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776阅读
  • 38回复

[印度]印度吞并几百小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2-27
2017-12-27 09:52来源: 快乐网讯


当地时间12月23日和24日,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烽烟再起,印度、巴基斯坦在这里连日猛烈交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24日晚,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巴两国和解,称“是时候该破冰了”。
然而数十年的积怨,“破冰”又谈何容易?
三个月前,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地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由于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南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远比数十年更加久远,它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文| 徐聪 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1
世界首富的海得拉巴被印度抢走啦!
米尔·奥斯曼·阿里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1937年2月22日,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因为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黄金、珠宝,据说,他拥有的所有珠宝连起来可以绕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
他用旧报纸裹着当镇纸用的钻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颗还重!
……
不过,要是以为这些金银珠宝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这位富翁还拥有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
横亘于南亚次大陆中南部的这块土地,名为海得拉巴,领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还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尔的印巴实控区加起来更大;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叠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图上就能发现,它实实在在地长在印度的“心窝”里;
海得拉巴又具有一个特点:以君主阿里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是穆斯林,但领土上绝大多数居民却是印度教徒。
刚刚取得独立的印度坐不住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作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独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
屡次“劝说”不成,印度终于露出了獠牙。
1948年9月13日,印度军队直接入侵海得拉巴。
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海得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并,至此,当代印度的版图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卧榻之侧岂容……
巴基斯坦:闭嘴!我的卧榻之侧怎么总能听见你的呼噜声?!
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尔都被称为“土邦”。
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处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英国人离开时,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独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
因此,到印巴各自独立时,南亚次大陆上,还存在着近六百个土邦,其中550多个在印度境内。
但是,英国人给出的方案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原则,现实的地缘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土邦,纷纷识相地“主动”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两个南亚面积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是少数几个“拒不从命”的“硬茬子”。
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疯狂吞并境内土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会视而不见:你的卧榻之侧不容人酣睡,难道我的就可以吗!
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对于印度,要棘手很多。
急于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吓坏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选择主动投入印度,换取其武力支持。
印度很乐意“插一杠子”。印巴双方谁也不轻易相让,旷日持久的冲突由此爆发。
当代南亚最大的争端就存在于这个“最后的大土邦”,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处置规则导致恶果的一个缩影。
土邦的问题,却并非此时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更远的时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尔们”从哪里来?
喜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两个世界。
山这边的中国,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上虽屡经战乱分裂,但最终都必然走向统一,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而山另一边的南亚次大陆,从古至今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从未有过一个统治整个国家的中央王朝,即便是空前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是如此。
来自中亚和西南亚的征服者一次次来到印度平原,建立起众多五花八门的封建土邦。
到了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卧儿帝国时期,这种特点更加凸显。
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兰教蒙古人在南亚次大陆上新建的国家,是帖木儿蒙古帝国的“续集”(“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音译)。同时,它又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交汇点。

注: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开始至1858年结束,统治时间长达331年。1857年,莫卧儿帝国末代君主巴哈杜尔参加反英大起义,失败后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到缅甸仰光,印度最后的王朝——莫卧儿王朝灭亡。
莫卧儿帝国给南亚种下了土邦问题的种子。
自建立之初,莫卧儿帝国便是邦联性质的国家,大肆分封功臣贵族,地方总督、王公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利。
立国之初,帝国皇帝尚能靠个人权威、严酷法令约束地方;后来的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巧取豪夺,逐步把原本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袭的领地转变为世袭封建领地。
在第六位皇帝奥朗则布(1658--1707在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
然而,这看似鼎盛的大帝国,却是外强中干——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长久在南部征战,导致奥朗则布对北部的控制力减弱,大贵族纷纷拥兵自立。
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重税,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到奥朗则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
18世纪以后,帝国日益衰微,各省总督、地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机纷纷拥兵自立,遍布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国,正是在这时形成的。
正如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
“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
4
维多利亚王冠下的“两个印度”
1857年,莫卧儿王朝灭亡,印度正式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人在他们统治的南亚版图上建立起了英属“印度帝国”,将原本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为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国境”之内,居然还分布着近600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
所有土邦加起来面积达500万平方英里,占英国统治南亚总面积的45.3%,人口达8600万,占当时区域总人口的1/3。
许多土邦王公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在战场上为英国人冲锋陷阵,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保留他们的王位。
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接受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总督)控制其外交和国防大权。
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像海得拉巴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土邦还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

注: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一与众不同的头衔,凸显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所以,英国统治之下的南亚,事实上有“两个印度”:
一个是先后以加尔各答(1858—1911)和德里(1911—1947)为首都,并以此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或称“印度帝国”),由英国直接统治;
另一个是由565个土邦王公封建领地组成的印度,称为“印度土邦”(Princely State),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
直至1888年,一位高级英国驻印官员还说:“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未有过一个印度。印度甚至从未有过一个欧洲人心目中的国家,即在国土、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拥有统一的国家。以为印度能成为国家,就像指望将来欧洲各国被一个单一的国家所取代一样异想天开。”
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国中之国,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国”之内,存在着如此众多、不相连接的“国家”,实在不能不说是种奇特的现象。
土邦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称为马哈拉贾(Maharaja)或罗阇(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锡克教的封建主;
称为纳瓦布(Nawab)的,原是莫卧儿帝国派驻较大省份的总督;
称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级官员(后来成为掌握省的实权的最高长官)。
纳瓦布和尼扎姆均为伊斯兰教徒。
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一个县。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雅瓦尔、西部印度与旁遮普”。王公中有些人拥有无数的财宝,也有些人家产微薄、收入低于孟买集市商人。一项有趣的统计材料表明,每个王公平均拥有十一个封号,五点八个女人,十二点六个孩子,九点二只大象,二点八辆私人专用火车车厢,三点四辆罗尔斯·罗伊斯牌汽车以及二十二点九只被打死的老虎。
5
从600个到个位数,土邦都哪去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消耗的英帝国,再遭南亚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终于不堪重负,心有不甘地决定放弃印度这颗“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的明珠”。
得到英国殖民统治者承认的王公有一大堆,当英国人离开时,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
他们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
其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争端尤为激烈,最终双方争执不下,“两国”分治的形势呼之欲出。
1947年2月,蒙巴顿伯爵出任最后一任印度副王(总督)。
5月13日,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出台。主要内容除了确定“印巴分治”的方案以外,还特别对土邦的问题做出了规划——“各土邦国的前途由其自行决定”:
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享有独立地位,可以自由决定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某土邦不愿加入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继续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
“蒙巴顿方案”给各土邦以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或保持独立的权力,英国殖民者力图同各大土邦保持旧有关系,各土邦面临着命运的历史抉择。
以王公院议长、波帕尔土邦纳瓦布为首的部分王公仍在做最后挣扎。他到处游说,试图说服更多王公拒绝参加立宪议会,并且率先声明:一旦英国撤离印度,英国对土邦的最高主权终止,波帕尔土邦成为独立国。
步其后尘,特拉凡哥尔、海得拉巴、印多尔、克什米尔等土邦也先后声明他们是独立国。1947年6月11日、12日,特拉凡哥尔和海得拉巴两邦分别宣布独立,立刻受到英国政府的热烈支持。
但是,尼赫鲁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认为不可想象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否则不仅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不可能。
尼赫鲁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
印度国大党于1947年6月15日发表声明,拒绝了土邦王公们关于使土邦成为独立国的要求。根据国大党领袖巴特尔的建议,印度临时政府于1947年7月5日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土邦部,全权处理土邦问题。
通过临时政府的耐心说服,施加强大压力,绝大多数土邦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临时政府签署了《加入协定》: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政府,其余权利仍由土邦政府管理,印度政府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迎来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政府提供年金。
通过这一办法,地理位置在印度领域内的土邦基本都加入了印度联邦。
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及克什米尔等仅剩的几块“硬骨头”,则通过战争来解决,而其中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克什米尔,其问题甚至没能有效解决,一直延续至今。
注:朱纳加德土邦与海德巴拉类似,君主是穆斯林,大部分人口却是印度教徒,由于朱纳加德离巴基斯坦较近,朱纳加德君主发表声明并签署协议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政府拒绝承认朱纳加德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协议,主张全民公投决定朱纳加德土邦未来。在尼赫鲁的授意下,印度军队强行入侵朱纳加德,随后举行全民投票,宣布朱纳加德并入印度。
6
土邦已成历史尘埃,克什米尔战火依旧
1947年10月27日,初获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值得玩味的是,当时的交战双方,他们原则上的最高司令都是英国人)。
最后,由联合国出面调解,双方才于1949年1月1日停火。
战争结束后,克什米尔土邦的独立地位荡然无存,印巴双方在1948年形成的停火线成为实际分割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2/5的土地,印度占据3/5。
1949年,南亚版图上最后三个土邦特里普拉、曼尼普尔和巴纳拉斯加入印度联邦。


1971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和称号,王公的资产也都被充公。这样,土邦王公时代在印度彻底结束了。
然而,土邦在历史上形成的问题,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
现今,印度境内各邦仍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甚至法律,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长期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大规模骚乱时常爆发。当地时间12月23日和24日,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烽烟再起,印度、巴基斯坦在这里连日猛烈交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24日晚,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巴两国和解,称“是时候该破冰了”。
然而数十年的积怨,“破冰”又谈何容易?
三个月前,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地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由于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南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远比数十年更加久远,它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文| 徐聪 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12-27
大禹治水的时代据说有万邦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12-28
莫卧儿是没有办法才分封这些的,可以理解为类似唐代的藩镇,后来这些土邦基本就割据了,不过英国人对他们也不错,只是印巴分治要站队,但是邦主和百姓的信仰不同的有一些,最后也没有按照蒙巴顿的提议加入各自的,所以打起来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12-28
其实这也不能叫国家,充其量就是自主性比较大一点的家族式地方政府集团。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12-29
曼尼普尔邦多数自称华人后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2-29
南亚大陆上,大部分 ,统治阶层大多是穆斯林,底层是印度教徒。所以投票时,君主愿意加入巴基斯坦,结果印度不乐意了,非要弄全民公投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12-31
回 孟想 的帖子
孟想:曼尼普尔邦多数自称华人后代。。。 (2017-12-29 13:54) 

這個不是網民YY的嗎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12-31
拉达克,坎巨提应该归还中国

剩余的克什米尔应该独立。。。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01-05
其实直接翻译为土司,也是可以的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8-01-11
印度早晚分裂111111111111111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01-12
文章写的真乱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01-14
蒙巴顿方案,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利好。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8-01-19
印度这种次大陆级别、极其复杂多元的帝国,都应该解体。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8-01-21
印度人自己認為的失地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8-01-21
印度人認為的固有疆域--Akhand Bharat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8-01-25
回 vladimir 的帖子
vladimir:印度人認為的固有疆域--Akhand Bharat
[图片] (2018-01-21 23:42) 

最开始西方人眼中的东印度,的确是包括马来群岛的。
印度尼西亚的词源分别是Indo(印度)和Nusus(诸岛),意思是这是印尼的岛屿部分,荷兰占领后称荷属东印度,与英属东印度、法属东印度、葡属东印度没有两样。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8-01-25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最开始西方人眼中的东印度,的确是包括马来群岛的。
印度尼西亚的词源分别是Indo(印度)和Nusus(诸岛),意思是这是印尼的岛屿部分,荷兰占领后称荷属东印度,与英属东印度、法属东印度、葡属东印度没有两样。
 (2018-01-25 16:30) 

印尼总算留存着比较典型的印度文化痕迹,在那个被各种各样的后期殖民者遗忘的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的巴厘岛,巴厘岛印度教甚至个别地方比印度本土的印度教还多一点原始雅利安人的元素。雅利安人的天神叫瓦鲁那,但是在印度,早在吠陀时代后期这个神就“死”了,印度人拜的是湿婆、毗湿奴、梵天。但是巴厘岛人还在拜瓦鲁那。

前段时间为了提升厕所文化的档次,在马桶上看了两章印度简史,终于把看到的知识给用上了。不过看的是一头雾水,希望没有说错。话说这本印度简史不知道哪个鬼翻译的,我总怀疑是那种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的主。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8-01-25
西域三十六国都被中国吞并 印度为何不能?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8-01-25
回 aappaapp 的帖子
aappaapp:西域三十六国都被中国吞并 印度为何不能? (2018-01-25 22:41) 

真是坏逼无药医。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8-01-27
回 aappaapp 的帖子
aappaapp:西域三十六国都被中国吞并 印度为何不能? (2018-01-25 22:41) 

反正火雞也是中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鍋中國背了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8-01-28
我始终认为好的印度就是500个小土邦林立的印度,印度应该始终是一个地理概念。
THESAUR.AMER.SEPTENT.SIGIL.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8-01-28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最开始西方人眼中的东印度,的确是包括马来群岛的。
印度尼西亚的词源分别是Indo(印度)和Nusus(诸岛),意思是这是印尼的岛屿部分,荷兰占领后称荷属东印度,与英属东印度、法属东印度、葡属东印度没有两样。
 (2018-01-25 16:30) 

结果印度人眼都不眨就拿来白人的概念为自己张目要不要这么无耻?
THESAUR.AMER.SEPTENT.SIGIL.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8-01-28
尼赫鲁印度沙文主义当局践踏了《印度独立协定》中关于土邦自主权可以保持独立的条款,已经在国际法上陷入不义了。可怜英国当局当时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
THESAUR.AMER.SEPTENT.SIGIL.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8-10-16
印度大名。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8-10-22
所有大國歷史沒有吞併、兼併行為, 哪會變大國

中国、俄羅斯、美國、印度基本一樣

加拿大、哈薩克、澳洲、阿根廷、巴西則是前宗主國因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