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49阅读
  • 1回复

[地名探讨](旧文转发)舟山海岛地名文化特征浅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9-06

内容提要:

舟山群岛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长江口以南,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海陆的交融,南北的交流,造就了舟山群岛独特的海洋文化群落。地名作为一个地方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记录了舟山海洋文化的原生性、民俗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舟山  海岛   地名   文化

舟山群岛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长江口以南,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1390个岛屿和3306座礁石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2.2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中。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在此登陆,将水汽带往大陆各地;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在此入海,带来大陆的风沙、调节海洋的水文;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顺长江河谷东飘至此,打破了秋冬干旱规律;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在此交汇,带来半个中国的径流和矿物,滋养了全国最大的渔场。海陆的交融,南北的交流,造就了舟山群岛独特的海洋文化群落。地名作为一个地方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舟山的地名文化也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殊性。笔者拟以舟山岛礁地名为重点,兼顾其他类别地名,谈谈舟山群岛地名文化的原生性、民俗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一、海水的阻隔,保存了舟山海岛原生的地名群落
“云海簇拥,渔舟远帆浩瀚;浪山轻托,海天佛国飘渺”。打开舟山群岛地图929个岛屿地名、918个礁石地名,挟裹着江河的泥沙,夹带着海风的咸腥,透射着渔民的淳朴,与中原的帝王文化,江南的丝竹文化形成巨大的反差。舟山海岛地名文化的原生性主要表现在:
(一)、地名命名方式的原始性。
为分析现有的930舟山岛屿(四面环水,在大潮高潮位以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地名命名方法,我们将所有岛屿名称录入电脑,按不同的命名方法予以归类分析,由于有的岛名涉及多种命名方式,我们根据其中的不同修饰限定方式,确定每条地名的第一次序命名方法和第二次序命名方法。经过统计,发现舟山岛屿地名的命名方法主要有:形象、关联、景观、位置、颜色、传说、物产、大小和数量等,计857个,占岛屿总数的93.4%。具体如下:
1、形象命名法就是以岛屿的总体或主体的形状出发,以象形的办法命名岛名。以形象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457个,占49.2%,如大、小乌龟岛,香炉花瓶、镬脐礁、金鸡山、馒头山、大鱼山、老鼠山等。其中有涉及动物的:如大鼠山、兔耳岛、虎啸蛇岛、牛山、老鸦嘴岛、羊峙山、田鸡(意为青蛙)头、鸡屁股、丫鹊(意为喜鹊)山、脸豕(意为猪头)礁等;有涉及昆虫的:如蚂蚁岛、蝴蝶岛、蚊虫山、蜘蛛等;有涉及鱼和贝类的:如鲨鱼礁、虎鱼礁、鱼腥脑、镘局岛、田螺礁、蚶山、和尚蟹山等;有以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如鸡笼山、磨盘山、铜钱礁、花鼓山、镬盖档岛、酱油碟、筲箕岛、奔波(意为畚箕)山、料勺山、楝槌(意为捣衣槌)岛、荤连槌(意为捣衣槌)岛、枕头山、小蓑衣山、绍兴甏山、讨饭提篓等,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以果蔬和食物命名的:如梨子山、枣子心、大糯米团、粽子山、鸭蛋山等;有以人体及器官命名的:如立人山、老人礁、大王脚山、大卵黄等;有以排泄物命名的:如鸡屙礁、里鱼唇礁、外鱼唇礁(原名为里屙虫、外屙虫);有以几何形状命名的:如板方礁、大圆山、对面圆山等等。以形象作为第二次序命名的有6个,如白节长礁、狗颈礁(主要以关联法命名——因位于元山岛狗头颈附近得名)。以上两者合计占岛屿总数的49.8%
2、关联法主要用在面积较小的岛屿上,主要是联系邻近的岛屿、村落、岬角、海湾名称命名。以关联法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176个,占18.9%,如:砚瓦山因位于笔架山附近而联想命名,小猫山、小团鸡山、小摘箬山、小蚂蚁岛、小葫芦岛、悬鹁鸪头等分别因为邻近大猫岛、团鸡山、摘箬山、蚂蚁岛、葫芦岛、悬鹁鸪山得名。以关联法作为第二次序命名的有14个,如川木桩山,主要因渔民常在此打桩张网得名为南木桩,为避免重名,联系其在川湖列岛内,加“川”字,花烛龙屿、花烛凤屿与鸳鸯礁三岛礁既以形名,又相互关联。以上二者合计占岛屿总数的20.5%
3、景观命名法就是根据某些岛屿所反映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植被、特殊地貌(如,山洞、天然桥、沙滩、奇岩、怪石)等地理景观命名岛屿的方法。以景观作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93个,占10.01%,作为第二次序命名的有9个,两者合计占岛屿总数的10.98%。前者如舟山岛(因舟之所聚命名)、大癞头、小癞头(因植被稀疏命名)、赤膊山(因岩石裸露,没有植被命名)、北白澎(因白浪翻卷,汹涌澎湃得名)、后岭头屿(因岛顶有两块岩石,前者似人,后者似影,故名后影头,谐音歧化为后影头)、洞石山(因岛中有横穿石洞得名)、壁下山(因海岸线陡峭如壁得名)、求子山(因岛上曾建有求子庙得名)。
4、以位置命名就是根据岛屿所处的方位取名,主要按东、西、南、北和上、下方位词命名。以位置作第一次序命名的有东块岛、西块岛、上海山、下海山、半洋礁等37个,占3.98%,以位置作第二次序命名的有东垦山、西垦山、里鸡娘、外鸡娘、里洋鞍、外洋鞍等112个。以上二者合计占16.04%
5、以颜色命名就是根据某些岛屿具有的独特颜色取名。主要有白礁、黑礁、红山、青屿等26个,占2.80%;以颜色作第二次序命名有乌盆礁、野黄盘岛、黄老虎、戴黄帽等9个。以上二者合计占岛屿3.77%
6、以传说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庙子湖岛、龙洞岛等26个,占2.80%;以传说为第二次序命名的有大王脚山、凤凰山等21个,二者合计占5.06%。以物产为第一次序命名的有缸爿(方言音,意为海鸥,岛上多海鸥)礁、鳓鱼山(产鳓鱼)、大芦杆(产芦苇)、枸杞岛(产枸杞)等22个,占2.37%。以大小作第一次序命名的有里小山、外小山,南小屿、北小礁等16个,占1.72%
由此可见,舟山的岛屿名称命名大多以最简单、最直接的直观形象视觉特征取名,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地名命名方法,地名用词大多比较粗俗。
(二)、语源的原生性
1、越语地名遗存现象。史书记载,春秋时期,舟山属越,称甬东,秦代归为会稽郡贸阝县东境地,后又在隋代并入句章县,在唐代和五代曾属鄞州(鄞县)。据我国著名历史家陈桥驿先生考证,这其中的甬、句章、贸阝、鄞等地名都是越语地名(见《〈浙江地名简志〉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甬东这处舟山最古老的地名现作为舟山岛中的一个行政村保留了下来,至今继续使用。
与此同时,在舟山群岛中,还有一些奇怪的地名现象,现在许多人都从汉语字面上去强解,表现出明显的望文生义痕迹。如岱山县的衢山岛,唐时称为岣山,宋时的日本高僧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记为“大均山”,宋、元、明、清地方志称为朐山。地名典籍解释说,“岣山为南岳衡山主峰岣(嵝)山之称,借岣山名岛,意为‘蓬莱’的南岳”。朐山,以“岛状似古代车轭两边叉马颈的曲木”得名。又称衢山,“该岛四周海洋开阔,可通巨轮,如通衢大道之意”。其实,在民间,地名最重要的流传方式是口口相传,字常有变而音常不变,不论字形如何变化,地名来历只有一个。分析对“岣”的解释,拉名山命名海岛地名,在古代本无先例可循,岣山在蓬莱乡北部,与南岳无任何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同理,对“朐”、“衢”的解释也显然是牵强附会,望文生义的结果。
岱山县的主岛岱山岛,在当地历代方志中多记为岱山,而在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记为袋山。民国《岱山镇志》中说:“视该岛为海上蓬莱境中的岱岳(泰山)”,故名岱山。因为拉到“蓬莱”和“泰山”这两座名山,这个解释已被当地广泛接受,并广为宣传。细究起来,此解释,也有可推敲之处:从渊源来说,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与泰山本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必要用泰山来美化蓬莱;从位置来说,岱山在蓬莱乡中部,与“东岳”在逻辑上缺乏关联;从岛形地貌上来看,岱山最高峰只有海拔257,山也不雄奇,坡也不陡峻,不说同海拔1545的泰山比微不足,甚至同海拔540的舟山群岛最高峰相比,也不到1/2高度。 成寻记载的地名是否有误记的可能,陈桥驿先生说:“作为一个异国人,言语隔阂,这种可能当然是存在的。但核对一下这些古今不同的地名……。为此,我们就不得不考虑,诸如‘袋山’、‘栏山’以及‘大、小均山’等地名也并非误记,而且各有它们的渊源来历”。
在现行的舟山地名中,有一些以“屿”和“峙”作通名,或在专名中有这两字的地名,在围垦进在大岛的历史岛屿名称中,这两个字也有不少数量,如临城街道的田螺峙、朱家尖镇的金钵屿,六横镇的积峙、东沙镇的泥峙等。对照这些地名的历史记载,过去都作“屿”,作为岛名的通名而存在;调查这些地名的方言发音,“屿”、“峙”都读“qi”。虽然语言学者把舟山方言归为吴语甬江片,但甬江片的舟山、宁波方言与台州片的台州方言、温州片的温州的方言在发音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字字不同音,句句坠雾中,但在“屿”字语音上却是惊人的一致,都读“qi”。作为中国“四大名屿”的温州江心屿,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后人对屿与峙的认识错误,造成了对明代双屿港  地望的不同争议。
义页河,这个唐代就已出现的地名,本是翁山县城的第一选址地,因“土轻”(容易滑坡)而放弃。一千多年来,历代志书,均无来历记载,成为个别有名而又来历不清的地名之一。
 陈桥驿先生认为:“所以至今这个地区(浙江)仍然遗留着许多越族地名,成为浙江省地名最为重要的特色”。虽然,我们尚找不到上述地名是越语地名的明确史籍记载,但综合各种迹象,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岣、朐、衢、袋、岱、屿、峙、义页等,有可能是越语地名的语音汉化。
2、地名用词的方言化和自造字、异体字现象。面对数以千计的舟山岛礁地名,许多人会感到很多名字如荞麦格子山、大远松毛、利市礁、缸爿礁、北鼎星、阿马山、连槌山、乌柱、北葡等等,特别古怪,难以理解。其实这些都是按方言音书写地名的结果,上述名称分别对应粽子、雨蓑帽、猪头、海鸥、碇身、海鸥、练槌、衣橱和篰篓等名词。据统计,以方言用词命名的岛屿名称有145个,占岛名总数的15.6%,充分体现了海岛地名语源的原生性。
语源的原生性也体现在一些海岛特有的自造字、异体字上,如泛使用的“碶”字。干石览镇的“石览”字,椗次的“椗”字,义页河的“义页”字等都海边特有的自造字。其中,干石览镇的“石览”字,以海边有天然的可系缆石柱得名,因是石质的,遂用石字傍自造一个 “石览”字。
(三)、通名使用的原生性和无通名现象
1、通名使用的原生性主要体现在以山、屿、礁和石寺磥作岛礁的通名。从舟山现行地名来看,岛屿的通名有岛、山、峙、屿、礁,礁的通名有礁(暗礁)、沙(暗沙)、石(石,是鸦片战争中殖民地名的痕迹,在今后的地名管理中应当剔除)和石寺磥。具体使用情况如下表:
舟山海域岛屿通名使用情况分析表

通名用词

数量(个)

比例(%

最大面积(KM2

最小面积
M2

平均面积
KM2

平均高度
M


129

13.8859

502.65

1134

9.033

89.69


410

44.1335

0.18

500

0.4427

47.4


17

1.8299

2.98

5000

5.3102

42.78

屿

26

2.7987

0.3

1000

0.02862

23.54


208

22.3897

0.18

500

0.006412

11.37

无通名

139

14.9623

0.71

0.0005

0.047588

27.4

  其中的“岛”通名出现在近代,伴随现代海图的出现而使用,最初在大岛屿上使用,有二种使用形式:一是将原“山”字通名专名化,直接加“岛”字通名,如舟山岛,岱山岛,衢山岛等,二是将原“山”字通名直按改为“岛”字通名,如金塘岛、六横岛等。1984-1985年,在海域岛礁地名普查过程中,一些无通名的岛屿名称后,也加了“岛”字通名,许多面积只有数千平方米的小岛也出现以“岛”作通名的现象。
“峙”通名多出现在建国后,也伴随着海图和地形图而产生,是现代人对原“屿”字通名的异化。
在历史上,舟山岛的岛礁通名只有山、屿、礁(暗礁)、沙(暗沙)和石寺磥,其中“山”字通名一般用于面积较大、山体较高的岛屿,如舟山、岱山、长涂山、六横山、泗礁山等。在地方志中,岛屿与大岛中的山和山峰,放在同一类别穿插记载。“屿”字通名用于面积较小,山体较矮,但有植被的岛屿,如金钵屿、长屿、担屿等。古人认为,海中面积较小,常年受海浪拍打,没有植被的陆地就是礁,因此古人所称的礁按现代的科学定义可以分为岛屿和礁石两类。沙(暗沙)和石寺磥通名用得很少,前者主要用在杭州湾堆积的暗沙上,后者主要出现马鞍、浪岗山、中街山列岛,可能与闽语方言有关。以“山”作通名充分反映了岛民以大陆的眼光出发、以形象命名地名的思维特征,也体现了他们对大陆生活的留恋和回忆。
2、无通名现象。在80年代的海域岛礁地名普查之前,岛礁地名的无通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从地名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自然村地名上,所以在地名规范上,自然村是不区分专名与通名的。这种现象出现在本应有明确专、通名之分的岛礁地名上,也说明了舟山海岛地名的原生态现象。
(四)、名称的粗俗性
 在海域地名普查之前,舟山的岛礁地名中有大量粗俗甚至庸俗的地名,典型的有讨饭提篓、鸡粪礁、夜桶礁、烂冬瓜等,甚至有不少用生殖器官命名的岛名,如屄心(也有作辟新)、大卵黄、小卵黄、马卵黄等,屄心后来改成笔架山,马卵黄改成为马肾丸(在马迹山矿砂码头建设过程中,现马迹山一起围垦为泗礁山的一部分),但仍有相当部分粗俗的地名,至今仍沿用着。
(五)、重名现象普遍
在历史上,舟山海岛地名的重名现象相当普遍。在整个群岛范围内,老鼠山、青山、馒头山等有十多个,经过海域地名普查的规范处理后,虽然很多地名在县(区)范围内不重名,但在整个群岛范围内还是有重名的问题,同音现象更是普遍。
产生舟山海岛原生性地名群落的原因:
(一)、舟山群岛的开发历史悠久,海岛的相对独立性为保留原生地名文化提供的机遇。在第四纪全新世,由于冰期的发生,当时海平面位于现海平面以下80,中国和日本可涉水而渡,舟山群岛属于沿海丘陵地区,于越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在距今68000年左右,由于卷转虫海侵的发生,海平面直迫宁绍平原,宁绍平原成为浅海,舟山群岛开始形成。于越民族一部分渡杭州湾,散居于今浙北、苏南地区,成为后来的句(音gou)吴族;一部分移入浙东山地,成为《越绝书》记载的内越(东越为今温州,南越为今广州,闽越为今福州);另一部分留居在沿海岛屿,成为《越绝书》记载的外越(见陈桥驿《浙江地名简志序》和《关于“沿革”和浙江省新修志书沿革卷篇的讨论》)。后越为楚所灭,逐渐融入中原文化,但海域的阻隔,为舟山提供了更多保持越民族原生文化的机会,同时大陆岛的陆岛同源及岛屿景观的山丘化,为岛民留恋陆地生活,以“山”和“屿”作通名,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舟山设县较晚,舟山先民处于渔猎状态的生活较长,文人文化发展相对较小。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始置翁山县,大历六年(771年)翁山县废。直到三百年后的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才又置昌国县。明洪武二十年(1370年)昌国县又废,又经三百多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定海县,1953年,设立舟山专区,1987年,舟山撤地建市。由于舟山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390个岛屿(在近代的围垦之前,舟山岛屿的实际数量比现在多很多)长期游离在专设的政权之外,舟山与设在大陆上的县治的交流受到海域的阻隔,舟山文人文化的发展滞后于江南和中原地区。
(三)、明清两次海禁,进一步打断了舟山文人文化(雅文化、儒家文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倭寇的骚扰等原因,明洪武十九年(1369年)的海禁,迁徒了舟山3万多人民回大陆,仅准许5478085人留居。朝廷严令“不许片板入海”。舟山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文化发展也因此被迟滞。海禁后,重迁回来的人群大多是生活极其贫穷,在家乡难以为继者,迫不得已才逃到海岛从事高风险的渔猎生活。由这些人群取名的地名,自然也代表了原生的俗文化。
(四)、海岛地名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作业。由于海上风高浪大,在木帆船时代,在海上航行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文人骚客很少涉足。另一方面,岛礁名称直接涉及渔民的航行定位,为便于查找和定位,多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命名,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渔民群众以大海为生,大海就是衣食父母,大海就是自己的家,因此把海上生产当作是家务劳动,以审视家中物品的眼光去观察岛礁的形状,以便于记忆;将令人仇恨的豺狼、虎豹、野猪赋于那些伤船的礁石,以牢记教训。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渔业生产工具和家禽家畜名称、蔬菜瓜果名称、大禽猛兽名称等都搬到了海上。与此同时,由于渔业生产多集中在近海,作业半径很小,重名现象也就非常普遍。
二、使用的民间性, 为海岛地名荟聚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一)、生殖崇拜
  舟山先民以海为生,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海洋严酷环境的制约,生产劳动只有男壮劳力才能承担,但生命却时时受到海损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三寸之内是娘房,三寸之外见阎王”,形成了岛民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对生殖、对婚姻的崇拜。婚礼有定亲、迎亲、贺郎、新婚女子三日王等十余种礼俗;生育有送催生衣、送生母羹、做床等七种礼俗。舟山民风中,谈论生殖和生殖器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因此,在舟山的语言习惯中,  屄和卵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汇,甚至在对未嫁小姑娘的称呼上也要加一个屄字,称为“小娘子屄 ”。这种崇拜反映到了地名上,出现了大量称为:大卵黄、小卵黄、 心等以生殖器官命名的岛礁和花烛龙屿、花烛凤屿等崇拜婚礼的地名。
(二)生产风俗
   1、生产作业方式风俗:舟山群岛四面环水,“得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靠海吃海”,生产方式有渔业生产、盐业生产和农耕生产,这些生产方式都在地名上留下了烙印。
1)、渔业生产
流网(也称溜网):传统渔法中的主要方式,有一千多年历史,捕鲷、鲳、鳓、黄鱼、蟹、鳘鱼、毛鲿等名贵经济鱼类,占渔业产值中的大头。相应的地名有上溜网重、下溜网重、溜暗礁等。
张网:将网具定置在鱼、虾、蟹密集海域或洄游通道上,依靠潮流驱鱼蟹入网。主要捕虾、小杂鱼和大、黄鱼、梅童、鲳、鳓、海蜇等,张网作业的第一步是打桩,桩基的牢固程度直接关系捕捞成果,反映到地名上,就有川木桩山、楠木桩、涨网套、网仓礁等。
推缉(推网):在滩涂上用一人使用的小型三角形网具推行的传统渔法,主要捕梅鱼,相应地名有挈网坑等。
扳罾:在岸上作业的捕鱼方式,对应地名有五罾埠等。
大捕:也是舟山渔场的主要作业方式,大捕作业的渔船称大捕船,船大抗风好,是舟山名船。大捕作业的第一步是抛碇,碇大而重,达150公斤,因此,就有北鼎星岛、南鼎星岛等岛名
候潮、候汛作业:大黄鱼大汛在立夏至夏至,小黄鱼捕“早冬汛”、“南洋旺风”和“北洋旺风”,带鱼捕“冬汛”,乌贼发在立夏到小暑,海蜇捕夏至到寒露,每一个渔场、渔区都有不同的生产季节。因此,在一些小岛上常设有一些季节性的生产休憩点,产生了柱住山、庄海岛、大西寨、东寨岛等名称。
 涂面采捕:在泥涂中采捕贝类,形成蛏子湾等地名。
2)、盐业生产
舟山的盐业生产历史非常悠久,在唐代就是全国9个海盐产区之一。制法初为煎煮,到清嘉庆年间由岱山盐民王金邦改为板晒,六年代后,又发展为滩晒。在制卤晒盐时,筑土墩用以作为堆泥、晒泥、淋卤、储卤、晒盐和储藏生产工具,形成墩头、凉子墩、念亩墩、凉帽篷墩、陈家塘等地名。
3)、农耕生产
中国人种的生活习性,决定海岛人的主食还是番薯和大米,鱼类仅是副食和菜肴。舟山的稻谷种植历史可追溯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明代后期番薯开始引入,是中国最早引种番薯的地方(王建富,《舟山,中国最早引种番薯的地方》),50年代,普陀六横曾涌现全国单产最高的“番薯大王”。农业生产留下的相应地名有,如岱山的渔耕碗、田涂、小田弄,定海的田厂里、大田岙、田中央、稻蓬岩,普陀的田岙、饭蒸(甑)岙等。
关于生产方式与地名,官至文渊阁检阅的乡人陈庆槐的《舟山竹枝词》生动描写为:“面条鱼细墨鱼鲜,鲎酱螺羹上酒筵。橄榄村中贩虾米,桃花山下种蛏田”。
2、鱼获品和渔具习俗
  晒鲞风俗:渔民渔获量大,无法及时食用、销售,遂将鱼洗净剖肚,或直接晒干或腌制后晒干,俗称鱼鲞,逢年过节,必须以“白鲞”(即,黄鱼鲞)供奉天地神明,表示对神灵的酬谢。晒鲞产生的地名有鲞篷山、鲞肚礁等。
渔船:舟山,以舟之所聚得名。船礁,有两处,以形似船得名。过船礁,因可过船得名。
对渔具制作习俗的记载:传统的渔网由苎麻编织。栲淘,是制作网具的重要程序,为防止腐烂,用栲树汁浸煮二至三次,再用猪血浸染。晒网,也是捕鱼过程中的重要程序,渔获后,渔民及家属要及时将渔网清理、整理干净,晒干备用,因此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说法,记载了这个习俗的地名有:栲门、栲网山、栲淘洞、大晒网等。
通过地名反映的特产名贵鱼种:米鱼洋,盛产鳘鱼;大鱼山、盛产俗称大鱼的毛鲿鱼(鱼胶大补),乌贼山盛产乌贼等。
(三)、原始图腾和民间风俗
1、龙的图腾和对龟、鼠等的崇拜。
“海是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对龙的崇拜,在新石器时期的舟山先民身上就已形成,是舟山民间的最早信仰。渔民认为,龙是海的统治者,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海龙王手上,唯有向龙王祈求才能避祸趋福。对龙的崇拜,代表了岛民对大海、对自然的敬畏。在舟山最早的地方志——《宝庆昌国县志》就有了龙王和龙宫在记载。宋乾道五年(1169年),皇帝下诏在舟山公祭东海龙王,对龙的崇拜越来越盛。对龙崇拜,反映在地名上,就是留下了很多“龙”地名:在海上的有大、小黄龙岛、龙洞山、龙礁、鱼龙山、应龙山、龙牙屿、龙门礁、龙舌岛等,在岛上的有白龙潭、龙女峰、龙王跳、龙头山、龙山、龙浦、龙眼、龙沙、龙湾、龙岩等百多处地名。而岛上的这些“龙”字地名,往往又与不同的龙王传说有关,如白龙潭、龙女峰、龙王跳就分别与舟山著名的岑港老龙、桃花女龙和灌门老龙相联系,嵊泗的“东海云龙”石刻则与东海龙宫相联系。有的地名,没有带“龙”字,但也来自于对龙的崇拜,如朱家尖的乌石塘,民间传说由闯祸的乌龙被观音菩萨点化而成。
舟山岛民对大陆上常用来骂人的“乌龟”也心怀崇拜:渔民认为海龟是有灵性的,不可伤害,误捕后在龟颈系上红绳放生。乌龟耐饥渴性好,寿命长,也象征寿长福多。因此,在岛礁地名中以“乌龟”形象命名的有数十个之多。
鼠偷吃粮食,啃毁衣物家具,传播疾病,是大陆居民最痛恨的小动物之一。但是,渔民们认为,老鼠具有预测吉凶,预测灾害的能力,是“守护神”之一,不允许自己船上的老鼠外逃。对鼠的这种崇拜也反映在地名上:老鼠山、大鼠山、鼠浪湖岛等以“鼠”命名的地名数不胜数。
2、对粮食的崇拜
  岛民对粮食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馒头的崇拜上。新船下海、新房上梁、长辈生日都要“挑馒头”。这种馒头呈圆形,个头特大,上盖“福”字红印,内以猪油、白糖和芝麻(或豆沙)作馅,象征富裕、甜蜜和顺利。对粮食和馒头的崇拜,主要源于对温饱的追求。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及统治者的剥削,岛民们虽然一口风一口浪的,把脑袋腋在腰上没命地生产,但仍然是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因此,有“舟山人扯淡,番薯干当饭”的俗语。在过去的舟山渔村,大米、馒头都是奢侈品。这就形成了对馒头的崇拜,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馒头。所以,在舟山海岛地名中馒头山也特别多,馒头山、大馒头山、小馒头山、长馒头山等等。有几十个。还有大谷山、小谷山等,虽同馒头山一样象形命名,但本质上都与对粮食的崇拜有关。
3、对水的崇拜
舟山先民生活在水世界中,“河与海通,朝潮夕汐,靡日不浸,田禾不登,民无所赖”,除天雨井泉外,几无水利可言,内涝、干旱、风暴潮频繁威胁,形成了对水的崇拜。解放前,淡水主要靠天落水和泉、井、荡田四个来源,因此,从有地方志以来,就必有名泉、名井的记载,宋时就出现东龙潭、泄潭、岑港潭、高鳌山潭、惠泉井(今二眼井)的记载,到明代有甘井记载34口。因此,留方井、四眼井、宫井、鹤龄泉和东荡田、西荡田等都是舟山著名的地名。
由于海近山浅河流短,捍卤蓄淡成为海岛治水的方略。为御海潮入侵,从南宋开始逐步发展了筑海塘、建碶闸工程,留下了计工塘、新南塘、万丈塘、锡杖塘、联勤塘、大成塘、靖余塘等310条历史海塘名和444条一线海塘名,留下了张家闸、望稼碶、东港碶、平水闸等数百个与碶闸有关的地名。
由于对水的敬畏,岛民对水治谋利的地方官员特别崇拜,因此也出现了纪念这些官员的地名,如祭祀唐代治水县令王元日韦的它山庙,纪念“筑塘老爷”缪燧的缪公塘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舟山岛民在对大海、对水心存畏惧的同时,也表现出藐视海潮淫威,胜似闲庭信步的豪迈气概。表现在地名上,既有将大海当作庭院,把海岛当作日常家什一一置在院中的习惯(前文已述及),也有称海为湖,把“开洋”出海当作湖上行舟的气魄,庙子湖岛、鼠浪湖岛、湖泥乡(现湖泥社区)、青浜岛、湖色礁、五爪湖(港湾)等都是这种豪情的表现。
4、对文人的崇拜
尊敬师长,是舟山渔农村的良风厚俗。旧社会,虽然人民生活艰辛,文化水平低下,但对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格外尊重。旧时孩子上学,称启蒙教师为“开笔先生”,尊为父辈,逢年过节要送礼孝敬老师,遇学生结婚、建房等大喜事,在酒宴中请“开笔先生”坐上位。旧时教师膳食由学生轮流供奉,即使最困难的学生家庭也以“吊饭”(在烧番薯干饭时,另用纱布装大米吊煮其中,供老师食用)、炖蛋相待。反映在地名上,有笔架山(3 个),笔架岛、笔搁山、笔套山、笔南礁、砚瓦山、砚墨礁等,文房四宝几乎占全。
(四)、宗教信仰和对神祗的崇拜
1、宗教信仰
  舟山海岛最早的民间宗教信仰是道教,因道士采药炼丹,能为百姓治病消灾,很受先民的欢迎,留下很多具有影响的地名。因秦代方士徐福,在此率童男童女三千寻长生不老药,产生蓬莱乡(现岱山县境)、东福山等地名;因“千岁翁”安期生,在桃花岛避世静修,“醉墨洒桃花”,有安期乡(今普陀区境),桃花山(今桃花岛)地名;因汉南昌尉梅福的炼丹和修行,普陀山旧称为梅岑山,留下梅岑山(现为山峰名)、梅福庵、炼丹洞、仙人井等地名;晋葛洪在舟山岛采药炼丹,葛洪也称葛仙翁,故舟山历史上设置的第一个县级政权称为翁山县(也有人认为舟山是翁姓的发源地,故名翁山);因晋有黄公在此赤手毙虎,六横岛旧称黄公山。另外,东岳宫、老东岳等道教名观都是舟山的著名地名。
佛教信仰起自于唐代。元《补陀洛迦山传》记载:“唐大中中,有梵僧来(潮音)洞前燔指,指尽,亲见大士示现,授三色宝石,灵感遂启。”咸通四年,日僧慧锷来华礼佛,在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从明州出发,经石牛港回国。在莲花洋触礁(民间传为铁莲花阻渡),遂留像在岛,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开始了普陀山佛教传播史。南宋后期,《华严经》中记载的“布怛洛迦山”( 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刺耶山以东提讷弗利县境内的巴波桑那(Papanasam)山)名被移植到舟山。开舟山用佛教用语取地名的先河。目前,舟山来自于佛教用语的地名有:普陀区、普陀山、洛伽山、小洛伽山、观音山、佛顶山、大悲山、佛渡岛等。其中普陀山已成为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海岛山,唯一来自于梵语的地名,也是舟山名声最响亮的地名。
舟山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后发展起来,伴随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而来。在定海、普陀等地,天主堂、真神堂也是当地一景。
2、民间神祗信仰
龙王信仰:前文已谈,不再赘述。
妈祖信仰也从宋代开始,由广东、福建渔民带来,源自福建湄州岛,是闽、粤渔民的保护神。天后宫(天妃宫)也是许多渔乡的著名特色地名。
祭祖、祭海神、祭潮神、祭风神、祭财神、祭船神等,祭祀中的主要供品是猪头。岛民认为猪头名称不吉,称之为利市,所以舟山海岛有不少“利市礁”、“脸豕礁”。在纪念祖先的过程中,有的岛民怀念故乡的先人,遂以先人的爱好之物命名自己居住的海岛,这就产生了东、西白莲山——岛民姓周,从湖南道县迁来,是《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人。
以其他民间神灵命名的地名,来自于曾为民造福的地方官员和百姓:
它山庙、它山庙弄:祀唐代治水县令王元日韦,被奉为“海山保护神”,旧时定海城里十五庙,数它山庙香火最甚。
泗洲堂渡、嵊山泗洲塘、金塘泗洲岙(今岑港一带)等:源自对福建一带泗洲大帝的崇拜。泗洲大帝,许愿神,号称中国爱神。也有人认为,泗洲大帝就是徐偃王。
茹侯庙、茹侯村:茹侯,清前城隍庙的维庙之神。相传庙神茹侯英烈忠毅,生有殊绩,功德及民,殁而祀之。宋建炎四年,金人南侵,宋高宗赵构于舟山避难脱险,归之於神佑,遂赐匾额“惠应”於茹侯庙。古时文官武将路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将下马。
寿山寺:祀寿山侯尹公讳福生,南宋人,官居史部侍郎,时值外族北侵(南入)战火蔓延到中原--江淮,南宋(杭州)王朝失地陷城,尹公父子率兵奋起抵抗,不幸在明州(宁波)海域战斗中壮烈牺牲。宋朝廷感其忠君爱国的崇高精神特敕封为寿山侯。
洋(羊)山大帝庙:源出南北朝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二年(588),运粮漕官李公(百姓为避讳,未记其名)散粮救岛民而自尽的事迹。据《小洋山庙志》:李漕官生于梁武帝萧衍大同十一年(545),江南江阴人。进士出身,历仕梁、陈二朝,累官至运粮正使。陈末汉初,运河未开,南方漕米海运至陈都建康(即南京)。适李讳解粮北上,至小洋岛锚泊避风,见小洋山岛民户户断粮,几作饿殍,即开舱散粮,赈救灾民。李公因无法返京复旨,服毒自尽。
财伯公庙、庙子湖:相传大约二百年前遇难渔民陈财伯漂泊到此,每逢雾天在高山上堆薪点火引导过往船只出险境,死后人们建庙,以其人形塑像供奉,因此有“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之说。
干大圣庙:供元昌国州同知干文传像。干文传,字寿道,江苏平江人。元延佑二年(1315年)进士,延佑四年(1317)起任昌国州同知,在任6载,得民心的事主要有二:一是修复翁州书院,振兴教育事业;二是减轻民众负担。当时盐场官方倚仗转运司的势力,百般苛刻,逼得不少居民家破人亡。干文传莅任看到这种情况后,对同僚说:“我们奉天子命来这里治理百姓,难道可以看着老百姓的苦难不管吗?”于是,据实向上级反映,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上级采纳后,使群众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据传,在他离任时,居民夹道挽留他不果,便在金塘柳行、紫微天童等地建庙纪念他。
   缪公生祠、蓉浦书院、书院弄:祠系清康熙年间生员黄灏等人为知县缪燧创建的功德祠,建祠过程中,缪谦让不受,一定要创建者将它改为书院。黄灏等就以缪燧的号改建为蓉浦书院。书院弄,就因位于缪公祠改建的蓉浦书院前而得名。
上荣庙:祭祀的是清康熙年间定海三位中营游击,又名“三公祠”。乐公,湖广(今湖北省)应山县人。石公,山西阳城县人,讳子固。廖公,福建诏安县人,讳程。俱莅中营游击任,有惠泽,里人德之,肖像以祀。
三忠祠:祀在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
复翁堂:纪念乡民王国祚。明初,朝迁实行海禁政策,废昌国县,徒舟山军民入内陆。曾搭救了皇子的乡民王国祚进京面见明太祖,力陈海禁不妥的理由,使得太祖允准547户岛民得以留守舟山。乡人尊其为“复先生”。
姚公殉难处:姚公,清道光间定海知县姚怀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破定海城,姚公投城北梵宫池殉国,成为大清国为保卫海疆殉国将士中的第一人。姚公祠成为清代浙江官员上任前必拜之处。
羊府宫:在嵊泗菜园镇和嵊山镇,祀西晋大将军羊祜(也有人认为是对洋(羊)山大帝庙的误解)。
(五)、民间艺术
舟山锣鼓:是旧时当地渔民祈求平安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钹及锁呐为基调,加胡琴、琵琶等丝弦乐器,吹打弹拉行当俱全,音响宏壮,旋律急荡奔放,气氛极为热烈,具有鲜明海海岛特色,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反映在地名上,花鼓山、铜锣礁、滩锣礁、琵琶山、喇叭嘴等一应俱全。
舟山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难以述尽,其中与地名文化的丝丝联系,也难一一列明。
二、包容性和多样性,绘就了舟山地名文化的绚丽画卷
(一)、 包容了大陆和海洋的多种文化现象
1、山海并蓄。在地名命名时,包含了对大陆生活的留恋和回忆,表现在以“山”字作岛屿通名,以“岙”字作自然村通名,以“门”字作航道通名,以姓氏和产权归属,如林家、王家、安家等命名村落和山林,以“江”字通“港 ”(岑江塘)字等;也有完全的海风和海韵,表现在以“洋”字作为海区的通名,全市计有莲花洋、黄大洋等十大“洋”,以“舟”、“鱼”和捕鱼工具命名岛屿,以“沙”命名村落等。
2、雅俗并存。一方面既有俗得掉渣,俗得不容出口的庸俗地名(前文已述),另一方面也有笔架、砚瓦等代表文宝四宝的岛礁,有象征洁身自好的东、西莲山,也有象征避世隐居的桃花岛,有百姓自己取名的“镬盖档”、“酱油碟”、“馒头山”,也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定海山”、“普济寺” 、“法雨寺”,有群众舍身救主的“紫微岙”,“顺母涂”(原作认母涂),也有百姓合力御侮的“平倭港”、“倭井潭”、“英国坟”。民间文化与帝王文化并存,庸俗文化与文人文化共荣,忠君文化与御侮精神同在。
3、多种方言同唱。有用舟山方言命名的邋遢(脏)岛、薄刀嘴(菜刀)岛、沙尖(镰刀)山、缸爿礁,有古越语遗存地名甬东、衢山岛,有闽语地名庙子湖,有温台方言嵊山、里西(今枸杞岛内村名),有汉语地名定海山,有梵语地名普陀山等等,多种语源地名在此同存共唱岛礁之歌。
4、多种宗教和谐相处。佛、道、天主、基督各种宗教和谐相处(具体地名,前文已述)。
5、中西文化合璧。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等“群岛”、“列岛”通名都是随着近代西方科技文明进入而引入的地理名词。1869年、1870年,英国人为进出长江口的方便,在大戢山、花鸟山建造了灯塔,1872年在鱼腥脑,1883年,在白节山、小龟山,1904年在半洋礁,1906年在唐脑山、外洋鞍,1911年在三星山建灯塔。于是,有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鸟灯塔,有了大戢山灯塔,鱼腥脑灯塔、白节山灯塔、小板灯塔、半洋礁灯塔、唐脑山灯塔、外洋鞍灯塔等地名。
(二)、对特异性地名现象的包容
典型的是定海港南部的大、小岠山。小岠山面积3平方公里,海拨209,大岠山面积0.2平方公里,海拨36,形成明显的大小颠倒。据传,清初舟山重新展复,但许多岛屿的原有地名已经随海禁令湮没了。于是,县令遣一吏逐岛取名。船从西往东开,经过盘峙岛时,看到水流很急,漩涡连连,就取名“盘屿”。然后又往东看,看到有座岛挺大的,也很雄伟,比盘峙还高,就遥指该岛说,那个岛就叫“大岠山”吧。师爷遂记下:“盘屿东有岛,名大岠山”。船又向东开,到大岠山一看,原来远远看到的一个岛屿其实有两个,东边的大,西边的小,远观叠加在一起,没有分辨出来。但小吏手固守言出必信的诺言,留下了颠倒的地名。船继续往东开,将近岙山时,吏心生悔意,就取名为“懊山”(今名岙山),又将岙山边上的小岛取名为“送山”(今名松山),意为送给小岠作补偿。
由于大、小岠山不合逻辑,后人在编辑志书、地图时,总是认为调查者误记,予以修改,造成记载与实际的不符。海域地名普查时,政府提出更名,但群众认为地名是祖先留下,已经随两岛居民的“开枝散叶”带到了世界各地,不宜更改。最后,折中为将大、小岠山改为西、东岠岛,保留原大、小岠行政村名。
(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
包容梵语文化产生普陀山、洛伽山等地名,在使用补陀洛迦山(即普陀山)过程中,也曾有汉化为“白华山”的做法,但最终还是包容了这个外来语,只不过按国人的习惯,将之分割为两个较为简短的地名。
包容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贾文化,产生了新罗礁、六国港口(元代对岑港誉称)、关山等地名。据记载,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锷在普陀山海域遇险,触的就是新罗礁。由于当时往返于中、韩、日的船舶多是新罗(今朝鲜和韩国)人的,慧锷所乘的也是新罗船,山民遂名之为新罗礁。但是,由于国际上公认地名命名有“名从主人”原则,以外国国名命名本地岛礁,确需大海一样博大的胸怀。
以上这些包容性与多样性都与舟山地处南北航道要冲,交汇了南北文化精髓,作为全国最大渔场,吸纳沿海各地渔民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继港,荟萃了中外特别是高丽(朝鲜、韩国)、日本和南洋等海上文明密不可分,是各种文化在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舟山海域岛礁志》  舟山市地名委员会    1991
2  《陈桥驿方志论集》 陈桥驿著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3  《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 姜彬主编  金涛副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4  《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  徐波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  《舟山民俗与民间文学研究》  方长生编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舟山市地名办)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9-06
恢复昌国,与宁国、兴国、安国对应。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