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县筹建之初,考虑到县治所在地滕家堡(今胜利镇)历来为屯兵重镇,拟定名兵堡县,后考虑到革命已取得胜利,许多在此战斗过的老同志热望这块红色热土能够在今后的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纷纷建议定名胜利县,胜利县县名遂由此而来。
在设县的3年时间里,胜利县委、县政府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难,带领全县人民主要干了六件大事:
一、确保灾民有饭吃。这是胜利县设县之时面临的头等大事。为解决这个问题,奉命从各地调往胜利的干部住所尚未安顿,就分头下乡入户,查访灾情,并火速向上级汇报,终于争取到300万斤救灾粮食,赶在大雪封山之前运送到全县各个发放点。
二、修筑进山公路。1952年冬至1953年春,组成2万人开河修路专班,在全长60华里的滕家堡至黄土坳(现属三里畈镇)、30多华里的大河埂(今属河铺镇)至石狮坳(今属平湖乡)两条路段摆开战场,终于接通胜(利)团(风)、胜(利)罗(田)两条公路,同时架设了敢鱼咀等3座大木桥。
三、发展农业生产。措施主要有五条:兴修水利、推广良种、创办林场、恢复扩建土铁、成立互助组和初级农业合作社。
四、建中学办医院。胜利原只有一所小学,是1927年4月由共产党人肖方、李梯云等组织创办的。为解决山区孩子上学难,1953年春,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胜利中学,校址原在周家塆祠堂。与此同时,在原滕家堡卫生所的基础上,于1952年秋创办了县医院。
五、肃残敌保平安。胜利县地处鄂皖交界,境内地势险要,地形复杂。罗田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诞生于滕家堡,国民党部队也长期在此驻扎,县里采取群防群治和专班打击相结合的办法,肃清残敌,确保一方平安。
六、培养锻炼干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都急需干部,胜利县刚刚成立,干部更显不足。为此,上级分别从各地选派一批干部到县任职,并先后安排两批湖北革命大学(简称“革大”)学生前往工作。
这里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无论是当年胜利县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群众,他们对胜利县都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对当年的干部作风赞不绝口。笔者曾多次听著名作家刘醒龙说,他父亲当年在地区农办工作,组织上已安排调往胜利县任职,没几天接到撤县命令,就改派英山。赴胜利县工作一事虽有变故,但胜利县在这父子俩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以至刘醒龙以后不仅多次去胜利踏访,还多次在文章中写到胜利,那部著名小说《圣天门口》就是他在胜利镇一机关单位的客室写出的。笔者的外公当年就在胜利县人事科任职,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他讲过当年的一些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县发改局有一位离休老人也是“老胜利”,前些年我在该局工作时,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他在会上都要发言,经常回忆当年胜利县的情况,称赞那时的干部如何脚踏实地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据了解,当年在胜利县工作的干部,有少数同志在撤县之前就被调出,撤县之后,有的留在罗田,有的回到麻城,有的回地委行署或被分配至黄冈地区其他各县。如今,这些同志早已离开工作岗位,有的已经离世。当年一别,许多人从此再未相见,有的再也未曾踏上这块曾经工作过的热土。但我们相信,滕家堡、胜利县永远留在他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