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楼有印品于2010-12-23 00:05发表的 :
不仅是泰顺,温州其他县的时间表都是2011年上半年,所以楼上的说法不一定正确。
楼主少了筱村镇,如果是9个的话,
百丈、西洋、龟湖选一吧,而且泰顺的标准据说是人口7万以上镇给副县级待遇
龟湖镇人口太少,仅1万人,无辐射区与任何可能的兼并区,又在仕阳的传统地理与辐射范围内,而且地理位置太偏,但是龟湖却是重要矿区,扑朔迷离。
百丈镇虽然是原区级,但原来的泰顺古镇百丈口已经被珊溪工程淹在水底,新百丈镇建在山上,面积小,人口少,周围都是水域,交通不便,原辐射区莒江乡被淹,包垟乡被水域阻断,变成了筱村的势力范围,而峰门乡人口少,大部分人口被下山扶贫迁至司前镇。因此百丈并乡较难,包垟这样的情况几近不可能并进来,最多并峰门,合并后人口仅1.4万,如果能掉包垟人口可达2.3万。
西旸镇个人觉得从长远看,大安(原大安区政府驻地)、西旸、三魁、战州(原大安区一个重要的乡,后并入三魁镇),这四个村镇相连,完全可以形成泰顺中心最大的一个新城镇,有实力超越县城(原三魁镇是泰顺人口第三大镇,商业最强的城镇与物流中心,也是泰顺本土文化与宗教信仰中心),因此在三魁卧榻之侧分出西旸(大安)镇不合适,虽然两乡镇如果合并周边话人口甚至可以超越三魁,但远远不如联合做强。
因此三个镇的保留都不大合适,保留百丈符合传统一些,也不会有太大争议,其余两镇保留不符合历史,也不利于发展。
泰顺七万以上城镇最有可能是三魁、仕阳、罗阳三镇
县城罗阳镇人口为5.7万,如果硬要把原三魁(大安)区的下洪抢去可达6.7万,再加上原司前区的碑排乡,勉强7万出头。
中央的三魁,以原区人口可直接达到7万,如果下洪(约1万人)被罗阳抢走,有可能抢原仕阳区的东溪乡(泰顺人口一大乡,当然也仅1.2万),也照样可以达到7万。
南部的仕阳,泰顺人口第二大镇,从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泰顺第一经济重镇,工业产值远超县城与其他城镇,但近几年来萧条没落,原区人口可达6万余,如果能够从三魁区手中抢过垟溪乡(同属泰顺南部,如果洲仕公路建好,比到三魁要近很多,洲岭垟溪到三魁中间大量山峰阻断,到仕阳是顺流而走),人口可达到7万。
看各方如何博弈,为求稳定的话就以原各区的设置直接转镇。
但似乎县城罗阳镇很想吃下下洪乡(其实并洲岭也一样,但洲岭交通较差,经济也较下洪差一些),下洪乡政府驻地是泰顺各乡中最大的,规模已经超越了百丈镇、彭溪镇。
至于雅阳,泰顺旅游中心,在建CCAV影视城、直升机场与一级公路。发展势头较好,有温泉,有高尔夫球场,有大峡谷,近年来的百家晏规模超越了三魁,想从其手中夺过泰顺乡土文化的旗帜。但是苦于周边没有多少可以撤并的乡镇,最多并柳峰与松垟,这样总人口也不超过3.5万。就是把彭溪整个区给并过来也达不到6万。
泗溪有个廊桥文化园,但这种东西终究难以成气候,关键旁边有个优势更大的雅阳,泗溪可并九峰、横坑、凤垟,总人口无法达到4万。
筱村,有条待建的泰温(龙丽温泰顺支线)高速,这条高速对泰顺是个鸡肋,但对筱村倒是有益。但筱村在传统七镇中(魁、仕、罗、雅、泗、筱、百)相对底子较薄,人口上,就算并掉原百丈区的包垟(这个可能性很大,只要有跨区兼并现象出现,就应该会给筱村,但不可能其他没跨区就单独筱村并包垟),也仅达4.5万多。
司前、彭溪,传统小镇,后加区级,兼并周边乡镇后人口规模均难以超过2.5万。就是把百丈镇给司前,司前还是算人口较少的镇。但司前的城区建设近年来在县里的大力扶持下提升不少,山间小城镇。
总结
一:不跨区,这是最符合传统历史与最稳定的方案。
罗阳,人口接近6万,三魁勉强可达7万,仕阳人口6万余。
那按上面说,三魁可升副县级。
二:跨区,罗阳要达到七万,必须拿下三魁区的下洪(或洲岭)与司前区的碑排,这样的结果是三魁无法达到7万,要达副县级必须去抢仕阳区的东溪,这样一来,仕阳区人口减至5万。这个方案,为了罗阳的扩张,损害了三魁、仕阳、司前之几个区级镇的利益,而且罗阳这样的扩张无意义,因为洲岭、下洪、碑排都绝对无法与罗阳城区相衔接,但下洪与大安(西旸三魁战州)却是有可能一体化。
三、按地理,新设“库村镇”(新浦、包垟、联云)与“洲边镇”(洲岭、垟溪、南院),新浦乡政府驻地库村与洲岭的洲边规模在泰顺的乡里算前五(下洪、大安、新浦、洲岭、柳峰、东溪、凤垟、雪溪、垟溪、南院)。这样行政区的地理分布上更均衡。
[ 此帖被叶青城在2010-12-23 16: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