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明安旗
一.依克明安旗的历史
1.依克明安,依克明安氏,依克明安旗,依克明安部
依克明安是蒙古语,“依克”为“大”的意思,“明安”是“千”的意思。依克明安是西部卫拉特(也叫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巴桑的姓氏,汉译为“大千户”。清朝时,卫拉特是西部蒙古的总称,由四部蒙古人组成,学者们将卫拉特联盟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晚期卫拉特由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组成,号称四卫拉特。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流域后,由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成为一部,合起来仍为四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一直与清政府对抗,史称准噶尔之乱。清政府多次征讨,加上卫拉特上层内部的争权夺位,使整个卫拉特地区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阿卜达什,准噶尔可尔努特台吉,绰罗斯氏。1753年(乾隆十八年)达瓦齐联合阿睦尔撒纳篡取汗位,继续与清朝对抗。1754年(乾隆十九年),阿卜达什为谋内附,从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游牧,中途留牧于科布多附近的扎哈沁。因扎哈沁从达瓦齐,清军于乾隆十九年击扎哈沁,俘获阿卜达什,收其畜产。阿卜达什以情实告,定边左副将军班第认为阿卜达什未从达瓦齐,将其畜产归回,并赏粮币,安置于乌里雅苏台以东鄂尔浑河上游塔密尔河流域,附于阿睦尔撒纳游牧,授一等台吉。是时征达瓦齐,阿卜达什请从军,定边将军允之。1755年(乾隆二十年),从清军出发,驻察罕忽吉尔,阿卜达什以兵300驰赴额密尔哨探,伊犁平定,阿卜达什有功,入觐热河,乾隆皇帝赐宴,赏白金五百,诏归塔密尔游牧。
巴桑,准噶尔依克明安台吉,依克明安氏。征达瓦齐时“巴桑降,献籍300余户。定北将军班第以闻,诏赐冠服、佩饰。入觐热河,赐宴,诏封辅国公,赉白金千五百。”迁到塔密尔游牧。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阿睦尔撒纳勾结沙俄,继续与清朝对抗,并谋据伊犁自立,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兵败,逃至沙俄。巴桑与同牧的阿卜达什、克什克特等未从阿睦尔撒纳叛逆,并驰到科布多以报军情。朝廷以巴桑、阿卜达什非辉特部,且无叛逆,命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扎布,将他们迁徙到呼伦贝尔,由管旗章京端多卜护往。从塔密尔河出发,沿途经土谢图汗牧地和车臣汗部,溯克鲁伦河南岸,进入黑龙江将军管辖的呼伦贝尔驻牧。秋后,巴桑、阿卜达什对呼伦贝尔驻牧地不十分满意,因此,朝廷决定再次迁徙,将他们迁到通肯、乌裕尔河流域。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黑龙江将军派人去呼伦贝尔迎接。当时巴桑率领依和部首先东徙,阿卜达什带领其余三部随后,还有部分留驻呼伦贝尔。十月二十六日到达乌裕尔河流域两岸。其中“巴桑、阿卜达什、克什克台(特)12户53口。巴桑夫人乌都力途中死亡。”清廷命巴桑、阿卜达什所属部众编为一旗。以巴桑的氏族命其旗,称依克明安旗,归黑龙江将军节制。后来留居呼伦贝尔的也相继而来,但仍有部分留居呼伦贝尔。
巴桑、阿卜达什率领的民众中有依和部、鄂吉格斯部、杜尔伯特部、特楞古德部、土尔扈特部等原属于四卫拉特的部分蒙民。自成立依克明安旗以后,旗内的蒙古人相互之间还是以原来的氏族或部落的不同而相互区别,但是,旗外的人将依克明安旗的蒙古人统称为依克明安部。依克明安部在依克明安氏和依克明安旗的基础上正式形成,因此说,依克明安部是由不同氏族和部落的额鲁特蒙古人在当时黑龙江那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人口比较少的蒙古部落之一。
巴桑和阿卜达什同属准噶尔部,是不同氏族姓氏的人,并且各自统领着自己的属民,在战乱的年代,不得已才聚集在一起,当清朝政府大兵压进的时候,寡不敌众投清朝。那么依克明安旗为什么以巴桑的姓氏命名?而巴桑本人又没能成为执政札萨克?阿卜达什虽不是依克明安氏,但执掌依克明安旗第一任札萨克的权利?我们认为,依克明安旗之所以以依克明安氏为旗名,而不让巴桑执掌札萨克权利是清朝政府根据当时的时局和对蒙古的一贯政策作出的决定。清朝利用喀尔喀蒙古同卫拉特蒙古之间的矛盾,削弱彼此的实力,当卫拉特处于强势时,又出兵打击卫拉特。对内附清朝的蒙古人,实行地域上的区域分割,政治上的分化和瓦解,军事上的残酷镇压,文化上的笼络和麻痹等政策。对属于准噶尔的巴桑和阿卜达什的打击、笼络、分化和瓦解,正是清朝政府对蒙古各部的态度的缩影。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巴桑和阿布达什同属准噶尔部,准噶尔在卫拉特的叛附不定中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对准噶尔的瓦解和打击成为平定卫拉特地区的关键。阿卜达什是于乾隆十九年就内附于清朝,并得到清朝授予的一等台吉,与阿布达什一同内附的察衮、德济特台吉于乾隆二十年又叛,而阿布达什没有背叛清朝。巴桑是于乾隆二十年献籍300余户投降清朝的,乾隆皇帝诏封巴桑为辅国公,巴桑的依克明安氏民众又先于阿布达什的绰罗斯氏到达乌裕尔河流域,占据大泉子等地的有利地势。按理先期到达的辅国公巴桑在是否执政上应该比后期到达的一等台吉阿布达什更有优势,但是阿布达什的早于巴桑的主动内附和对清朝的忠心一直被乾隆皇帝看中,而阿布达什后期与其他三个氏族的人共同奔赴黑龙江地区又使他有机会体察和了解其他氏族民众,从而为其统领人口的大多数奠定了基础。而对战争逼到头上才投降、并且有一定势力的巴桑,乾隆皇帝实在是放心不下。所以,出现了以闲散辅国公巴桑姓氏命名的,以一等台吉阿布达什执政的依克明安旗。
2.依克明安旗的统治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建立依克明安旗后,朝廷授阿卜达什为旗札萨克一等台吉,掌管旗政;巴桑为闲散辅国公,朝廷支付年俸二百两,免除年班朝觐义务。巴桑为感谢“圣主深厚重恩,每年贡进御马十六匹。”阿卜达什执政五年后,于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卒;其长子德勒格尔于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于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卒;德勒格尔长子鄂齐尔于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于1802年(嘉庆七年)卒;鄂齐尔子托克托霍于1802年(嘉庆七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1835年(道光十五年)卒;托克托霍子毛诺海于1835年(道光十五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褫职。毛诺海执政时期,压迫旗民太甚,引起旗民强烈不满,于是派代表向黑龙江将军衙门陈情诉冤,经查实后将毛诺海札萨克职罢免。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到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共88年之间,依克明安旗的政体,一直以部族作为管理体制。在旗札萨克下设依和、鄂济格斯、杜尔伯特、特楞古德四部。基层的一切军政事务,均由各部负责处理。
阿卜达什札萨克世系表
承袭人 族属关系 承袭爵位 袭职、卸职年代
阿卜达什 札萨克一等台吉 乾隆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六年
德勒格尔 阿卜达什子 札萨克一等台吉 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四十八年
鄂齐尔 德勒格尔子 札萨克一等台吉 乾隆四十八年至嘉庆七年
托克托霍 鄂齐尔子 札萨克一等台吉 嘉庆七年至道光十五年
毛诺海 托克托霍子 札萨克一等台吉 道光十五年至道光二十四年
毛诺海下野后,旗札萨克由巴桑系世袭辅国公乌尔图那逊执掌。乌尔图那逊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在此期间,改革了旗制,在札萨克下佐领2人,骁骑校3人,管理行政事务,居民仍分为四个部落。于1863年(同治二年)卒;巴克莫特多尔济于1863年(同治二年)袭札萨克辅国公,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卒;巴勒济尼玛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袭札萨克辅国公,一直到1912年(民国元年)。届时,呼伦贝尔额鲁特旗总管胜福、陈巴尔虎旗总管车和扎合谋策划“呼伦贝尔独立”,然后东蒙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科右后旗举旗响应。波及面很广,对蒙古地区影响很深。当时,依克明安旗札萨克辅国公巴勒济尼玛奉命出任宣抚被派往东蒙三旗进行规劝工作,直至事件平息。事后民国政府论功行赏,巴勒济尼玛为镇国公,民国二年又加封札萨克贝子。所以,巴勒济尼玛于1912年(民国元年)为札萨克镇国公,1913年(民国二年)始任札萨克贝子,又因赞成共和有功加封贝勒衔,1930年(民国十九年)卒。哈钦苏荣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袭札萨克贝子。民国后,依克明安旗应邀列席哲里木盟会盟,在建制机构方面,仿效哲里木盟各旗,在旗札萨克下设图斯拉格齐(协理)一名,协助札萨克贝子掌管全旗事务;协理下设扎哈日格齐(官旗章京)一名,直接处理、监督全旗行政、军事、司法事务;管旗章京下设梅伦四名,分为管兵与管印梅伦;梅伦下设扎兰,主管文书印信。旗札萨克设保安大队、大队长、副大队长各一人,士兵30人;下设两各保安分队,分别驻八家子、东新屯,每分队各10人,共20人,负责地方治安工作。在原来的四部中,各设一名章京和笔帖式,负责各氏族的工作。
巴桑系札萨克世系表
承袭人 族属关系 承袭爵位 袭职、卸职年代
巴桑 准噶尔部 闲散辅国公 乾隆二十年至乾隆二十六年
色楞德济特 巴桑长子 闲散辅国公 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年
尼玛赞木布 色楞德济特长子 闲散辅国公 乾隆五十五年至道光六年
乌尔图那逊 尼玛赞木布嗣子 闲散辅国公 道光六年至道光二十四年
乌尔图那逊 尼玛赞木布嗣子 札萨克辅国公 道光二十四年至同治二年
巴克莫特道尔济 乌尔图那逊之孙 札萨克辅国公 同治二年至光绪二十八年
巴勒济尼玛 巴克莫特道尔济长子 札萨克辅国公 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元年
巴勒济尼玛 巴克莫特道尔济长子 札萨克镇国公 民国元年
巴勒济尼玛 巴克莫特道尔济长子 札萨克贝子 民国二年至民国十九年
哈钦苏荣 巴勒济尼玛长子 札萨克贝子 民国十九年至伪康德二年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依克明安旗境内建制变化很大。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境内设拜泉县,与旗分治;1923年(民国十二年)境内设依克明安设治局,1929年(民国十八年)升为依克明安县,与旗分治;同年又设富裕设治局,1933年(大同二年)升为富裕县,与旗分治。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后,依克明安旗札萨克制延续到1935年(伪康德二年),从1935年2月7日起将依克明安旗改为依克明安旗公署,哈钦苏荣继任旗长,7月1日哈钦苏荣辞职,由额勒和春代理旗长。8月始,旗以下实行努图克、嘎查制。将原来的四个部落为两各努图克。原来的依和部和鄂吉格肆合并称依和努图克,努图克达汪鲁嘎。下辖5各嘎查。有三间房嘎查,嘎查达哈木扎布;后八家子嘎查,嘎查达乃木德;前八家子嘎查,嘎查达哲桑;后七家子嘎查,嘎查达名不详;前七家子嘎查,嘎查达高木伦。特楞古德部归并与杜尔伯特部,称杜尔伯特努图克,努图克达常礼。下辖7各嘎查。有东新屯、西新屯(嘎查达张连和)、长发屯、小泉子(嘎查达普树)、大泉子、吉斯嘎、兴安屯。每个努图克除设努图克达(乡长)1人外,还设助理员1人,雇员3人。每个嘎查设嘎查达(屯长)、办事员各1人。
1936年(伪康德三年)3月1日起,旗公署设参事官、副参事官各1人,均由日本人担任。旗公署各科副科长以及主要股的股长也都由日本人分任。旗公署的一切事务全由日本人统揽。蒙旗官员成为傀儡。同时,又增设警务科,下设警察署1处、警察分驻所3处,分别设于西新屯、三间房、八家子。又将原来的保安队士兵改为警察。
1945年,“九·三”光复后,原依克明安旗公署成为看守政府,直到1946年8月15日,依克明安旗召开了全旗的临时参议会,到会议员15人,额尔敦布拉格作政府工作报告,8月16日选举额尔敦布拉格为议长,并建立了依克明安旗人民政府,熬斯尔扎布为旗长。
1948年春,嫩江省人民政府撤消依克明安旗的建制,将原依克明安旗的村屯与人口划归富裕县第七区。1950年1月,将原依安县泰富区西部,齐北铁路线以北的富海、富北、富民、兴盛四村划归富裕县,将原依克明安旗东疆的新屯、东新屯、腰新屯、西新屯划归依安县。至此,依克明安旗,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建旗到1948年撤消,作为旗一级政府,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伪满洲国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走过了191年的漫长之路后,在地图上消失了。
3.人口部族
迁至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的依克明安部,有四个部落的属民,即依和部居住在西部,鄂吉格斯部、杜尔伯特部居住在中部,特楞古德部居住在东部。
依和部,是巴桑辅国公的本部,姓氏有依克明安和察罕图黑。乾隆二十二年迁来时共13户50余人。巴桑部所居住的屯称公屯,也叫依和艾勒(屯),因为巴桑是辅国公,又属依和部,所以既叫公屯,又称依和屯。是以部号、爵号命名,在公屯以西有辉特屯,辉特也是部落名,意为北面或后面。住在辉特艾勒的居民,都是依和部落的人。在辉特艾勒前有乌勒尔图屯,乌勒尔图是以人名命地名,因蒙古人禁忌呼长辈的名字,所以称这个屯叫额门艾勒,意为前屯或南屯。他是与辉特艾勒相对而称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为这两个屯是方位相对的前后屯,全然忘记了部落名称与人名。
鄂吉格斯部,是依克明安旗首任札萨克一等台吉阿卜达什所在的部落,隶属准噶尔部绰罗斯氏。最初迁居乌裕尔河流域时,10余户,百余口人。他所居住的屯子就叫札萨克屯,按其部落名也称鄂吉格斯屯,住在公屯以东,旗王府东南。鄂吉格斯部,当时为执政的部落,各方面都受优惠待遇。后来阿卜达什四世孙毛诺海任札萨克时,欺民害众,被黜,部落威望也随之骤然下降。
杜尔伯特部,是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大部,是个很有影响的部族。来乌裕尔河驻牧时共10余户80余口。部族虽未执政,但很有势力;头领虽无爵号,但很有威望。1935年,日伪时期改革旗制,撤消血缘关系的部族制,改建地域关系的努图克、嘎查制时,依克明安旗划分为两个努图克,即依和努图克与杜尔伯特努图克。原特楞古德部合并于杜尔伯特努图克中。迁来后在小泉子附近建有独立的杜尔伯特艾勒,全部落属民集居,杜尔伯特屯位于札萨克屯东侧。零散的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阿拉善部人,也都附于此部中。
特楞古德部,也是卫拉特的古老部族之一,史称帖良古惕,15世纪也先汗建立瓦剌汗国时,帖良古惕曾起过重要作用。姓柯勒克德,通称兀良哈,是依克明安旗人口较多的一个部族,最初来此地时,共50余户120余口人。在杜尔伯特艾勒西建有特楞古德艾勒,本部人集居。
除此四部外,还有土尔扈特、和硕特部人众,但因人口少,未能单独成部,而附属于其他各部之中。乾隆年间迁徙时,各部属丁组织都很健全。下面的32人,就是最初的属丁领户:即包尔吉德、包行常、乌拉尼尔、德西思、白其木勒、乌尔吉拉、德尔新门、图尔光图、包尔吉斯、五鲁门心、金屋拉催、法尔吉阿、永其木德、包西提、色尔普阿、白吉阿沁、克其永沁、和尔吉、白德心、允其新昌、吉升们心、贵永升、和兰永达西、性格合吉、意西为的、依克云心、包永理、喜尔们特、吉尔心德、庆吉大官、阿木勒额、富拉尔春。
据统计,依克明安部初建旗时,四部合起来共90余户300余口。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到清末,依克明安旗额鲁特人达180多户1000口人。据1939年统计,依和努图克人口121户,738人,其中男429,女309;杜尔伯特努图克223户,1020人,其中男575,女445。合计344户1758人,其中男1004,女754。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1372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144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2212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额鲁特蒙古为2636人。因为蒙古人实行氏族外婚姻制度,依克明安旗的蒙古人的婚配对象就是当时与他们毗连的原驻黑龙江地区的札来特蒙古部和杜尔伯特蒙古部,依据蒙古人的习惯,联姻过程中很多有连带关系的人员随婚姻主体人物流动,也就是说,随着依克明安部额鲁特蒙古人同其他部落蒙古人的联姻,其他部落的蒙古人有到依克明安旗生活的,也有依克明安部的额鲁特蒙古人到其他蒙古部落生活的,因此,后期的依克明安部的蒙古人的人口数中含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的数目。
4. 牧地区划
依克明安旗的牧地是清朝朝廷于乾隆年间,巴桑、阿卜达什率领部众来乌裕尔河流域时划定的,钦定的游牧界,当时有法律效能,所以各个部落之间都不能越界游牧,必须在朝廷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轮牧。据《依克明安旗一般状况》记载:“东界自小兴安岭大青山西麓讷漠尔河及乌裕尔河源,延至通肯河西岸;西界自九道沟子一带经宁年站嫩江东岸,延至讷漠尔河入嫩江口处;南界自明水县南,延至林甸县东北边一带;北界以讷漠尔河为界。东西宽约三百五十余里,南北长约三百二十余里。”按照这个范围,当时的依克明安旗,含今黑龙江省的讷河县、德都县南部以及北安县、克东县、克山县、拜泉县、依安县、富裕县的全部和明水县、林甸县北部。依克明安旗东部是讷漠尔河、乌裕尔河两河河源,小兴安岭南端大青山西麓山区和通肯河西岸平原区。北部讷漠尔河南岸到乌裕尔河北岸是两河冲积平原,中间为小兴安岭西部边缘丘陵。南部为乌裕尔河南岸、通肯河西岸冲积平原。西部为嫩江东畔、乌裕尔河下游九道沟湿地,是平坦的大草原,最适宜游牧。依克明安旗的额鲁特人,基本都在这一地区内游牧或定居。
光绪二十四年,依克明安旗放垦后,旗境面积大大缩小。乌裕尔河南至通肯河西畔,讷漠尔河南一直到乌裕尔河北10几里,全部出放,成为农田。到民国十九年时,仅剩旗札萨克贝子府附近周围的弹丸之地。南抵乌裕尔河、北与讷河相邻,东与克山毗连,西与富裕交界。全境既无山岳,又无森林,而是丘陵起伏,仅偏南部有一块草原。只剩下东西狭长百余里,南北宽10里或20里不等的一小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