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596阅读
  • 168回复

[安徽]建议撤消黄山市,设立徽州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07-06-15
引用第206楼tianmin于2007-06-11 15:24发表的  :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黄山知名度很高.改名不好.


正因为黄山知名度很高,所以名字改掉对黄山的知名度毫无影响,所以改名是双赢的。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07-06-18
以下是黄山市政府网站介绍黄山市,徽州这么好,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群山环抱之中,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07-06-18
介绍徽州市是包括大徽州(既一府六县),而不仅仅是现在的管辖范围。朱熹、詹天佑是徽州婺源人,胡适是徽州绩溪人。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07-06-18
黄山是徽州宣州界山,大家一人一半,不过黄山风景区精华部分大部分一直归汤口,上黄山一般从汤口黄山南麓上,太平北边不好上的。太平那个地方一直和徽州不合,山区小县无非想多占些旅游资源罢了,可以理解的。至于太平湖旅游就是个笑话,省里一厢情愿罢了。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07-06-23
事实上太平占了大便宜。历来是歙县的汤口和黄山主景区被强行划给了太平,并把黄山这个名字给太平当作行政区划名。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07-06-24
依我看来黄山还是很顽固的,把它降格为县级市阻力也不小,似乎很难。还不如保留黄山地级建制依然驻屯溪,先把那个不伦不类的徽州区处理掉(改名岩寺也可),只管辖原来的屯溪,黄山区(),其余的歙县,祁门,黟县等原来的徽州府县在绩溪成立徽州市,关于婺源问题亟须皖赣两省协调。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07-06-26
引用第197楼huizhou于2007-06-09 13:39发表的  :
从图上看的很明显,黄山景区的精华部分,如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玉屏楼、飞来石都在徽州。黄山正门在汤口。
至于太平想归哪儿都可以,绩溪、黄山必须留下。这宣城人又认为绩溪是宣州的?

○黄山  (太平)县南三十里,高千一百余丈,盘亘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县境者有八:曰翠微,下有青牛溪。曰天都,下有香谷源、香泉溪。曰望仙,下有龙须岩、弦歌溪。曰九龙,其下岩洞溪源之属,并以九龙名。曰圣泉,其上有泉,人不能至,东南流至峰下,为汤泉。曰叠障,下有石孔岩,亦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水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为珠沙溪。曰仙人,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诸峰之中,天都为之冠,余悉属徽郡境内。○


“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玉屏楼、飞来石都在徽州。”
看看地图,这些地方在太平还差不多,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朱砂峰下面才是歙县境。
[ 此贴被羊踯躅在2007-06-26 13: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07-06-26
补充一下,这里的叠嶂峰、芙蓉峰和现在地图上的地名不同。它们都在天都附近。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07-06-26
引用第226楼承谦堂主于2007-06-26 18:01发表的  :
楼上的拿正式地图来。

就是街上卖的普通黄山旅游图,2块一张的.
"曰叠障,下有石孔岩,亦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水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为珠沙溪。曰仙人,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

据民国初期的记载,"叠障","芙蓉"二峰和现在地图上标示的方位是大致相近的,但是清乾隆年代的记载,"叠障","芙蓉"是在天都附近,而且从"白云溪,白龙潭,珠沙溪"参考来看,旧时叠嶂峰和现在地图上标示的显然不同,更接近天都峰一带.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07-06-27
引用第218楼江江于2007-06-24 12:13发表的  :
现在是太平得了便宜还卖乖赞同
现在是徽州得了便宜还卖乖也赞同
这是极端人士的拿手好戏。
.......

这个,还是有所不同的吧
至少从见诸史书记载的黄山的主体部分是在徽州境内,上面那位引用的一段史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从他的口气我想你也会认为他是太平或者说偏向太平的,由他引用恐怕比由徽州邑人引用更有信服力吧)
而core的问题,双方各执一词,看起来也各有一些证据,但却不像黄山的问题明晰吧,当然,支持taia能将这个问题考证清晰,呵呵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07-06-28
引用第227楼wctnnd于2007-06-27 01:35发表的  :
这个,还是有所不同的吧
至少从见诸史书记载的黄山的主体部分是在徽州境内,上面那位引用的一段史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从他的口气我想你也会认为他是太平或者说偏向太平的,由他引用恐怕比由徽州邑人引用更有信服力吧)
而core的问题,双方各执一词,看起来也各有一些证据,但却不像黄山的问题明晰吧,当然,支持taia能将这个问题考证清晰,呵呵

我接触的资料有限,就天都峰而言,<<徐霞客游记>>记载,天都峰山阴属于太平,旧时上天都非常艰难,走的都是北坡鲫鱼背吧,不过近几年阳坡也有路上山了.高鹤年居士从天都峰这边下山,到了朱砂峰一带才说到了歙县境.如果有黄山好的史书资料,就来出来分享一下,我对黄山许多地名变迁还有疑惑,除了叠嶂,芙蓉,还有云门,容成等.
至于江姓,我去过下晓起,那边应该是金鳌江,"洪图绍世泽,丕显振家声",当地人的名字很多是按这个排的.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07-06-30
安徽不设,江西可要抢先设了。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07-06-30
呵呵,很好,那么还是重新分省了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07-06-30
江西固有领地——婺源县


无知的话

这个帖子的主题是:“黄山市”这个名称不恰当
这里的区划,大多是趣话,但我们喜好
这里的贤人,大多是闲人,但我们相投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07-07-24
3、撤消黄山区,以现黄山区(原太平县)范围恢复太平县,驻地甘棠镇。以黄山风景区范围包括汤口、谭家桥、焦村等附近地区成立县级黄山风景管理区,隶属徽州市管理,驻地汤口镇.错了,还有耿城.你们有这样的想法,简直是BC!!难道中国人都是RZ吗??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07-07-28
引用第237楼大同小异于2007-07-25 12:01发表的  :
婺源县是江西省上饶市辖县
反对安徽人以任何理由染指江西!

这就是皖南区划混乱导致的矛盾。
徽宁池太,受害都不轻。

休宁和婺源联系最紧密的,从齐云山一带就能看出来,两地交流一直很多。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07-08-08
婺源还给徽州;撤销地级黄山市,恢复设立徽州市;黄山区恢复为黄山市,由安徽省直辖;徽州区改名岩寺区,屯溪区为徽州市驻地。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07-08-08
引用第240楼gaofuzhou于2007-08-08 23:31发表的  :
婺源还给徽州;撤销地级黄山市,恢复设立徽州市;黄山区恢复为黄山市,由安徽省直辖;徽州区改名岩寺区,屯溪区为徽州市驻地。



不能再增加地级市了,或者你说的“黄山区恢复为黄山市”为县级市?
每当别人夸我,我就很局促,因为夸的还不够         
每当有人骂我,我就很扭捏,因为没有骂到点子上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07-08-08
黄山区改回原来的名字——太平县,黄山风景区改为真正的黄山区,这样皆大欢喜,真正名副其实!
[color=red][b]心灵故园 世外徽州:[url]http://www.huizhou99.com[/url][/b][/color]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07-08-08
引用第226楼羊踯躅于2007-06-26 23:09发表的  :
就是街上卖的普通黄山旅游图,2块一张的.
"曰叠障,下有石孔岩,亦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水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为珠沙溪。曰仙人,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
据民国初期的记载,"叠障","芙蓉"二峰和现在地图上标示的方位是大致相近的,但是清乾隆年代的记载,"叠障","芙蓉"是在天都附近,而且从"白云溪,白龙潭,珠沙溪"参考来看,旧时叠嶂峰和现在地图上标示的显然不同,更接近天都峰一带.

建议阁下在本论坛搜一下,我发过一个大概是5、60年代的黄山周围地图,相信你看了以后会了解真相的,其实了解真相很容易,只是有人不愿意去面对而已,呵呵。
[color=red][b]心灵故园 世外徽州:[url]http://www.huizhou99.com[/url][/b][/color]
只看该作者 120 发表于: 2007-08-10
引用第71楼承谦堂主于2007-05-08 14:25发表的  :
黄山景区的正常区划就是黄山风景区的专业管理化,所谓的落实景区的属县化管理早就被证明是失败的,小黄山市的夭折就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小黄山市时期,整个黄山景区是最混乱的时期!
所谓的当地的财富要当地人主导之说是典型的强盗逻辑!黄山是哪个当地的财富? 是太平的?说出这话的人的无耻程度是空前绝后的!黄山历来是徽宁二府的界山,绝大部分在徽州境内,管辖权一直在徽州!安徽省没有成立之前的明代,有一个叫徐霞客的就说过这样的话: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里的徽字不用我解释吧?你这个皖北人不要说这里的徽是安徽省哦!
.......

这篇吗?

看看山系、水系,这个图的分界符合标准?用来作勘界资料合适吗?
如果要贴,应该还有更大比例的图。
关于黄山的地界,志书上有许多资料,描述的比图清楚。

至于“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句话是徐霞客说的?出处了?
现在“徐学”研究这么多年了,根本没见过这句话。
就和黄帝、轩辕、容成那些传说一样,附会的,用来善意的宣传黄山可以,拿来作史料用就荒谬了。
只看该作者 121 发表于: 2007-08-10
黄山原名黟山,山下有黟县,是山以县名还是县以山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证明黄山与徽州的关系,黟县一直属于徽州。
只看该作者 122 发表于: 2007-08-10
引用第245楼huizhou于2007-08-10 15:06发表的  :
黄山原名黟山,山下有黟县,是山以县名还是县以山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证明黄山与徽州的关系,黟县一直属于徽州。

传统地名学里的“以山为名”、“因水为名”原则听说过吗?
黟县建县400多年后才有徽州的雏形,它之前的归属了?
隋朝时,新安郡还被撤掉过几年,这期间的归属了?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07-08-10
总不会属于太平吧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07-08-10
能说一下当时决策更名"黄山"的依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