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个确定的国家级城市群都有沿海地区的城市,且环渤海城市群包含了大连和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因此,这些‘候选人’暂都可剔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天我发了一个环渤海的帖子,没想到和这个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悲。。。
2013年06月06日 01:19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黄烨
《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称,中国目前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有消息称,正在制定的《城镇化规划》会设立5个国家级城市群。还有消息称,中国要大力发展10个区域性城市群。
无论多少个城市群,城市中最美的风景是人。城镇化建设意味着数亿农民渐次离开“农村根据地”,如何令他们在城市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平等分享城市资源,是城市群发展的人本理念。只有从这个层面出发,城镇化规划才能“导演”好——
国家级城市群正成为“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的新热点。日前,有消息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话称,正在制定的《城镇化规划》会增加两个国家级城市群,“加上已有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未来国家级城市群或将达到5个”。
“按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看,以上海和江苏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入围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在意料之中。”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剩下的两个选择将在位于东北的沈大城市群、西北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及西南的成渝城市群中产生。”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国际金融报》记者,如何在城市群建设中更好地结合自身的实际照顾到民生,才是入围或建设国家级城市群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城市群选5大“美人”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有观点称,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集合体,是这些城市城际关系的总和。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目前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继美国东北部大西洋[-3.53% 资金 研报]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1.59% 资金 研报]沿岸城市群之后,已成功跻身国际上公认的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加上民营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城市群和既有政治底蕴、又有经济发展及人口实力的环渤海城市群,中国目前实际上已有三个国家级的大型城市群。日前,又有消息称,未来的“国家级”会上升到5个。
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均有投资的一位江苏企业主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增加国家级城市群数量,就是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进行内部挖潜。”
“国家级城市群,必然会产生人口的集聚效应及城市吸引力的提升,进而招揽到更多的企业进驻这些城市群。最终,让城市发展提升能级。”上述企业主说,“对地方经济会产生新的发展动力。”
还有观点认为,在城镇化大趋势下,不少城市要更多地“城市化”,但光靠一个地方很难完全满足“城市化”过程中的资金、要素、人才管理等各方面因素,但资源聚集的城市群,却可以相对容易地解决有关问题。
长江流域优势明显
那么,剩下的两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名额,会花落谁家呢?
从地理概念上看,东北的沈大或辽中南城市群、沿海的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中部的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北的关中和西南成渝城市群,乃至兰州城市群,都能入围这份“候选名单”。
“目前三个确定的国家级城市群都有沿海地区的城市,且环渤海城市群包含了大连和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因此,这些‘候选人’暂都可剔除。”徐长乐分析,“剩下的名单中,就经济能级及发展看,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入围的可能性很大。”
“关中城市群的缺点在于只有西安一个大的核心城市,很难聚集起所有的力量;西北兰州城市群本就地广人稀,这将成为发展先天的缺陷之一。”他进一步解释。
成渝城市群目前以有超过1400万人口的成都和直辖市重庆为中心,经济能级不可小觑。《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多次与外资企业交流时发现,外资进军西部首选往往是成都或重庆,曾一度有传闻,中国第三个迪士尼乐园的选择很可能放在成都。另外,目前中国汽车业、页岩气开采等工业项目均早已深耕于这两个城市,加上自身的文化底蕴、自然资源及部分地方政府优惠的政策,该城市群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在于“抱团”。有消息说,该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江西鄱阳湖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四个小集群”。“皖江城市群属于泛长三角地区,且地处长江下游,最终很可能不会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徐长乐认为,“但即便只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和鄱阳湖经济区,也具备了挑战成渝城市群的能力。毕竟,这些地区不仅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本也有固定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基础。”
也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按国家新的战略构想,正在布置一些新的增长极,除了东部三大城市群外,还有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西部地区的成渝城市群。但该人士强调,“此前的讨论意见是在中部和西部各增加一个。但方案未最终确定,存在一定的变数。”
城市群如何接纳3亿农民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消息称,按有关部门的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另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
“城市群的好处在于‘办事’更有效率。”徐长乐说,“这意味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将会加快。”
“不能否认建城市群的好处,但要防止部分城市为了发展而发展,并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徐长乐说,“另外,粗放型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也对媒体说,“并不主张城市群一下子扩充十几个,应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他说,“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批量地发展,首先还是要考虑质量,包括它本身的结构和环境的容量,没有很好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环境相协调,得不到好效果。”
“新的城市群的提法虽然比‘造城运动’有所改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建海对媒体说,中国经济虽然总体GDP在全球排列第二,但人均收入水平还在100名左右。统计在城市人员当中,其中将近3亿人是农村户籍,他们的子女教育、家庭基本上还在农村,大多数没有融入到城市里面,“这样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不是符合我们要建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现代化大跃进”。他分析,城市群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区域当中很多城市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且自然发展的一个结果,不宜进行短期的推进。他还建议,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要打破当前地区之间的行政封锁,打破由政府和开发商来主导城市发展的局面,“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由市场、全体人民推动的城市群的发展,而不是由政府和开发商相互力量推动的城市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