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化到都市区化
——评王旭的《美国城市史》
任东来
王旭教授可谓是中国研究美国城市史的第一人。1990年他出版了博士论文《美国西部
城镇与西部开发》。在出版了第一本书(在现代学术体制中,它往往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后
,王旭和大部分学者一样,在学术道路上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进行新的专题研究;二是不
再写作,致力于教学,也就是过去所云的“一本书主义”;三是在原有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撰写有关领域的概览性著作(survey)。王旭教授开始了新的专题研究,在1994年又出版了
第二本专著《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两书均由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对美国太平洋沿岸重要的大城市进行了深入的个
案研究。就这两书的性质来说,它们都是专题性论著(monograph),以材料和分析见长,通
常是写给同行看的,这类著作是当代历史研究成果外在表现的基本形式,也是任何一位严肃
的历史学者成功的第一步。但是,一个有抱负的历史学者是不会满足于只为非常专业化的同
行服务,他还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他的研究,希望他的成果产生更积极的社会影响。正是
从为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和中国城市化道路提供一种借鉴、提供一个参照系这一考虑出发,王
旭教授在200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概览性著作《美国城市史》王旭:《美国城市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外国
城市史。
与专题著作相对重视第一手文献的发掘和使用不同,概览性著作更多强调对本学科前
沿的掌握和最新成果的吸收,同时还要注意叙述的全面、分析的周到和评价的公允。因此,
写好一本优秀的概览性著作并非易事,绝非目前常见的临时拼凑起来的写作班子和未经严格
训练的新手所能为。具体说来,一本好的概览是在综合一系列有关专题研究(别人的和自己
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所依据的专题研究的广泛程度和新旧程度构成了它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对中国的世界史学者来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尽管目前国内世界史
学科中,概览书远远多于专著。但仔细研读就可以发现,这些概览性著作的大部分并不是以
研读和综合研究专著为基础,好一点的是以国外的一、两本概览为蓝本来编写,次一点的干
脆以“复印机加电脑”的方式,用国内若干本中文的概览书来拼凑,再加上一些编者根本没
有参考和核对过的专著文献注释作为充门面的伪注。目睹了太多这样的著作之后,王旭教授
的《美国城市史》的确给人全新的感受。
从城市化到都市区化美国研究
一
王著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对美国学术界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引
进。基于对美国城市史研究重要著作和最新成果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就可以择善而从,利用
不同学者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美国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迁。
在讨论19世纪后半叶美国城市化的鼎盛时期时,王旭教授充分利用了美国西部城市史
研究权威理查德·韦德(Richard Wade)提出的“城市边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突出了采
矿和铁路对城市兴起的推动作用,进而有说服力地说明了美国西部城市发展不同于美国中西
部的特性:其一,绝大多数城镇是西部开放的先导和主体;其二,西部的主要城市均呈跳越
性发展(第87页)。
在研究2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郊区不断发展和扩展时,作者突出汽车的普及对郊区扩展
的推动作用,并导入了肯尼思·杰克逊(Kenneth Jackson)教授的“马唐草(crabgrass)
边疆”理论,对如马唐草(一种繁殖力极强的、蔓延成片的野草)般蔓延扩展的郊区进行了
深入的分析,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文化传统、种族隔离的居住模式、相对便宜的房地产和较
高的人均财富是造成郊区不断扩展的重要原因(第181-188页)。
郊区的扩展在统计学上的一个表现便是,70年代美国非大都市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大都
市区增长率。进而,有学者认为美国出现了“逆城市化”。对此,他根据卡尔·埃博特(C
arl Abbort)的“大都市边疆”的理论,指出郊区化是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化相一致的,甚
至是它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大城市人
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功能相对集中的市中心商业区和以居民为主的郊区,构成了美国
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要素。大都市的郊区不断横向扩展,每当其外延地区达到了大都市区规
定的标准时,便被划入大都市区。而正是这种大都市区,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区的发展“构成
了20世纪美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这种以大城市为轴心横向扩展,从而使其市区和郊区规模
不断扩大、大城市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又可以称为大都市区化。与较宽泛的城市化概念相
比,大都市区化更准确地概括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突出了城市化在地
域上的整体特征,易于把握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第177页)。
王著对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非常重视。这一美国城市统计中的重要区
划标准最早是在1910年的美国人口统计中首次使用,其内涵后来几经变化,目前大体是指在
一定范围内,人口超过10万,其中5万以上生活在城市的区域。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已经取代
了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以2500人为底线的城市标准。今天,美国人口的分布标准是大都
市和非大都市的区别,而非城乡的区别。在作者看来,这一新的城市统计标准,反映了美国
城市化的现实。有鉴于此,作者把美国城市史划分为两个时期加以论述,从而构成了王著的
上下两篇:《殖民地时期至1920年:美国成为城市化国家》和《1920年至今:美国成为大都
市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