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金时期的邢州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于邢国,为周朝分封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
邢州,因州治古邢国而得名,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的地方二级
政区。辖九县:青山、内丘、柏仁、龙冈、任县、巨鹿、南和、平乡、沙河。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龙冈县复归邢州,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并省州县,青山县并入龙冈县,任县并入南和县,旋即改州为郡,邢州复名襄国郡。下辖七县:内丘、南和、平乡、龙冈、沙河、巨鹿、柏仁。
唐武德元年,改襄国郡为邢州总管府,辖邢州、温州、和州、封州、蓬州、东龙州。
唐武德五年罢邢州总管府,以其所领县归属邢州,并析设任县,邢州辖八县:任县、南和、平乡、龙冈、沙河、内丘、柏仁、青山。
唐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并省州县,邢州上隶
河北道,巨鹿县复归邢州,至此邢州仍辖九县:内丘、柏仁、青山、巨鹿、南和、任县、平乡、龙冈、沙河。唐末昭义军迁此。
五代时期,邢州为战略要地,后梁设保义军节度,后唐设安国军节度,军政长官为邢州节度使,五代邢州除辖本州八县(龙冈、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柏仁)外,还节度洺州之永年、平恩、临洺、鸡泽、肥乡、曲周6县和磁州之武安、滏阳、邯郸、昭义四县,共计辖18县。
北宋邢州初属河北路,后属河北西路,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改为信德府,辖域不变。
金朝天会七年,信德府复名邢州,沿袭北宋信德府建置,设安国军节度,辖八县四镇。八县为:唐山、内丘、邢台、平乡、任县、沙河、南和、巨鹿;四镇为:平乡境内道武镇、任县境内新店镇、沙河境内綦村镇、巨鹿境内团城镇。金代邢州的政治、军事、
经济地位在河北西路仅次于三府,而在其他八州之上。
隋代邢州(《隋书》)襄国郡(开皇十六年置邢州。)统县七,户十万五千八百七十三。龙冈(旧曰襄国,开皇九年改名焉。十六年又置青山县,大业初省入焉。有黑山。有幹水。)南和(旧置北广平郡,后齐省入广平郡,后周分置南和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任县,大业初废入。)平乡 沙河(开皇十六置。有罄山。)钜鹿(后齐废,开皇六年置南栾县,后废入焉。)内丘(有干言山。)柏仁(有鹊山。) 唐代邢州(《新唐书》)邢州上 隋襄国郡,州所治也。武德元年,改为邢州总管府,管邢、温、和、封、蓬、东、龙六州。邢州领龙岗、尧山、内丘三县。四年,平窦建德,罢总管府。割内丘属赵州,仍省和、温、封三州,以其所领南和、沙河、平县三县来属。又立任县。五年,割赵州之内丘、柏仁来属。天宝元年,改为钜鹿郡。乾元元年,复为邢州。旧领县 九,户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万九百六十。天宝,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 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在京师
东北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至东都八百五十七里。
任 汉南 地。晋置任县,后废。武德四年,复置。旧治苑乡城。
内丘 汉中丘县。隋改为内丘县,属赵州。贞观初,还属邢州。
平乡 汉钜鹿郡,故郡城在今县北十一里。古钜鹿城,即今治也。隋改平乡县。
龙冈 汉襄国县,隋改为龙冈县
沙河 隋分龙冈县置。武德元年,置温州。四年,州废,属邢州
南和 汉县,后周置南和郡,隋废州为县。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废,县属邢州
钜鹿 隋于汉南涘故城置钜鹿县。武德元年,置起州并白起县。四年,废起州,钜鹿属赵州。仍省白起,并入钜鹿。贞观元年,属邢州。旧治东府亭城。嗣圣元年, 移于今所。
尧山 汉柏仁县,至隋不改。武德元年,置东龙州,领柏仁县。四年,平窦建德,县属赵州。贞观初,属邢州。天宝元年,改为尧山。
五代邢州五代十国时期,邢州为战略要地,后梁设保义军节度,后唐设安国军节度,邢州军政长官为邢州节度使,五代邢州,辖本州八县(内丘、沙河、龙冈、巨鹿、南和、任县、平乡、柏仁)外,还节度洺州之永年、平恩、临洺、鸡泽、肥乡、曲周6县和磁州之滏阳、邯郸、武安、昭义四县,共计辖18县。
宋代邢州(《宋史》)宋代邢州信德府,次府,钜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贡绢、白磁盏、解玉砂。县八: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县。
沙河,上。
任,中。
尧山,中。
平乡,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钜鹿。元祐元年复。
内丘,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祐元年复。
南和,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
巨鹿。上。
金代邢州(《金史》)邢州,上,安国军节度。宋信德府钜鹿郡安国军节度,天会七年降为邢州,
仍置安国军节度。(产玄精石。)户八万二百九十二。县八、镇四:
邢台(有石门山、百岩山、蓼水、涡水。)
唐山(有尧山、泜水。)
内丘(有干言山、内丘山、泜水、渚水。)
平乡 镇一(道武。)
任(有溹水、任水。)镇一(新店。)
沙河(有汤水、湡水。)镇一(綦村。)
南和(有任水、泜水。)
巨鹿(有大陆泽、漳河、落漠水。)镇一(团城。)
[ 此帖被hurry21在2015-05-06 12:5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