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百度百科的定义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这一定义明确了社区是一个大集体,这个集体一定会是明确的,不可能和其他同类的集体有太多交集的。我国以前是采用小区居委会制度,一个居委会就是一个封闭小区,这个是相当自然的,但是这样组织
规模偏小,于是采用更高一级的组织作为基层,就是社区,但是社区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
文件和法律明确的说清楚,现在更多的还是作为原来的居委会的代替品,作为一个
街道下的
行政分区在使用。实际上显然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有一些服务是一定有一个范围在的,正是这些服务才将居住相近的大家连接城一个大集体。
这些服务是:学校(幼儿园和小学,这是家长交流最多的地方了),公共
交通站台(地铁站、公交站,这是一个标志),菜市场(家庭主妇们的一个交往场所),购物
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闲散人员的最爱)
经过我的充分考察,以
地理上9个街区左右,涵盖4-6个居住小区,总
人口在1-1.5万人的社区,可以和以上各种服务设施做到高度重合。
以小学为例分析,小学应该采用2-4班制度,而不应该采用现在的十几个班的小学,现在的小学会带来相当的拥堵,以2班制,每个班40个学生,结合现在千分之8.5左右的出生率,刚好是1万多人,未来逐渐恢复到千分之13-15之间,小学可以自然扩大到四班制。现在一个街区的长度通常在300多米,3个小区之间的距离在一公里左右,刚还是比较合适慢速
轨道交通的站距。
那么小区就比较明确了:
1.人口规模,1-1.5万,按照人口密度的不同酌情增加或减少
2.地理范围,9个街区,其中居住区在4-6个小区
3.设施,一个地铁站或公交站,一所小学,一个卫生所,一个中心菜场,一个中心商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农村也一样,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农场化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农村小学需要弄成借宿制小学了。超过5公里的学校距离,整天接送,搞笑的很的。
以小学为基准进行社区划分是非常科学的,因为后代才是整个社会的灵魂。如果以小学为划分标准,现在农村的治理模式也可以大幅度改变,村委会的规模要远比现在大得多,且治理模式必然转向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这样的三级结构。一旦村委会的规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么乡镇街、县市区、地市州都会跟着改变。
以前一直有人说山区小乡的问题,其实解决很简单,就是整个乡改为行政村。像扬州那种一两万人的地方又恢复成乡或街道,其实毫无必要,应该整体设置为一个社区,等等
[ 此帖被youyuan在2021-12-27 16: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