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上丝路保护和联合申遗
城市联盟联席会议看点
5月中旬,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丝”联合审遗办公室(广州)和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暨海丝文化遗产培训班”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上海、广东、江苏、福建、浙江、
山东、广西、海南、河北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物
行政部门领导,香港、澳门特别
行政区文物行政部门领导,广州、南京、宁波、丽水、莆田、漳州、江门、阳江、黄骅、蓬莱、连云港、扬州、南通、苏州、福州、潮州、汕头、湛江、北海、三亚、淄博、东营、威海、长沙等24市市政府分管领导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公布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长沙和澳门提出加盟申请获得通过。这意味着该联盟成员由24个增加到26个,成为我国海上丝路保护和联合申遗新生力量。
海丝保护和申遗《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航海技术开展东西方交流的海路网络,也是中西方不同文明板块之间
经济文化科技相互传输的纽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说,“它的时间自公元前2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即蒸汽动力取代风帆动力前,它的空间是由地中海、东非、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六大板块构成。”在中国,从秦汉到明清,海丝可以分为环胶东半岛、长江
流域、杭州湾及瓯江流域、闽江漳江韩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北部湾六大区域,它们或通往日本和朝鲜半岛,或连接海丝与内陆生产体系,或是瓷器生产和妈祖崇拜的重要区域,或是外来宗教传入中国的重要节点,反映了人类通过海洋实现价值观、审美、艺术和信仰生活等悠久的互动交融,见证了古典风帆航海时代多元共处的海洋文化传统,也反映古代
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郑和下西洋这样世界性的跨海文化传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文化举措之一。2015年,我国正式将“海上丝绸之路”列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确定广州为牵头城市;2018年,广州、南京、宁波、福州、北海、三亚、淄博等24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
海丝申遗涵盖了
历史遗迹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监测
管理、宣传推广、合作交流等一系列系统工程。为此,本次联席会议审议并公布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根据该《计划》,联盟城市将积极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察评估海丝史迹点,为国家文物局确定新的海丝史迹点名单、编制海丝史迹点保护规划、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开展日常监测管理,以及提升保护水平等提供依据。同时,设立国际级海丝史迹保护研究中心,建立虚拟博物馆、举办海丝文化全国巡展,以历史为基础,文化为窗口,树立海丝文化品牌形象,不断加强与国外海丝城市交流合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在会上公布了我国63处海丝史迹遗产点和关联点,其中新增补的达到39处,包括烟台蓬莱阁和蓬莱水城、威海成头山、上海青龙镇遗址、海南藤桥墓群等。赵云表示:“包含63处遗产点和关联点的预备名单实行动态更新,一方面会增加符合标准的遗产点,另一方面也会剔除遗产本体保存不好、管理条件较差、难以进一步确认其与海丝价值关联性的遗产点,因此入选预备名单意味着保护、研究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责任,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荣誉。”
广西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莫志东作表态发言,感谢文研院将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防城港潭蓬运河,钦州西坑古运河列入海丝申遗遗产点。同时表示,广西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写好广西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澳门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提交申请时表示,明代中期以来,澳门成为连接欧洲、美洲、东亚及东南亚的中转港,极大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共有学院遗址、宗教遗迹以及保护贸易和港口的炮台、城墙等军事防御设施等11处海丝史迹,澳门加入联盟一方面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强化“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一城市文化定位。
首个内陆城市加盟“海丝”联合申遗
在“2019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上,湖南省长沙市副市长陈中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标志着长沙正式加入我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这也是中国首个内陆城市加入该联盟。
作为一座内陆城市,长沙为何加盟“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陈中在发言时给出了答案:长沙铜官窑是唐代最大的民窑瓷器基地,也是瓷器釉下多彩的发祥地,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铜官窑遗址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并已制定保护规划,建成遗址公园,作为重要遗产点,与全国联盟城市共同致力于海丝申遗。
据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杨长江介绍,长沙铜官窑遗址至今仍保留龙窑遗址76处、采泥矿遗址24处,以及一批作坊、码头、货藏、市场、墓葬等遗存,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唐代一个制瓷工业基地的文化面貌。同时,由于历代对于铜官窑遗址的干扰有限,遗址赖以生存的山体、水系等自然要素得到了较好保存。
长沙市高度重视铜官窑遗址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全市第一部遗址专题保护法规——《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条例》,将《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区保护总体规划》等纳入长沙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当前,长沙铜官窑遗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已由国家文物局授牌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截止2018年底,长沙先后投入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遗址保护和公园建设。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长沙是海外贸易商品铜官窑瓷器的产地,长沙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填充了海丝申遗的一个短板”。
江苏“海丝”遗产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处于中国海岸线的南北中心位置,长江、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在江苏与东亚沿海航线交汇,不仅把南北方联系在一起,也把内陆地区与东亚沿海地区联系在一起。”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吴晓林表示,“近两年,太仓樊村泾遗址、掘港国清寺遗址、张家港黄泗浦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江苏的海丝文化遗产谱系。”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预备名单中,江苏共有南京、扬州、南通、苏州和连云港的13处海丝史迹在列,超过全国总数1/5,表明江苏作为中国古代海上、陆上
交通“十字路口”的历史地位。
此次预备名单中,南京的龙江船厂遗址、郑和墓和洪保墓都与郑和下西洋有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的巅峰和绝响,郑和船队的宝船就是在龙江船厂建造的,遗址现存三平行排列的古代船坞,出土过超过10米的巨型舵杆和高1.5米的铁锚。洪保是郑和使团的核心领导成员,郑和去世后,他又率领船队再下西洋,其墓葬出土的寿藏铭是中外海上交流的重要资料。而南京明故宫则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此次也被增补进预备名单。
扬州入选的普哈丁墓、仙鹤寺都与伊斯兰教有关。前者安葬的普哈丁于南宋来扬州传教,后病逝于从天津南下的舟中,被遵其遗嘱安葬于扬州城东古运河畔;后者为中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重要名寺,至今仍存宋、元、明、清遗迹,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此次增补的文峰塔位于古运河到长江的必由之路,唐代鉴真六次东渡,有三次从这里登船出发。
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则是鉴真第六次东渡的出海地,历经十年考古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河道、疑似寺庙建筑等,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被增补进预备名单。
连云港孔望山因孔子在此望东海而得名,山上的龙洞庵始建于东汉,时称东海庙,是连云港现存最古老的古刹之一,东汉时的《东海庙碑》上写道人们拜倒在东海神君的脚下,祈求他保佑海波不兴,人们能够出海平安。
除此之外,江苏省还有大量的海丝遗产等待发掘和保护。南京市文旅局局长金卫东表示,石头城在六朝350年间始终与南京相伴,见证当时的海上交通盛况;大报恩寺是郑和监工完成的,寺内种有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天妃宫、静海寺、净觉寺等也都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南京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唯一的都城,并且在六朝和明初以国家之力组织实施海外交流,海丝留给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有拓展研究空间。
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指出,南京以“拥江达海”的地缘优势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海上丝路城市之一,从而留下了一系列的相关史迹或物质、非物质及文献形态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成为丝绸之路的见证,也成为今天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跨国文化认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开展多方面合作的重要“使者”和“推手”。
江苏入选海丝申遗预备清单名录
南京: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洪保墓、明故宫
扬州:普哈丁墓、仙鹤寺、文峰塔
苏州:黄泗浦遗址、樊村泾遗址、浏河天妃宫遗迹
南通:掘港国清寺遗址
连云港:孔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