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大历史性变化看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很多学者从历史沿革来研究行政区划改革,让我们来简单地看一下,一百年来,中国十大历史性变化。
(1)政治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内部纷乱到政治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分久必合、乱而入治的历史新时期,虽然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但是中华腾飞国运昌盛的历史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2)经济变化:小生产的农业经济社会到高科技工业社会,中国从闭关自守到全球化。小生产的农业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信息社会:
(3)农业变化:今天的中国农村,牛车马车已经很难见到,会用牛种地的老一代中国农民越来越老了,田园牧歌的农家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不论我们多么留恋那些美好的农耕文明,我们都得面对中国农业的现实:如果中国的化肥、农药、柴油出问题,中国的十五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立刻就要危险起来。中国农业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农业!今天的中国农业已经远远不是“山川形便”“劝课农桑”那个时代了!
(4)人口变化:解放前中国人口四亿五千万(据说是用食盐消费量推算出来的)今天中国已经十五亿人,中国人口翻了三番!
不仅生产方式变化了!而且生活方式变化了!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已经不象老一代中国人的那样简朴。在旧中国,老百姓只要有粮食和咸盐就能活,今天,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一天要用多少电?用多少油?用多少气?一天要消费多少产品?抛掉多少垃圾?连拉屎撒尿都要用水冲!
今天一个中国人消耗的资源是老一代中国人的多少倍?说不清楚!
更为严重的是:老龄社会就要到来,劳动力已经出现短缺。
(5)文化变化和思想变化: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空前的文化大融和的时代。从封闭落后、信息闭塞到快步进入网络世界、信息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已经被全新的思想所代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人们走出家门口,甚至走出国门,同时开门迎客,传统的地域观念大大淡化。语言,饮食习惯,穿着打扮,音乐歌曲……和三十年前已经是天壤之别!
(6)城市化浪潮来势凶猛:水泥森林,耗水翻番,耕地减少,城市病凸显,……
(7)水危机环境危机:大生产和高科技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北方缺水,南方污染,西北国土已经40%沙漠化!污染和水灾有水皆污、垃圾围城、空气浑浊、耕地减少,生态恶化……所闻所见,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
(8)能源危机:中国从田园牧歌的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的工业社会。能源消耗最为惊人,年产五亿吨煤仍然供不应求,石油,天然气…不说了!
(9)全球气候变化:
谁能想得到湿润的重庆云南连续大旱?
谁能想得到干旱的新疆洪水滔滔?
谁能想得到北纬45度的黑龙江出现40度高温?
谁能想得到四季如春的广东冰天雪地?
想不到哇想不到!
这么多想不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气候变化造成的旱涝肆虐,极端天气将越来越多!中国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而这些灾害都是按流域分布的!
洪泛区、帻涝区、淹没区、低洼区、老淀区、污染区都是按流域分布的!
(10)国际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竞争,而且国防军事安全也十分严峻。一战二战欧美无暇东顾,现在他们不能容忍中国崛起,C形状包围圈已经形成,中国时刻面临战争威胁,真正是 “千年未有之变局” !只有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才能富国强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适应这个变化,
可是,我们的思想却停留在旧中国的犬牙相入阶段!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行政区划,归根结底是低生产力小生产的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使小生产的社会基础根本动摇。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模式在今天必须彻底抛弃!
从鸦片战争的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早已天翻地覆、今非昔比,早已时过境迁,岂能刻舟求剑?
历史过去了!
时代前进了!
中国发展了
气候变化了!
资源危机了!
灾害增加了!
人口翻番了!
老龄社会快来了!
怎么办?
是抱残守缺,作茧自缚,还是突破传统束缚,全面改革?
是刻舟求剑还是以变应变?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
同胞们: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想什么问题,都要记住:时刻别忘记中国有十五亿人,时刻别忘记老龄社会就要到来。请大家都看看中国的水资源、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是刻舟求剑抱住历史文化不放,还是面向未来探寻生存发展之路?中国人面临历史选择!
只有流域区划才能产生保护生态的内在动力,只有流域区划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结论!
在新中国诞生五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任何必要去考虑历史沿革。事实上,历史上的区划变动早已突破当时的“历史沿革”。研究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的目的在于“古为今用”,而不是刻舟求剑、作茧自缚。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决定行政区划的因素是不同的。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根据当时的封建统治需要,依据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确定行政区划。当然也有发展经济适应自然的考虑。所以在历史上行政区划多次演变。形成了“犬牙相入”为主的区划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尽快恢复生产,稳定和巩固革命成果,虽然采取了一些省级区划调整,但是基本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区划摸式。
如果仍然以"历史沿革"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那么任何边界争议都可能以历史上某一时期的边界状为理由,形成久拖不解的争议。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跳出传统框框,彻底摒弃传统的历史沿革。以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时代因素来确定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解决行政区划问题不应再是修修补补搞微调,而应该通过体制立法重新洗牌,建立全新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全国行政区划体系。南非就是把过去的区划完全抛开重新划分省级区域的,值得借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行政区划需要体制创新。中国应彻底摒弃以历史沿革维系现行行政区划的陈腐观念,按江河湖泊海洋流域重新划分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形成"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的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使流域地理系统、生态系统、灾害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等五大系统吻合叠加。这样就可以彻底理顺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国土整治、水利电力、交通通讯、抗灾减灾、城乡布局等关系,很多矛盾可以不解自开。使科学技术、资金投入、法律、行政在流域体制下有机结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最和谐的统一。
流域区划体系将为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南非波兰重洗牌 农民包地收再分
滦河人在流域区划建议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行政区划需要体制创新。中国应彻底摒弃以历史沿革维系现行行政区划的陈腐观念,彻底摆脱 “犬牙相入”的传统行政区划体系,根除横向切割的种种弊端。按江河湖泊海洋流域重新划分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根据“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的原则,建成"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的地方行政区划体系。
这里提出:彻底摒弃现在的省市县三级的行政区划,很多网友感到难以接受,如此岂不要天下大乱?现在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流域区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举二个例子:
(1)南非波兰重洗牌
南非过去推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黑白分划为4个一级政区名,。
1991年底,南非政府、非国大(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等19方,举行了“民主南非大会”;
1993年初,政府和非国大达成谅解,成立民族团结临时政府;
1994年3月,南非多党过渡行政委员会决定更改国旗,跟着举行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产生了宪议会和新政府,白人种族主义统治正式结束。
1993年11月18日,南非多党谈判会议通过《临时宪法草案》,对存在了一百多年的旧行政区划,进行全面的大调整、大改组。南非的一级行政区域长期以来实行大省区制,一级政区只有4个。改革后将全国划分为9个省:
南非新的9个省有以下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政区数目增多,单位面积缩小。
第二个特点,是原有的政区界线,除一个基本未动,其他的全行打乱。
第三个特点,是省名大变动——增加了许多新省名:原有4个一级政区名,仅保留下来两个。在南非这次政区大变动、大改组中唯一保持原貌的,是大体位于这个国家中央部位的奥兰治自由邦,所以南非的司法首都布隆方丹仍在其中。
南非为了废除种族歧视,把黑白分划的行政区划全行打乱,重新洗牌,取得了很好效果。
波兰行政区划 改革
波兰在二战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尽快恢复战争创伤,采取了划小省份,而把16个省划分49个省。
波兰战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后,为了整合地方经济实力,又将原有的49个省调整为16个省, 16省并不完全是原来49省5市的简单合并,部分边界进行了调整。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16省机制,原来的49省5市结束。
波兰二战后的二次省级行政区划 改革 经历了小划大,大划小的过程,在不同阶段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其特点是:每一次都是 重新大洗牌,不搞分期微调 ,结果是平稳过渡。每一次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南非、波兰二国国情完全不同,但是却用相同的重新大洗牌的手段,解决了各自不同的问题。
(2)农民包地收再分我国农村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村的人口和土地面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在一个生产队(居民组)张家女儿出嫁了,李家生了一个胖娃娃,孙家进城经商了,王家儿子考上大学了……当重新签定土地承包合同时,就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怎样调整土地。
有人主张按照人口增减调整:谁家人口少了就把土地退回一份,谁家人口多了,就再分一份。但是问题来了:张家不愿意交出好地,李家嫌张家给的地不好,另外增加的人口和减少的人口也不一般多……
经过激烈争论,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把上次土地承包合同全部作废,土地由生产队全部收回,然后,根据现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结果,皆大欢喜!没有任何矛盾。怎么样?这就是农民分地的大智慧!
说了上面二个事例,我们应该受到什么启发呢?
微调怕乱反而必乱,打乱重新划分反而不乱!这就是结论!
玩扑克时,有人抓错一张牌,如果退回来,谁也不信任,必须重新洗牌,大家才放心!
现在,让我们回到行政区划改革的问题上来,如果按照分省的思路去搞,你想把这个省的地盘划给那个省一块,人家能够答应吗?多少年来上海希望江苏浙江发扬风格,把太湖让给上海,结果……不用说了!
要分省,首先就要有一个道理讲得通,感情能接受的刚性标准和原则,然后确立一个区划模式,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后才能进入法律程序。这样才能制定一个令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分省方案。这样才能上有动力下无阻力!
这个方案就是流域区划方案!
刚性的流域原则,没有解释余地,没有想象空间,没有讨价还价的争议理由,没有惹是生非的借口,分水岭就是分水岭,一切都明明白白。少了多少麻烦!
我为什么要强调流域因素?因为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事业方面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有成果,和行政区域怎么划分关系不大。但是在生态、水利、环境保护、减灾抗灾等领域则必须使用强硬的行政权力。
“犬牙相入”的区划摸式已经严重破坏法律的权威,严重束缚地方政府在生态、水利、环境等领域的决策指挥。成为地方政府不可愈越的体制障碍。
在流域区划模式下重新洗牌,原来省市县完全撤消重新组合,这样也就无所谓谁得谁失、谁多谁少,官员好交代,百姓没话说。改革的阻力将大大减小。如果抱残守缺、刻舟求剑,跳不出历史沿革的束缚,那么在现有省市县基础上搞分省的办法必然挑起纠纷,注定是行不通的。
南非和波兰就是彻底摒弃完全抛开原来区划,重新洗牌的。二国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农民分地的大智慧也应该给我们大启发。
滦河人主张: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要么不动,要么大动!
如果对流域区划想不通,那么就维持现状,至少还有历史认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