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山东省武城县杨庄乡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个乡的东部有一条沙河,河西是武城,河东是夏津。每年春季,这里都是弥漫,黄土飞扬。这条沙河从夏津县新盛店镇西李村进入武城,向北经杨庄、老城、李家户、甲马营等乡镇进入河北故城。多年前,沙河附近的村庄曾经有过不少黄沙堆积成的沙丘,当地老百姓说这是黄河流过的地方。的确,西沙河就是黄河故道。但是这条沙河是什么年代的黄河留下的遗迹呢?笔者有关应该历史和水利资料,初步认定武城西沙河是北宋庆历8年时黄河改道时一支北流故渎。
黄河是我国比较年轻的河流,大约形成于2万年前,但自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战国中叶,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据《汉志》记载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亦未酿成大规模改道,大河流经冀鲁交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到了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著名的决口地点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祐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祐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 公元1128年到1855年,黄河基本上是沿商丘、徐州一线夺淮河入黄海。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3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年黄河复归故道,迄今没有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黄河有可能流经武城境内只有两次,一是战国中叶的改道,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二是北宋庆历8年,也就是1048年的改道。史载:1048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镶教授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河北东路分页中,也清晰地标明1048年到1069年间,黄河在开德府(现在的濮阳)分为3股,其中北流2股,其中一股经大名、馆陶、临清、夏津进入历亭(现在的武城),然后经故城入河北,在永静军长芦(今青县附近)东流入渤海。因此,武城西沙河(包括夏津黄河故道)应该是这21年间留下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