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24阅读
  • 25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41):康定府&巴安府&登科府(甘孜州/昌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31
康定府:要。隶康安道。明,长河西鱼通安远宣慰司。康熙初,明宣慰司以地归附。雍正七年,移雅州府同知来治,置打箭炉厅,仍隶雅州府。光绪三十年,升直隶厅。三十四年升府,改名康定,隶康安道,升里化县为里化厅,并以河口、稻成二县同隶府。宣统三年,旧隶打箭炉之宣慰、宣抚、安抚、长官各土司,全体改流,先后分别设治,并先各就其地置委员、理事等官。东北距省治九百六十里。广六百四十里,袤八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度九分。京师偏西十四度三十八分。领?一,县二。东:大?山。南:无脊山。东南:大雪山。东北:郭达。西南:折多山,为入藏要道。鸦龙江即古若水,自青海境发源,南流,迳府西南入冕宁。大渡河即古涐水,自懋功入,迳府东,又南入清溪。泸河源出折多山,东北流,至城西南,有木鸦河自番界东流来注,并入大渡河。有榷税泸关。巡司一,驻泸定桥。一驿:烹坝。

里化厅要。府西六百四十里。里塘宣慰、宣抚司地。旧设有粮务委员。光绪三十二年设里化县。三十四年升厅。东:紫木喇山。东北:高日山。东:鸦龙江自喇滚入,有三渡水自盐源之木里土司及云南中甸来注之,会金沙江入马湖。西南:色隆达河,源出额东额山,入金沙江。

河口要。府西里塘、明正两土司交界地,旧名中渡。光绪三十二年,里塘改流设县。西有鸦龙江。

稻成要。里塘土司地。旧名稻坝。光绪三十二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县丞一,驻贡噶岭。

巴安府:要。康安道治所。督办川滇边务大臣、按察使衔炉安兵备兼分巡道驻。巴塘宣抚司地。光绪三十一年改流。三十三年置巴安县。三十四年升府,并置三坝厅,盐井、定乡二县隶之。东北距省治二千一百里。领厅一,县二。东:龙新山、甲噶喇山。西南:宁静山。巴冲楮河自瞻对入,与金沙江合。色楮河即金沙江,自三岩入,迳府西至得荣入云南丽江。

三坝厅 要。府东二百三十里。巴塘、里塘两土司交界地。三十三年改流。三十四年设?,驻通判。

盐井要。巴塘土司地。光绪三十一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澜沧江自察木多入,绕由云南入缅甸。

定乡要。里塘土司地。旧名乡城。光绪三十二年改流。三十四年设县。

登科府:要。德尔格忒宣慰司地。边北道治所。宣统元年改流,析其地为五区。于北区设府,仍名登科,并置德化、白玉二州,石渠、同普二县隶之。东北距省治三千三百五十里。领州二,县二,土司十二。川、藏交隘,东连甘孜、瞻对,西邻纳夺、察木多,南与巴塘、乍丫接壤,北界西宁、俄落,乃金沙江之上游。

德化州要。德尔格忒土司中区地,旧名更庆。宣统元年改流设州。鸦龙江自甘孜入,入瞻对。巴冲楮河自巴塘入,下流入金沙江。

石渠要。府西北二百一十里。德尔格忒土司北区地。即杂渠卡,一名色许。宣统元年改流设县。

白玉州要。府南六百三十里。德尔格忒土司南区地。宣统元年改流设县。北有海子山。

同普要。德尔格忒土司西区第。宣统元年改流设县。并分管察木多呼图克图及纳夺土司之地。

乍丫 呼图克图地,入藏要路。宣统三年设理事官。
察木多 呼图克图地,亦名昌都。东接德格、纳夺、贡觉,西与八宿、诺隆宗毗连。旧设有粮员,置兵戍之。宣统三年增设理事官。
得荣 巴塘土司地。与云南接壤。宣统三年设委员。
江卡 旧为给藏地,置有兵戍。北接三岩、乍丫。西连波密、察木多。宣统二年收回。三年设委员。
贡觉 旧为给藏地。宣统二年收回。三年设委员。
桑昂 旧为给藏地。宣统二年收回。三年设委员。
杂瑜 旧为给藏地。宣统二年收回。三年设委员。
三岩 野番地。跨金沙江之上,有上岩、中岩、下岩之分。宣统二年归附。三年设委员。
甘孜 麻书、孔撒两土司地。宣统元年改流,设委员。兼管白利、东科、德格、倬倭、章谷之地。
章谷 土司地。与孔撒、麻书、德格、瞻对均接壤。改流后亦名炉霍屯。宣统三年设委员。
道坞 麻书、孔撒两土司地。宣统三年改流设委员。
瞻对 旧为土司地,给与藏人。东连明正、单东、孔撒、麻书、章谷各土司界。南接里塘、毛丫、崇禧。西北与德格接壤。据鸦龙江之上游。有上瞻、中瞻、下瞻之分,亦名三瞻。宣统三年收回设委员。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31
康定,藏语名叫“打折渚”,打箭炉系“打折渚”的汉译雅化,该名录最早出现与《明史·西域传》中。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清政府将打箭炉厅改为康定府,康定之名才始见于史。1913年,国民政府为县,康定才始有县志。

  康定,旧称打箭炉,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悠悠民歌声,翩翩民族舞,极富高原民族风情特色。

  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北高南低。西南和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顺着河谷蜿蜒而至,使这里雨量充沛,云雾常生。因而,贡嘎山冰川属海洋性冰川,海螺沟冰川是可供普通游人观光的冰川。冰川与森林共存,从而形成独特的奇观。

  康定风光独好,其灵山秀水不仅孕育了千古绝唱;名扬四海的《康定情歌》,还孕育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雄伟的雪山,晶莹的湖泊,苍翠的森林,碧绿的原野,炽热的温泉。神奇的大自然在为康定绘制绚丽画卷的同时,还赐予了这块土地丰富的出产和无尽的宝藏。康定的美丽,康定的富足,康定的意蕴,时刻都在向世人散发出一种强烈的诱惑。

  康定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历史名城。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唐宋属吐蕃;元置宣抚司;明置宣慰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大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康定府;一九三九年建西康省,设省会于康定;一九五0年三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于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31
 康定汉代属西南夷牦牛部落,汉初实行羇靡之制,为沈黎郡所管辖;唐宋之际或为蜀之黎雅州羇靡,或为吐蕃所领;元代,中央王朝在藏区推行土司制度,曾置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鱼通路万户府等土司隶属吐蕃等处宣尉司都元帅府所管辖。至此,康定始有建置载于史籍。明初,长河西土官元右丞刺瓦蒙授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领受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史司(即明正土司)”。炉城成为明正土司驻牧之地,其时康定之名始称“打煎炉”(即打箭炉)。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政府在炉城(康定)设打箭炉厅,设置流官,隶雅州府所管,兴建城垣。据《雅州府志》记载:“雍正八年,安设阜和营,倚山砌石城一百四十五丈,为五门。”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升打箭炉厅为直隶厅。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改设康定府,隶川边安康道。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四川总督尹昌衡奉命西征。设西征司令部于康定。从1912年至1934年,川边地区先后改设川边镇抚府。川边镇守使署,西康特别行政区、川康边防指挥部等,其府、署、行署、指挥部均设在康定。1934年12月西康建省委员会成立,在康定设立西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6年年夏,西康建省委员会迁往康定。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正式成立,康定成为西康省省会。

  1950年3月康定解放。同年11月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区人民政府设于康定。1951年1月1日,康定县人民政府成立,炉城镇为康定县政府所在地。1955年西康省并入四川省,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至今,康定仍为州府所在地。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31
理塘,藏语称“勒通”,“勒”意为青铜,“通”意为草坝、地势平坦,全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以境内有广袤无垠的草坝得名。理塘,藏语译写语音,历史上曾汉译为:李唐、里塘等。

隋属利豆。唐属吐蕃。

??元到二十五年(1288)设钱粮总管府。

??洪武二年(1369)置扎兀东思千户所。清雍正五年(1727)设里塘军粮府,七年(1729),置里塘正副宣抚司,辖瓦述毛丫、瓦述曲登、瓦述崇喜、瓦述长坦4个长官司及两个土百户。


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理北县。

??民国元年(1912)置理化府。次年又废府改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民国14年(1925)属西康特别行政区。

??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治。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更名为理塘县。

??1955 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31
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清军曾设汛守备,置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东汉为白狼国地。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境内雅砻江以东地方,明代为长河西宁远鱼通宣慰司辖。清分属于里塘、明正两土司辖地,置呷拉、亚曲喀、八角楼、尼马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于河口设渡口,驻兵镇守,雍正年间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中渡汛。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时,划出明正土司所属雅砻江以东各土百户地和里化崇西土司地河县,隶属康定府。民国3年(1914),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31
稻城海拨3750米,东汉为白狼羌地。诏属吐蕃。元属朵思甘宣慰司都元帅府辖。明属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清为理塘宣慰司辖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稻坝委员。宣统三年(1911),置稻城、贡噶岭县丞。民国3年(1914)撤贡噶岭县丞,并入稻城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14年(1925)属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更名稻城县,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辖3区、14乡、1镇(包括县划给的邓波乡)。县治金珠镇,距州府康定432公里,离省会成都810公里。稻城县名来历,历史上称“稻坝”,系藏语译音,意为山谷沟口宽阔之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在境内试种水稻,预祝其成功故取名稻城,后置为稻城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31
从巴塘曾经的名字“巴安”可以看出,“巴安”、“康定”,即康巴安定之意。可见巴塘在历史上是与康定齐名的高原重镇,在康巴人的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巴塘,最早见于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实录》,系藏语译音,意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巴塘县驻地,原系四山生命,绿野中开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处一片“咩咩”叫声,藏语“咩”即为“巴”音,因而以声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古为羌地。汉系白狼国地。唐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师府辖,并置奔不思招讨司。明属朵甘卫生都指挥使司,港武七年(1374)置磨儿勘招讨司,境内又置刺宗千户所。明隆庆二年至崇祯十二年(1568-1639),属云南丽江土知府木氏管辖。后转隶青海和硕部固始汗统治。清雍正六年(1728),置巴塘粮台。雍正七年(1729)年,置巴塘宣抚司,下辖7个土百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土归流”后置巴安县,翌年升为巴安府。民国2年(1913),复为巴安县。民国14年(1925)属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1年更名巴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31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 

盐业是盐井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井口和盐田全分布在境内澜沧江两岸。过去西藏政府称盐井为"察洛",而地方上的藏族则称"察卡洛",纳西人则称"察卡"。不论是"察卡"或"察卡洛",都是纳西语的地名称谓。"察"的意思是食盐,"卡"或"卡洛"是"洞眼"的意思,翻成汉语即"盐井"。 

  盐井在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上,是个围绕着盐而产生许多战事纠葛的神秘之地。相传在吐蕃统治前和统治时期,盐比金子还贵,因此争夺盐井的战争就很多。历史上,著名的格萨尔史诗中的《姜岭之战》,就是描述姜国(纳西)王与岭国之王格萨尔之间因争夺盐池而发生的战争,当地人传说,盐井就是姜岭两国发生战争的地方。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31
乡城县
    古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地;嘉靖三十三年(1554),属云南丽江木土司管辖。

  清属里塘土司辖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赵尔丰在实行“改土归流”后,于三十四年(190*)秦准置定乡县隶巴安府。

    民国2年(1913),属川边道。

    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更名为乡城县。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乡城,系藏语,意为串珠(佛珠)之地,因县跨硕曲河与定曲河之间,两岸河原如串,其富饶有如珍珠串。清光绪年间置定乡县。1951年改乡城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31
德格,意为“善地”,来源于藏传佛教教义中的“四部十善”。据《德格土司世系谱》记载,元初,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任帝师时曾途经德格,由于德格家族第三十二代孙索郎仁钦的恭拜与奉侍,受到八思巴的赏识,被选定为“膳食堪布”,还称赞索郎仁钦具有“四部十善”的品格和福分,赐名“四德十格之大夫”。及至第三十五代孙德饮司郎绒布将其统治中心从白玉萨玛迁至德格龚垭后,正式将其家族“噶尔”更名为“德格”。同时,还将其所统治的势力范围亦改称为德格。可见德格地名始于元代初期。

  德格地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区域范围,并随着德格家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初始阶段。15世纪中叶,德格家族(第三十六代孙)第一世土司博塔·扎西生根以联姻方式从当时的土酋“岭本波”那里获得从聋垭到更庆沿色曲河中游一带约二十五公里的狭长河谷地区。明正统十三年(1448),博塔·扎西生根与当时从西藏云游至德格更庆布道修行的香巴噶举派高僧、藏戏创始人、桥梁建筑大师汤东甲布共同修建了汤甲经堂后,从龚垭举家迁徙至更庆,自此更庆便成其为统治中心。及至第六世土司噶玛松时期,德格土司处于初兴时期,德格疆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二、扩张及相对稳定阶段。这个阶段历史跨度较大,约经历了270年(1638-1908年),德格土司的传承,共经历了14世。其间,德格的区域范围发展变化可分为两个时段。一是1639-1775年的扩张时段。德格土司势力渐增,并发展到极盛时期,德格区域范围呈上升趋势。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载:“其东至四百五十里交上瞻对界,南至三百五十里交察木多界,西至二百八十里交上纳夺界,北至三百一十军交林葱界。”其疆域面积约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七万余人。其时,在康区“被德格土司所兼并的土司有瓦述长坦长官司、上革赍土百户4员、杂竹吗竹土白户3员、霍尔杂安抚司、下革赍土百户2员、蒙噶结长官司、春科高日安抚司、笼坝土百户、护理春科副土司、春科高日长官司4员;被德格土司兼并的部分地区有霍尔白利长官司、霍尔东科长官司、诺尔木土千户等;在德格土司辖区内不断被蚕食,但在清末仍然存在的为林葱安抚司”。清雍正年间,第十二世德格土司兼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将其所辖地区设置25个农业宗和43个牛场部落。这就是德格土司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历史记载中的德格(又译为“德尔格忒”)地区。二是相对稳定时段。1775年以后,德格地区的区域范围除渐有少量扩张,如除今青海的称多、达日和玛多县境内的部分地区外,都处于相对稳定、保持鼎盛时期的状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德格土司的政治势力开始日渐衰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川边推行“改土归流”,在德格剿灭了德格土司的武装力量,德格土司的政治势力基本瓦解。

  三、德格县治。清宣统元年(1909),赵尔丰在德格地区正式实施“改土归流”,在德格土司辖区内设一府、二州、二县,即邓柯府、德化州、白玉州、石渠县和同普县。1913年更名为德格县,此为德格县治的开始。之后,“时因北洋政府无暇顾及边区,德格土司又恢复旧有统治”。1951年5月27日,成立德格县人民政府。1979年撤销邓柯县建置,将邓柯县的阿须、打滚、亚丁、所巴、浪多、温拖、年古、俄支八乡划属德格县,形成德格县目前的行政区划。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31
德格城始建于公元1448年,即藏历第八饶迥的土龙年。创建者为第一代德格土司博塔.扎西申根和佛学家、诗人、藏戏祖师汤东甲波。
        西汉以前,德格为羌人游牧部落地。东汉为白兰国地。隋时附属国。隋末唐初,为吐蕃统治。唐末,吐蕃王朝覆灭,本地分化为若干独立部落。北宋中期,岭.格萨尔王(公元1038-1119年)建岭国于邓柯、德格、石渠一带。元代推行土司制度,隶属陕西行省。从此,德格家族势力逐渐兴起,明末清初时,管辖区域大幅扩张。清雍正十一年(1733),属打箭炉厅,隶雅州府。宣统元年(1909),实行“土改归流”。民国二年(1913)置德化县,民国三年(1914)改名为德格县。1951年5月,成立德格县人民政府。

传说中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与西藏拉萨、甘南夏河并称为藏区的三大古文化中心,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藏区“文化名城”之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31
石渠,藏语名“扎曲卡瓦”,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以境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31
白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汉系白狼国夷地。隋为附国所属婢药部落,曾慕义内附。唐隶吐蕃;宋属岭国。元初归附中央王朝,置“亦思马儿甘军民万户府”于沙马, 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崇祯十二年(1639)后渐为德格土司所辖。清末改土归流于宣统元年(1909)置麻陇设治局,辖白玉一部分,清末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设武城县,三岩委员,辖白玉盖玉区部分,同年改置白玉州,民国2年(1913)改称白玉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7年(1918)被藏军占领后划属西藏,历时14年。民国21年(1932)归属西康。1955年10月并入四川省。《清实录》记巴塘、德格两条传统入藏道路之间为“山暗巴地方系通藏大道”简称“山岩”、“山艾”、“山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31
 江达,历史源远流长,据文物和史料考证,远古时期江达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在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这里的人们以部落群居,原始狩猎,刀耕火种,农耕牧野,屡遭战乱,历经沧桑巨变。

    公元7世纪中期,江达成为土蕃王朝属地。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江达县境内便已存在藏族先民的传统宗教苯波教。相传公元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前往“俄洛”(青海果洛地区和四川西北部)布教时,影响并改革了康区西北部的笨波教,对加速这一地区苯波教与佛教的融合起到了主要作用。

    江达也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现这块土地上,已成长出一批又一批民族英杰,与汉藏兄弟一道打造着新的历史画卷。

1950年前,江达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废除德格土司制,划归川西邓科府,1911年改设同普县。1919年藏军进入江达,设江达西勒康进行管辖,后改建为江达宗。

1951年3月建立江达宗解放委员会。1959年4月江达、西邓科两宗合并,成立江达县委和江达县人民政府,县政府驻地设在江达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5-31
“昌都”过去叫“察木多”,藏语的意思就是水岔口。

唐代,昌都地区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明清以后统称此地为康藏地区,原西藏政府称它为“朵康木”地区,现为西藏自治区所属一个专区。

昌都,早在汉、魏时期称“康”。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后,昌都归附吐蕃,12世纪初,为嘎玛噶举支系统辖。13世纪50年代,昌都地区的上层代表人物与元朝中央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辖区。明朝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时期为乌斯藏所辖。清朝时期称为“察木多”,清末改土归流时置昌都府,设昌都县。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1959年建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5-31
察雅,清史中写作“乍丫”、“札雅”,在藏语中是岩窝的意思。
  相传十七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贡村附近山头的悬岩下修行,于 1681 年创建扎西央启寺(即现在的察雅寺),从此开始了这一带格鲁派的弘传,并很快取代了其它教派,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政教势力。后人就把他修行的地方叫做“ˇ”(ZHAYA),直接音译为“乍丫”,但这二个汉字的组合显得毫无意义,因此在官书中将其写成“札雅”,使其具有文雅之气。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札雅归边务大臣赵尔丰管辖。次年,赵尔丰推行改土归流,据《赵边务咨部拟改察木多、乍丫为地方理事官章程》记载:……察木多、乍丫两处地方系呼图克图管理收粮等事,横征苛税,民不聊生。宣统二年,(1910年)经蛮民呈控,已为之改定章程,出示晓谕,在案词治一项,该呼图克图,原不管理,专委仓储巴一名听断,以贿之多为分理之曲直,蛮民不服,往往赴藏控案。现以喻百姓……改为理事通判,专管民间裁判事宜……” ,故在1912年正式设县时,将“札雅”改写为“察雅”,推测有“察雅言二纳之”之意。历史上察雅政教中心有两处,一处在烟多(清时称烟袋塘),一处在香堆。察雅寺原建在王卡附近,称卡撤顶寺,后迁至烟多。大约在唐朝晚期,在香堆建立分寺,烟多寺成为玛贡寺(母寺),香堆寺为布贡寺(子寺)。香堆的向康大殿有一弥勒自生佛闻名藏区,佛教日兴,逐渐发展成为察雅的政教中心,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的治所,察雅设县时,在香堆和烟多分设公所,分别叫作上公所和下公所。察雅“拉让”政府也在香堆和烟多分设统治机构。察雅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选定烟多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5-31
早在远古时期,察雅具有人类居住。在距察雅县县城以西约70公里处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卡诺遗址,证实了在距今46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察雅及其附近活动。(居住)

  大约在公元前200——100年间,察雅开始出现于原始部落,这种部落时代一直延续了800多年,到后期,已经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

  (注:因藏文的历史只有1300多年,故此段历史主要依靠传说和出土文物推断)

  隋朝时,察雅属咯木国(前藏)管辖。

  唐朝初期,察雅一度成为东女国的一部分。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建立了吐蕃王朝,察雅在其统治范围之内。

  唐朝末年至宋朝,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察雅处于当地卡贡、则觉、张妥、荣周等四个“德巴”割据局面。

  元朝时,察雅成为亦思马尔甘万户府的属地。

  明朝初年,察雅隶属于磨尔勘招讨司。明永乐年间,贡觉僧人斡郡南哥巴藏卜被封为护教王,其管辖范围包括了察雅。

  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康熙皇帝册封玛贡寺第四世活佛箩桑郎杰为诺门汗,赐给“讲习黄法诺门汗”之印,敕封察雅全部土地为其采邑,百姓为其属民。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驻藏大臣在该地设置守备1员,把总2员,并派兵驻守。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乾隆皇帝又封玛贡寺第五世活佛为“黄教传法呼图克图诺门汗”下设“拉让”政府,为具管理僧俗事务。

咸丰六年(公元1865年),为嘉奖玛贡寺第六世活佛随征廓尔咯有功,又封其为加罗旗薄本鄂的布卡千世衔名。同治五年(公元1868年),又赐鄂汪龙都丹古朴诺门汗呼图克图职衔并换敕印。该寺的总堪布也得到呼毕勒汗职衔,并允许察雅由每三年进贡改为五年进贡一次。清朝末年,赵尔丰在川边推进改土归流,察雅亦在改土归流之列,在察雅设理事通判衙门。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西藏设省,察雅正式设县,隶属昌都府。1915年,西藏地方政府派藏兵进驻察雅,恢复“拉让”政府。因国民政府此时忙于内战,根本无力过问西藏事宜,对西藏当时的现状予以默认。1943年,国民政府给察雅九世活佛罗登西绕颁发了一枚“呼图克图”铜印,从形势上管辖此地。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察雅。1952年2月,察雅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烟多举行。1952年4月,正式成立察雅宗解委会,中共党代表以军事代表的身份进入解委会,以解委会成员的身份从事党的工作。1957年7月,察雅宗党委、军代表、驻军及工作人员奉命全部撤离察雅。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武装叛乱,同年4月,察雅“拉让”政府一小撮反动上层分子遥相呼应,公然组织武装叛乱,驻藏人民解放军奉命平息了叛乱。是年10月6日,察雅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昌都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5-31
得荣古名“得隆”藏语意味峡谷这地。东汉时为白狼国属地,唐宋时属吐番、元属吐番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巴塘宣抚司,清宣统三年脱离巴塘开始设治。民国际法28年(1939年)西康省成立,得荣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监察区,1950年,西康省撤销,得荣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05-31
宁静山,位于江卡、巴塘之间,纵四十余里;喜松工山,又名喜松山,在宁静山北,纵亦四十余里。宁静山—喜松工山一线仅长约九十里,并不涵盖整个漫长的川藏边界,只因其地处冲要巴塘,且立有界碑,因而往往以宁静山代指整个川藏边界。具体说来,宁静山东面的巴塘、德格属川;宁静山西面的察木多、乍丫、贡觉、江卡、南墩、桑昂属西藏。而同样划归西藏的上述地区又因是否属于达赖管理而分两种情况:乍丫、察木多两地,清中央“赏给两处呼图克图管理,自征粮赋,并不纳于国家” [4],不属达赖喇嘛管理;江卡、贡觉“系蒙古人,迄今土人尚存有元代制诰,乃蒙文,与藏文异”,桑昂曲宗原归察木多呼图克图管辖,本不属拉萨的政教管理范围,清廷“以之赏藏,只于江卡设守备、把总外委各员率兵戍之,为进藏驿站计。藏中派官分驻江卡、贡觉、桑昂,征其粮赋” [4]。应该说宁静山边界符合了川藏双方的利益,它基本位于拉萨至成都的中点上,略靠近成都,便利双方的行政管理。加之在清代相当长的时间内,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良好,在此后的近两百年中,西藏与四川对此边界都没提出任何异议。宁静山作为一条省级行政边界,成为双方尊重和维护的“宁静”的边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7-05-31
贡觉,藏语意为“贡”活佛在“觉”地方定居。
  民主改革前,贡觉分为贡觉宗和三岩宗,属昌都28宗之列。1959年10月1日贡觉县人民政府成立,1966年底县驻地由莫洛村迁至喀沙。县府现驻莫洛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7-05-31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
  察隅,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驻竹瓦根镇,属昌都地区行政管辖,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后,划属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7-05-31
“山岩”一词系藏语音译,在《清实录》中曾记为“三暗”、“三艾”、“萨安”。

  “山岩”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行政区划,但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地域概念而存在的。

  在藏族传统地域观念中,山岩地处四川和西藏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两岸,其东部大致包括今四川白玉县的山岩乡、沙玛乡、盖玉乡和巴塘县甲阴乡的部分地区;其西部为今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三岩区和芒康县的部分乡,其中以四川白玉县山岩乡和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三岩区为核心。在西藏习惯称之为“三岩”,而在四川则习惯称之为“山岩”。因此,“山岩”和“三岩”实际上是同一地域概念,仅仅是汉字的记录不同。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四川与西藏两省(区)以金沙江为界,藏族传统地域观念上的山岩也被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东归四川,在白玉县建“山岩乡”;西属西藏,在贡觉县建“三岩区”。于是,“山岩”和“三岩”又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

  “山岩”意为“险恶之地”。何为“险恶之地”?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其一是说山岩地方地势险要,这一解释与“山岩”的地形相符。山岩地处金沙江大峡谷,被海拔5000米左右的陡峭高山四面环绕。民国初期的刘赞廷,在其所著的《边藏刍言》中对山岩的地势作出了“崇山叠耸,沟溪环绕,森林绝谷,出入鸟道,形势危险”的描述,毫无夸张之处。笔者在白玉县山岩乡考察时便亲身体验了“山岩”的险恶,我们驱车翻越海拔5000米左右的陡峭高山时,抬头看,仿佛悬挂于半空中,朝下看则是陡峭的万丈悬崖,令人目旋。其二是说历史上的山岩人以“剽悍”、“野蛮”而著称,人们提及山岩人,就有一种惧怕之感。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苍茫西藏》,有记载;“三岩”曾称热盖,外地人惧怕三岩人,遂称之为“三岩”。1919年,藏军驱逐川军出藏,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在三岩设宗。第一任宗本“见三岩人衣衫褴褛,打赤脚,生产和生活状况都很原始,而且生性好斗,不受人管辖,就把外地人的蔑称‘三岩’正式定名下来。这儿就不再叫热盖。”山岩人的“剽悍”和“野蛮”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对山岩之所以有较多的记载,其根源也就在于此;而且所记载的内容也多是反映山岩人的“剽悍”和“野蛮”的。因而,此说也应该成立。

  关于“三岩”的得名,刘赞廷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以吉池为上岩,雄松为中岩,察拉寺为下岩,总其名曰三岩。”他认为三岩是上岩、中岩、下岩等三地的总称。我仅到过四川白玉县的山岩乡,未能对包括西藏三岩在内的整个山岩地方进行考察,因而对其所说不敢断定。如果此说成立,“三岩”和“山岩”也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我认为此说应是后人(并且是汉人)的解释,并不是“三岩”的本意,或早期的含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7-05-31
甘孜”原为寺庙名,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旧时,甘孜全境系孔萨、麻书、白利三土司属地。清宣统三年(1911)“土改归流”,取消土司职权,设甘孜委员治理,命为县名。1955年改为州名,沿用至今。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北上抗日,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博巴政府(藏民政府)。


甘孜县地处甘孜州北部中心,是康北经济、文化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抵达甘孜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胜利会师,建立了康区第一个博巴政府,在这期间,甘孜各族人民同红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血肉联系,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的感人事迹集中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甘孜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彰显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公元前135年,西汉王朝即置牦牛县,隶沈黎郡,辖今甘孜州东、南部地区各部落。唐代在黎、雅等设置100余个羁縻州,今甘孜州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包括在内。元代创立土司制度,今甘孜州绝大部分地区均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帅府”管辖。宋代以来,汉、藏地区“茶马互市”即广泛开展。清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顶峰。清朝廷先后在康区分封大小土司122员,其中宣慰司4个,宣抚司4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16个,土千户5个,土百户80个,由朝廷发给印信、号纸(土百户只发号纸)。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四川藏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按统一行政设置道、府、州、县,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进行统治。民国初年,在康区设川边特别行政区。1939年,西康省成立,省会设康定,辖宁属(今凉山州)、雅属(今雅安地区)和康属(今甘孜州及西藏昌都地区)3区。今甘孜州各县分属第一、第二、第四、第五行政督察区。解放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0年11月成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后更名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原辖21县,1979年撤消乾宁、义敦、邓柯3县,现辖18县、26镇、293个乡。

甘孜州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康巴文化。50年代以来,甘孜州先后翻译、出版了许多藏族诗歌、歌曲、民间故事、神话、寓言、美术作品集,80年代后,州人民政府又组织力量对大型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收集到许多手抄本,录制了濒临绝迹的民间说唱磁带,征集到许多文物。具有悠久历史的唐卡画艺术也得到新的发展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7-05-31
炉霍原名霍尔章谷,藏语中“霍尔”是蒙古人的意思,而“章谷”则是岩石上的意思。这个称谓源自于居住在山岩之山的霍尔章谷土司。
        炉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从事农耕、畜牧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殷周时期属西戎,春秋时代羌人南徙,形成“牦牛羌”部族。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开发川西,炉霍归附汉王朝。隋朝时为附国地,唐代(唐贞观十二年即638年)被吐蕃吞并。宋时系雅州羁縻四十四州之一的“祸林州”。元、明始设土司制。清王朝沿袭旧制。光绪二十二年(1896)改章谷、朱倭为屯。光绪三十年(1904)仿懋功五屯之法,建炉霍屯务,归辖于打箭炉直隶厅。宣统三年(1911)设章谷委员。民国3年(1914)改置炉霍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55年归并四川省至今。
        炉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在此驻扎修整半年多时间,建立了县、乡博巴政府。张国焘在炉霍寿灵寺被迫宣布解散其所谓的“第二中央”。炉霍人民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红军甘孜会师和继续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7-05-31
道孚,古名道坞,历史悠久。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土归流”置道坞设治局,民国元年(1912年)设县治,始称道坞县,翌年更名为道孚县。1936年红军长征途径道孚,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建立政权,成立波巴依得瓦道孚县政府,是革命老根据地。


道孚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县名依地形而定,县城地形如马,故名。民国2年(1913)改名道孚。

  相传,县城所在的地形神似马驹,故名。一说,木雅贡嘎山下,一大一小两匹野马在肥沃的绿草地上安详的吃草,一天神狩猎者见之,发箭射击,大马中箭而亡,马驹惊恐而逃,逃至水草丰茂的道孚安居下来,繁衍出无数风流传说,道孚这个地名便据此而来。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