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江堰
说到都江堰,第一印象或者要围绕着讲两句的话,大多都是那些制式化的语言,其实谁都清楚李冰造就了都江堰,我要说,是秦人造就了都江堰,它本来是一个军事工程。
公元前316年,秦朝的一个军事会议上,宰相张仪(耕战思想的提出者)与大将司马错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焦点是在今后的战略中,应先工大西面的巴蜀以获得可靠的后勤保障(秦国当时没有大面积的农田),还是直接攻打东面的韩国以先打通东扩的道路。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先攻取南面的蜀国,然后以成都为中心顺岷江而下进入长江进而攻打当时较为强大的楚国,从而继续东进。当年,十万大军在司马错的带领下于当年攻占蜀国,并开始按原计划进军楚国,但是由于物资运输困难,军队仅仅到达今天涪陵一带就无法继续深入。物资的总中心在成都,但造船在岷江上游(其实是仅乘数十人的小船),岷江并不经过成都,相距数十公里(当时的航道也即今天的外江),这就意味着:大量的物资要先集中到成都,再由成都装运到岷江码头,再由码头装运上船,再运往前线,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这是相当要命的,大量的物资无法保证及时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错认为,将岷江改道,使之经过成都,减少运输的中间环节是必要的。
公元前256年,李冰来了,当时秦国的指导思想仍然是“耕战”(即除了耕作就是战斗,这倒是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却不能治理天下的理由),他没有忘记60年前司马错的那个方案,为了战争,他将数万民夫集中起来,花四年的时间用鹅卵石硬是从大江中心垫出个分水鱼嘴出来。科学的设计和自然的巧合共同构成了千年的水利工程,事实上,都江堰的内江将水引入成都的最初时间里,是完全为战争服务的,当时也没有修筑水渠浇灌农田,士兵和武器在成都集散,船在成都建造,顺水出川的战略得以实现,这才是它的主要作用,后来是为了就近保证粮食供应,才从北方调来十万人口,广开水渠,开垦农田,才逐渐有了今天的天府之国,实际上开田的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进行,如果不是秦人的战斗欲望,也就没有今天的都江堰,也就没有今天的天府。
二、灵渠大坝
灵渠大坝,知道的人不多,甚至灵渠都没有多少人知道,秦统一中原后,为进一步进攻岭南,秦曾出动五十万大军,但是还是后勤的补给实在是痛苦万分,加上许多的客观条件,第一次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为改变这种局面,仍然是同样的出发点,为了后勤线能从长江直达珠江水系,保证对岭南的军事行动,修建了灵渠和灵渠大坝,它至今也仍然在发挥作用,两千多年过去了巍然不动,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它是“浓缩版”的都江堰都不为过,除了刚才的修建出发点一致,工程质量一致以外,还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人字形的大坝与都江堰的分水鱼嘴作用相同,大天平小天平将水流按3:7分成两股分别进入南北渠,而都江堰的分水鱼嘴是把水流按6:4分成两股进入内外江;灵渠大坝的滚水坝再次分流将多余的水通过湘江故道引入北渠,从而使南渠水流不致过大影响使用,这又与都江堰的飞沙堰二次排洪控制内江水量,将多余的水导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流域的安全思路完全一致。我甚至认为,都江堰其实并不是什么旷世的伟大工程,而仅仅是当时秦人修筑水利工程的一种主流施工方案而已,至于说都江堰将咆哮的江水驯服得温顺乖贴一类,就完全是文人们的呻吟了。
三、秦“直道”
秦“直道”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它南起当时秦都城咸阳,北达大漠深处的长城边塞“九原郡”,绵延七百余公里,在地图上看就是笔直一条线,全由人工靠初级工具修筑而成,所过之处开山填谷,绝不走弯路,即使遇到1800米的子午岭仍直线翻越,所过之处地势险恶,至今人迹罕至。由于夯筑扎实,两千多年过去了,至今路面上不能生长大树,唯有长些野草,某些地段仍可行车,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一旦长城发生战事,军队可以在三天内到达边境作战,这是只有秦人才能建造的工程。
这三个工程,出发点出奇的简单,就是为了战争需要,但是所花费的精力和表现出的意志,对我是一种震撼,我完全理解修长城的工程在秦始皇看来是多么的正常,数十万人数十年的工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甚至都不会为此搞一个“开工典礼”,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我们有了更好的工具,但另一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当年秦人们的那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也许,我们都更聪明了,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却再也修不出“千年工程”了。
秦人功利实用,崇拜秩序,敢于改变不利,勇于挑战现实,有野心并不断努力,绝不妥协的态度和善于总结创造的智慧,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因素,而两千多年前数百万这样的人,就共同创造了历史。
四、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其中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灵渠的修建还有许多的智慧,比如为什么不采用最近的路线开凿,为什么北渠的新航道要修得弯弯曲曲等等,还有最大的问题,秦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准确测量两地落差(修水利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兴趣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先人们比我们想像的聪明得多,比我们要踏实得多,对他们来说,都江堰、灵渠、还有十多万人花十年时间修筑的郑国渠等等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最直接地感受到事在人为的道理。
五、秦长城
从秦始皇三十三年 ( 公元前 214 年 ) 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死的时候为止,共用五年时间筑成。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将军带三百万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后,以黄河以南土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利用地形,沿黄河、阴山设立亭障要塞,北面和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两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秦长城是用夯土的办法筑成的。这虽是早期的夯筑办法,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六、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七、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
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另两资料:一、他在位37年,而为其修建陵墓的时间就长达36年;二、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当时的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