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64阅读
  • 5回复

[地名由来]奉贤建县时间与县名由来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4-04
http://www.fxtong.gov.cn/fzbz/open3.asp?id=4298&classid=2036


奉贤建县时间与县名由来考


奉贤建县时间与县名由来考

——兼与“以泾得名”说者商榷

周正仁

奉贤建县时间的认定存有两说:一说“清雍正四年(1726年)”,一说“清雍正三年(1725年)”。奉贤建县至今280年,一直坚持“清雍正四年建县”说,理由是该年颁发钤记和首任知县张荫圻到县视事。同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户部等议复新建的13个县(同一批文),据查到的8个县(奉贤由华亭析出、金山由娄县析出、南汇由上海析出、福泉由青浦析出、宝山由嘉定析出、阳湖由武进析出、荆溪由宜兴析出、昭文由常熟析出),均以首任知县到任为正式置县时间。可见,以首任知县到任为正式建县,是有共识的。(附录一)不知上海市地名志办公室认定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奉贤县的依据是什么,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9年8月第1版)记述松江府同时析县的四县,何以置县时间前后不一,令人费解。(附录二)

奉贤县名的由来也有两说:一说因相传子游来此地故名(奉子游之贤说),一说因奉贤泾而得名(以泾得名说)。历次修编《奉贤县志》时,官方均取“奉子游之贤”说,诸多的书刊亦用此说。在新编《奉贤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时,经过考证与分析,坚持奉贤县名的“奉子游之贤”说。(附录三)但在编写《上海市地名词典》奉贤县条目时,与“以泾得名”说者产生分歧,在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中载:奉贤县“因水道奉贤泾(确址待考)得名”。(第198页)而我们的意见不予采纳。之后,在提供《上海地名志》奉贤条目时,又旧事重提,我们认为应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坚持以“奉子游之贤”说。可是,市地名办试写的《上海地名志》奉贤县条(修改稿)中,仍为奉贤县“因原有水道奉贤泾得名”。“以泾得名”说,始于清黄之隽《浚青村城濠记》中,“吾郡诸水,以泾、港、塘、汇名者百数,奉贤者泾之一也,华亭既分,遂以名。”(清《重修奉贤县志》卷二建置志第二页)“以泾得名”说的核心,因县境“原有水道奉贤泾得名。”那么,奉贤泾在何处?《民国奉贤县志稿》曰:“何者为前之奉贤泾,已无查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中注曰:“确址待考。”置有着大量确实证据的“奉子游之贤”说不用,却以“无考”、“待考”而立说,这不是做学问者的态度。

经我们考查,奉贤泾(即大新泾、新泾塘)在华亭县境,清雍正初析置奉贤县后仍在华亭境内。华亭与娄县合并为松江县,奉贤泾在松江县境内,后划入金山县。(附件四)因此,对于“以泾得名”说,早在清代两届修编《奉贤县志》时即被否定;本届新编《奉贤县志》时,经过调查研究与专家论证采用“奉子游之贤”说,不取“以泾得名”说。

而“以泾得名”说者在试写的《上海地名志》奉贤县长编稿中有这样一段按语:“据谭其骧《上海大陆部分海陆变迁示意图》及1987年《(奉贤)县志》所附‘奉贤县堤线变迁图’知公元四世纪时,海岸犹去冈身不远。当公元前5~6世纪时,奉贤今境大部犹为冈身外的浅海,且南桥、奉城两镇根本并不存在,言子虽‘贤’,何得在海上讲学?其属于附会是十分自然的,故虽称‘佳话’,但终非事实。”此段“按语”的推理是:言子未到南桥、奉城讲学,奉贤县名的由来就不能用“奉子游之贤”说。否则,“其属于附会是十分自然的”。

我们认为,这个结论不符合奉贤得名的事实。奉贤县官方对于县名由来,历来主张“奉子游之贤”说,而且客观地使用“相传”两字。上述“按语”对于这一事实却避而不见。如果经过调查考证,奉贤确无此传说,这时才可下“附会”的结论。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奉贤县第91任知县陈星焕在咸丰五年(1855年)春三月撰《重修文庙碑记》中说:“奉贤者,奉子游之贤也……旧志以为子游尝至此,故以名。”“子游至此与否,不可知。而里人之谈轶事,追芳躅慕圣人学道之训,遂觉弦歌雅化,如在青村远近间。”1986年12月,胡道静先生为新编《奉贤县志》作序云:“奉贤命名,有其历古传说,谓孔门高徒言偃尝过此地。……逮至建县,援为嘉名。……传说之成佳话,又何伤其为传说也。”如此清楚地表明奉贤县名的由来,怎能说是“附会”呢?!“以泾得名”说者,硬把一条不在奉贤境内的水道名,作为奉贤得名的依据,这才是真正的牵强附会。

再说,“以泾得名”说者认为,“言子虽‘贤’,何得在海上讲学?”此话亦欠推敲。虽然此时奉贤今境大部在浅海,但不能否认冈身以西的小部分已成陆数千年,虽言子不能“在海上讲学”,然而在陆上讲学还是有可能的吧!(这里仅指“可能”而言)再说,古人并无今人那样的科学水平,古人把今人以为尚在“海上”的地方当成陆地,也是常有之事。本是传说,何必苛求于前人!又何必一定要以不能“在海上讲学”为由,而否定“奉子游之贤”说呢!我们认为,这里是考证地名由来,而不是考证子游是否确实到过南桥、奉城。子游是否到过南桥、奉城?当然不一定。但古人以为子游到过奉城,却是事实。总之,考证地名不能钻牛角尖,应该尊重地方历史。正如,不能因为“蓬莱”无“仙”而否定蓬莱县名,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附录一:

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甲辰,户部等衙门议复:‘两江总督查弼纳奏,江南为财赋重地,而苏、松、常三府之州县尤为繁剧。额征赋税款项繁多,狱讼刑名案牍纷积,为牧令者,即有肆应之才亦难治理。请将苏州府属之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嘉定五县,太仓一州,松江府属之华亭、娄县、青浦、上海四县,常州府属之武进、无锡、宜兴三县各分立一县,庶得因地制宜之法。……新分之十三县,各设知县一员,典史一员……’从之。寻定苏州府长洲分县曰元和,吴江分县曰震泽,常熟分县曰昭文,昆山分县曰新阳,嘉定分县曰宝山,太仓州分县曰镇洋;松江府华亭分县曰奉贤,娄县分县曰金山,青浦分县曰福泉,上海分县曰南汇;常州府武进分县曰阳湖,无锡分县曰金匮,宜兴分县曰荆溪。”

雍正《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第679~680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4月第1版


首任奉贤知县“张荫圻(河南嵩县人,康熙甲午举人)雍正四年任”,“四年颁印、支俸银”。

光绪《重修奉贤县志》卷七第一页


清乾隆十九年知县李治灏《奉贤县志序》:“奉贤割华亭之半,设自雍正四年。”

《重修奉贤县志》卷末乾隆《奉贤县志原序》第二页


清乾隆二十年知县涂扩《奉贤县志序》:“雍正四年……割华亭之地为奉贤。”

同上第二页


清光绪四年春二月,抚吴使者吴元炳《重修奉贤县志序》:“雍正四年,析华亭之半置奉贤县。”

《重修奉贤县志序》序第二页


清光绪四年夏五月,护理江苏巡抚布政司勒方錡《重修奉贤县序志》:“国朝雍正四年,析华亭置为县。”

《重修奉贤县志序》第三页


清光绪四年正月,布政使衔署理苏松太兵备道海关监督刘瑞芬

《重修奉贤县志序》:“国朝雍正四年,析华亭之地,因村堡之域,建立县治。”

《重修奉贤县志序》第五页


清光绪三年知县韩佩金《重修奉贤县志序》:“奉邑于雍正四年分县。”

《重修奉贤县志序》第七页


同时析县的有关记述

“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分县,分华亭县东南境白沙乡和云间乡建奉贤县;分娄县的胥浦乡及华亭西南一部分建金山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

《松江县志》第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第1版


“雍正二年(1724年)准两江总督查弼纳等人的奏请分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分华亭的云间、白沙二乡大部设奉贤县,……分娄县的枫泾、胥浦乡设金山县,……分上海县长人乡大部设南汇县,……分青浦县的北亭、新江二乡设福泉县。”

《松江县志·特记·松江府记略》同上1171页


“金山自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首任知县汤之晸(河南睢州人)于同年到任。

《金山县志》第59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10月第1版


“金山自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

朱学范《金山县志·序一》,同上


“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奏请分县。同年户部议复核准(《世宗皇帝实录·卷二十四》)。雍正四年……建金山县。”

《金山县志》同上第58页


清雍正四年“分娄南境为金山。”

光绪《金山县志》卷一“沿革表”第二页


“1724年(清雍正二年)……将上海县长人乡划出建南汇县。1726年正式建设县。

《南汇县志》第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3月第1版


南汇“自1726年(清雍正四年)建县”;首任知县钦连(浙江长兴人)于1726年到任。

同上,第146页


“清雍正二年(1724年),总督……提请将县境东北的北亭、新江两乡另置一县,经朝廷批准建立。……首任知县为王琮,于雍正四年到任。”

《青浦县志》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4月第1版


“清雍正四年(1726)武进县分东部置阳湖县,同属常州府。”

《武进县志》第65~66页,上海人民

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


“清雍正四年(1726),宜兴县被分为宜兴、荆溪两县。”

《宜兴县志》第10页,上海人民

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第1版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雍正二年应两江总督所请划县,四年析境)。”

《常熟市志》第14~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11月第1版


“雍正四年(1726年),划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雍正二年清政府批复,四年实际划县)。”

同上,第77页


“国朝雍正三年改隶太仓州(总督查弼纳奏升太仓为直隶州,以嘉定改属),析东境置宝山县。”

光绪《嘉定县志》卷一第二页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以吴淞所城为县治。十一月孔毓珠任宝山县知县。”

《宝山县志》第15页,上海人民

出版社出版,1992年4月第1版


附录二:

“清雍正三年(1725年)析上海长人乡置南汇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第192页,

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第1版


“清雍正三年(1725年)析华亭县白沙乡及云间乡之半建”奉贤县。

同上,第198页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娄县南部置金山县。”

同上,第212页


“清雍正二年至乾隆八年(1724~1743年),曾析县(即青浦县)北境置福泉县。”

同上,第217页

附录三:

“奉贤县之得名,据清乾隆《奉贤县志》载,‘奉贤者以其地有奉贤街相传子游曾至其地故以名’。清黄之隽《浚青村城濠记》则认为因奉贤泾得名,但该泾在县境西部外侧,‘以泾名县’恐不确。”

县志办公室《奉贤县地名资料》

(征求意见稿)第2页(1983年)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知县张敏求《重修奉贤县学碑记》:“厥里之下,建学者莫不然,兹曷可缺!且县城为先贤言子所游之地也。”

《重修奉贤县志》卷五学校志第五页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八月知县杨本初《重修文庙碑记》:“邑以奉贤名,崇文教也,先贤言子实启之。”

同上,第五页


清咸丰五年(1855年)春三月知县陈星焕《重修文庙记》:“穷陬僻壤,偶得一前贤遗迹,莫不闻风兴起,乐得圣人以为依归。奉贤者,奉子游之贤者也;子游者,学圣人者也。旧志以为子游尝至此,故以名。余思贤者之所至,而圣教至焉;贤者所不至,而圣教亦未尝不至。

子游之至此与否,不可知。而里人之谈轶事,追芳躅慕圣人学道之训,遂觉弦歌雅化,如在青村远近间。则其所以正人心、培风俗者,岂浅鲜哉。”

《重修奉贤县志》

卷五学校,第七~八页


清同治九年(1870年)五月知县韩佩金《奉贤县重建文庙碑》:“奉贤为先贤言子游历地,文学之才,弦歌之化,风流余韵,至今为后人所矜式。”

同上,第九页


“奉贤县相传以言子得名,谓言子尝至其地,邑人相与奉之也。”

清光绪四年(1878年)夏五月督两江使

者侯官沈葆桢《重修奉贤县志序》第一页


“奉贤之得名者,相传言子尝至斯地,为奉言子之贤也。”

清光绪四年夏五月护理江苏巡抚布政

使司勒方錡《重修奉贤县志序》第三页


“我县自清朝雍正时候,从华亭县东南的地方分出来的。(现在华亭县已和娄县合并,叫做松江县)因为周朝时候,先贤言子(名偃)曾到过这里,所以叫做奉贤县。”

朱醒华、胡家骥《奉贤县乡土志》,1922年9月30日经江苏省

教育厅核准,转自《奉贤县志资料》第三辑第131页


奉贤县因“士民以先贤子游曾游斯地,历代崇奉,故名之。”

《民国奉贤县志稿》第5页


奉贤县得名,“因春秋贤人子游来此遨游,奉城、南桥均有‘言子祠’,故取为名。”

同上,第28页


奉城“节孝祠之东,为言子祠。相传子游曾经过此,故建祠以祀之。因名其街曰奉贤街,亦曰古游里。”

裴晃撰奉贤县《乡土教材》(清宣统元年冬),

转自《奉贤县志资料》第二辑第79页


奉城“奉贤街于道光十五年时,由杨本初修建……相传春秋孔子之弟子子游(即言偃)来游,故名之奉贤街,又名古游里云。”

《民国奉贤县志稿》第277页


“奉贤命名,有其历古传说,谓孔门高徒言偃尝过此地。所以古城青村有言子祠堂;衢道又有奉贤一街,十口相传,云即子游经行讲学所到。逮至建县,援为嘉名。事于史传,未见记述,然古史缺文,何其多矣;传说之成佳话,又何伤其为传说也。”

胡道静《奉贤县志·序二》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第1版


奉贤建县,“县名因相传孔子学生子游曾至县境讲学而得。”

《奉贤县志》第2页,上海人民

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第1版


奉贤“县名由来,相传春秋时孔丘弟子言偃曾来此,里人为崇奉贤人,故名。”

同上,第93页


奉城“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子游曾到此,故名。”

同上,第125页


“早在春秋时代,相传孔子弟子言偃曾一度到此,清雍正年间立县,便取名‘奉贤’。”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徐宗士

《〈奉城志〉出版祝辞》(1984年12月8日)


奉贤街“在奉城城内,与西街相平行。……相传孔子弟子言偃曾到此,为崇奉‘贤人’故名。”

奉贤县《奉城志》第39页,1987年2月印刷成书


“相传春秋时代,孔子弟子言偃不仅认真学道,而且热心传道,(相传)曾长途跋涉来此传授学问。当地百姓十分感动,便建起两座言子祠,塑言子像,以表示对这位贤人的敬意。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设县时,为弘扬本县人民敬奉贤士的优良传统,便以‘奉贤’作为县名。”

《地区经济开发信息丛书·上海卷·奉贤》

第4页,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奉贤建县时,“相传孔子弟子言偃曾至此而定县名为‘奉贤’。”

《中国市县大辞典》第314页,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第1版


奉贤‘县名由来,相传春秋时孔丘弟子言偃曾来此,里人为崇奉贤人,故名。”

《浦东之窗》第二册第419页,光明日报

出版社出版,1991年9月第1版


附录四

现所见之“以泾得名”说:

”吾郡诸水,以泾、港、塘、汇名者百数,奉贤者泾之一也。华亭既分,遂以名。”

黄之隽《浚青村城濠记》,

《重修奉贤县志》卷二建置志第二页


“旧志黄之隽浚青村城濠记有云:‘吾郡诸水,以泾、港、塘、汇名者百数,奉贤者,泾之一也。华亭既分,遂以名’,可见,‘奉贤’二字,原系泾名,始于建县之前,唯何者为前之奉贤泾,已无查考。”

《民国奉贤县志稿》第5页页末注


“清雍正时析置奉贤县,以县境有水曰奉贤泾而名。”

《江苏六十一县志》(奉贤部分摘录),转摘自

《奉贤县志资料》第十一辑第100页


奉贤县“因水道奉贤泾(确址待考)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第198页,

商务印书馆出版,1989年8月第1版


奉贤县“因原有水道奉贤泾得名。”

《上海地名志》奉贤县条(修改稿),上海市地名办公室试写稿


奉贤泾不在奉贤境内:

“奉贤泾在洮港东北,流入运港,其西为新泾,北入善泾。 逶迤西北行,为杨树溇,为吴塔泾,至亭林与运港合……东为下横泾。(奉贤,疑即古新泾塘。吴塔泾,前志云其阔十丈。)”

明正德《华亭县志》卷二第十页


“奉贤泾(前志即大新泾,今呼新泾塘)过下横泾西口(下横泾直东过欢庵入奉贤界),又南过朱家桥,折而东为上横泾(西通乌泥泾)。”

清光绪重修《华亭县志》卷三水利第五页


在清光绪重修《华亭县志》图说《浦南水利图》(每方二里半)第六页上,奉贤泾在奉贤界西两方半左右,约6华里。

《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府县志辑》第四册第361页,

上海书店出版1991年6月第1版


在上海市1比5万的并幅地图上,老新泾塘(即奉贤泾)北段的北端距奉贤县界为3.2公里(直线距离,下同),南端距奉贤县界4.8公里;位于今金山县亭林镇中心东约1.3公里。后拓宽的新泾塘南段,自亭林镇向东至亭(林)朱(行)公路折南,绝下横泾、上横泾至朱行,其中段距奉贤县界4.6公里。

参见新编《金山县志》“金山县水系图”(1987年编制)


据清光绪重修《华亭县志》载,自奉贤建县(1726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曾5次疏浚奉贤泾,全部由华亭县掌管: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华亭知县程明愫浚奉贤泾等水道;

嘉庆九年(1804年),华亭知县周炜委巡检唐步瀛督浚奉贤泾等水道;

道光十六年(1836年),华亭知县魏文瀛浚奉贤泾等水道;

咸丰七年(1857年),华亭知县陈庆长浚奉贤泾等水道;

光绪元年(1875年),华亭知县杨开第浚奉贤泾等水道。

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府县志辑》第四册

第402~404页,上海书店出版,1991年6月第1版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4-04
全上海我唯一没去过的县区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4-04
奉贤区现在的logo是“敬奉贤人,见贤思齐”。

不过话说奉贤被黄浦江阻隔,交通实在是太不便了闵浦二桥和5号线南延伸建得慢的要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4-05
引用第2楼Good于2010-04-04 15:50发表的  :
奉贤区现在的logo是“敬奉贤人,见贤思齐”。
不过话说奉贤被黄浦江阻隔,交通实在是太不便了闵浦二桥和5号线南延伸建得慢的要死。

还有15,18号线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4-20
只怪当年没有开个隆重的建县大会,导致今日考证艰难!
ein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05-28
奉贤涇不在奉贤境内 不能成为反驳的理由

奉贤泾在华亭境内 本来华亭就是奉贤的母县 况且类比同一批分县的苏常属诸县 很有可能奉贤被考虑过治所与华娄同城的

另外 县的命名使用的小地名不菲得是县境内的…… 说白了就是命名时随意性很强

奉贤泾、奉贤县、奉贤传说 三者必定是同源的
按照“奉子游之贤”说 是先有的传说 再有的县名 那么奉贤泾也肯定来自于奉贤传说或奉贤县

最有力的证据是 传说在立县时是存在于民间的 而不是人造传说

还有 县名来源争议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一般是 县名实际来源于某个小地名
然后官方志书会附会一个高大上的说法
例子太多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