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大上海建设计划”
1929年的“大上海计划”实际上只是一个城市新城规划,而并不是对上海整体的规划。
该规划有意识地避开城市最繁华的、人口集中最多的地区即租界地区,从而选择未开发地区进行建设,既是规避与租界的正面冲撞,另一方面又有与租界对着干的意味,并有能够扼其险要、抢夺其资源的企图。这是当时已经开始形成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和社会氛围的产物。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充分认识到了上海的重要性,随即于同年7月7日把上海命名为特别市,直属南京中央政府。
蒋介石在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大会上说:上海“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则不能有头绪”。
当时,为了避开租界(国民党政府刚建立,自然不愿得罪英美法等国而收回租界),也因为老城厢既破旧又无拓展余地,已开发的闸北地区又远离黄浦江,浦东又与城市腹地交通联系不便,同时又要开发和控制黄浦江港口,因此选择了吴淞和江湾之间的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作为新上海的市中心区域。
1929年8月,成立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之后该委员会提出了一套“大上海计划”。从整体而言,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该规划有意识地避开了已经近代化了的、人口稠密且高度繁荣的城市中心,实际上已成为一项新区或近郊新城的开发规划,而不是对城市整体的规划,这与原先设定的上海特别市的职责是不相符的。
这是一个完完全全是一个新城(新市中心)的规划。这个新城已经摆脱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格局,也已经完全不同于租界的基本格局。新城的建设由政府承担,并首先进行政府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尽管采用市场方式进行土地开发,但其基本的开发建设模式仍然是传统城市型的,尽管并不修筑城墙并修筑了一些现代的公共设施。而这种模式又成为20世纪末全国城市新区开发的基本模式。
该规划的编制,延聘了美国专家作顾问,接受了欧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在当时建筑界“中西合壁”风的影响下,该项规划也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方法。因此,该项规划的核心是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经过美国转换后的城市美化运动规划在新区开发中的运用,再加上中国传统空间和建筑概念和形式。针对这样一个规划,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美国规划的率先输入,而现代城市规划本身是在欧洲诞生的,而且其时主政上海市政府工务局的局长是在德国获工学博士的海龟。
而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城市整体格局上采用了欧洲尤其是美国式的格网状的路网等,但在建筑的形式上则强调了“民族形式”。于是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还留存在该地区,如上海体育学院内的原上海特别市府大楼、长海医院内的原上海市博物馆、同济中学内的上海市图书馆等。之所以说有意思,一方面,在引入西方理念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传统风格,而这种保护纯粹是形式化的内容,从某种角度讲,“中体西用”在这里实际上倒是转化为了“西体中用”,也就是整体的西方城市骨架和零星的中国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创设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从而在此后的公共建筑设计中被广泛使用。但同样有意思的是,尽管这种形式此后全国各地都不断出现(包括1950年代以后),而在上海好像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个规划后来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爆发,而没有得到较长久的实施,因此建成的内容并不多,但这个地区的路网则是基本上建成了的。当时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这九个字作为路名的首个字所命名的路名,大部分也留存了下来。
尽管这是一个以中心区为核心的规划,但也考虑了城市内的交通联系,其中主要的还是以中心区与城市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出发的。现在作为上海城市骨架的重要道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四平路(其美路)、黄兴路、浦东大道和浦东南路(浦东路)等就是该规划的产物。
本文所用图片翻拍自《上海城市规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