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6阅读
  • 10回复

[综合]董广宇:80后的养老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9-23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董广宇:80后的养老危机


2015-09-21 16:57
来源:[url=" target=]摘自《被忽视的货币真相》[/url]作者:董广宇 9750次点击:我要评论

80后在退休前经历了高生活成本、承担了最繁重的赡养任务,但到了退休时却无人赡养。



  关于养老这个话题   关于养老这个话题,最先开始出现养老金空账的说法,而后抛出了延迟退休的论调,如今又推出了以房养老的猜想。所有的这些,都一致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局:养老危机。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目前统筹养老基金现收现付能持续运行下去的话,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关于调整养老制度的话题?
  这里我们从人口角度推演未来养老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80后整个群体将经历不可承受之痛。  先上一张图,下图显示了自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妇女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图片来源于美国学者理查德·杰克逊的著作《银发中国》。
  图:建国以来中国妇女的生育率

  所谓生育率,就是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量,也称人口出生率。根据上图中的数据,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1950-1970生育率均值在6.0;
  (2)1970-1980生育率由6.0降为2.0;  (3)1980-2002生育率由2.0缓慢下降,稳定在1.8。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妇女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35(记住这个数据,很重要)。  从这幅图上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媒体总在说:中国已经步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生育率如果不提高,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
  再给出一张图,下图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年龄结构分布图。  图:201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此图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中国未来养老的问题都体现在里面(通过这张图,甚至还可以预测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势,这个后面会谈到)。  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该图中所表达的信息。
  纵轴为人口数量,横轴为年龄分段,5岁为一档,从0-4岁开始,直至80-84岁,之后年龄段的人数比起总人口数太少,加之中国人平均寿命为73岁,故略去不表。  有两个年龄峰值段:20-24岁和40-44岁,各取中间值作为代表,22岁和42岁,两个峰值年龄的时差是20年,差不多等于一个人口代际的时间,80后群体处于20-24岁和25-29岁两档,整体来看,80后年龄每小一岁,相应人数就多一点。
  根据前面一张图中的生育率数值,1950年-1970年,该数值高达6.0,也就是说这二十年是人口出生旺盛期,也称之为第一波婴儿潮;那么时间移到2010年,这个时段出生的人,其年龄到了40岁-60岁,因此在第二张图中可以看到,从60岁一直往后推到40岁,人口数量是陡峭上升的。  1970年-1980年,前一张图中生育率数值从6.0快速下降到2.0,反映在第二张图中,就是40岁至30岁的人数陡峭下跌。
  也许有人会问,1980年开始,生育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那怎么年龄低于30岁的人数又出现上涨了呢?这是因为1960年左右出生的大批人口都到了生育年龄,因此出现了第二波婴儿潮,在这波婴儿潮中出生的小孩正是现在的80后。  由于生育率是2.0甚至更低,因此,这波婴儿潮每个时段的总人数不可能超出其父母一辈的总人数。原因在于,男女比例大致1:1,而小孩由女人生育,生育率是2.0,所以,两个大人最多只能对应两个孩子。
  由于40岁至30岁的人数陡峭下跌,因此这群人的生育期来临后,对应的18岁之后的未成年人数也在减少,一直减少到5-9岁年龄段,此为谷底,之后出生的人数又开始上升,第三波婴儿潮来临,原因就在于30岁以下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并到了生育期。  综上所述,可以小结一下:在某一个年龄段,从年长到年轻的人数在逐渐上升,那么当该年龄段的妇女到了生育期(即经过一个代际的时间),出生的婴儿数量也逐渐上升,反之亦然;如果生育率低于2.0,那么出生的婴儿总数一定低于相应年龄段的父母辈总数。
  根据这个结论,再结合目前生育率小于2.0的情况,依托第二张图中的数据波形图,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未来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图(见下图),横轴依然是年龄,纵轴是人口数量。
  图: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显而易见,照此下去,中国人口总数会快速下滑,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需要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非移民国家来讲,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鼓励多生小孩。而这,谈何容易。一旦人们习惯少生小孩,就很难转变为多生。再加上自身生活成本、小孩抚养成本高,即便愿意多生,经济能力却不足。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从整个社会人群的收入中位数看,80后的上一代人可以做到一人工作养活三口之家;再往上追溯一代人,可以看到,一人工作养活五口之家;而现在的80后,小夫妻两人工作养一个小孩,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因此,即使国家放开一胎化政策,能生二胎及以上的家庭少之又少。
  根据以上论述,及对未来人口的预测,测算出劳动人口与老年人数之比,列出数据变化趋势图(见下图),图片同样来源于《银发中国》。
  图:过去与未来的中国老年赡养比率

  上图中红柱表示的是中国过去及未来工作人口(15-59岁)与老人(60岁以上)人数之比。  中国从2013年开始,每年进入退休年龄的老人数量不少于1700万,而新增的工作人口却不多于1300万,人口红利首次转变成人口负债,并且这种趋势至少会持续25年,老龄化速度正在递增。
  2025年,工作人口与老人人数之比是3.0,目前这一数值在5.5,即未来十年内会下降近一半。这意味着什么?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个人缴纳的养老金比例将由8%升至16%,企业缴纳的养老金比例将由20%猛增至40%!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成本。因此,在未来的十年中,社保制度一定会发生本质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对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到,到2040年,这一数值是2.0,即2个工作人口养活1个老人(还需要抚养小孩),这是什么概念?目前这个数值在5.5的情况下,养老金账户已经在空账运行了,那么在2.0的情况下,工作人口将每月缴纳近三倍于现在的养老金比例,那日常生活开支怎么办,抚养小孩怎么办?不可想象!
  是否能让财政来兜底?我要问的是,财政收入的钱哪里来,归根结底,还是由工作人口创造贡献的,可是在未来,劳动人口的绝对数目和相对数目都在下降,因此让财政来兜底的前提都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2040年,正好是80后集体退休的年龄,再结合第四张图中右面的两列数据,不难看出,其他国家的80后都将面对悲惨的养老结局,也就是说,未来的养老危机将是全球参与。责任编辑:凌绝岭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9-23
    董广宇:80后的养老危机(2)
    2015-09-21 16:57

    来源:摘自《被忽视的货币真相》作者:董广宇 9771次点击:我要评论
    80后在退休前经历了高生活成本、承担了最繁重的赡养任务,但到了退休时却无人赡养。

      第四张图中2005年以后的数据还是联合国根据假设的中国恒定生育率1.8测算出来的(即每个妇女一辈子生育1.8个子女),实际这一数据更低,也就是之前说的,2010年已经降到了1.35,换句话说,工作人口与老人之比会以更惊人的速度下降。80后将提早进入养老悲剧时代。

      更加悲惨的是,80后退休前,在生活成本高企的环境下,以房奴、车奴、卡奴的身份还将面临4-2-1家庭结构,即一对80后夫妻要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子女;一个上世纪20后或30后的老人生病卧床,几个50后的子女轮流照顾,都显得力不从心,不要说2个80后去照顾4个老人了,俗话说“久卧床榻无孝子”。80后最早会从40岁开始(这时上一代人基本进入70岁,各种病状正在出现),就将进入忙碌辛苦又没有回报的惨淡余生。

      80后的养老出路在哪里?

      难道说真的要延迟退休?目前赡养比高达5.5,已经出现了要延迟到65岁退休,那么当赡养比是2.0时要延迟到几岁退休?

      以房养老?80后在青壮年时期用30年时间还清了房屋按揭贷款,终于有了完全自我产权的房子,之后因为养老却还要再次抵押给银行,获取反按揭贷款?如果那时房产泡沫破灭,再加上房龄已经接近合格抵押品35年的资产年限,银行不认可怎么办?根据前述预测,由于年轻人越来越少,对房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低,而存量房随着前一代老人的去世,变成名副其实的空房,大量空置房被释放出来,房子将会变得供远大于求,房产泡沫破灭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

      其实从第二张图中就可以看到,2010年时,20-24岁是人口的高峰期,其后比之更年轻的年龄人口急速下滑;把20-24岁的青年人结婚买房年龄设定在30岁,那么容易推导出,2016-2020年,房子的需求将达到顶峰,之后,随着青年人口数量下滑,再加上老年人的逝世,房子的供求关系发生巨大扭转,因此,2016-2020年是房价真正的高危期,房价的崩塌也许提早就会来临。

      行文至此,总结起来就是,80后在退休前经历了高生活成本、承担了最繁重的赡养任务,但到了退休时却无人赡养。

      从第四张图的内容看,70后、90后的退休养老情况也不容乐观。

      不过,70后在退休前的生活比80后要好,因为70后毕竟不是独生子女时代,家中一个老人可以有多个子女一起轮流照顾;并且70后(尤其是生于75年前的)不需要对高房价买单,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群甚至还享受到了福利分房的政策;70后与80后群体有质的区别。

      反观90后,倒是与80后有着太多的相同:都是独生子女、都要面对高房价、都处在物价高通胀年代、都有着4-2-1家庭结构、退休后社会整体赡养比都是极低的2.0。可以说,90后简直复制了80后的一切。

      我无法确定第四波婴儿潮是否开始出现转机,也不知道2050年后赡养比这个数值是否会出现拐点,能确定的是:80后、90后将为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的转型付出巨大代价,这个代价大到甚至不可承受。

      来谈谈第三波婴儿潮。

      第三波婴儿潮就是80后的子女,出生于21世纪的10年代左右,这里称他们为10后。

      由于80后处于高生活成本的环境,加上房奴、车奴、卡奴的身份,即使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绝大多数80后夫妻依然选择只生一胎,甚至选择“丁克”状态,这就会造成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人口总数加速下滑。

      等到10后们长大成人时,会发现,他们自己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80后也是独生子女,这时他们仍旧将面对4-2-1家庭结构!甚至部分家庭还要赡养隔代老人,即80后的父母辈。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至少都不是房奴,因为前面说过,随着上一代老人的陆续去世,大量空置房被释放,房价猛降,生活成本也随之下跌。不是房奴的10后们也许(注意是“也许”)会以此为契机,轻装上阵,将时间精力投入到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浪潮中去,经济从而出现新的增长点,为可能的第四波婴儿潮转机埋下伏笔。

      是否真的如此,作为80后拭目以待,虽然那时我们已经70来岁,行将就木。

      延伸阅读:《谁动了你的奶酪——中国养老问题真相》

      作者:风灵

      鉴于最近专家教授频繁出洞,就养老问题发表各种奇思妙想,比如清华大学的杨燕绥教授的“十五年义工论”,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可见“养老”已成了当下中国火烧眉毛的紧迫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无力养老?有必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首先要矫正一个流传甚广的谬论,中国人无力养老,主要是因为老人占人口比例上升,年轻人减少,没有足够的劳动人口来供养老年人。

      占人口比例上升?没有足够的劳动人口来供养?这是说退休老人么?这是说公务员好不好?现在的公务员占人口比例是历朝历代以来最高的,所消耗的资源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好象也没有专家学者跳出来大声疾呼太多了供养不了。不但供养了高比例的公务员,而且这些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这还是正常情况,不算贪腐造成的额外负担。养一个公务员得养多少老人了?为什么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上升就没事,老人占人口比例上升就叫苦连天了呢?

      稍加思索即可知,所谓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过大的问题是个伪问题,与经济发展的事实不符。实际上,如果经济持续发展,真正从事劳动的人口总是在持续下降,也就是说,全社会只需要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或劳动时间)就可以创造出足够所有人使用的财富。青少年的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妇女可以在家当全职主妇,官员可以越来越多,上班的人每周只工作5天每天7小时甚至更少,但偏偏老人退休就不行?劳动力减少除非引发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倒退,那才会产生养老问题,但那不仅仅是养老,而成为了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何况,公务员纯粹不创造财富靠人养,老人是真的靠别人来养么?老人为什么不能从自己年轻工作时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以供退休之用?中国人到退休时,一般已劳动了3、40年,3、40年的全职工作不能积累出足够的养老费用?假设年轻人能够供养老人,那么如果免除了他们的这种义务,他们为何不能拿这笔钱来为自己养老?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无力为自己养老,他又为何能为别人养老?

    责任编辑:凌绝岭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9-23
    董广宇:80后的养老危机(3)
    2015-09-21 16:57

    来源:摘自《被忽视的货币真相》作者:董广宇 9776次点击:我要评论
    80后在退休前经历了高生活成本、承担了最繁重的赡养任务,但到了退休时却无人赡养。

      显然,有什么事情不对了,谁动了你的奶酪?

      一、计划经济的恶果

      实行计划经济,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把几乎所有的私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甚至生活资料收归国有。相应的,国家明示和默示地承诺,全体国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医疗当然也包括养老由国家承担。注意,这里并不讨论将财产收归国有的法律性质,而是从事实上而言,国家做出了也必然应该做出这样的承诺。

      这一承诺至今仍应有效,全体国民仍有权向国家索取生活保障,包括农民。因为收归国有而形成的国有资产,至今未曾返还国民,也未就这么多年因其没收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那么,它所承诺的义务仍未免除。(注意与福利国家相区别,福利国家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合意要求国家提供保障,然后以收税进行再分配。而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国民的意愿无关,是政府强制性无偿性剥夺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所产生的逻辑后果,是国民必然应得的一种非充分非自愿的对价。)

      农民首先也是国民,也和其他国民一样基于财产被国有化而有权要求国家保障;其次,虽然农民以包产到户的方式获得了基于土地的某种财产权,但这并不是所有权,而是一种受到极大限制的“租用权”或“使用权”。国家并未向农民返还土地这一最主要的财产,而是作为垄断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忘掉集体所有制吧!谁是真正的支配者,谁才是真正的所有者),故仍对农民负有义务。

      需明确的是,国有资产是对全体国民负有义务,而不是仅仅针对国有企业的职工。也就是说,国企不能仅仅解决了自家员工的养老问题就万事大吉。

      毫无疑问,这是国有资产无法承受之重。

      计划经济注定了低效率。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经济核算不可能,因此无法正确地配置资源,造成大量的不当投资;另一方面,吃大锅饭必然会人浮于事,懒惰和浪费不可避免。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国企仍未能摆脱整体低效的困境,某些国企的表面盈利来自于强制性的垄断地位,实际上还需要财政补贴、股民融资,以及以牺牲消费者的福利为代价。(可参见拙文“垄断者的价格问题”)

      因此,国家没收了国民的财产,却注定无法为国民提供足够的保障。到最后,计划经济崩溃,国家除了占有天量的国有资产外,还需要从市场经济的利润中征收大量税款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国家放弃了其承诺的大部分责任,剩下的一小部分与稳定统治相关的人员以“体制内”的形式继续得到保障,由财政供养。

      二、通货膨胀的掠夺

      计划经济是养老问题的源头,而通货膨胀是养老的头号敌人。这意味着无论你如何勤劳、如何努力,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都可能在不可思议的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

      为什么我们可以存钱买车、上学、旅游或交首付,偏偏不能存钱养老?因为养老是2、30年后的事。要想知道2、30年后的物价水平,不妨回过头去看看2、30年前的物价水平。还不说过去的2、30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货膨胀率很低,大规模的货币超发也就是近6、7年的事。10年前,在四川一个月生活费300元足矣,现在则3000元都打不住,10年后,20年后呢?几乎不敢想象。

      货币是什么?是未来将要兑付为实物或服务的期权,而通货膨胀实质是赖账,是对持有货币的人(债权人)的隐形掠夺。如果没有通货膨胀,今天我们买2元钱一斤的大米,为什么我不能把这笔钱放到30年后同样买大米?今天2000元租房子,为什么不能存到30年后租房子?除非社会倒退,经济大滑坡,人均占有的生存资源大幅度下降。但那样的话,如前所述,就不仅仅是养老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社会的大危机。

      不用货币的形式可看得更清楚,我们在今天省吃俭用,为未来养老积攒下各种期权的契约(而不是货币)。比如30年后的一月份,我可拿着凭证到某家公司提取大米若干、面粉若干、蔬菜若干,在另外一家公司得到租房一套,第三家公司则提供衣服鞋袜。这些未来的债权都可以折现为今天的价格,我们完全能够用今天的财产换到明天的商品。

      有人说以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力资源贵了,老人所需要的人工服务价格也将上涨,让老人无力支付,而需要儿女无偿地提供这种服务,这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所以不能以储蓄来解决。但这种理由也似是而非:

      1、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生活中需要的人力服务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现在还有人挑水洗衣吗?还有人劈柴烧火吗?2、30年后,请不起活人,还请不起机器人吗?

      2、不管未来人工服务价格是否上涨,都能在今天以期权的方式购买,只是价格高低问题而已,那么为什么不能以储蓄货币(本质上是期权)来解决?

      3、让儿女来侍候自家老人,真的就是无偿的不需要付费的吗?显然不是,除非儿女自身就没有工作,机会成本很低,但那样的话,谁又来养这些无所事事的儿女呢?如果儿女在工作,自己侍候老人(而不是购买商品化的人力服务),必然有机会成本,这种成本需要有人承担。如果是儿女自己承担,那就回到最初的问题,能为别人养老提供资源,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养老提供资源?如果老人承担,那为什么不直接从市场购买服务?现代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做到事必躬亲地服侍自家老人?

      4、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只要经济水平发展,社会总财富增加,人工服务虽然会涨价,但别的东西会降价。养老所需要的综合性资源的总体价格(吃穿住行医疗保健休闲等)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养老所需要的货币总量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养老所需要的少量人工服务可以从别的商品中节省下的货币支付。

      通货膨胀之所以对养老影响巨大,是因为养老的资源主要依赖于储蓄和几乎固定数额的定期养老金,而这种不能随通货膨胀率同步上涨的财产将会严重缩水,无法购买到应得的商品。从来退休老人都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

      通货膨胀唯一的原因是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和银行体系(罗斯巴德和哈耶克已经证明了自由银行制度不可能产生信用扩张和通货膨胀,参见《银行的秘密》和《货币的非国家化》),而世界各国的政府都持续进行着通货膨胀,因此养老问题就成为了世界难题。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会体现在企业的股价和分红上,将养老金投入股市,以基金的方式购买一揽子股票,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但是,中国畸形的股市,圈钱是最大的目的,有付出无回报,养老金入市,形如肉包子打狗,由此断绝了抵抗通胀的主要途径。

    责任编辑:凌绝岭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9-23
    董广宇:80后的养老危机(4)
    2015-09-21 16:57

    来源:摘自《被忽视的货币真相》作者:董广宇 9781次点击:我要评论
    80后在退休前经历了高生活成本、承担了最繁重的赡养任务,但到了退休时却无人赡养。

      三、强制储蓄的侵占

      双轨制的成因是因为国家无力以国有资产保障全体国民的生活,因此将大部分人抛出了体制外自谋出路。本来这部分人虽然吃了亏,也可以以自己愿意的方式安排养老,国家却又以养老保险(强制储蓄)的方式来横加干预。

      养老保险国家并没有出钱,而是职工自己的工资的一部分被拿出来作为强制储蓄(企业出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其实也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下,企业既然能够将之上缴国家,也就能够直接发给职工),国家作为储蓄的保管人,承诺储蓄人达到某一年龄时(如60岁)可按月领取退休金,这就是所谓的养老社会化。

      而现在不断放出风来,要延迟领取退休金,这反映出养老金亏空巨大。为什么我自己存入的钱到时候竟然会取不出来?姑且不论通货膨胀造成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管你印多少钞票,但我原来存的钱总能还我吧?我交给你的红彤彤的钞票上哪里去了?

      社会养老金被侵占以弥补财政开支,是压垮养老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缺乏成本核算和财政约束,也就是说,花掉一万亿和十万亿都没什么太大区别,财政收入永远都是不足的,国家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找钱。国企垄断经营、税收、通货膨胀、卖土地、罚款……种种手段,但没有一项有侵占养老金来得方便。养老金由国家强制保管,要到许多年以后才能支取,而这期间储蓄人无法对这一部分原本属于他自己的财产进行任何监督或支配。

      更重要的是,养老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收进来。假如今年收了3万亿,只要兑付1万亿,那么剩下的2万亿又没有人能过问去向,保管人会真正地保管好这2万亿么?用脚趾头都能想出这答案。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假如明年只收得进2万亿,要兑付的成了3万亿,这缺口上哪里去补?所以,必须保证每年收进的,要大于每年支出的金额。

      那么,能采取的办法有:

      1、交纳比例不变的话,如果交纳人数不变或减少,就需要不断提高工资;

      2、交纳比例不变的话,如果工资不变,就需要增加交纳的人数;

      3、减少养老金的兑付,如延迟领取养老金。

      专家们并不期待或者并不预计人均工资上涨的幅度能覆盖养老金的亏空(即使经济发展或通货膨胀),更寄望于增加交纳养老金的人数和直接减少养老金的兑付,于是炮制出种种理论,如人口老化、劳动力不足等等,来为增加年轻人负担(要求家庭养老)和减少老人的养老金兑付(延迟领取养老金)等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放松计划生育也只是基于这种功利性理由才提上了日程。

      这就是中国养老问题的真相。

       这是基于劳动力供求不变的一种粗糙的说法。实际上,如果企业不为员工缴纳养老金,那么劳动力供求关系将改变,而在比原来更高的工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原来上缴的养老保险部分将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但就业人数增加,失业减少。

    责任编辑:凌绝岭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9-23
    照这么演化下去,TG的下场和苏联一样,到时候把责任都推到前任上面去就行了。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9-24
       坐等燕山雪进来为当局洗地。

    chy22:
    照这么演化下去,TG的下场和苏联一样,到时候把责任都推到前任上面去就行了。

        TG: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9-24
    这个公务员真是多了没用。平时到企业来检查,都人五人六的。你真要有事找他们协调,哪怕是很正常的小事,他们都能找到依据一推二六五,最后什么也没给企业解决,你还无可奈何。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9-24
    随着寿命延长,为什么不能增加就业年限,可以采取活动就业的形式。公务员,党员先锋领导作用,延长3年。普通人延长2年。自愿延长的不设上限。

    把90年代以不正当手段侵吞国资、现阶段贪污腐败的资产收缴。所谓猪养肥了再杀。还可以利用国企股份制改革,在高位抛出股票,以抵亏空。现在3000点相比之前1500已经算是高位了

    要是有决心,我还是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尽量避免养老问题步入死局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05-27
    关键是60+70+80+直到90+,。大半人口基本没有养老金,只有每年几千块的新农保,仅仅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退休金。

    为何年轻时候大家工资千差万别。有些人天生可以继承家业做老板。

    养老金本质上是个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工资低养老金肯定也不可能高,但是高也不一定高,首先要舍得交养老保险。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05-27
    回 huangpei 的帖子
    huangpei:随着寿命延长,为什么不能增加就业年限,可以采取活动就业的形式。公务员,党员先锋领导作用,延长3年。普通人延长2年。自愿延长的不设上限。
    把90年代以不正当手段侵吞国资、现阶段贪污腐败的资产收缴。所谓猪养肥了再杀。还可以利用国企股份制改革,在高位抛出股票,以抵亏空。 .. (2015-09-24 18:39) 

    领导干部不退休,年轻人怎么办?
    灌水预防机制已经打开,在30秒内不能发帖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05-27
    回 红花郎 的帖子
    红花郎:   坐等燕山雪进来为当局洗地。
        TG: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2015-09-24 09:12) 

    80后成家以后,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开生育。

    计划生育约束了60+、71+,等到放开二胎,大部分已经年龄比较大了。然而,60+、70+怎么养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