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90169
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东部是平坦宽阔的台地,全省主要为辽河流域,以西辽河为主,南方还有滦河,东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与河谷丘陵错综。
图片:图8-多伦-2.png
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都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曰察必鹘者盖产于此。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大供居民食用。
据查到的历史资料记载,滦河水运起于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78年,前后水运活跃了近1800年。
唐武德元年(618年),滦河支流二滦河通水运,漕船由山东登莱抵漂渝津(今天津海口一带),然后泛海入濡上行至马城、平州等地,并通达青、泝二河流域。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滦河水运大兴,政府设马城为通水积粮之地,沿河乐安、会里、偏凉汀、平州等码头设施,进一步完善起来……由于当时水运平州有海路风险,唐代官方规定,幽州(今北京)至平州须由桑干河经运河、漳水入海,再沿濡水上行至安东都护府 (今卢龙),其运费“上水十六文,下水六文”,较其他水路偏高,以吸引商民船舶行运。
辽代,为储集粮草,曾多次疏浚闾芬沟为运道,引滦水会青、泝二河直达倴城(今滦南县城),使其很快发展成商业发达的繁荣城镇,倴城即从辽守将那颜倴盏之倴字命名,一直延续至今。
金天会三年(1125年),“宋兵三千自海道入滦,袭破九寨,杀马城戌将节度使国尔噶,取其银牌、兵杖及马而去”。宋金“绍兴和议”后,南宋每年向金纳银20万两,绢帛20万匹,银帛的运输即由南北大运河转口山东莱州泛海入滦,运抵金五京之一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
元朝大兴水运,河海联运并行。海运芦台经黑洋口、蚕沙口入滦、青二河饷滦榆(滦州、榆关),即元北地海运四线之一。故在渤海西岸设涧河口、黑沿子、咀东等7处水运驿站,以供来往船只停泊避风、补加给养。特别是元朝在滦河上游的开平建有“上都”,历届元帝均“大驾岁一巡幸,未暑而至”,时谓元之“陪都”,曾多次疏浚滦河河道,使其畅通无阻,确保上都物资供应。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发平滦军民造船2000余只,泊集偏凉汀投入水上运输。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命北京宣慰司修滦河道;二十八年(1291年)八月,奉命整治滦河的姚演向元廷进言:“奉命疏浚滦河,漕运上都,乞应副沿河盖露困工匠什物,仍预备来岁所用漕船五百艘,水手一万,牵船夫二万四千”。如此漕运规模,很快使奇货用物充满开平,上都一跃成为元朝两大繁华名都之一。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兴工之际,大批建筑木材主要来自北部的原生林,从后围、英图围、莫多围三处砍伐的木料即达365,549件,其中,有4761件用于建造布达拉庙(普陀宗乘之庙)。又据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统计,在围场3次砍伐木材有82,926件,工程完成尚余883件。由于上述伐木场地居滦河上游的兴州河、伊马吐河、武烈河等支流附近,沿水路将木材顺流浮载至承德甚为便捷。河道与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了承德的崛起,也带来了滦河水运的繁荣。其中,构筑山庄和外八庙所用的大批物料,如产自云贵川黔的金丝楠木、柏木、杉木等珍贵木料,苏州的金砖,山东临清的澄浆砖以及数万建筑军士民夫的粮草供给,大多通过滦河水路,逆水上行抵承德。
民国初年,直隶省内河行轮局,曾拟开辟滦河轮船客运,后因航道艰险而作罢,但民间水运依旧不衰。时上行货物中,煤炭的运输量呈逐年增加之势;下行仍以木、药两材为主。当时的船只,有平底、凸底两种,但共同的特点是船身狭长,吃水较深。如“载重10吨的小船,船长21米、宽3.75米、吃水1.5米”,适合迁安至滦河口之间平缓航道;凸底船呈尖形,载重量2吨~3吨,用于迁安至承德间的水上运输。
1956年,航运社易名为航运小组,有国营与集体木船200多只,航运区间上至承德下板城,下至乐亭甜水沟。1958年,柏各庄输水干渠在岩山修建渠首工程,滦河下游水位下降,河床淤积,航道受阻,加之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因而水运业务清淡。1974年后,潘家口水库与大黑汀水库先后施工,滦河上游水道严重淤浅,至1978年初,滦河与洒河桥航运分站先后撤销。
全省主要为辽河流域,以西辽河为主,南方还有滦河,东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与河谷丘陵错综。
它是两河流域的分界线。此梁阳坡的黄土梁,是滦河支流瀑河的主要发源地。瀑河辽称陷河、神水,清称豹河。而五虎马梁以北则是辽河流域的老哈河,柳溪川与七家岱川两条支流在此汇流后奔向宁城。黄土梁子镇的双河村即因此而得名。老哈河辽代称土河,其源头马孟山是七老图山的主峰,是传说中契丹始祖诞生的地方。老哈河在平泉境内流长达75公里,流域面积914平方公里。老哈河两岸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的达数十处。
辽宋时期,因受1004年“澶渊之盟”的影响,两国交好一百多年,聘使不断,驿馆更趋完善。从宋辽边境的雄州至中京、上京的西、南两条驿路均须经过五虎马梁。西线,又称古北路,从承德县鹿儿峡馆(东山咀)过蛤蟆岭(今祥云岭)进入平泉境七沟川45里到五虎马梁(石子岭),35里至富谷馆(蒙合乌苏乡高家沟),再前行到达辽中京(宁城县之大名城)的通天馆(专门接待宋使的驿馆)。南线,又称松亭路。出卢龙塞(潘家口)过松亭关、泽州神山县(今平泉县南之会州城),在今县城与西线汇合而北,过五虎马梁抵达中京。而辽朝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该线在与北宋交往的过程中秘而不用。
康熙二十年(1648)四月二十日,康熙帝北巡蒙古,驻跸席尔哈河(平泉县城之西河)地方,土默特部落固山贝子来朝。十三日过五虎马梁驻拜查地方,十四日驻和尔和(宁城火里火),十五日驻巴尔汗(今八里罕),科尔沁国二品台吉敦罗布来朝。康熙南归亦过五虎马梁,并在今平泉大吉口留驻,赏赐酌建围场(今党坝镇之围场沟)有功人员。
滦河下游进入冀东平原重又变缓,河道中淤积很多,承德以下可行小船。清朝时,皇帝曾从承德乘大船从其支流武烈河进入干流再转入支流瀑河向辽宁方向进发。
徽钦二宗被俘,于靖康二年(1127年)春被金人押解,过平泉,与随从数千人,囚于中京(今宁城县大名城)九个月,后徙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作处理。据《呻吟语》载:欽、徽二帝北迁,为九月十三日出燕山东门,过石门,至景州(即今遵化市),上卢龙岭(燕山东脉),渡滦撒河(即今迁西撒河)、泽河(即今平泉瀑河),过大漠(今平泉以北之沙碛),十月十八日抵中京。计程九百五十里。
位于宁城县甸子镇的黑城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城遗址是始建于汉代的右平郡郡治平刚城故址,历史上是我国燕山北口的重要门户,与渔阳、辽东、辽西、上古一道并称为北方五郡。遗址外墙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800米,内城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外墙因年代久远,仅见局部、漫屏土岗。内城经辽、金、元、明修缮沿用,现存高大城垣。城内遗迹遗物丰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存。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所谓木兰秋狝,其真正的含义是到木兰围场行猎讲武。但是清代以避暑山庄为第二个都城,凡是到避暑山庄及其附近巡幸、集会和处理政务、消遣游乐都和行围一样泛称为木兰秋狝。实际上不都是行猎。乾隆帝到避暑山庄持续近六十年,仅六年至五十六年中,有四十次秋狝。木兰秋狝频繁举行,包括的内容很多,然而其目的性,康熙帝只说是为习武训练,实际还有别的。他在生平最后一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然后列举清军平定噶尔丹、策妄阿喇布坦等,“立功绝域”的业绩,归结为“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还有一个是在木兰秋狝时接见蒙古四十八旗的领袖,加强对塞外民族的控制。乾隆六年准备第一次木兰秋狝,宣称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因为在此之前监察御史丛洞上奏,以“第恐侍从以狩猎为乐”和“纪纲整肃,营务罔弛”为由,请求“暂息行围,以颐养天和”。乾隆帝针锋相对指出,“古者春菟,夏苗,秋狝,冬狩,皆因田猎以讲武事。我朝武备超越前代,当皇祖时屡次出师,所向无故,皆因平日训肆娴熟,是以有勇知方,人思敌忾。若平时将狩猎之事废而不讲,则满洲兵弁,习于晏安,骑射渐至生疏矣。皇祖每年出口行围,于军伍最为有益,而纪纲整饬,政事悉举,原与在京无异。至巡行口外,按历蒙古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怀远之略,所关甚钜”。他还为乃父雍正未曾举行木兰秋狝辩护说:“皇考因两路出兵,现有征发,是以暂停围猎。若在撤兵之后,亦必举行。”于是乾隆把他的木兰秋狝目的罗列为,“朕之降旨行围,所以遵循祖制,整饬戎兵,怀柔属国,非驰骋畋猎之谓”。这番言论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秋狝的目的,所差的就是从康熙帝到乾隆帝,都否认他们有以“狩猎为乐”,或为“嬉游而来”。但是有时的确以此为目的,或夹杂这样的目的。
UID:130097
UID:4047
UID:170447
UID:7872
行者无疆:当年热河、西康、绥远、察哈尔四省被撤销太不应该了。 (2016-07-02 09:00)
UID:169896
UID:171106
UID:144475
UID:172677
UID:131772
UID:130662
UID:19225
UID:182814
UID:171196
UID:171857
UID:178496
lw109:金天会三年(1125年),“宋兵三千自海道入滦,袭破九寨,杀马城戌将节度使国尔噶,取其银牌、兵杖及马而去”。宋金“绍兴和议”后,南宋每年向金纳银20万两,绢帛20万匹,银帛的运输即由南北大运河转口山东莱州泛海入滦,运抵金五京之一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查了一下,这是宋 .. (2016-07-20 15:22)
UID:6531
流年:即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昏招“海上之盟”,聯金滅遼策。遼國敗亡,宋朝也就唇亡齒寒了;大動干戈又消耗府庫,戰後重建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說徽宗無道還只是民怨沸騰,這個昏招可以說直接弄死了宋朝。(2016-08-03 18:09)嬀/color]
UID:14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