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81阅读
  • 27回复

[地名由来]“阜阳”这个名字的来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9-01-1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雍正实录·卷一百五十八》:
吏部等衙门议覆、升任安徽巡抚王纮疏言、上江颖州、亳州、向俱为直隶州。查颖州界接豫省。地方辽阔。请升为颖州府。设知府一员。粮捕通判一员。经历兼管司狱事一员。附郭增置一县。设知县、县丞、典史各一员。将亳州裁去直隶州名目。与所属之蒙城、 .. (2019-01-06 19:48) 

如此说来,阜阳一名是张廷玉起的。
吏部同意了安徽巡抚王纮的区划调整建议并上报乾隆。乾隆表示没有意见。然后张廷玉给新县起了个名字后报了上去,乾隆朱批依奏钦定。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9-01-17
阜阳市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
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董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姬姓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
秦代始置汝阴县。
东汉时期属于豫州(治所今安徽亳州)。
三国魏置汝阴郡。
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颍州。
隋设汝阴郡。
唐设颍州。
唐德五年(622年)属亳州管辖,在亳州置总管府,辖亳,宋,颍,沈,谯等州。
宋设顺昌府。
元属汝宁府。
明朝属凤阳府。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在阜阳县置颍川卫。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并以颍州本辖新置附郭县,乾隆皇帝依奏赐名阜阳县。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为亳县,改属颍州”。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民国初年撤销颍州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撤阜阳市,并入阜阳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阜阳地区有界首市、亳县
、太和县、阜阳县、涡阳县、蒙城县、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和凤台县。县、市以下划分区(镇)。区以下划分乡(镇)。乡(镇)以下为行政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1953年9月,界首市撤销,建界首县。阜阳地区其它县区划未变。
1964年10月,建立利辛县。其辖地包括由阜阳县划出的4个区,由蒙城县划出的1个区,由涡阳县划出的3个区和由凤台县划出的2个区。
1977年1月,凤台县从阜阳地区划出,归属淮南市。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县级亳州市。
1992年12月撤阜阳县、阜阳市,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由阜阳市划归亳州市管辖。 [4]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9-01-17
“阜阳”之名的来历及变迁 (2014-07-25 06:22:33)转载▼
标签: 佛学    分类: 关注生活
核心提示:自清雍正十三年设立阜阳县以来,几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阜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清雍正帝为何赐名“阜阳”?然而,无论是东汉时期的阜阳侯,还是清代的阜阳县,阜阳似乎都应与临泉黄岭有关。归根结底,因为黄岭是最早出现“阜阳”二字而得名。时光久远,探寻阜阳之名的来历及历史沿革,今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临泉黄岭。
  阜阳历史文化是中原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早在商代以前,人类有文明史的记录中,阜阳就有人类存在的遗存。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原始部落群在颍河沿岸定居,属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
  阜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时期为淮夷部落,西周曾在此分封数个诸侯方国。阜阳最早被称为胡子国。随后为汝阴、汝坟、颍州、清丘、信州、顺昌等地名。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增置阜阳城,这也是今天阜阳历史上的称呼。
  自清雍正设立阜阳县以来,几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阜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为此,清道光九年(1829年)修撰的《阜阳县志》曾专文进行了考证,但其文终无定论,最后不得不把问题推给了雍正皇帝,说“阜阳”之名,是皇帝钦定,“无庸以管蠡窥测”。事实真是“无庸以管蠡窥测”吗?难道真的没有答案。
  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读者不断来电询问,雍正帝为何将新设县城赐名“阜阳”?设置阜阳地名的根源又是什么?历史上是否有阜阳城?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汉顺帝封济南简王刘错之子刘显为阜阳侯,他的侯国也就是今天的临泉黄岭镇。刘显在位三年去世,儿子刘悼继承王位。此后,再不见史书记载。直到清雍正时期,将颍州升为府治,而将颍州城区赐名“阜阳县”。然而,雍正为何赐名“阜阳”则成为历史之谜,几百年来成为许多史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及至今天还不能解惑。
  抛开一切因素,我认为,无论是东汉时期的阜阳侯,还是清代的阜阳县,阜阳似乎都应与临泉黄岭有关。归根结底,因为黄岭是最早出现“阜阳”二字的。时光久远,探寻阜阳之名的来历及历史沿革,今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临泉黄岭。
  2008年1月4日,在临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雷振的安排下,我与县委宣传部孙杰等同志一行前往黄岭镇。黄岭镇党委书记葛旭光对黄岭当地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在他的陪同下,我们用一天的时间观看了黄岭镇岗上遗址,并走访了一些在当地学识渊博及对黄岭历史了解的老人。

走近岗上遗址
  
  黄岭位于临泉县城西15公里,流鞍河蜿蜒东西,穿境而过。1986年,黄岭区辖黄岭、白庙、前林、洼张、姚集、史寨、李老庄等7个乡。1992年,黄岭乡、前林乡、洼张乡合并为黄岭镇。现有土地5.9万亩,人口6.8万多人,下辖28个行政村。
  在葛旭光书记带领下,我们首先驱车来到黄岭镇小学。原黄岭镇小学校长、今年72岁的侯立法老人说,黄岭岗上遗址以前称呼很多,有黄土岭、黄牛岭、黄河岭、皇后陵、黄岗、岗上等好多种叫法,现在大家都称黄岭岗上。他回忆,解放前,他十几岁时候,看到黄岭岗上土堆有10多米高,还有一些一人多粗的大树。后来,平整土地,大土堆没有了,大树也砍伐了。同时,他还说了当地传说借金马驹子和金碗金筷子之类的传说,因我知道阜阳各地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传说,说从前借金碗对着土堆磕几下头就能借着,后来碰到贪财的借了不还,此后便不出现了。因我也曾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故省略笔墨不再叙述。
  随后,我们来到黄岭行政村书记侯英家中。她说,听老人说在黄岭岗上还曾扒出墓葬,砖头都是烂半截的。几年前,百姓在岗上还建有一座小庙,逢节日也会有一些村民前去烧香拜祭。
  在侯英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黄岭岗上遗址。离岗上还有几百米远,便远远地看到了在庄稼地里有个大土堆,离远看就是一座小土山,因为在一马平川的庄稼地里它是那么显眼。
  走近了便顿时为眼前的景象所吃惊,没想到在这如此偏僻的地方竟会有一座古遗址。这是一座大约有3米高的土堆,约占地两亩,上面荒草萋萋,因天气已是寒冬,草已枯黄。仅有几棵大泡桐树及水杉树,在上面显得孤寂冷清。同时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说是小庙倒不如说是搭了一个小庵棚,不过四五平方米,非常狭窄,里面全部是村民自发送过来的观音像,村民只是逢年过节前来拜祭。
  那天去的时候,天气非常晴朗,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岗上。有两位老人在小庙前晒太阳。于是,我们走上前去与这两位老人攀谈起来。
  在岗上村世代居住、今年85岁的侯学梦老人回忆,这是一座大土堆,当地人叫冢子。当年占地约有十亩,后来被村民逐步占用,以至今天仅剩余几亩。1958年平整土地,在这土堆上面挖出来一口古井。古井沿上还有一圈砖头,是券形砖头,井里则填满了带花纹的半截砖头,因井已被砖头所覆盖,仅能看到2米深度。在土堆附近的庄稼地里,村民又挖出来几件陶器、陶楼、陶香炉等,都叫村人砸碎扔在地里了。同时,还挖掘出来一个像眼镜盒的青石,像前朝(称殷商)武器,还有骨刀、骨针及石斧等。他还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岗上村老街里,还挖出不少筒瓦。
  与侯学梦老人居住同村、今年74岁的侯明昌老人说,他听父亲在世时说,这座岗子称孤堆,谁若破坏这孤堆土就会生病,手会烂掉,在岗上种庄稼也会得病。据说1958年平整土地时,一位姓侯的村民把土移走后,接着他又在岗上种上了庄稼。谁知,不到一年,他的家人就开始生病,儿子和女儿的双手都莫明其妙地发痒溃烂了。因此,这位村民吓得不敢在岗上种庄稼。以至到现在,岗上还是一片荒芜。说完,侯明昌老人站起身来,指着这片荒坡让我仔细看。
  接着,侯明昌老人又说出一些让人惊喜交集的事情。他说,没解放前,村里曾有一匹马受惊吓,疯狂地跑到庄稼地里乱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匹马竟然在岗上北20米的庄稼地里踩出一个大窿隆。村民前去观看才知道那是一座黑深深的古墓,但当时没有人敢下去看,当时就给封存了。侯明昌用手指着马踩的地方,我们估量离岗上有50米远距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侯成林在岗上东边犁地时,犁地的牛在庄稼地里竟踩踏了一个大洞,闷着头犁地的那头牛当即就跌进去了。把犁地的侯成林吓坏了。他伸头一看,才发现是一座大墓。后来,他回去找人抬牛,大家下去一看墓葬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金银铜铁都没有。
  后来又过了几年,村民抗旱浇棉花时,又在地里浇出一个大洞,里面也是一座大墓。但都是空墓,没有东西。他还说出1958年深翻土地时,村民曾挖出一铁熨斗。侯明昌所说的铁熨斗我怀疑和侯学梦老人说的眼镜盒是一样东西。但当时忘记向两位老人核对。
  我们还是看一下当地史料记载的黄岭岗上遗址。据临泉《古沈风貌》载:“岗上遗址位于县城西30里黄岭镇东北二里处的岗上村头。东西长800米,南北宽200米,高3米。南部和西部是断层,断层处暴露出有烧土层和遗迹层。出土有蚌镰、骨镞、骨针、骨镖、古镞、石斧、陶纺轮、陶罐、獐牙、鹿角等大量遗物,属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时期的遗址”。
  《临泉县志•古遗址》载:“岗上遗址,位于姚集乡(原属黄岭区)岗上村南50米处。呈长方形高台,面积2.08万平方米。出土有商代的陶鬲、陶罐、石锛、骨针、蚌刀等,属于商周时期遗址。”《临泉县志•古城址》载:“阜阳城址,位于黄岭集北,为汉代城址”。

阜阳的历史沿革
  
  想知道阜阳的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一下阜阳历史上的行政变更。阜阳春秋时期称胡子国,子爵,归姓。为何以胡为国名呢?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很多都是由氏族部落上升而来,而胡国的先民据认为是东夷族中的一支胡部落,所以胡国名称的由来大概就是部落名称的沿袭和延伸。胡国作为阜阳最早的名称影响很大,后世常以胡城代指阜阳,南北朝时期梁朝曾一度在阜阳置有胡城县,五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再经胡城县》流传甚广。同时,还有宋代诗人贺铸的《历阳十咏之四谒胡城》。不过,也有史家认为梁朝置的胡城县是今天的河南省舞阳县北。
  春秋时期称为胡子国的有两个,一个是姬姓胡子国,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另一个是归姓胡子国,就是今天的阜阳城西北一公里处。郦道元《水经注》载:“颍水东南经胡城东岸,故名胡子国。”明《正德颍州志》载:“县西北二里有春秋胡子国”。
  对于归姓胡子国的兴建,喜爱研究阜阳历史文化的市委秘书长亓龙经过多方查阅资料考证,在其所著的《回望颍州》一书中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迫迁移而建。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迁移。其中一支迁居于颍州汝阴,并在此建立了胡子国。二是因封爵而建。殷商时,后夔的后裔归伯,被封于汝阴胡亭,所以其国名曰:“归胡国”。因是子爵,故称胡子国。《通志•氏族略》载:“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姓”。公元前512年,胡子国被楚昭王所灭,其地并入楚国。还有资料显示,归姓胡子国又称麸国。周初甲骨及周穆王时的铜器铭文都多次提到胡麸、麸国。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麸叔鼎,铭文中所说的麸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
  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95年楚灭胡,改称汝阴地,阜阳属楚地。秦灭六国,(公元前223--211年)在今阜阳、阜南、利辛等县境置汝阴县,属陈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功臣夏侯婴为汝阴侯。属汝南郡。王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汝阴县为汝坟县。更始二年(24年),刘玄封刘信为汝阴侯。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刘秀改汝坟为汝阴县,属汝南郡。
  汝阴因县址位于古代汝水之南而得名。此后,汝阴之称一直延续到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逸雅》曰:汝阴在汝水阴也。汝阴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於郑”。但也有说这里的汝阴却是今河南郏县、叶县一带。汝阴在汉代典籍《史记》、《汉书》中却写成“女阴”,如《汉书•地理志第八》曰:“女阴,故胡城”。从阜阳双孤堆汉汝阴侯墓中发掘出的文物中,出现“女阴侯”三字。汝阴为何被称为“女阴”呢?一说秦末楚汉相争,致使这一地区男丁稀少,耕作蚕桑,俱有女子,故称女阴。二说因汝水改流,原来的河道逐渐干涸,汝无水为女,因此称“女阴”。《水经注•汝水注》载:“本汝水别流,其后枯竭,号曰‘死汝水’,故其字无水。”为此,郦道元认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后人多取郦道元之说。
  颍州之称始于北魏孝昌四年或武泰元年(孝昌、武泰同为孝明帝年号,即528年),因城临颍水而得名。此后,除宋代一度改称顺昌外,颍州之称一直沿用于隋唐金元明清各代。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封子赵顼为颍王,赵顼于1068年即位后即为宋神宗,因颍州为“飞龙之地”。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将原颍州升格为府,名顺昌府,寓“顺天者昌”之义,这就是顺昌之名由来,并沿用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占领时为止。
  “阜阳”二字见于史籍,始于东汉。据《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记载,永初二年(108年),安帝封济南王刘错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刘错死后,其子刘香立为嗣。“香立二十年。薨,无子,国绝。永建元年(126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薨,子悼王广嗣……广立二十五年,永兴元年薨,无子,国除。”阜阳作为正式县名则是清朝之事。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安徽巡抚王宏奏曰:“上江之直隶颍州,界连豫省,地方辽阔,钱谷而外,刑名事件数倍他属,即本州地方之事犹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顾属邑,似应将颍州升为府治,设立知府一员,附郭添设知县一员,即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添设新县,恭候钦定佳名”。雍正帝依奏,遂赐名阜阳。
  雍正帝为何将新设县城赐名阜阳?后人对此解释不一。古人取地名时常以山南水北称为阳,由于新设县城以南附近并无“阜水”之类的河流,因此后人基本上排除了以河流位置取名的可能,而取山南之说。虽然县城以北附近也无“阜山”或其他高山耸立,但“阜”字本身即有土山之意,所以各种解释大都与土山有关。
  有一种意见直截了当地认为,新设县城就位于土阜之南,故取名阜阳。但目前阜阳城以北仅有古塚一处,其高尚不及城南双孤堆的三分之一。从雍正时代至今也只有270余年,这在地质年代上仅为弹指一挥间,即便当时有高大的土山,也不致沉陷如此。因此在缺乏文字材料佐证的情况下,此说尚不足为信。
  历史容不得任何假设,只有依靠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佐证才最具说服力。那么,雍正为何赐名阜阳呢?在东汉时期,顺帝封刘错之子刘显为阜阳侯,当时命名为阜阳侯,顺帝又是依据什么起的“阜阳”二字呢?
  关于为何赐名阜阳?200多年来成为阜阳的一个历史之谜,后人多次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但结果终因缺乏有力资料,仍然是不了了之。不过,后人讨论的焦点逐渐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雍正帝为求吉利而取名阜阳;另一种是雍正帝压根没有什么想法,只是移取境内阜阳侯国之名。但无论怎么说,安徽巡抚王纮上奏给清雍正帝的折子,一定会选择好几种地名供皇帝分析。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从这几条建议里,之所以选择了“阜阳”作为县名,也必定会有他的想法,也就是说会告诉他的臣子。不管怎么说,赐名“阜阳”二字必有其因果关系。在没有找到有力的文献资料前提下,我们不妨看一下几位阜阳史学家的认识。如此方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的关于“阜阳”二字的知识。

为求吉利而取阜阳?
  
  喜爱研究阜阳历史文化的谷兴云老师认为,古人选取阜阳地名,有可能为求吉利。他解释,以“某阳”为地名的“阳”字,其含义是否只有“山之南或水之北”一种解释,其实并不全然如此。如正阳作为地名,北京有正阳门,安徽有正阳关,河南有正阳县。正阳门、正阳关的“阳”肯定不是表示山南水北。正阳县在淮河上游北岸,汉代名慎阳县,隋代改名真阳县,清代再改为正阳县。如依照山南水北命名法命名,应为淮阳县。他又举安阳为例,安阳,是古邑名,本战国时魏宁新中,秦攻占此邑,更名安阳。又是古县名,在历史上三置三废,位置不一。今安阳市、县,商代称相,秦称安阳,汉废,晋置安阳县,北周改置邺县,隋复改安阳县。以上废置、更迭,表明其名称并非取义于山之南或水之北。
  阜阳城除泉河以外,并无一条阜水在城南,阜阳大地更无一座阜山或阜丘,因而难以用山南、水北解释此“阳”的含义。同时,谷兴云老师更进一步指出,从文字源流看,“阳”的本义指“高明也”,就是指向阳明亮之地。此外,阳又指水之北,指太阳、阳光,引申为温暖……可见“阳”的含义十分丰富,阜阳之“阳”以及正阳、信阳、安阳等之“阳”,应可从“水之北”(以及山之南)一义之外,求得合理解释。
  再论“阜”的含义。不妨比较外省市“阜”的地名。北京有阜城门,江苏有阜宁县(清置),河北有阜平县(金置)和阜城县(汉置),辽宁有阜新县(清置),新疆有阜康市……这些地名中的“阜”字,是否取其山丘之义?据对“阜”字源流的解释,阜的本义指面积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常用来指高大的土丘,由此引申为厚、大、多之义,由多的意思引申,又指财富丰富。很明显,上述地名的“阜”所取是其引申义。雍正九年置阜宁县,十三年置阜阳县,二“阜”之义应该是相同的。
  谷兴云老师分析认为,从阜阳侯、阜阳城、阜阳铺,直到阜阳县,这“阜阳”二字是否由地理位置而来,很值得研究。古时长辈给孩子起名,或自拟字号、斋名,一般爱用正面、积极的字眼,为的图吉利。从中国传统、民族心理、语言文化看,人名文化和地名文化是相似相通的。地名的确定也常常求吉利,如同样以山水地理位置拟名的“阳”远多于“阴”。因此,他认为古人选取“阜阳”二字为名,应该是图吉利而取。
  从阜阳一中退休、喜欢研究阜阳地理历史的孙报竹老师认为,“阜阳”是求吉利而较适宜当选的平和名字,同时,也是移取境内阜阳古城之名。孙报竹老师从地质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作为城名的阜阳,就字意来讲,阜字的主解为土丘,标志地形。阳是向阳的意思,山丘南面为阳,确定方位。可是不论现在的阜阳城或古时阜阳城遗址,从如今所处的地形来看,既无高山,也无土丘,都是一马平川,为何取个“阜阳”之名?确实令人费解。但是从地质历史来看,黄淮平原处于地质构造南北向的凹陷区。阜阳与亳州两市所辖各区县位于凹陷区中心偏东地段。这一地段由蒙城经阜阳到临泉,沉降幅度越来越大。一些远古的山峰,一方面随地壳下沉;另一方面岩石风化,又受黄、涡、颍、淮各水系泥沙的掩埋,形成冲积平原。
  从现代地表来看,东部的徐州、蒙城、凤台一线,因沉降幅度稍小,地面上间或露出一些低小孤山。蒙城境内地表下几米或十几米,还可以找到一些地下山头。而向西到了阜阳、临泉,因沉降幅度最大,如今地表已看不到山丘了。
  但是大概在商周时期,阜阳、临泉一带地貌并非如此。那时这一带在广大的湖洼低地上还露出一些零星的山丘高地,成为人们的聚居地。因此,殷商时代这里多以丘为地名。以商汤都城商丘为中心,在河南有雍丘(今杞县)、宛丘(今淮阳)、葵丘(外黄县)、老丘(陈留县)、太丘(永城)、沈丘等。在安徽省境内有:倪丘(今太和倪丘镇)、郪丘(今太和赵庙镇)、清丘(今颍东区口孜镇)、寝丘(今临泉城西)、霍丘(以安阳殷墟为中心也有几十处以丘为地名。因为安阳与商丘、颍州地质历史相同)。这些丘地,譬如沈丘,起码在西周时还存在。明《正德颍州志•古迹》载:“阜阳古城在废沈丘之南。丘南之城,当然可以顺理成章地叫做阜阳城。这就足以证明,古阜阳城是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另外,他还认为,地名的移用,并非雍正新设阜阳县名一例。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蒙城人张乐行于雉河集结捻,提出“共诛妖鞑,建立大汉国”,配合太平天国反清。同治三年(1864年),捻军失败后,满清为弹压捻军源头,划蒙城、亳州、宿州三地边区及阜阳县东北部的佛镇、闫集、张集、刘集等十一个保,在涡河南岸的雉河集新建涡阳县。如果按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雉河集在此涡河以南,本应叫做“涡阴县”,为什么却叫涡阳县呢?这是因为新建的涡阳县大部分区域原属蒙城县。而原来蒙城县也曾称过涡阳县。史载蒙城古为嵇地,汉代时在涡河以北的坛城设山桑县。东晋初年,拓拔硅南侵,原在商丘东北22里的蒙城县衙迁至现在的蒙城西北近郊。北魏占领山桑县后,改山桑县为涡阳县。隋统一中国后,废涡阳县,改名淝水县。直到唐朝时,改淝水县为蒙城县,县城迁于今天的地方。因为蒙城县在北魏时曾经叫过涡阳县,所以慈禧不管河阳河阴,把雉河集改叫涡阳。涡阳的县名不但是雍正移取古城阜阳之名的后继,也是慈禧承袭其曾祖旧例的结果。
  颍州城古有胡子国、汝阴之名,境内还有较知名的寝丘、清丘、倪丘等古城,雍正为何不选取胡子、汝阴、寝丘、清丘、倪丘之一为新设县名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胡子”在满人的老家是土匪的别称,当然不可取。“汝阴”,汝者你也,汝阴可被人延伸成:你搞阴谋或你很阴险,这将触及雍正的隐私和人品,犯忌之词更不可用。尤其是清丘,在满清大搞文字狱的思维中,简直就是“大清坟墓”的缩写。因此,孙报竹老师认为,雍正及其臣辅必须反复推敲,而“阜阳”是较适宜当选的平和名字。

移取东汉阜阳侯国之名?
  
  原阜阳市志办副主任、史学家刘奕云分析认为,阜阳县名应该源自东汉阜阳侯国。他说,地名是遵循语言的普通规律形成的,总体上有三大类型,一是依照地形地貌地物等自然环境命名的地文地名;二是按人们社会活动的行为和愿望命名的人文地名;三是以地文、人文地名为本源而产生的派生地名。
  确切地说,阜阳历代各种称谓,从命名规律上说只有两大类型。一是地文类,如汝阴县,因该城位于汝水(今泉河古称小汝水)南面而得名;颍州,因其滨临颍水而得名。二是人文类,如“信州”,隋末李密部将房献伯于大业十三年(617年)攻破颍州,王世充部将颍州人江子建在城西北建栅对峙。唐武德四年(621年),江子建降唐,唐高祖李渊即改颍州为信州,寓褒扬之意,后因与江西信州重名,复改为颍州。又如“顺昌”,则因宋神宗曾在颍州为颍王,即位后颍州便成为“飞龙之地”,升颍州为顺昌府,寓“顺天者昌”之义。
  假如阜阳属人文地名,阜阳则是吉语,“阜”字含有强健、高、丰厚、富有、敦厚、旺盛、看重、安定、繁衍生息等多种意义。常用词汇如“物阜民丰”,义为物质丰厚,人民富有;“俗阜民和”,指风俗淳厚,人民和睦;“阜财解愠”,是说民安物丰,天下大治。《周礼》:“以阜人民”,是说帮助人民生息休养;还有“阜通货贿”、“政阜民暇”、“殷民阜财”等,这些“阜”字的含义都是美好的。
  “阳”字有刚猛、强大、阳亢之气、鲜明、复苏、开放、发扬等义。刘禹锡《天论上》:“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假设雍正为颍州新县名,是从人文地名角度出发,选用吉祥字眼以表达美好愿望,由“一阴一阳谓之道”想到“阳而阜生”,进而命名“阜阳”,也是合乎情理的。但雍正是不是这么想的,人们不得而知。
  再者,汝阴县名曾沿用一千多年(公元前221年--公元1265年),颍州升府,附廓设置新县,之所以未称汝阴,是因为曾称小汝水或北汝水的泉河,在清初其上游称汾河,下游称(氵扌过)河,再称汝阴已与水文不符,故取境内古城之名为阜阳。最后,刘奕云说,至于清代缘何赐名阜阳,在没有找到更有力的史料前,只能做些分析讨论,若还原真正的历史,还有待于出土文物及文献资料所佐证。
  酷爱研究阜阳历史、市档案局副局长胡天生认为,阜阳地名在东汉存在,清代的“阜阳”名称只是当时的一个邮亭地名。他解释,阜阳原系东汉侯国名,地址在今临泉县黄岭镇,是汉光武帝第三子刘康之孙刘显的封地。刘康于建武十七年(41)由济南公晋爵为济南王,死后由其子简王刘错继位,刘错传子孝王刘香,刘香死后,无子继位。次年即永建元年(126)汉顺帝立刘错之子阜阳侯刘显为济南王,阜阳侯国遂废。但阜阳之名一直沿用下来。明《正德颍州志•古迹》“阜阳城”条下注:“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丘废县南,今置邮舍其中。”又在卷二“铺舍”之“阜阳铺”条下注:“在州西一百五十里,基地八亩。”《康熙颍州志》载:“阜阳城,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亭南,今邮亭是也。”也就是说,当时的阜阳只是一个邮亭(铺即递铺,传递公文的处所)。颍州升府时,为避免府治与府同名,雍正皇帝遂在原州治属下的地名中选取阜阳侯国之名为府治县名,也是取吉祥之意(阜的本意是土山,引申为多、丰盛。阳,光明也)。此外,还有一层含义:阜阳侯国在东汉时也是县级建置。

我们再看一下史料记载的关于“阜阳”之名由来。《临泉县志》记载:阜阳春秋为胡子国城,战国为楚汝阴,因位汝水(今泉河)之阴而名。据《后汉书》载:“永建元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薨。”阜阳名始见。清雍正十三年(1735)安徽巡抚王纮以颍州地域辽阔,难以治理,备文奏曰:“……似应将颍州升为府治,设立知府一员,附廊添设知县一员,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雍正帝依奏,赐名阜阳县。雍正帝何以赐名阜阳?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说:“《旧志》引《颍纪》,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阳城,今邮亭是,阜阳城之建未知何代,且未知所以为名。明《正德颍州志》亦说阜阳城“不详所筑”。阜阳之名,一说是阜阳东有土阜,名为郪丘,汉置新郪县,隋有颍阳县,合二县之名为阜阳,此论根据清初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新郪城条中有“州东八里,城西三里,有土阜屹然高大”的记载,但此论有牵强附会之说,历来为许多史家所不取。应为移以东汉阜阳侯国名。
  安徽省地方志办徐学林认为是取东汉阜阳侯国之名。他在编著的《安徽建制沿革考》记载:“当时安徽巡抚王纮奏请升州为府,这个县境内东汉曾设阜阳侯国,古邑在今临泉县境……。因此,雍正皇帝赐名阜阳,是遥取境内古侯邑名。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邓建设告诉我,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安徽知府上奏给皇帝的所有奏折,一定会有关于赐名阜阳的奏折。但因为市地方志人员与故宫博物院人员没有接触过,不认识人,程序较多,查找难度很大。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他已经委托安徽休宁县志办主任汪顺生在故宫博物院帮忙查找资料(因休宁县志办与故宫博物院有合作项目,方便查找)。若一旦查到这方面的资料,市地方志办人员会前往故宫博物院复印。最后,他说,清雍正十三年赐名阜阳,虽然目前仍是一个谜,但他相信“阜阳”二字赐名的来历会很快揭晓。
  我相信市地志办主任邓建设所说的,相信不久我们便会知晓清代缘何命名“阜阳”。可是又有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假设即便我们知道了清代赐名“阜阳”二字的原因,但东汉时代的黄岭地区又为何被封为阜阳侯国之地?汉顺帝封刘显为阜阳侯,“阜阳”这二字又是如何所起?东汉时代的阜阳侯国是否就在今天的黄岭岗?最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清代赐名“阜阳”并不是清雍正帝?那么,又是哪一位皇帝给赐名阜阳的呢?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阜阳人们说起“阜阳”二字的来历,总会说清雍正帝赐名阜阳。其实乃乾隆帝赐名。从东汉时代,即永建元年(126年)设立阜阳侯,出现“阜阳”二字,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设阜阳县至今,“阜阳”二字已被阜阳人所牢记。归根结底,是因为东汉阜阳侯国曾在黄岭设城存在因素。

黄岭文明的见证
  
  2008年2月28日,在临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峰安排下,我和县委宣传部孙杰、刘堂及酷爱临泉历史文化的王亮等一行再次来到临泉黄岭镇。镇党委书记葛旭光、镇长赵同恩及宣传委员侯云陪同我们,观看了冯营村生长的情侣老银杏。同时,还来到岗上老街探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镇政府东南的冯营村张庄。在张庄一水沟边,生长着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而这棵树最奇特的是两棵树生长在一起,当地村民对这株树有多种称呼,既有称兄弟树、姊妹树,也有称父子树、情侣树。这棵树我们用手估量了一下,发现得两个人伸长手臂还不能合拢。树很高大,有10几米。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原来位于树沟南侧的粗壮高大,后来因树根裸露,水土不断流失进水沟里,反而长势不如北侧地面的那株,现在北侧的树较高大。没有人知道这棵树的具体年龄,村民说已有几百年了。每年都有村民前来烧香磕头。果然,我们在树下面看着多处烧香及放炮的痕迹。
  回去后,我在《阜阳古树名木》一书内看到有这棵树的记载:临泉黄岭镇冯营大张庄村沟边,生长着一株大银杏,该树高18米,胸围240厘米,冠幅覆盖面积210平方米。该树原是一株小树,被砍伐数年后又发出两杈,同根异干,如同一对恋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由此得名情侣银杏树。据传为村民张氏所植,已有百年历史。
  随后,我们来到岗上村,今天行政区域属白庙镇。岗上村位于岗上遗址北侧,离岗上约500米远。在此居住、今年66岁的侯涧岭告诉我们,老大街为东西方位,以前是古代的大路,20多年前将此挖成沟壑。随后,他带我们来到村后面的老大街位置。今天的老大街位于村北面,全部被挖成水沟,在水沟北面则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但水沟全部干涸,我走下水沟惊讶地发现,许多带有花纹的砖瓦块遍地都是,根据我这几年收藏古旧砖瓦块经验,仔细辨认发现以商周及西汉居多。
  在此居住的侯明梆老人告诉我们,这里以前叫云五镇,水浒传里孙二娘开黑店就是在这里。说着他还指着水沟岸边的一处庄稼地,说黑店遗址就是这里。对于侯明梆老人说的话,我们是半信半疑。他还说,当年村民在这沟里挖了一个带花纹的碗,卖给前来收碎银子的人,卖了一元钱。正说着,有一些村民围上来,七嘴八舌,一位妇女说,10多年前,她家在岗顶子挖出一个花坛子,是红颜色的,卖了10元钱。另一位村民说,30多年前,他们家在自己地里挖出来一对坛子,五颜六色的,就卖了2元钱。
  在这些村民的叙说中,我在北面的庄稼地里,吃惊地发现在这片庄稼地里带花纹的砖瓦碎片也是俯拾皆是。而尤其是让我们吃惊的是,我们又走到岗上遗址东侧的庄稼地里,发现许多带花纹的砖瓦是完整无损的,有些则全部是大半截砖块,花纹既有绳纹、条纹、菱形纹、几何纹,还有乳钉纹。王亮则带了一块回去作为爱好收藏。侯涧岭老人说,这些砖瓦块都是村民犁地时从地里犁出来,没有用便堆在地头。
  他还说,村里有一户村民在麦成熟时在岗上打场,结果发现一条大蛇,有一米多长,没有尾巴,这位村民将这条蛇用铁锨打死,又铲成几截。谁知,第二年,这位村民的儿子到山东打工,还没几天便被人砍成几截丧命。对于侯涧岭老人说的这件事,我认为是纯属巧合因素。但他却很认真,认为侵犯了岗上孤堆的东西。

阜阳侯国是否在黄岭
  
  我们可从《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资料获知,阜阳侯刘显是光武帝刘秀的曾孙、济南简王刘错之子;永初二年(108年)始封刘显为阜阳侯,至永建元年(126年)为承嗣济南国君,刘显被封为厘王,阜阳侯国共存在18年;阜阳侯属于“列侯“,因此封地不在济南王国境内。那么,阜阳侯国在哪里呢?
  原阜阳市地志办副主任、史学家刘奕云说,阜阳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正德颍州志•古迹》记载:“阜阳城,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丘废县南,今置邮舍其中,城不详所筑。”此后,清《顺治颍州志》、清刘体仁《颍纪》所载大体相同。他分析认为,邮舍,即邮亭,是古代报警传递公文并供歇宿之所。我国历史上,政府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传递,设置了邮驿制度,各地都设驿站,明代驿站又称递铺。因阜阳城设有邮舍,所以又称“阜阳铺”。但到了明正德元年(1511年),阜阳城邮舍也不存在了。《正德颍州志•邮驿》载:“废邮亭十座”,前七座依次是西门总铺、三十里河铺、栗头铺(今九龙)、杨桥铺、沈丘铺(今临泉城关)、鲖阳铺(今临泉鲖城镇)。这是明代从颍州到汝宁府(今汝南)的邮传驿路,大约三十里华里一铺(站)。阜阳铺介于沈丘和鲖阳之间,因此《临泉县志•古城址》记载“阜阳城址,位于黄岭集北,为汉代城址”。
  阜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邓建设认为,古代的阜阳侯国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没有具体的数字来证明其大小。如果黄岭岗上遗址是古墓葬,那古代阜阳侯国在岗上遗址附近不远。无论人们怎样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黄岭岗上是一个文化堆积层,因为古人居住喜欢临水建台,聚居区周围有墓地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我从当地村民所说的岗上遗址及老大街遗址分析认为,岗上村的北面的老大街及庄稼地有可能就是当年的阜阳侯国。古人建房修城都讲究面南背北,而阜阳侯国的城池也必然是面南背北,在其正南面的岗上遗址,有可能是这些王侯亲戚的坟墓。我们看不少史书及战争电视剧,会发现有这样一种情形。一些敌对诸侯国互相攻城打仗时,因久攻不下,会令手下兵丁挖城内王爷及将士葬在城外的祖坟。因此,我猜测阜阳侯国有可能就是今天岗上村后北侧的庄稼地一带。
  1994年由黄山书社出版的《临泉县志》也认为阜阳古城就在黄岭,并列举出几条理由。《临泉县志》记载:黄岭是临泉县西部重镇,一名黄牛岭,又名黄鹤岭、皇后陵。谓阜阳古城在黄岭,其理由有四。
  其一,黄岭位于县城西15公里,与《旧志》载阜阳古城方向、距离相吻合。《阜阳县志》载:“沈亭废沈子国城东五里,沈亭为秦高士沈郢建为游犯钓之所,黄岭即位位于沈亭西偏南15公里。
  其二,《说文》曰:“土山为阜。”山南为阳。黄岭北有一高地,名曰岗上,现为岗上村。《说文》曰:“冈者山脊。”古时为一土山,黄岭符合此说。
  其三,黄岭有古城遗址,位于冈之南,方圆里许,可能即汉阜阳侯国邑废址。建国后,兴修水利出土商代陶豆、陶罐、铜斧等。
  其四,明《正德颍州志》载:“黄岭又名皇后陵。刘显是汉武帝刘秀之族亲,被顺帝立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而薨,子悼王广嗣。永建五年(130年),封广弟为乐城亭侯。广立三十五年,永兴元年(153年)薨。无子,国除,所以有皇王陵之名的记载。阜阳古城毁于何时,无考。
  由黄山书社出版的《阜阳通史》也认为东汉阜阳侯国的治所在今临泉县城以西15公里的黄岭。据《阜阳通史•历史沿革》载:黄岭位置与旧志(明《正德颍州志》、清乾隆《颍州府志》、清道光《阜阳县志》)记载的阜阳古城方位、距离相符。《说文》称:“土山为阜”,山南为阳。而黄岭确有土山,其北有一土山史曰岗山。阜阳古城址恰位于岗山之阳。黄岭又名皇后陵,济南王刘错之子刘香死后,顺帝于公元126年立阜阳侯刘显为嗣,是为厘王。刘显为阜阳侯时,其夫人死后可能葬于黄岭,故有皇后陵之称。再者,近年来黄岭一带出土的文物也似乎可以为阜阳古城位于黄岭提供一定的实物佐证。因此,清道光年间《阜阳县志》也称“旧阜阳城”,旧志云未说所出处。按汉书济南王传有阜阳侯,恐其侯国故城,今县名之赐,或亦因此。
  由此我们可知,黄岭岗上遗址附近一带即当年的阜阳侯国之地应该是无可争议的。



黄岭古代为何称“阜阳”?
  
  对于黄岭在东汉时代为何命名为“阜阳”?刘奕云经多方查阅资料分析认为,必须从“阜阳”一词的地名学特征探讨。他说,在地文地名类型中,地名是当地的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阜”即土山,属地理形体,《释名•释山》:“土山曰阜”,阳即山南面或水北面,属地理空间定位。“阜阳”即土山的南面之义,是表示黄岭地理特征,确定其地理位置的专有名称。黄岭的北面有山,叫冈山,现为黄岭冈上行政村。冈,义即山脊或山岭;冈陵即丘陵,黄岭即黄陵或黄土冈。《诗•小雅•天葆》:“如山如阜,如冈如陵。”毛传:“高平曰陆,大陆曰陆,大阜曰陵。”《孙膑兵法•地葆》:“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可见阜、岭、冈、陵、丘都是指土山一类的地理概念,只是高低大小不同,但也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
  黄岭古城遗址,在冈上村南面(土阜之阳),方圆约一华里。1958年前后兴修水利和修筑公路,不断有文物出土,如商周时代的陶豆、陶罐、铜斧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等物。可见黄岭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形成先民聚落,而阜阳城的建置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延续性的。
  随后,我又访问了一些阜阳史学家,但他们因没有对此进行研究,故不能轻易下结论。截止目前,还没有任何资料来证明东汉时代顺帝为何封带有“阜阳”二字“阜阳侯”。在当前没有资料来证明的情况下,我们暂以史学家刘奕云考证的来解释。
  
  乾隆赐名“阜阳”二字
  
  长期以来,阜阳人们说起“阜阳”二字的来历,总会说清雍正帝赐名阜阳。其实不然,实乃乾隆帝赐名。邓建设说,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去世。乾隆继位后,把雍正十三年年号一直延长到年底,次年才改为乾隆元年。
  据清乾隆《颍州府志•舆地志•沿革》卷一载:“颍州改府缘由,雍正十三年八月初十、十二日,吏部咨开文选清吏司案呈吏科抄出,升任安徽巡抚王(雄)等题前事。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四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会议,得升任安徽巡抚王(雄)等疏称:‘上江之直隶颍州,界接豫省……又疏称,新设府名,似可仿下江、徐州改府之例,即改为颍州府。添设新县,恭候钦定佳名……”
  《清史稿•高宗本纪》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世宗(雍正)不豫……戊子,世宗疾大渐……己丑,崩……”
  《中国历代年号考》载:“雍正(1723--1735年),癸卯13年,十三年八月高宗(乾隆)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清世系•雍正•乾隆》载:“即位前,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世宗卒,嗣位……”。
  由此我们可知,清安徽巡抚王纮所奏颍州改府设县为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四日,批下来为十三年八月初十、十二日。而雍正于七月便不能上朝处理事务,至八月初去世。随后,乾隆帝上任,批奏同意。但因为乾隆帝上任第一年没有改用年号,仍沿用了雍正年号,故以为是雍正帝赐名。为此,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卷二载:“阜阳之名县恭承,高宗纯皇帝钦定嘉名……”。
  那些被时间遮掩起来的历史,如今已经彻底裸露出来,时间瓦解了一切,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从东汉时代永建元年(126年),设立阜阳侯,出现“阜阳”二字,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设阜阳县。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废州府而存县,撤消颍州府,保留阜阳县。次年设道尹,1927年撤销道的建制;1932年设阜阳行政督察
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阜阳县同城设阜阳专员公署;1971年改为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12月于阜阳县城区建县级阜阳市;1979年2月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行政公署;1992年12月撤消阜阳县、阜阳市,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时至今日,“阜阳”二字已经用了1800多年。
  黄岭岗上遗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书的阜阳历史人物。今天的黄岭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以说,黄岭的历史文化是辉煌灿烂的,她不仅是阜阳历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原文明发祥地之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