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雄奇壮丽
美丽的张掖丹霞地貌
中国六地丹霞地貌“捆绑”申遗成功“张掖丹霞”因种种缘故错失千载良机
张掖丹霞地貌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实属大自然鬼斧神工。
2009年4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目。北京时间8月2日,“中国丹霞”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捆绑”申报自然遗产的6个点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而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那壮丽无比的张掖丹霞地貌却和“捆绑”失之交臂,更无缘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雄奇壮丽 “张掖丹霞”中国最美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丹霞一词最早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意指天上绚烂的彩霞。1928年,中山大学的冯景兰教授将构成丹霞地形的红色砂砾岩命名为“丹霞层”,同校的陈国达教授于1938年提出“丹霞地形”的概念。
张掖丹霞地貌距张掖市40公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甘州境内,面积达536平方公里以上。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丹霞地貌被国内丹霞地貌权威、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先生评述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遗憾万分 错失千载难逢机会
中国丹霞申报世界遗产采用了“捆绑式”申请。申报组织曾给了张掖机会,但张掖却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擦肩而过。
记者在张掖市旅游局采访时了解到,2006年年底,“中国丹霞”申遗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初,国家建设部给张掖市发函,将张掖丹霞地貌列入申遗行列,省政府也同意张掖丹霞申遗。但就在申遗项目启动之时,张掖市召开市委常委会对此事进行研究后认为张掖丹霞申遗条件还不成熟,决定退出“中国丹霞”申遗行列。
时至今日,对当初的否定,更多人选择了沉默。
据张掖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申遗成功的6处丹霞地貌由于开发和保护利用较早,各种申遗条件均已具备。而张掖丹霞地貌虽然形成年代较早,但由于当地人们对于丹霞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开发比较晚。直到2004年以后,相关专家学者考察时才发现张掖竟有如此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丹霞景观,至此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初,“中国丹霞”申遗启动之时,张掖丹霞景区几乎还没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管委会,张掖市目前正在准备筹建张掖丹霞景区管委会,统一整合资源、统一经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张掖才不得不“忍痛割爱”地决定退出申遗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