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62阅读
  • 5回复

[府州县巡]明版《丰县志》白话文之城池地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1-08
— 本帖被 QQme 从 东部 移动到本区(2017-01-08) —

丰县县城平面图


         在明版现代译成白话文的《丰县志》中有一些地图,县城街道横平竖,条条马路都是笔直的。县城地图主要有街道、官衙、庙宇、学堂、城墙、城门、门楼、护城堤和河流等。门楼被画上了象形楼宇的图形,城墙也很逼真。在县衙、官厅、庙宇的平面图中,也有各种楼宇建筑物、院墙和庭院空地等,图形也很逼真。这就是以平面图形式表述的地图。          
        在这版《丰县志》中提到了丰县县城的建设。最早发现丰县古时曾有土城,但无法考究他是什么时候建的。
        考查《史记》,占卜官观天象观测到异常星象,最终确定丰地有王气,与秦皇相克。故秦始皇在丰地城内修建厌气台,还在城四个角各挖凿了一个大坑,以此破坏丰地的王气。至今(明嘉靖年间),丰县城中遗址尚存,可见此城应该是建于秦朝以前。
        丰县城周长九里多,县城城墙的四角高四丈多,其余城墙高三丈多。城墙的西南角独高约有一丈,过去叫做“凤凰嗉”。(相传)凤凰的左翅伸向县城的东南,右翅伸向县城的西北方向,各长数百丈,这就是(丰县)取名“凤城”的由来。如今两翅被沙所淤,已无踪迹。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丰县知县邝颐重修城四门。
        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丰县知县于让修建丰县城东、西二门楼。
        弘治十四年(1501年)丰县知县王纪修南、北二门楼。
        正德十三年(1518年)知县裴爵预先忧虑黄河的泛滥,召集丰县百姓在城南筑建大堤,用以防御黄水进城。
        明嘉靖五年(1526年)黄河果真决口黄泛横冲数百里,但因为有防护堤,黄水来势减缓,城中百姓能够到较高的地方躲避黄水。当时依赖护城堤而得以活命的百姓很多。
        丰县知县高禄于是将县治迁于东南华山。县民都说不方便。监生魏璋、乡民王佺等向抚按兵道写了报告,商议将县治迁回。
        嘉靖三十年(1551年)丰县知县徐蓂将县治迁回原址,修建了土城。
        嘉靖三十四年(1505年)丰县知县戴辅始修丰县四门,东门为“启元”,南门为“大亨”,西门为“美利”,北门为“肃贞”,又修筑了防护堤,也是效仿前丰县令裴爵所筑的旧堤修建的。

县衙平面图


射圃亭平面图


官厅平面图


城隍庙平面图


[ 此帖被五车地图在2017-01-12 16:3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1-09
今天晚上回去后,上丰县志上的地图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1-09
回 新手大禽兽 的帖子
新手大禽兽:占卜官居然能预测到此地将出现一位帝王! (2017-01-09 14:57) 

他们是看星象的吧,我等自愧不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1-09
回 新手大禽兽 的帖子
新手大禽兽:防洪修大堤这个很赞,值待当今官吏学习。 (2017-01-09 14:58) 

这说明,知县裴爵这个人有先见之明。
当时黄河是从废黄河进入淮河流域流入黄海的,这一河段,为江苏带来了大量的淤沙向黄海涌进,形成了连云港、盐城等广大区域的良田、沃土、滩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1-11
回 新手大禽兽 的帖子
新手大禽兽:哈罗,说好的上县志上的地图呢?俺等一天啦! (2017-01-10 23:08) 

当晚以上传上去了,那就是明代的县城平面地图啊,还有官厅、县衙、庙宇等平面图,你的显示器有些慢啊,咋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1-11
回 新手大禽兽 的帖子
新手大禽兽:看到啦!看到啦!手机没升级,所以显示不出图片。县城西南角的风凰X是起到箭楼的功能吗? (2017-01-11 21:58) 

那是“凤凰嗉”,具体我也不知道是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