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69阅读
  • 3回复

[藩部]清代塔尔巴哈台的额鲁特蒙古十苏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5-13



额鲁特十苏木总管旗的设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统一新疆以后,在全疆各地建立军政机构,行使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权。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在新疆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伊犁将军是最高行政长官,下设都统和参赞、办事、领队等各级大臣,分驻全疆各地,管理地方军政事务。
        驻扎军队有驻防和换防两种,驻防军主要来自盛京、黑龙江、张家口外、热河等地,其中有携眷之满洲、蒙古、锡伯、索伦(即达斡尔)、察哈尔、额鲁特等营,长期驻守。换防军不带家眷,短期驻守。其中,塔尔巴哈台及南疆各地兵丁由伊犁、乌鲁木齐、古城(吉木萨尔)调拨。军队驻扎地主要在北疆,而且主要集中在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
        乾隆二十九年(1764),置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这是清朝设在塔城地区的第一个军政建置。第一任参赞大臣由乌鲁木齐率绿营兵600名在雅尔(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尔扎尔)屯田建城,因为此地雪大路远,两年后又移驻楚呼楚(蒙古语,木碗之意,今塔城市区)。因该地有著名的塔尔巴哈台山,所以又称楚呼楚城为塔尔巴哈台城,后简称塔城。塔尔巴哈台为蒙古语,意为“多旱獭之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西面与哈萨克部接壤,“西南与伊犁喀拉达坂接,山沟以南为大清国伊犁属,以北为俄罗斯七河省属”,而且塔尔巴哈台这个西陲重镇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乾隆年间所辖范围相当于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以及勒布什河、巴尔喀什湖、阿亚古斯河以东,斋桑泊、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
        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政府考虑“塔尔巴哈台地方,非但与伊犁毗连,且通达阿尔泰、科布多等地。虽于伊犁驻防,而塔尔巴哈台不驻,则西北两路声势不能呼应,唯于塔尔巴哈台驻兵,周围环设卡伦,则西北两路方能呼应,伊犁军威将更加强盛,塔尔巴哈台驻兵,事关紧要”,遂决定由伊犁派驻满洲、锡伯、索伦、察哈尔、额鲁特兵1300名,赴塔尔巴哈台换防,两年一换。
        除此之外,清廷在塔尔巴哈台还建立了额鲁特蒙古十苏木总管旗。额鲁特十苏木总管旗由以下4部分组成:
        一是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的准噶尔蒙古辉特部明阿特氏族残余。塔尔巴哈台“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又译写业成克明安、明嘎特——作者)游牧之所”,原属准噶尔汗国首领达瓦齐领地,达瓦齐执政后哦,为酬谢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拥立之功,将所领塔尔巴哈台牧地全部送给阿睦尔撒纳。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出兵准噶尔汗国,其部众大部分死于战乱及瘟疫,还有一些逃入深山老林,或逃入邻近的哈萨克、布鲁特牧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逃入哈萨克、布鲁特及深山老林的准噶尔部众陆续脱出,投靠清朝。清朝对其实行招抚政策,初设苏木进行管理。
        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廷规定“塔尔巴哈台额鲁特设佐领等官”,塔尔巴哈台的准噶尔遗众被编为一个苏木。当时规定100-150人为一个苏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塔尔巴哈台陆续来投的准噶尔部众有400余人,因此又增加了一个苏木,共为两个苏木,设佐领、骁骑校等官,被安置在巴尔鲁克(蒙古语,虎多之意)山、斋尔(又译写成齐尔、载里,蒙古语,黄羊之意,在塔尔巴哈台西南,现在的加依尔)山两处。
        二是将驻牧于乌鲁木齐、库尔喀喇乌苏的200多名察哈尔编为一个苏木,成为察哈尔苏木,设佐领、骁骑校等官,于乾隆三十年(1765)移驻塔尔巴哈台。这部分察哈尔系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张家口外移驻的千名携眷察哈尔的少部分,其中800名被安置在博尔塔拉。
        三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将游牧于乌鲁木齐的准噶尔库本诺雅特、噶尔藏多尔济等部众1000户移驻斋尔,编为四个苏木,设佐领、骁骑校等官。噶尔藏多尔济原是准噶尔汗国大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年降清。
        四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塔尔巴哈台卡伦外的哈萨克陆续越卡投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有90余户、700余人,被编为一个苏木,设佐领、骁骑校等官,归额鲁特总管管辖。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清廷又规定再有哈萨克前来投诚,概不收纳。


额鲁特十苏木的军事编制及组织


        额鲁特十苏木至嘉庆年间实有8个苏木,其军事编制及俸饷为:
        察哈尔一苏木:佐领(章京)1员,岁支俸银105两,骁骑校(孔督)1员,月支钱粮银5两;领催(博什克)4名,每名月支钱粮银2两;空篮翎(卡)1员,月支钱粮银2两;察哈尔游牧兵170名,每名月支钱粮银1两。
额鲁特六苏木:总管(乌库尔代)1员,岁支俸银130两;副总管(伊勒格代)1员、佐领6员,每员岁支俸银105两;骁骑校6员,每员月支钱粮银5两;领催30名、空篮翎3名,每名月支钱粮银2两;额鲁特游牧兵230名,每名月支钱粮银1两;半分钱粮兵688名,每名月支钱粮银5钱。
        哈萨克一苏木:佐领1员,骁骑校1员,初官兵均无钱粮银。
        乾隆年间8个苏木都发给了旗帜。
        额鲁特八苏木户口:察哈尔一佐领,丁242名,户156户,大小口906人;额鲁特六佐领,丁3892名,户1222,大小口9810名;哈萨克一佐领,丁532名,户94,大小口1059名。
        道光年间,额鲁特6个苏木扩编为8个苏木,再加上察哈尔、哈萨克各一个苏木,总共10个苏木,统称为额鲁特十苏木总管旗(也有称为十苏木特别旗)。此时,每苏木约有200250户。额鲁特十苏木虽然被设为一个总管旗,其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大于一般的旗,“十牛录犹十旗也”。
        光绪初年,十苏木有总管1员,副总管2员,佐领10员,骁骑校10员,催领40员,委领催(阿尔博什克)50名,笔帖式3名,满洲笔帖式1名,帖写2名,大甲兵628名,小甲兵960名,总计官兵1707名。光绪末年,由于裁兵节饷,十苏木只剩有披甲兵50名,半甲兵400名,共官兵579名,外闲散1323名,幼丁1227名。据《新疆大事记补编》卷6“户口”载民国元年:“额鲁特十苏木,户1264。”
        十苏木有塔尔巴哈台游牧领队大臣统辖,总管无兵权,只负责十苏木行政事务及民事案件,副总管各辖5个苏木,每个苏木有一名佐领统领,骁骑校负责管理苏木的军事,空篮翎(卡)负责驻卡伦士兵。
        额鲁特十苏木官兵的俸禄和伊犁察哈尔等四营一样有银无粮,即只发俸银,不发口粮,除了按年或按月支给固定的俸银外,官兵远差还添加盐菜口粮。如巡查边界、赴乌鲁木齐送军马的兵每月赏银15钱。因察哈尔兵擅长骑射,还享有骑射银,总计一苏木察哈尔兵有骑射银576钱。额鲁特十苏木兵丁待遇比锡伯、索伦等营兵丁低,例如锡伯、索伦营披甲每人每年可支银24两,即每月支银2两,而额鲁特十苏木披甲每人月支银只有1两,额鲁特兵竟然还有月支银5钱的兵688名,相差极为悬殊。乾隆五十八年(1793),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上凑:“唯伊犁派来换防之各营兵丁皆有月食盐菜银及口粮,而本处察哈尔、额鲁特并无此项盐菜银及口粮。”清廷之所以这样做,很明显是为了亲疏贵贱。因为锡伯、索伦是在其入主中原前归附的,而作为准噶尔后裔的额鲁特蒙古长期对抗清朝,故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这充分体现了清朝统治阶级在其驻防军中也实施着民族压迫及民族歧视政策。
        乾隆年间,塔尔巴哈台地区归属的额鲁特人数较少,因此没有实行八旗编制,而是编为苏木,即设置牛录进行管辖。后来随着塔尔巴哈台地区额鲁特蒙古人的增多,设置总管统辖,十苏木相当一个总管旗。
        旗以下的基层单位苏木虽然是军事组织,但不同于旗以地域区划为主要标志,而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划分的。第一至八苏木为额鲁特部8个苏木,又分明阿特及巴尔鲁克两大氏族,明阿特是当地辉特部明阿特氏族后裔,巴尔鲁克氏族为乌鲁木齐迁来的准噶尔噶勒藏多尔济部族,因居住在巴尔鲁克山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爆发时,十苏木大多数逃亡阿勒泰地区,有三个苏木躲在巴尔鲁克山,后来人们就将留在巴尔鲁克山的这部分额鲁特蒙古成为巴尔克部族)。其中第一、二、三、四、七等5个苏木为明阿特氏族,第五、六、八苏木为巴尔鲁克氏族。十苏木内的察哈尔部为一个苏木,成为察哈尔苏木,为第九苏木。哈萨克族为一个苏木,称为哈萨扈特苏木(蒙古语,即哈萨克人的苏木),为第十苏木。
        在此有必要说说哈萨扈特苏木,又称柯尔克孜苏木,该苏木的长辈认为,他们的祖辈大部分是从阿拉套山迁来的柯尔克孜族,还有少部分的哈萨克部人,清朝将他们作为哈萨克族看待。哈萨扈特苏木部族自乾隆年间起附于额鲁特十苏木内,直至新中国成立,同额鲁特蒙古共同生活、共同驻守边防近200年,他们潜移默化地受额鲁特蒙古的影响,”该部人与额鲁特人相处最久,一切习俗与蒙古无异“,他们已成为蒙古族的一部分。他们与额鲁特蒙古互相通婚,大部分人同额鲁特蒙古一样信仰黄教,并有自己的库热(寺庙),日常交流用蒙语,也用哈语。20世界50年代前,哈萨扈特苏木的大多数儿童都上蒙文学校接受教育。


额鲁特十苏木的戍边


        塔尔巴哈台的额鲁特十苏木作为清朝在新疆的军事力量之一,虽然人数不多,却担负着繁重的边防任务。塔尔巴哈台系边陲形胜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设置有卡伦、台站,“塔尔巴哈台西北一带卡伦绵亘千数百里。”十苏木官兵的主要任务是驻守卡伦、台站。
        清代新疆的卡伦,通常都安置于国境线、地区之间的边界处及各重要通道上,并且每座卡伦都负有通讯、巡查以及瞭望等重要任务。因此这些卡伦无论从国防上,或者从军事上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
        乾隆年间,他尔巴哈台设卡伦24座,其中大卡伦20座,小卡伦4座。额鲁特十苏木兵丁驻守的塔尔巴哈台西、南、北卡伦(分添设、移设两种)有以下大卡伦6座:
        1,玛尼图卡伦——在城(塔城)西南70里,坐卡官1名,满兵15名,伊犁换房四营兵5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10名。
        2,沙拉布拉克塔布图卡伦——在玛尼图南60里,坐卡官1名,伊犁换防四营兵各15名,冬季添巴尔鲁克额鲁特兵10名。
        3,巴克图卡伦——在城西30里,坐卡官1名,伊犁换防满营兵15名,四营兵5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10名。
        4,楚呼楚卡伦——在城正北30里,守卡官兵同巴克图卡伦。
        5,锡伯图卡伦——在城东80里,坐卡官1名,伊犁换防满营兵8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22名。
        6,布尔噶苏台卡伦——在博尔奇尔卡伦(在锡伯图东偏北80里)东稍被70里,坐卡官1名,伊犁换防满营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28名。
        为了加强塔尔巴哈台边防,乾隆五十八年(1793),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奏请添设小卡伦4处,并在小卡伦及冬季卡伦添设额鲁特壮丁440名。其奏折在嘉庆七年(1802年)获准并执行。于是以下11处卡伦添设了额鲁特壮丁:沁达兰卡伦添设20名、巴尔鲁克卡伦添设10名、额尔格图卡伦添10名、察汗托辉卡伦添30名、沙拉布拉克卡伦添30名、胡鲁苏克小卡伦添10名、玛尼图卡伦添10名、苇塘子小卡伦添20名、巴克图卡伦添10名、哈拉布拉小卡伦添40名、乌图布拉卡伦添10名、鄂伦布拉克添10名。新添4个小卡,各安设官一名外,均有额鲁特壮丁驻守,其中济必乃小卡伦及沁达兰小卡伦各设壮丁50名,额密尔河岸小卡伦设壮丁40名,干济罕莫多小卡安设壮丁30名。乾隆末年始,十苏木额鲁特兵驻守卡伦的任务更重要了。
        同治、光绪年间,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我国西北边疆,包括塔尔巴哈台等地大片土地占为己有。卡伦因此也重新设置。光绪九年(1883年),塔尔巴哈台地区设置7座卡伦,这7座卡伦也是中俄两国设立分界线牌博之地,即巴克图卡、玛尼图卡、沙拉布拉卡、察罕托海卡、额勒图(又称额尔格图)卡、巴尔图克(可能是巴尔鲁克)卡、莫多必尔鲁克卡。以上卡伦都有额鲁特十苏木兵丁驻守。
        清朝为了加强新疆各地,以及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在天山南北设有许多军台,即驻军防守的驿站。军台负有传递各处文武官员奏折文报、应付过往差员、运送官物等职责。军台还备有马、牛等,供官差、旅人之用。各地所属军台由驻军派兵驻台。
        据《塔尔巴哈台事宜》卷4载,塔尔巴哈台设有军台5处、腰台5处,共备有马110匹、牛20头。均有额鲁特十苏木兵驻守,即:
        1,底台(安设南门处)——满兵5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22名。
        2,干察汉莫多腰台——满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6名,绿营兵4名。
        3,色特尔莫多台至沙拉胡鲁素台——催领1名,满兵3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10名,锡伯水手4名。
        4,阿布达尔莫多腰台——满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6名,绿营兵4名。
        5,沙拉胡鲁素台至雅玛图台90里——专管台务委笔帖式1员,兼管托里布拉克腰台,满兵3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11名。
        6,托里布拉克腰台——满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6名,绿营兵4名。
        7,雅玛图台至乌尔图布拉克70里——领催1名,满兵3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11名,绿营兵10名。
        8,昆都伦乌苏腰台——满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6名,绿营兵4名。
        9,乌尔图布拉克至库尔喀喇乌苏之鄂伦布拉克台80里——专管台务委笔帖式1员,满兵3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11名。
        10,沙拉扎克腰台——满兵2名,巴尔鲁克额鲁特兵4名,绿营兵4名。
        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清廷规定各参赞大臣、领队大臣要对所属卡伦至边境地区定期进行巡查,“伊犁与塔尔巴哈台每秋各以领队一人巡哈萨克境,以勒布什河为界,河东为塔尔巴哈台境,西为伊犁境”。届时,额鲁特十苏木兵也随同前往,巡查边界,驱逐越界游牧者,以维护边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在勒布什与毅力所派巡查官兵会哨。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廷考虑哈萨克归附多年,因冬季雪大而越界游牧,因此决定冬季塔尔巴哈台卡伦稍微内移,咱另哈萨克等驻牧,每百马、收税马一匹,以充贡赋,由卡上官员收取。自此,巡查哈萨克游牧界又增添了一项收取租马的任务,每年“派官6员,带领满兵35名,巴尔鲁克察哈尔、额鲁特兵70名,前往西路巴柴金济里克、雅尔等处,并北路特穆尔淖尔霍查收贡赋马匹”。此外,十苏木官兵还承担着向陕西、甘肃送军马等杂役。
        为了提高战斗力,十苏木要定期进行操练。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每年秋季参赞大臣带领十苏木官兵300名前往鄂楚尔等山打围演习技艺,此外,每名兵丁都得赏银1两五钱。


十苏木的屯牧及屯田


        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一系列开发措施,最主要的是推行屯田,其次是屯牧。新疆向来是一个良好的牧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清廷先后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巴里坤、乌鲁木齐设立官营牧场。塔尔巴哈台自乾隆三十年(1765)设立牧厂,有马、牛、羊、驼四厂,各备差及孽生两类。塔尔巴哈台牧厂自设立始,就由额鲁特十苏木经营。
        乾隆三十九年(1774),察哈尔苏木、额鲁特两苏木放的孽生牲畜有马匹600匹、牛200头、羊3000只。乾隆四十二年(1777),乌鲁木齐额鲁特4个苏木1000户移驻塔尔巴哈台时,带来孽生马6760匹、牛1140头、羊66863只,仍由四苏木放牧。
        塔尔巴哈台牧厂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初牧厂专门设置1名佐领管理。乾隆五十九年(1794),决定不专设佐领管理,而由十苏木佐领各自管理。牧厂规定马3年为限(每3匹马,取孽1匹)、牛四年为限(每10头,取孽2头)、羊1年为限(每10只羊取孽3只),限满均齐,照例分别取孽,报部备查,年终汇奏收获孽生牲畜树木,如果牲畜倒毙,个人赔偿。乾隆四十四年(1779)始,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每年开春要查阅塔尔巴哈台牧厂一次。若牲畜膘肥体壮、倒毙少,则给领队、总管、副总管、佐领等官员记录并奖赏,反之则给官员议罪,并惩治兵丁。由于牧厂管理严格,再者察哈尔、额鲁特作为游牧民族具有丰富的畜牧经验,他们所牧牲畜都膘肥体壮、孽生繁衍。乾隆四十五年(1780),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巡查巴尔鲁克的察哈尔、额鲁特所牧牲畜后,上奏道:“官场骆驼86峰、马1659匹、牛570头、羊15093只,其树木相符,膘皆肥壮。分给察哈尔、额鲁特等牧放孽生牲畜膘分亦好,亦无短缺……此外,拴马烙印及调习马驹之察哈尔、额鲁特、哈萨克人等,均奋勉效力,故奴才视其效力之情,分别赏给绸缎、布匹、茶叶等物”。由于他们精心经营,牧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至嘉庆年间,塔尔巴哈台牧场孽生马有大马9679匹、马驹371匹;孽生牛有大牛4154头、牛犊1120头;孽生羊有大羊70863只、羊羔8330只。备用厂有马4367匹、牛1698头、羊34255只。塔尔巴哈台牧厂直到光绪末年撤销,其牲畜都由十苏木牧养。清末民初,随着官营畜牧业的衰败,民间畜牧业发展起来。
        十苏木牧养的塔尔巴哈台官厂的牲畜在清代新疆军事、经济、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主要用于军台、卡伦、战事,如嘉庆年间备用马厂有马4367匹,除了留存备用2000匹及每年拨补塔尔巴哈台军台33匹外,其余的2334匹都送往内地陕甘各营,牛为屯田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扭出了拨付当地屯田外,还每年拨给科布多屯田300多头;羊为官兵食肉主要来源,羊厂每年要拨放当地驻防官兵食羊6200多只,另外,每年要给乌鲁木齐拨给台站、卡伦马、牛等。
        十苏木牧地初在巴尔鲁克、斋尔两地,两地均为优良牧场。巴尔鲁克山“在城(塔城——引者下同)西360里,盘结起顶,耸拔青霄,延百余里(巴尔鲁克河源于此,向西流入俄境),松桧阴翳,丰草绿褥,洵供栋梁牧场之用,向为额鲁特游牧地……其东南一带,岗峦庞簇,飞腾起伏,为阿里雅图山(均在城东南350里)、莫多巴尔鲁克山(在城南450里)、沁达兰山、玛立山、格德苏山、札娄勒山(均在城南四、五百里不等)皆巴尔鲁克之支峰也。”
        斋尔山“自塔城东南金厂往东,至巴尔鲁克一带,绵延五百余里,一脉连贯……自南路军台以东为齐尔(斋尔)山,以西为巴尔鲁克山,曰哈布图山,曰多兰图山,皆齐尔山之峰也”。
        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东返,被安置在斋尔,故额鲁特十苏木暂移至察汗托辉(即察汗托海,蒙古语,译为白色河湾)、沙拉和洛苏居住。于西伯图(又译写成为锡伯图,蒙古语,一说水和木的喧哗声之意,一说是有锡伯人的地方,因乾隆年间锡伯军民在此驻防而得名,本人认为,后一种解释较为准确)河流域种地,并在塔尔巴哈台山阴面过夏,在额敏河过冬。由于额敏河一带风雪大,他们迁往的头一年,羊只倒毙不少,同年经请求,清廷获准在巴尔鲁克山阴过冬。乾隆三十八年(1773),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率部众移至珠勒都斯,十苏木又迁回巴尔鲁克、斋尔。
        同治初年,由于受回民起义的影响,十苏木蒙民东奔西逃,同治十三年(1874)返回后对其牧地做了重新安排。
        额鲁特部8个苏木的冬牧场在托古达山、博图山、雅玛图(即玛立,蒙古语,意为山羊出没的地方)山,夏牧场在额米勒(又译写成也迷思、额米立。依灭勒,蒙古语,马鞍的意思,今额敏河)河流域。
        察哈尔部一苏木的冬牧场在昆都仑(又曰坤都仑),夏牧场在噶吉尔墩(又译写为高吉墩,高吉登、固哲尔德、霍吉尔特,蒙古语,笔直的枣红马背之意,今额敏县霍吉尔特蒙古乡)山。
        哈萨扈特一苏木在木霍尔台(又译写为莫呼尔岱、木呼尔岱、莫呼尔台,蒙古语,断流之意,今塔城地区种羊场莫呼尔台村一带)过冬,官店(今塔城市恰夏乡一带,恰夏又译写为恰察,蒙古语,坟堆上的碑之意)过夏。
        额鲁特十苏木同伊犁额鲁特营一样,官兵只发俸银不发口粮,因此粮食均为“自耕自食”。乾隆三十年(1765年),察哈尔一苏木200户迁移到塔尔巴哈台的当年,就与当地的额鲁特二苏木一同种地,据满文档案记载,每苏木抽一半人种地,每人划拨15亩地,发给农具、种子,并由绿营兵帮助指教。第二年,屯牧之察哈尔、额鲁特在多伦圈附近地方种黍子(去皮后为黄米)、小麦、青稞240石,到了秋季共收获黍子16258斗,除了自己使用外,来年还可以作种子。当时,他们屯田之地出了多伦图外,还有锡伯图等地。
        十苏木军民在放牧同时还种地,其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嘉庆十年(1805)写成的《塔尔巴哈台事宜》记载道:“自播种以来30余年,虽户口渐增,收获丰秥,兼有马、牛、羊乳,无不安乐度日,共庆升平,现今察哈尔、额鲁特七佐领在谷尔坡多南图额勒霍楚尔、郭哲尔德(即噶吉尔墩)等处布种,每年籽种在2400余石,洵属丰裕,编附哈萨克亦在达兰土尔滚安乐度日。”
        西蒙古因长期从事畜牧业,不擅长耕种,其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特别是清末民初,由于官办畜牧业的腐败,牲畜大都掌握在千户长手里,俸饷也取消了。没有牲畜的牧民只有靠种地为生,由于产量低,其生活也很贫困。衡阳旅行家谢彬曾于民国初年在伊犁、塔城等地游览,在额敏县他亲眼目睹了十苏木蒙古的生产及生活。事后,他在《新疆游记》一书中描写道:“至若蒙族,近虽在额敏河蒙管地方近水诸地,或舍己芸人,或自行耕种,种熟之地,往往多有,唯未讲求耕法,渠水任意流溢,地方实多未尽,甚至壮丁服役,家余老幼妻孥,抑或家计穷寒,农器无资购备,形容憔悴,惰境可怜,不亟杜绝头目苛徭,力筹贫蒙生计,则生机殆尽。”


同治、光绪年间的十苏木


        清同治四年(1865)正月初一,她尔巴哈台的回民及部分哈萨克人民爆发起义,他们攻打塔城,以谈判为名,诱杀了参赞大臣等人。清军关闭城门坚守,起义军继续攻打。塔城地区回民起义引起了非穆斯林群众的不安。塔城金矿总头目刘广厚带领矿工数百名援助清军,被回民起义军击败,金矿被毁。此时,正在塔尔巴哈台地区带领额鲁特蒙古僧众诵经礼佛的甘肃洮州喇嘛棍噶札拉参闻讯后,立即组织僧众数百人及驻守额敏河流域的十苏木军民2000人、汉民300人前往塔城援助清军。由于他们的援助,清军扭转败局,得以在塔城驻守一年。这期间,卡伦外的哈萨克黑宰部拜精格特马队200人来城外攻击清军,均被滚噶札拉参击退。棍噶札拉参还带领部众夺回了被起义军抢去的十苏木的牲畜和妇女儿童。因此棍噶札拉参在额鲁特蒙古群众中名声大振。同年十月,同治帝封棍噶札拉参为“呼图克图”,赐给金印,而当地蒙古人则尊称棍噶札拉参为“察罕格根”,汉译为“白佛”。
        同治五年(1886)二月,起义军又再次攻打塔城,新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战死,领队大臣带领满营及额鲁特十苏木大部分人及汉民400多人逃亡布伦托海(今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棍噶札拉参随即也前往布伦托海,他将十苏木年轻力壮者组织起来,立营青格里(今青河县)操练,决心收复塔城。同年三月,清廷给他发了关防,提供所需军火、军饷,棍噶札拉参率他们返回攻打塔城,迫使回民起义军撤离塔城。由于棍噶札拉参能够将溃散的额鲁特人重新组织起来,返回牧地,因此被额鲁特十苏木蒙古人视为英雄,倍加尊敬。
        同治七年(1867),布伦托海的汉民不堪忍受清朝的欺压盘剥发动起义,他们活动于布伦托海、青格里、和布克赛尔等地,对清朝贪官污吏给予沉重打击。清廷对此惊恐不安,调集十苏木蒙古兵、索伦及哈萨克牧民数千人,命棍噶札拉参率领“讯筹进剿”。棍噶札拉参率众在布伦托海打败了起义军,为奖励棍噶札拉参的功绩,清廷将蒙古僧众赐给他,并将阿勒泰山以南接哈巴河方圆700余里的地借给棍噶札拉参及其僧众居住。额鲁特十苏木及索伦军民先后调回塔城驻防,此时,有第一苏木(又称特日根苏木)40户留下来跟随棍噶札拉参。同治十年(1871年),棍噶札拉参在克林河流域建立起寺庙,被赐名“承化寺”(旧址位于现阿勒泰市区),额鲁特一苏木蒙古也随同来承化寺附近进驻(现居住在阿勒泰市康布铁堡蒙古乡)。
        光绪五年(1879),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挑选十苏木蒙古兵入伍,其中八苏木额鲁特蒙古兵为先锋前后两营,哈萨扈特苏木附入先锋前营,察哈尔苏木附入先锋后营。
        光绪七年(1881),白彦虎匪帮自俄国边境窜入塔尔巴哈台乌兰达布孙,额鲁特先锋左翼营总率所部马队250人屯斋尔山、西玛里山堵截,额鲁特马队同当地驻军一道将他们赶出塔尔巴哈台。

        塔尔巴哈台额鲁特十苏木蒙古军民,自十苏木设立起就作为清朝边防军,驻守卡伦、台站,巡查边界,直至民国年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日夜守卫边防,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苏木部众是清朝统一新疆后最早在塔尔巴哈台居住的居民之一,他们在此生活,繁衍生息,相应调整了当地人口分布格局,为额敏县城及一些村落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而且,他们同当地的哈萨克、汉、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关系。
        十苏木蒙古兵一边驻卡巡边,一边放牧着塔尔巴哈台牧厂的牲畜,使得牲畜不断孽生繁殖,不仅为当地驻防军的生产和军需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塔尔巴哈台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吐娜





清 光绪32年“塔城厅图”(仅供参考)



[ 此帖被五车地图在2016-05-14 00: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5-13
可惜就是没图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5-13
同治回乱改变了西北民族分布,同治回乱之前,青海、北疆主要民族是蒙古人,虽然由于喇嘛教盛行人口减少,但是在政治上还占优势,回乱后,青海回民、藏民增加,北疆回民、维族、哈族增加。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5-14
回 danghw 的帖子
danghw:
可惜就是没图啊。。。。。。



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塔城厅图“巴尔鲁克、斋(齐)尔”两山图




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塔城厅图(中)




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塔城厅图(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