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14阅读
  • 9回复

[其他]浅谈昆山城市文脉的传承(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11-19

[size=+2]http://kswhyj.com/E_ReadNews.asp?NewsID=230
[size=+2]浅谈昆山城市文脉的传承


日期:2009年8月8日 | 浏览242 次] 【

                                                                              文/庄春地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的土壤。现代城市的创生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
昆山这个人口不过五十万的农业县,在短短三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常住人口一百五十万,GDP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的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现代昆山人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让世人瞩目,这与昆山几千年人文文化的积淀和现代科学文化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昆山人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豁达宽容、海纳百川,于是崛起了一个创造现代城市文化的昆山。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旧貌换新颜,昆山正在创建文明城市。除了GDP这个常用的指标外,还用了HDR这个人文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它包括人均寿命、人均教育和人均收入,就是把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参数。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不断改造,昆山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历史文脉失去了。用护城河围起来的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在今天昆山新城区的中心城区内,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最后一段老城墙被拆除,七十年代末大批旧屋街区被改造,到八十年代末,老城区风貌几乎荡然无存了。相比之下,工业文明较早进入的欧美城市,大致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我国,一进入工业文明的城市在这方面的变化却是瞬间完成的。
老城区北面紧靠的玉峰山(马鞍山),是昆山老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本身就遵循着中国人传统建城的环境理念,背山面水是最理想的建城模式。老城区每个地方都能远眺到马鞍山和文笔峰,马鞍山成了昆山城市的天际线。而今,老城区的街道在放大,房屋在长高,马鞍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高楼的诞生,本身就给后人留下一个被切断了的历史。如今几乎每一幢建筑与昆山的历史文脉都没有太大联系。人民路中段正在建造尺度更大的一幢高楼,完全切断了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空间上加强建筑高度的控制?在同一时段上,带有中国古代塔造型的金茂大厦和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建筑,已经为我们开启了中国现代建筑一个广阔的时空。北京的“观唐”、上海的“九间堂”、成都的“芙蓉古城”、苏州的“姑苏人家”……这些带有明显的“中式符号”的建筑正在显山露水。昆山怎么办?

                    


很多历史建筑的拆除使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受到破坏,因此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修复,显得越来越重要。
最近昆山市主要领导提出:要修复以中山纪念堂为中心的后街河的沿河历史街区,这是一个颇具远见的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山纪念堂位于昆山老城区中心,是一座单檐歇山式屋顶的宫殿式建筑,为纪念伟大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于1936年建立的,建筑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是目前昆山城区最大的单体历史建筑。后街河沿河历史街区早在宋代已经形成,体现了江南水乡城镇“水陆平行双棋盘”的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拆除以前的建筑,都是明清建筑。构筑成城镇乡村的主要是人居建筑,至今留存的人居建筑都是明清时代的。明清建筑受益于中国几千年建筑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它们集汉代建筑的粗犷、唐宋建筑的圆浑、明清建筑的隽秀为一体。现代建筑是很难承载起几千年文化的厚重积淀的,中山堂后街河历史街区的恢复,无疑能使昆山城市文化有了延续性和可读性。
“玉出昆冈”本来是指盛产美玉闻名天下的昆仑山的,而马鞍山(玉峰山)产石如玉,可与昆仑山媲美,昆山城也以山为其名了。马鞍山有闻名遐迩的玉峰三宝:昆石、琼花、并蒂莲;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诗篇;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纪念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顾炎武先生而命名“亭林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现代昆山人,三十年来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今天这句话已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世界追求和平、幸福的警世格言。亭林园不仅仅是个公园,更是昆山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也是昆山人生活中一部分。如今的马鞍山、亭林园是昆山城市唯一留存的文化渊源地。
最近听说顾炎武纪念馆将搬迁至千灯镇,如果把部分物品移至千灯,可相得益彰,全部迁出则将使昆山城市文化黯然失色。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个由18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从32个项目中认真评出了19个项目。中国昆曲艺术获全票通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中国唯一获得殊荣的艺术品类,也是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度里,地方戏曲剧种三百六十多种,而“百戏之祖”就是昆山的昆曲,它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也让我们每个现代昆山人感到自豪。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脆弱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保护和传承的措施不力的话,极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殆尽,成为我们城市酸涩的记忆。
昆曲《牡丹亭》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汤显祖的杰作,延续了六百年,至今还盛演不衰。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追求人性解放、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昆曲诞生在昆山,它是昆山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必然结果,又以昆山命名“昆曲”,由于有了它,昆山城市文化更为厚重,更为靓丽。

                            


每一个到昆山的人,无不想一睹昆曲这精致完美的艺术为快。如果我们能够策划一个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依据《牡丹亭》剧情和场景布置的园林核心区,它将荟萃昆山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构建与现代文化娱乐业的桥梁。如果这一个规划真正能够实现,“百戏之祖”昆曲将在它的诞生地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现代城市都是在自己深厚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城市,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巨大的作用。昆山既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又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我们的城市没有理由不闪光于世界城市之林。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1-19
\(^o^)/~ 我也喜欢昆曲

皂罗袍 山桃红 懒画眉 。。。

个人觉得:

中国戏曲学院 该在抚州

中国陶器学院 在宜兴市

中国瓷器学院 在景德镇

中国药材大学 在亳州

。。。。。。

不要都在大城市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yee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1-19
昆曲已经成功被苏州搞去了~~嘿嘿....
你大爷的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1-20
好久没听昆曲了啊
sir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11-20
也算亲眼见证了昆山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昆山与当年的无锡相似,都很会做自身的“城市营销”。。这也是曾经的苏州所缺乏的~
关于昆曲,苏州的做法虽然欠妥,但这样的古老剧种若单靠昆山,显然更难扬名推广。。昆曲不似同在一区的苏州评弹、沪剧、越剧、锡剧等,其表现形式虽然更加唯美,但由于其唱腔唱词,比较不易被中年以下人群接受。。中学时,学校里有昆剧团来演过两三次,不看字幕,居然听不懂大部分唱词的内容~而同区其他剧种很少有这种情况~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11-20
昆山的城市布局比相邻城市要合理的多
yee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11-20
引用第4楼sir于2010-11-20 13:54发表的  :
也算亲眼见证了昆山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昆山与当年的无锡相似,都很会做自身的“城市营销”。。这也是曾经的苏州所缺乏的~
关于昆曲,苏州的做法虽然欠妥,但这样的古老剧种若单靠昆山,显然更难扬名推广。。昆曲不似同在一区的苏州评弹、沪剧、越剧、锡剧等,其表现形式虽然更加唯美,但由于其唱腔唱词,比较不易被中年以下人群接受。。中学时,学校里有昆剧团来演过两三次,不看字幕,居然听不懂大部分唱词的内容~而同区其他剧种很少有这种情况~

大抵是如果昆曲用苏白来演,那估计大部分人听不懂了。
你大爷的
sir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1-22
回 6楼(yee) 的帖子
问题就是昆曲用的不是苏白~~但昆曲仍以吴语为语言底层
昆曲的唱词不仅江浙本地区的普通人难懂,非吴语区的难度更高。。除非是老票友和专业人士~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1-22
入戏难 但一旦进去了 就会很喜欢。。。。。。。。。。。。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1-23
图片挂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