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69阅读
  • 0回复

[历史与人文景观]东方莫斯科——侨民与哈尔滨老建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4-03

东方莫斯科——侨民与哈尔滨老建筑

《国家人文历史》2016014期 周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历过大拆大建的荒诞历史,如今的哈尔滨依然遍布上百年的老建筑,包括俄罗斯式、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新艺术风格等。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原型……

      冰城哈尔滨地处塞北,但从未因“去中土甚远”而闭塞粗陋,哈尔滨人衣着华丽奢侈,相较于实用性更注重美观,早在20世纪初,他们便吃西餐喝啤酒,住宅中配备现代卫浴、壁炉地窖,洋范儿十足。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央大街(原为中国大街),可以找到当时欧洲最流行的各种商贸产品,例如俄国毛皮、英国呢料、法国香水、德国药品、日本棉布、瑞士钟表、印度麻袋等等。这一切都源自一条铁路线的穿行而过——俄国人修建的中东铁路把哈尔滨从一个村庄变成一座中西融合,或者说更偏重西化的现代都市。

     1901年中东铁路通车,欧亚政治、经济、文化开始频繁交流,哈尔滨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此后的二三十年间,身处哈尔滨的外籍侨民最多时有20多万人,俄国人、犹太人、波兰人……欧洲淘金者先后来到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大兴土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历过大拆大建的荒诞历史,如今的哈尔滨依然遍布上百年的老建筑,包括俄罗斯式、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新艺术风格等。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原型。

从被动迁徙到主动移民

       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廷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在这份保密级别相当高的条约中,俄国取得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的权力,修建铁路的中心位置正是哈尔滨。此后,俄国本土的勘查、筑路、气象等方面专家高管及技术人员大批到来,据当时统计,1902年由俄国迁到哈尔滨生活的侨民已有1.2万人。与自由经商谋生者不同,这些人多为政府指派,携带家眷,对生活设施需求度更高,俄国人修建的小学,医院等建筑相继出现,商贸服务和传教活动随之增多,各种用途的房屋拔地而起。

      中东铁路的建成,使俄国中、西部到海参崴缩短了700俄里的路程,为其实施远东战略创造了条件。俄国人认为,中东铁路穿越黄白两个种族的居住地,沿线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以政府一己之力保卫巨大的境外投资是不现实的,必须向路区移入稠密的俄国人,而“优质”的俄国人迁移到东方,还可以征服积弱的黄种人,把这块海外飞地彻底俄国化,即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

       日俄战争时期,刚刚竣工的中东铁路是俄军战备物资运输的供给线,哈尔滨成为后方基地,很多军需仰仗这里供应,粮食、肥皂、茶、糖、盐、罐头等物品由哈尔滨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原本的面粉厂根本无力承担,很多俄国人到这里开设制粉厂赚钱,战争物资很大一批由刚刚入驻这里的俄侨办厂生产。保守估计,日俄战争时期来哈尔滨定居的俄国人不少于3万人。1913年,中东铁路哈尔滨附属地界内拥有1500卢布以上不动产的商业企业共1151家,其中属于俄国侨民的为890家,占到总数量的77%。

      1917年,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起工农苏维埃政权。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用“赤卫队进攻资本”和“剥夺剥夺者”的口号。大批旧贵族、工商业主、知识分子仓皇逃离俄国,中东铁路哈尔滨附属地成为吸纳这些难民的重要地点。人数之多,导致各旅馆拥挤不堪,无处下榻,很多人竟聚集在大街上。

      这些俄国侨民并不是普通意义上一无所有的难民,逃亡哈尔滨时携带了大量财物,他们开始在哈尔滨大规模买地置业投资。哈尔滨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此时的俄侨总数已经超过当地中国居民的人数,哈尔滨成为中国最大的俄侨中心。

按照莫斯科格局规划哈尔滨

       俄国人自打来到哈尔滨便怀有永久占领的打算,从其在城市建设上下的一番功夫就可看出。中东铁路修建之前,哈尔滨只是松花江畔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俄罗斯建筑师仿照莫斯科的城市规划为这座小城绘制了一份惊人蓝图。

       经过20世纪初期的城市建设,哈尔滨形成新市街(南岗)、埠头区(道里)、傅家甸(道外)、老城(香坊)四个大区,确定了每个区的功能和居住人群,奠定了哈尔滨的基本格局。

       整个城市依据地势设计,北临松花江,南靠马家沟河,注重对区域功能的分隔。南岗区居全市的最高点,设计者以东正教尼古拉中央教堂为中心,向西、东、南、北、西北、东北布置了六条放射路面,在其周围安排了一批办公、住宅、商服的网点和配套建筑,形成以中东铁路管理局为中心的行政办公区;埠头区则规划为店铺集中的商业区,在如今的十二道街、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街道上,分布着各式西方古典式建筑或者俄罗斯式商业建筑;隔江相望的太阳岛上,建有各式各样的富人别墅,是达官显贵的休闲疗养区。

      中国传统的城市街道布局多为“井”字结构,四四方方,正南正北,哈尔滨却与众不同。这里的街道以放射状向四面八方延伸,多条街道汇聚于一处中心,城市中有多个中心区域,如哈尔滨火车站广场、红军街顶端的原尼古拉大教堂。每条街道均以俄文命名,如高加索街(今道里西三道街)、希尔科夫王爵街(今道里地段街)。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把当时每块价值1银元的花岗岩方石铺在市内最繁华的中央大街上,顷刻间使这里更加高贵典雅。埠头区的道里、道外、秦家岗街道马路,也都用长方石铺就,这种马路晴无尘土飞扬,雨天也不会泥泞,且坚固持久,不是一般的土路或石头路面可以比拟。

      哈尔滨地处寒带,建筑物的保暖性非常重要,俄罗斯建筑显然在这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和措施;哈尔滨资源丰富,又地处中东铁路沿线,交通方便,建筑所用木材和石料都供给充足;沙俄政权刻意经营这里,派遣大批精通俄式建筑风格的本土设计师到这里修建建筑,风格以穹顶、帐篷顶、雕花浮饰见长。

      即使是在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区域内,城区也重新规划,修筑江堤,改造城市排水,重新布局功能。生活在此时的哈尔滨,会错以为自己身处俄国本土。20世纪20年代《滨江尘嚣录》中描述:以哈尔滨全埠论,各区中比较建筑宏伟、市街整齐者,当推埠头区与秦家岗。埠头区楼宇宏壮,商店栉比,建筑坚固,街道整洁,其多为当时俄人所筑,街市楼宇均有西洋之风,而华人聚集的傅家甸虽楼宇互连,光彩夺目,但终不脱中国式。

犹太人的驿站

      高峰时期的20万哈尔滨外籍侨民中,除了俄国人,犹太人在这座城市留下遗迹最多,这些犹太人大多来自俄国境内,苦于沙俄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压榨,选择逃亡海外。

      俄国反犹政策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沙俄在特别法中就规定,犹太商人或公民必须交纳双倍的税款。18世纪下半叶,波兰东部领土并入俄国,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批犹太人随之归入俄国。179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将波兰的犹太人定居区划分为所谓“栅栏区”,限制犹太人的居住区域和活动范围,还规定犹太人不得从事某些行业。19世纪早期俄国的反犹浪潮不断涌起,甚至有大批屠杀犹太人的事件发生。从1881年到1914年30多年间,约有300万犹太人逃离俄国和东欧。他们中有80%的人选择逃往美国,部分人与俄国侨民一起,通过新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东铁路,来到刚开发的新城哈尔滨。

       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得到了俄国政府的鼓励,沙皇尼古拉二世曾表示,任何愿意移居“满洲天堂”的犹太人都将得到宗教信仰自由、无限制的商业权利和进入没有限额的学校学习。

       早在1898 年,犹太人就开始在哈尔滨定居,这几乎与中东铁路的修建进程一致。进入哈尔滨的犹太人,最早是在铁路开筑时随俄国人而来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随后就是来自俄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西欧国家的犹太商人。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大批国内犹太人携带资产来到哈尔滨。他们当中有企业家、银行家,也有职员、医生、工程师、作家、音乐家、诗人。哈尔滨的犹太资本迅速强大。到1920年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已经达1万余人,大大超过上海犹太社区的规模,哈尔滨一度成为东亚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人数最多时有2.5万人。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中心的犹太人社区,但是在道里的其他区域以及南岗、道外都有他们的“影子”。

       犹太人在哈尔滨的人口数量并不是逐年递增,1920 年至 1922 年间,竟然减少 9000 人,并在1922 年后逐年大量减少。这只能解释为俄籍犹太人只把哈尔滨看作一个“驿站”,在哈尔滨落脚后继续往天津、上海等城市流动。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一些从事国际贸易和毛皮业的犹太商号损失惨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统治下的哈尔滨,犹太人也受到排挤,犹太商社日益减少,大批犹太人陆续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天津等地。至1940年,哈尔滨的犹太人仅剩2800人。新中国成立后,侨民陆续外迁,犹太旧教堂相继关闭,犹太人社区也随之消散。

       犹太人在哈尔滨留下了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穿行在现在的哈尔滨,常常能看到多种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建筑作品,哪些明显是俄国人的手笔,哪些是典型犹太风格大楼,界限并不那么清晰。

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的城市象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了便于大批俄国侨民进行日常宗教活动,哈尔滨曾兴建大量东正教教堂,如圣尼古拉大教堂、圣母报喜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伊维尔斯卡娅教堂、圣母安息教堂等,其中木结构的圣尼古拉大教堂于1899年率先完成,也最具代表性,可惜毁于“文革”。

始建于1907年,位于哈尔滨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原为沙俄军队步兵旅的随军教堂,后捐赠给哈尔滨俄罗斯侨民。该建筑由俄罗斯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是哈尔滨现存规模最大的教堂,最早为全木质构造,20世纪20年代重修墙体,全部加用清水红砖。从空中俯瞰整个建筑物的平面是一个东西向分布的拉丁十字。教堂顶部突起,成带拱券长窗的16面体鼓座,上冠以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周遭有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结构,形体错落有致,砖砌绚丽多彩,底部为一人多高的花岗岩底座。教堂广场常年有白鸽环绕,与教堂红色墙面、墨绿色洋葱圆顶映衬,显得庄严而浪漫。圣索菲亚教堂今天是哈尔滨的城市象征,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中东铁路管理局:在圣彼得堡获奖的设计

       中东路铁路管理局,俗称“大石头房子”,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始建1902年,1904年建成,1905年前后3次被大火焚烧,今天保留了1906年重建时的样子。设计者独具匠心将整个建筑从路边退后了64米,站在道路中线处,可将长达187米的建筑正立面完全摄入眼帘。铁路管理局分主楼、配楼、前楼、中楼、后楼几部分,以过街楼相连,各自独立,又可以通行成为整体,这种结构为其庞大而混杂的各项业务量身打造。每个窗洞的贴脸和阳台栏杆都采用柔软圆润的曲线,是“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做法。

马迭尔宾馆:摩登的、时髦的

       马迭尔宾馆现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129号,属于繁华的中央大街中段,距离松花江及防洪纪念塔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1901年俄籍犹太人约瑟夫•卡斯普来到了哈尔滨,最开始,他开了个修理钟表的小店,不久经营银器和珠宝,获利丰厚。他预见哈尔滨将会迅速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多方筹集资金,聘请一流的建筑设计师,选购欧美各国上等建筑材料,在1906年建成了远东最豪华的马迭尔宾馆,成为哈尔滨第一家涉外旅馆。

      这座新艺术风格的欧式三层楼房,拥有客房160间,是餐饮、会见、住宿多功能的旅馆,包括了前厅、会客厅、过厅、餐厅、舞厅、冷饮厅和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剧场等等。建筑二、三层则以客房为主,有的客房带有室外阳台。马迭尔是俄文音译,意为摩登的、时髦的,早期是专供东北地区上层人士享乐的场所,也是名流政要驻留哈尔滨的首选下榻地,如宋庆龄、顾维钧等都在此留下足迹。新中国成立前夕,马迭尔作为东北地区最高档的宾馆,成为中国共产党召集各界名流共商国是的地点,马迭尔迎来了郭沫若、李济深、徐悲鸿、斯诺、沈钧儒、梅兰芳、刘白羽、茅盾、丁玲等人。

秋林公司:最早的俄商商行

      秋林公司是俄商在哈开办的最早商行之一,原名秋林商行,由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创办。建筑立面造型,集合多种风格的特点,是反映出较强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秋林公司创建伊始射猎行业就十分广泛,开办了卷烟厂、葡萄酒厂、灌肠厂等多家民生企业,后来又涉足机械和配件维修,秋林食品最为老百姓熟知,秋林红肠不仅游客会买,也是当地百姓的家常餐桌点缀。历史上秋林公司曾先后被日本和苏联接管,1953年成为国营公司。这座建筑现在是秋林集团旗下一家百货商场。

     这座建筑是原犹太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旧址。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是1901—1902年来到哈尔滨开办服装和纺织品的犹太人企业,一战之后俄国对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影响削弱,商会因此陷入困境而破产。1917年,这座建筑被俄商的秋林公司收买。

犹太中学:重视教育和艺术培养

      犹太人非常注重基础教育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哈尔滨最早一批剧场、乐团、音乐学校、报刊出版物都是犹太社区的成员创办发起的,犹太人办学留下的校舍建筑至今犹存。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86号,现在的哈尔滨朝鲜族第二中学,即为从前的犹太中学旧址。早在1903年,哈尔滨已经出现了名为“赫杰尔”的犹太小学,但实际上规模和教学内容上都没达到小学的标准,校舍也是租用中国人草房。日俄战争后哈尔滨的犹太人激增,才有了真正的犹太小学,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小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10年,位于朝鲜族第二中学校址的犹太小学正式落成开学,校舍是一排平房,五年制教育,除了常规课程还教授希伯来语。1916年扩建为中学,费用全部来自哈尔滨犹太人的捐赠,学校修建了犹太建筑风格明显的两层建筑,由犹太设计师约瑟夫•列维金免费设计,尖拱、六角圣星、柱廊和圆形穹隆。犹太中学后来迁至道里高加索街,这座建筑后来成为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所在地。

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成立于1924年,学校不仅以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的名字命名,还完全按照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办学,聘请了著名小提琴家迪龙、钢琴家戈尔德施坦、大提琴家施贝尔曼任教,培养出以大提琴家鲍斯特列姆为代表的一大批侨民音乐家。

犹太新堂:东北最大的犹太教会堂

       建于1906年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也称哈尔滨犹太旧堂。1931遭遇大火,此后对这座教堂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目前此建筑主体仍在,但在1963年底被关闭。

      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与经纬五道街交角处的哈尔滨市公安局俱乐部,是原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旧址,称犹太新堂。会堂曾拥有房产1233.8平方米,地产1296.75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教会堂,可同时容纳800人做礼拜,由著名犹太建筑设计师约瑟夫?列维金设计。这里也是哈尔滨犹太公共图书馆所在地。犹太教是犹太人坚定的宗教信仰,只要有10个人在一起就要组成一个小规模的家庭祈祷所(密侬),早在1899年,哈尔滨就出现了犹太教的密侬。1905年,哈尔滨犹太宗教会开始筹资修建犹太会堂,次年建成。

犹太人墓地:独特的丧葬互助原则

       哈尔滨犹太墓地始建于1903年,地点在太安街(今太平区太安街),由哈尔滨市犹太宗教公会负责管理。从1903年6月10日,开始埋葬第一个犹太人,截至1958年,共有3173个坟墓。起初只埋葬俄籍犹太人,后来不同国籍的犹太人也在此埋葬。

1958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市区的犹太墓地迁至东郊的荒山。位于哈同公路6公里处,占地面积836平方米,有坟墓677座。现由哈尔滨市民政局皇山公墓管理处派专人管理。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葬有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家、市政管理人、工程师、音乐家、作家等。基地右侧排列着当年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会长考夫曼亲属的墓群,有哈尔滨最早的面包师第一机制面包厂厂主I•G•梅金墓,哈尔滨秋林总会计师通科诺戈夫墓,马迭尔饭店老板的儿子、钢琴家西蒙?加斯普墓。哈尔滨犹太人墓地被认为是目前东亚地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块犹太墓地。

      犹太丧葬互助会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且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如果逝去之人贫穷困顿,埋葬是免费的,他们的家属不必为埋葬地和墓碑支付任何金钱,此两笔费用都由社区捐助,每位去世的犹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墓葬前都会有墓碑。但是当富人去世时,他的家人则必须为其支付许多费用,费用的 20% 用于埋葬,剩余的 80% 用于犹太社区福利机构的开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