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
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2003年10月30日00:45天津青年报
北营门、南营门、西营门,一个个见证墙子变迁的地名仍然出现在天津的地图上。那么天津究竟有多少个营门?它们存在了多长时间?这些营门是哪个年代修建的呢……
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徜徉在秋色中的津河岸边,走过繁华的南京路,看到眼前的情景,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军事防御重地。上点年纪的天津人对这里的历史还会有些记忆,这里就是被
人称为墙子和墙子河的地方。
曾经在天津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墙子现在早已不见踪影,而通过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地名,我们似乎还能找到当年墙子的身影。那就是当年墙子上的营门口,那些军事重地留给现在的只有地名。北营门、南营门、西营门,一个个见证墙子变迁的地名仍然出现在天津的地图上。蓦然想到,天津究竟有多少个营门?它们存在了多长时间?这些营门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呢?记者日前翻阅了天津地方史的许多文献,逐一地解开了这些问题。
营门哪年建档案揭谜底
翻开天津地方志书,可以看见许多关于天津濠墙的记载,但对于营门的始建时间记载却有些不同,在同治9年(1870年)编修的《续天津县志》中,记载的是咸丰10年(1860年)修建的;在1884年出版的《津门杂记》中,则记载的是咸丰9年(1859年)修建;1898年出版的《津门纪略》记载与《津门杂记》相同。
究竟哪个时间准确呢?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找到当年修建濠墙的缘由才行。《天津条约》签订后,1859年,由于英法联军再次进逼天津大沽海口,中国军民在那里进行了顽强抵抗,并取得了大沽口海战的胜利。海战胜利后,咸丰皇帝给当时坐镇天津并指挥整个渤海湾海防的僧格林沁发了一道上谕告诫他,英法联军虽然在这次海战中失败了,但他们有可能添募兵船,找机会报复,这些情况都是未知数,也许,英法联军会集合兵船,乘中国军队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内犯,一定要严加防范!同时,清政府与南方的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交战正处于酣战之中,1853年太平军兵临天津城,也让咸丰皇帝心有余悸。为防止太平军再次北上和英法联军入侵,在这种背景下,僧格林沁主张修建天津“濠墙”。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咸丰9年12月初二(1859年12月25日),僧格林沁就加强天津海防事宜,上书咸丰皇帝。在上书中,僧格林沁对天津老城城池“半已残缺”的情况非常担心;另外,当时天津城内缺少水源,饮水需要城外接济,而且许多天津的富商大贾都住在城外,这样会给防守带来很多的不便。据此僧格林沁提出,根据天津城的地势,应该在城外挑挖重濠,修筑土城,用这些濠墙将天津老城圈起来,并在濠墙上设立警卫,这样守住了濠墙就等于守住了天津城。
在上书中,他提到了修建濠墙具体时间,即1860年开春。这些官方档案说明了天津修建濠墙的具体过程:1859年年底,僧格林沁上书咸丰皇帝,准备修建天津濠墙,1860年开春动工修建。
由此可见,《津门杂记》和《津门纪略》关于1859年天津就已经建成濠墙的说法是错误的。
欲修一个月完工十八天
1860年夏天,英法联军就已经入侵中国,那么这个濠墙究竟用了多长时间修建而成呢?
僧格林沁在给咸丰皇帝的上书中,描绘了这个濠墙的简略情况。濠墙“周围约长三十五里”,像以往抵抗太平军一样,到了修筑城防工事的时候,僧格林沁又令天津的官绅捐款修建濠墙。他告诉咸丰皇帝,如果捐款数额达到要求,只要开始动工修建,“计其1月,可望成事”,并将濠墙图绘制好一并送给咸丰皇帝。后来,僧格林沁虽然在一次上书中提到了天津濠墙已经修筑完毕,并布置好防御,以为天津抵抗英法联军没有任何问题了。但这条史料记载的时间已经是1860年6月份,距离开春动工时间已经过去数月,当时也没有其他记载能够说明这个三十五里长的濠墙究竟用了多长时间。
后来,在一个外国人出版的关于天津历史的书中,记者找到了修筑天津濠墙所用的时间。在雷穆森的著作《图说天津史纲》中,他指出,根据当时的传说,这条长三十多里的濠墙的修筑时间只用了18天!因为当时在天津城的东、东南、南面,很多是借着明朝万历年间汪应蛟所开围田的沟壑、埂堰和康熙年间天津总兵镇守蓝理在城南所开的屯田、雍正朝观察使黄世庆在天津的屯田修建的。在北面和西面很多是挑挖的,以挑挖的土来筑墙,最后修好的濠墙长三十六里。
僧格林沁在准备修筑濠墙时,对濠墙周围的地形也做了一番考察,他指出,濠墙的东、西、北三面,铺户居民房屋林立,相连数里;南面靠近老城的地方有坟地,不容易收缩,这个三十多里长的濠墙应该非常容易防守。
在后来的上书中,僧格林沁非常相信这道濠墙。他认为有这个濠墙作为屏障,防守天津应该是高枕无忧的。
固若金汤乎?两分钟败矣!
这个濠墙就是民间说的墙子,濠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墙子河。下面看看,僧格林沁认为固若金汤的濠墙究竟抵挡了英法联军多长时间。
1860年7月,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天津,并很快占领大沽炮台,向天津城进军。几个月前,僧格林沁在给咸丰皇帝的上书中,提到华北及东北地区几乎到处都在修建的防御工事,在他们眼中,这些工事在修筑完毕后都能够固若金汤,看当时的文献记载,似乎英法联军一旦进攻,只会失败。在这些防御工事中,尤其令僧格林沁得意的就是天津濠墙的修筑,因为这是他一手策划并动工修建的。在给咸丰皇帝的数次奏折中,他一提到天津濠墙,言语中就会露出只要有濠墙在,天津城决不会被攻破的意思。
而在英法军队8月21日攻陷大沽口北岸炮台后,即将进犯天津城时,僧格林沁的表现与数月前判若两人,他把天津的大炮运到北京,将小炮以及绿营官兵一并撤到通州,8月23日,在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的前一天,为了能够保住性命,僧格林沁丢弃天津城,狂奔到杨村,稍微休息后,就逃到离通州仅10里的张家湾。他还为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就是一定要保卫京师重地。清政府留给英法联军的只剩下了天津空城一座和被英国士兵称为“僧格林沁墙”的天津濠墙。
当8月24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他们发现在濠墙里面早就没有了中国守军。雷穆森在《图说天津史纲》中,用了一段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英法联军攻破濠墙的经过。“这里一条长约十三英里的高高的土围墙,僧格林沁修建它是准备包围天津的……这道被英国兵称为‘僧格林沁墙’的地方,只不过抵挡联军两分钟的时间!那时候,他们派了一个准尉,从城濠游过去,爬过城墙,开了城门!”就这样,一个低级军官,轻松自如地通过无人防守的所谓固若金汤的濠墙后,打开了城门后,占领了天津,这不能说是对僧格林沁莫大的讽刺!
最初没名字,抵御农民军
当人们现在漫步在美丽的津河岸边的时候,可会想到,这里就是僧格林沁修筑的天津濠墙。津河岸边就是当年的墙,僧格林沁修筑濠墙时,就以挑挖濠沟的土作墙,在墙子开出营门。
当时共在土墙开了11个营门,据《续天津县志》:“濠墙,距城里余至五六里不等。营门凡十一:东沈家庄;东北锦衣卫桥、窑洼;北玉皇庙;西北佟家楼、教军场西岸、善庆庵、三官庙;南海光寺;东南梁家园、行宫。围长共三十六里,濠如之。”濠墙的十一个门,没有名字,门都是按照大道、河流开辟的。
同治7年(1868年),农民起义军捻军在各地异常活跃,尤其在冀南一带,攻占城池很多。当时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又重新将濠墙加厚加固,并深挖濠,以防御捻军来袭。4月,捻军果然来了。《续天津县志》记载到:“南各州县多遭蹂躏……匪聚于南乡八里台一带,叠次冲扑,不能犯,郡城赖以安堵,亦始知濠墙足恃。”濠墙抵抗英法侵略者派不上任何用场,这时的墙子及墙子河被清朝用来抵御农民起义军却发挥了作用。
营门十四个,卫城二十年
光绪7年(1881年)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时,他认为天津除城墙之外,无险可守,加上天津开埠通商后,居民增多,城区也日渐扩大,必须依赖濠墙才能抵抗突发事件。于是他决心重新把濠墙加固、挖深。
据《政俗沿革记》:“光绪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饬盐运使如山等,重修各门,均如山题署,共十四门。”较以前增多了三个营门,总计14个营门。门以砖石砌成,两旁有高大的砖垛,门上有石额,刻有营门名。
尽管当时起了那么多非常雅致的营门名字,但民间还是以营门所处的具体方位来称呼它们,在北则称“北营门”、坐落在南称为“南营门”,有的叫做“大营门”、“小营门”、“堤上门”等。而那些不通俗的营门名,则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消失了!
这些濠墙上的营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天津城,但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老城城墙被拆掉,濠墙似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这些营门存在了三十年的时间,而墙子则一直存在到上个世纪70年代,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仍然存在的地名中,去找寻当年的营门情况了。
《天津通志·军事志》中,按照当年的地图来回顾了当时的濠墙情况。从海河中学旁的墙子河入海河口起,沿南京路,过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到西营门,到三元村越过南运河后,沿公庄的铁路路基,到北营门。(北营门坐落在今河北大街红桥附近,至今那里有许多地名都说明北营门和墙子河的存在。)它的北边一段,因改为铁路路基,故将营门拆去。沿铁路路基过新开河,过小树林街的道口,即东营门,再沿铁路路基到唐家口,然后进入旧俄租界,即大直沽,后到五十四中学,直抵海河,与海河中学相对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1:58: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