笔者尚无缘得见, 但就其中几点发表愚见。

首先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2年12月31日 (52) 政政齐字第一〇八号》文件的序号错误。沈文、何文均以此为重要依据, 言“渔民县”为1952年12月31日由政务院批准设立。但就政务院1952年命令来看, 此处“108号”是错误的。《安徽省志·附录》中录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政政齐字第106号, 发布于1952年8月25日, 内容为撤销皖南、皖北两人民行政公署, 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73。若按沈文, 108号命令在12月31日, 则差之远矣。加之, 《江苏省明清以来档案精品选·省馆卷》影印有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致华东军政委员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日期的报告原件, 内书“转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2年11月25日政政齐字第149号命令敬悉”。则政务院149号命令已为11月25日了, 沈文中若有12月31日的政务院命令, 也必在149号排序以后。由此观之, 沈文引用档案有误。

其次, 中央人民政府《1953年4月7日 (53) 政政孙字第 (59) 号》文件将渔民县“正式定名”为珠海县。何为正式定名?亦即之前名称尚未敲定, 而非对既有名称的改变。

最后, 《广东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30日 (53) 粤民府朱字第62号, 关于本省划设雷东、珠海两县及赤溪并入台山县、梅茂并入吴川县的通报》一文, 如果原已获批准定名为渔民县, 此处为何仍用“划设”而非“更名”?况且, 若1952年12月31日已批准设立“渔民县”, 为何至1953年5月1日, 才向群众宣布珠海县成立, 5月25日, 才确定珠海县的区乡名称、数量及范围?由此观之, “渔民县”的建制并没有完成, 也没有“渔民县人民政府”这样一个行政机构, 或“中共渔民县党委”这样一个党组织。

陈义的《珠海名称原由说》提到, 中山县就渔民区管理上的困难, 于1952年9月向珠江专署报告, 广东省民政厅于1952年12月13日 (52) 民政字第3623号文中提出建设渔民县的设想, 即“我厅已初步拟具全省沿海渔民建政方案, 其中最主要部分是将中山县和宝安东莞的海岛及沿海重要地区划辟新县”, “在设立渔民县未奉批准实施前, 中山县仍应积极负起接管任务”。74黄玲在其《深圳内伶仃岛的前世与今生》一文中也提到了“1952年12月政务院发出政政齐字第180号文, 同意将东莞、中山、宝安三县海岛划设为渔民县 (后正式定名为珠海县) ”75。

由此观之, 1952年12月13日广东省民政厅所言, 仅为想在此区域设置渔民县, 这个“渔民县”, 很明显是在中共中央《关于渔民工作的指示》中提到的泛指的“渔民县”, 而非特指的, 专名为“渔民”的一个县。这是广东省根据中央“指示”精神, 在沿海地带, 根据打鱼区域, 以港口为中心设立渔民县做出的渔民行政区划设置。若单独以文件观文件, 以过程看过程, 难免会陷入具体词句的误解。综观当时中央的要求、地方的实践, 可知, 此时广东省提请设立的, 应该是作为渔民行政区一种的渔民县, 即使当月获批准, 也只是允诺了建制的可行, 直到1953年4月20日, 才正式将这个位于珠江口的渔民县定名为“珠海县”。76因此, “珠海县”是今天珠海市的第一个名字, 而非由“渔民县”更名而来。


参考资料

陈冰.20世纪50年代中国渔民行政区置废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34(03):99-113.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