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斗店·磨房(作者:谭汝为)
--------------------------------------------------------------------------------
斗店·磨房2004年03月31日23:35城市快报
“斗”是量粮食的方形木制器具,容量为一斗。旧时粮食以升斗计量,因而把代客买卖、储存粮食并提供食宿服务的粮食市场称为“斗店”。20世纪初期,天津市形成“五大斗店”——怡和斗店、万春斗店、同顺永斗店、华丰裕斗店和同孚新斗店。
开业最早、规模最大的是怡和斗店。该店位于南运河南岸,创业于清道光年间,粮食交易,漕运装卸,车载斗量,热闹非凡。至1953年停业,可谓“赫赫扬扬,已历百载”。其旧址后为怡和街中学。由怡和斗店派生出怡和店西街,该街位于红桥区南部,在复兴路西侧,西北起吴家大院西街,东南至芥园道,全长249米,因在怡和斗店西面而得名。与鱼市大街、双忠庙大街相邻近,东南端为南头窑小学。南头窑街道办事处辖区东北部有“怡和街办事处”,亦由怡和斗店派生。
红桥区东南部有“斗店胡同”,北起北营门东马路,南至张公祠后街,建于1912年,因毗邻同顺永斗店而得名。当时,各家斗店(粮食市场)组成了斗店业同业公会,以协调本行业(粮食批发)内部的关系、斡旋处理与粮食零售业间的关系。三津磨房同业公会,是旧时天津米面业零售商的行业组织。初名“公所”,后更名“公会”。所谓“三津”,源自“天津三卫”。《明会典》载:“永乐二年(1404年)在直沽设天津卫、天津左卫。永乐四年(1406年)改青州左护卫为天津右卫。”可见“三津”就是“天津”之别称。
所谓“磨房”,就是磨面作坊。由三津磨房公会派生地名——南开区南门西附近的“三津胡同”(南关老街中段西侧)和“三津磨房北胡同”(姚家下场大街东段南侧)。截至1930年,天津有大小磨房610家,形成实力雄厚的面粉工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大丰”、“民丰”、“三津寿丰”、“嘉瑞”、“福星”等11家面粉公司、面粉厂。其中坐落在今西站前街附近的大丰面粉公司,日生产能力达4200包,成为著名企业。其实在全市同行业中,“大丰”的日生产能力仅位居第四、第五,但它在社会名气上却令同行望尘莫及。
由“大丰面粉公司”又派生了一系列地名——大丰东马路、大丰后胡同、大丰西胡同、大丰路、大丰桥、大丰楼等。由此可见,今日一些企业家不惜重金,购买新建道路、桥梁、车站的冠名权,确为睿智之举。企业冠名,实为活跃于民众口头上的无形资产,将使企业绵绵受益而无绝期!讥之为“冤大头”者,乃斗筲之辈皮相之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