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历史沿革
2012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做出决策,将海拉尔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进行整合,组建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保留海、大两局)。集团的组建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的战略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海拉尔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在“十二五”时期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格局,真正成为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动机。同时,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市域经济结构性调整战略中,认为海拉尔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是全市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水平高的两个现成大企业,首当其冲要成为转化、发展、裂变、重组、扩大总量的平台,发展机遇非常好,后期经济增长意义也非常深远。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目标是2012年完成海拉尔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两个公司的整合、合并。一两年之内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两三年之内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两三年内成为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定位是打造中国大型的农、牧、工商一体化的大型集团,快速在国内、国际市场形成非常强的竞争力,从而带动呼伦贝尔市农业、牧业、工业乃至服务业快速发展,示范、带动、引领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成为呼伦贝尔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呼伦贝尔市产业化的航空母舰,打造成呼伦贝尔市强大的产业化基地,打造成呼伦贝尔市乳肉基地,打造成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成立后。一是要利用农垦现有的土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加盟、流转的方式,整合呼伦贝尔市3000万亩耕地,积极建设呼伦贝尔市最大的种植业产业化基地。二是要利用农垦现有的畜牧业资源,整合呼伦贝尔市的1650万头牲畜,积极建设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养殖业产业化基地。三是要利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这个品牌,整合全市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建设全市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四是要利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这个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和吸引投资,进一步促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海拉尔农垦集团和大杨树农垦集团的历史沿革分别为:
一、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历史沿革
(一)集中开垦贡献期(1948——1981年)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委员会和呼伦贝尔盟行署于1954年8月成立了国营牧场筹建委员会,先后建起了30处牧场,并于1955年2月19日,正式成立呼伦贝尔盟国营牧场管理局,并于同年更名为呼伦贝尔盟农牧场管理局,所辖国营农牧场23个,耕地面积约22.5万亩,成为国家农业部三个直供垦区之一。 1981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呼伦贝尔盟农牧场管理局一分为三,成立了海局、大杨树、兴安盟,在体制上接受内蒙古自治区和农业部的双重领导。由此初步形成了海拉尔垦区的产业基础和经营规模,同时也奠定了海拉尔农垦在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在此期间,海局为我国经济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面发展、呼伦贝尔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二)改革承包生存期(1982年——2002年)
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我国农垦系统进入全面改革。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在农业部和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打破了以连队为基础的单一生产组织形式,实行了以联户家庭农场、职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 “两费自理,四到户” (生产、生活费自理,土地作物到户、盈亏到户、核算到户、风险到户)的经济承包责任制。 1993年在农业部和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海拉尔农垦企业集团总公司, 标志着海拉尔农垦由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探索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体制不顺和农垦发展的特殊性,造成了绝大多数农场经营困难。尽管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及职工依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统分深化发展期(2003年——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深化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的改革,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面临的困境。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作出了将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交由呼伦贝尔市属地化管理的决定。2003年11月,在呼伦贝尔市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决定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由国有农垦企业改制为集团公司,走“集团化、股份化、产业化”的改革之路,同时决定对企业进行“双退出”——退出国有国营和退出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改革。同年,以拉布大林、特泥河牧场资产和局机关资产及职工的身份置换金与部分现金,组建成立了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保留了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并将岭北11个农场的农业有效资产及相关人员分别组建成立了11家分公司,整体实行了统一耕种的管理方式。岭南5个农场在不断深化土地改革的基础上,采取了以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绝对控股,以职工身份置换金和现金参股的方式,成立了绝对控股5家子公司。
二、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历史沿革
(一)垦区行政隶属变动期(60年代——80年代末期)
大兴安岭垦区开发建设于1960年,在244万亩可垦荒原上开发农垦事业,当年就组建了垦区的第一个农场—— 大杨树农场,后改名巴彦农场。以后陆续组建欧肯河农场、甘河农场、东方红农场、宜里农场、扎兰河农场、诺敏河农场、古里农场。大兴安岭农垦是国家农业部直供垦区之一,自治区直属企业。70年代初期,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大杨树所在区域划归给黑龙江省,1973年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大兴安岭分局,1976年改为大兴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70年代末期,随着垦区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大兴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国营农场管理局。1989年,为提高垦区的知名度,适应呼伦贝尔盟建设的需要,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原大兴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名称。在此时期内,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的职工为农垦和当地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行政隶属关系不断变更,造成垦区经营管理不稳定,致使垦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二)统分承包结合发展期(80年代——90年代末期)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根据国家制定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和对农垦进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措施。自1985年起,大兴安岭垦区开始全面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探索“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并实现了“四到户”( 土地、机械、核算、盈亏)和“两自理” (生产和生活费用),基本解决了“农场出钱,职工种田,负盈不负亏”的局面。在这一时期通过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实,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职工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垦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至90年代末期,人均收入达到4139元,家庭农场个数约为8600户。
(三)突破体制改革探索期(本世纪初——至今)
2003年,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属地化管理后,根据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进行了集团化改制工作,改制方式以呼伦贝尔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出资和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实物资产认缴出资和职工身份置换金及现金出资的方式成立了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下属8家农场中其中以资产参与集团注册的4家农场为集团分公司,未用资产参与注册的4家农场为集团子公司。在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与集团所属家庭农场的管理方式中, 集团采取以收缴每亩90斤黄豆并视情况相应增减的方式对家庭农场进行承包式管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在此期间为当地建设和职工谋福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和探索,并始终寻求在改革方式和方法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