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2016-01-20消息:
国务院批复
城市总体规划7条控制线圈定开发边界,新规划蓝图绘出未来大青岛轮廓。
进入新的一年,关于青岛城市建设的新规划、新“蓝图”接连出现:
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省政府报请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为接下来青岛城市开发建设指明了大方向;
1月11日,青岛市规划局向社会公示《青岛全域及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线划定》,首次将七类控制线画在一张图中,圈定了青岛城市开发的边界。
这些规划“蓝图”,描绘出了未来“大青岛”的发展轮廓。
主城区人口不超过610万 “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是青岛市城市发展、建设和
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青岛市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
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敏介绍,青岛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的,规划期限为1995年至2010年。21世纪以来,青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到了2003年,城区人口、用地
规模等主要指标已接近或超过了当时规划规模,原有城市空间已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报经国务院同意,于2005年启动了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并于2012年底上报省政府审查后转报国务院审批。此次新一轮规划获批,将为青岛城市建设和管理指明新的方向。
根据国务院批复,到2020年,青岛主城区将适度扩容,建成一座“特大城市”。具体说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批复要求,要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规划确定的614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蓝色经济成为发展重头戏 与上一轮总体规划相比,“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海洋
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平台”、“国家蓝色经济示范区”、“国家海洋科技城”等词汇,成为描述青岛城市职能和发展目标的全新“标签”。这表明,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青岛将承担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的
历史使命。
早在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就要求青岛成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与
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一起构成环渤海地区增长的经济核心。此次国务院批复的青岛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明确要求青岛“全面承接蓝色经济发展国家战略”。
青岛的城市性质,也最终被表述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新时期国家海洋战略的要求。
发展蓝色经济,西海岸新区将是“试验田”和“桥头堡”。国务院批复强调,要做好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要求,统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新兴产业,让新区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七色控制线圈定边界 盲目追求城区面积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城市病”多症并发,所以城市开发建设应合理确定边界。国务院批复要求,要根据青岛资源、环境实际条件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
对此,青岛市规划局表示,严格的空间环境管控底线、合理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底线、健康安全的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的需要遵守的3条底线。要“圈定”开发建设边界,首先要摸清城市生态保护的“基底”、空间发展的“家底”。
为此,市规划局组织近期组织编制了《青岛市全域及中心城区规划控制线划定》,用红、绿、蓝、紫、黄、橙、黑七色控制线,分别划定了青岛全域空间发展的道路、绿化、河渠、文化、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城市电力等七大方面的用地边界。据介绍,这是青岛首次统筹规划、国土、水利、林业、环保、海洋及文保等专业,打破条块分割弊端,将城市规划的七条控制线编制在一个规划当中,搭起市域生态保护的“空间框架”。
“这一条条看不见的控制线,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基底、引导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参与此次边界划定的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们就像是给城市开发戴上“紧箍咒”,引导城市在推进区域建设的同时不忘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